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90德意志霸权之路-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效力令人怀疑,但是当《赫伯特条约》签署后,德国放弃了对该地区的主张,所以这片和英国本土差不多大的土地便被纳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并且还以罗德斯的名字命名:罗德西亚。

    这一番折腾下来,克鲁格没有达到目的不说,还失去了手里的王牌,被堵死了向北迁徙的道路。一种被欺骗的愤怒之火使他发誓再也不相信英国人。

    在周围所有的出海通道都被关闭后,克鲁格只有盼着马普托至约翰内斯堡的铁路早日修通了,虽然那个出海口不是属于