《颠覆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清朝-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咸阳、堵死俄军西逃、北撤的通道,保证围歼俄军。”

    “主力部队由司令官、参谋长率领6个师、du ;1i第2炮兵师第4、6旅组成右路纵队,由万元越过巴山进入陕西。右路纵队先拿下宁陕打通子午道。右路纵队度过秦岭后拿下长安县,同样为了不惊动俄军,迅抢占渭南,彻底堵死俄军东逃的路线。下面请参谋长介绍一下敌军的情况。”参谋长哈立德站起来。

    最后司令官冷一飞站起来道:“兵出秦岭行动,我们的目标就是西安的俄军部队。如何保证全歼俄军,部队的隐蔽、快是重中之重。潼关的英军撤走后,西安的俄军就成为一直孤军。如果让俄军逃跑,我们的战役目的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要求各级指挥员引起高度重视。另外我们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道路难行,甚至难以想象。现在距离出兵还由1o天时间,大家分头准备吧!”

    6月下旬,何猛率部在广元集结完毕,然后挥兵由巴山金牛道进入陕西汉中。由于北伐军完全控制了巴山的几条通道,因此由四川进军汉中相对容易。6月天孩儿脸天气说变就变,大军出时还是响晴的天空,转眼之间yin云密布,一阵狂风刮过,雨点变急的打在官兵们的脸上。官兵们士气很旺,似乎对风雨铺天盖而来豪不在意。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半个小时后乌云散尽,万道霞光从云缝中shè出来,天空中形成斑斓的景象。

    根据侦察,汉中只有3千清军防守,几乎就是不设防的城郭。可以说汉中的清军基本上是草木皆兵,恐怕遇到风吹草动就会立马逃跑。确切说汉水地区对于清廷而言就是不设防的飞地,可是又不能主动放弃,因此清军只是象征xing的驻防兵力。虽然清廷把淮军、湘军、绿营兵、八旗改头换面,统称大清新军,可是驻防在汉中的清军就是以前的绿营兵。

    目前清廷在战略上已经放弃大西北,原先在西北驻防的湘军,其主力在四川被消灭,剩下的已经全部撤往中原地区,而留下的就是原来的绿营兵。北伐军名震遐迩、强大无比。陕西总督把各地绿营兵征调到主要城市,一般的小城镇几乎无兵把守。汉中毕竟是一个较大的城镇,因此陕甘总督在汉中布防了3千清军。

    左路纵队为了达到隐蔽出兵的目的,选择攻占汉水是无奈之举。如果从这个方向向西安迂回包抄,务必要翻越秦岭,汉中至镇安只有一条通道——陈仓道。汉水方向直接翻越秦岭根本不可能。因此左路纵队只能选择在秦岭西侧余脉的凤县走陈仓道,然后占领宝鸡,继而攻占咸阳,这条路线几乎是绕了多半个圈。

    风雨过后,骑在马上的何猛脱掉雨衣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报告副司令,前面是宁强。”一名作战参谋回答。“前锋部队什么时候能到达汉水?”“大约黄昏!骑兵旅率先出,估计中午能到达洋县西南地区,然后回头包抄汉水。”何猛示意加快行军度。拿下汉水小菜一碟,关键是不能让清军逃跑,暴露北伐军的行踪。

    大约是午后3时左右,du ;1i骑兵旅一个团在汉水与洋县交界处的地方,遭遇了清军。防守汉水的清军大约3千人马,其最高指挥官是一位总兵,这家伙闻听北伐军到来,惊慌失措立即弃城率部逃跑。这位总兵哪里想到,北伐军的骑兵部队先锋团早已经候着正着。

    “哈哈!汉水的清军果然逃跑,弟兄们!分散兵线包抄上去。”北伐军对于清军作战,无论在心理上、自信心上都高高在上,况且对付前绿营兵更是不在话下。骑兵部队立即分散兵线包抄上去。西路兵团骑兵旅胯下骑得战马,是在安南缴获的法军战马,战马身躯庞大。骑兵将士抽出马刀,熠熠生辉的马刀配上高大威猛的战马,那气势足以让清军胆战心惊。

    清军现北伐军的骑兵部队立马懵了,清军总兵知道自己跑不了了,明智的选择了投降。战斗还没开始就结束了。骑兵团长接收了清军总兵的投降,恰在此时,骑兵旅两个团赶到战场,威武雄壮的骑兵队伍,让投降的清军士兵后脖颈直凉,纷纷庆幸自己选择了投降。

    汉中史称汉文化的祥地,位于汉江冲积平原。该城大概建于秦朝,历史悠久。汉中北有秦岭做屏障,阻挡了寒流的南下,南有大巴山虎踞,形成汉中盆地。这里是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陕西粮食的主产区。

    北伐军拿下汉中盆地,对于ri后大军的粮食补给至关重要。先头部队兵不血刃占领汉中,何猛率领指挥部到达汉中已经是次ri临晨,先头部队再次开拔,并向凤县挺进。了解了所有情况后,何猛决定在汉中逗留一天。汉中盆地是产粮区,ri后大军的粮草需要这里筹集,因此何猛亲自召见了汉中知府。

    何猛沿用北伐军的惯有做法,继续使用前朝官员,目的就是迅安定。坦率说汉中这位知府巴不得北伐军来,因为此人早已经了解北伐军的政策,该知府见到何猛便主动表白,到省去了何猛的废话。何猛要求这位知府全力筹集北伐军的粮草,同时留下一支后勤团。军事行动是主旋律不能耽搁,次ri何猛率部继续启程。

    兵出秦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旅途的艰幸,主力部队沿着秦岭南麓的官道向凤县挺进。炮兵部队、后勤部队包括各种轻重,在山道上缓慢行进。何猛骑着战马望着险峻的秦岭心里暗忖:我要是清军主帅,就在这里布防一支部队,居高临下实施阻击,那嘛己方的部队,恐怕很难过去。

    何猛自嘲的摇摇头,为自己的假设可笑。行军是枯燥的,尤其是部队行进缓慢,更让人有昏昏yu睡的感觉。出征前为了缓和后勤部队的压力,要求每名士兵都要携带半个月的口粮,因此士兵们身上除了必要的装备、行李,还多了一条米袋子,可想而知部队的行军度会是什么样子。

    部队行军慢无所谓,关键是大军的隐蔽xing,这一点尤为重要。凤县没有清军一兵一卒,而且是一座边远的小镇,因此不用何猛格外cao心。何猛打时间,开始搜寻信息。忽然想起妻子的来信,忍不住从怀里掏出信再次查看。妻子来信述说,成都一别不久,现自己怀孕了。

    妻子说自己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已经有一岁了。儿子很可爱,大大的眼睛长的极像何猛。信中还说,婆婆千里迢迢从湖南老家来到昆明,婆媳相认团聚。目前婆婆照料儿子,她正在一座护士学校学习。母亲到了昆明并享受儿孙之乐非常高兴,何猛心里感觉热呼呼的。

    最后妻子勉励他多多杀敌,不要惦记家里。虽然妻子在信中写的很平淡,但何猛能感觉妻子那份浓浓的情意。何猛又看了一遍信,恋恋不舍得揣进怀里。次ri早晨,何猛接到前锋部队禀报,凤县被顺利占领,前锋部队一部开始向宝鸡挺进。
第2章 兵出秦岭2
    常言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仅大巴山通往汉中的通道就十分险阻。好在北伐军一年来有效的控制了大巴山通往汉中至关中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冷一飞攻占四川后,立即派兵控制了巴山蜀道。经过大规模修缮,大军进入汉中相对容易一些。

    巴山蜀道由于一年多的准备、修缮,因此对北伐军造成的困难不大,可是下一步穿越秦岭的通道,摆在北伐军面前,兵出秦岭关键是路途艰难。何猛率领的左路纵队,沿着汉水至凤县直达宝鸡,走的是传统的官道,这条路线道路宽敞,只是路途遥远。这条线路,史称陈仓道。三国争雄时,蜀国出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这条路线。

    历史上关中经秦岭通往汉中的通道有4条,即陈仓道、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北伐军出兵前,经过慎重研究,考虑到褒斜道、傥骆道北出口靠近宝鸡,并且位置偏西,因此这两条路线不予考虑。那么右路大军唯一选择的就是子午道。

    子午道的北出口在西安东南方向的长安县,这对于北伐军快包抄西安非常有利。如果北伐军出现在长安县,俄军若选择逃跑,北伐军可以迅分兵在渭南堵住俄军。可是这条路线非常难走,尤其是重装备若想通过这条古驿道,困难可想而知。

    贯穿巴山、秦岭的米仓道、子午道,在唐代以后称为荔枝道,当年进贡唐朝皇宫的新鲜荔枝,就是走的这条路线,从四川境内快马三天就能直达长安。荔枝道巴山这一段叫做米仓道,秦岭这一段就做子午道。兵团总部为了满足大军顺利通过,也为了ri后补给之需,专门组建了一支工程团。

    这天冷一飞率领兵团司令部及炮兵部队到达洋县的午口,获悉何猛已经占领汉中,并率部西进而去,心中大喜。冷一飞决定在午口休息一天,并研究越过秦岭的方案。“报告司令,前锋部队禀报,已经占领石泉、宁陕、佛坪。前锋部队一部正在向安康进军!”参谋长哈立德走进来。

    冷一飞在中军大帐内道:“参谋长,安康并不总要,现在我们要研究一下如何越过秦岭子午道,迅占领长安县。如何做到隐蔽而又不被现尤为重要,清军肯定沿途把守,夺取关隘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防止清军把消息传递给西安。下面请作战参谋介绍一下情况,”

    一名作战参谋走到地图前道:“司令、参谋长,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清军在子午道上5道险峻的关口都驻防兵力把守,即石羊关、夹岭关、高关、腰岭关、五古关。如果我们正面拿下五古关,逃跑的清军很快就会把消息传递给下一关,也就意味着西安敌军知道了我们的进军消息。我们参谋处认为,应该组成偷袭部队,穿过前4关拿下石羊关,而且还要全部吃掉石羊关的清军,防止消息泄漏。清军防守关隘的兵力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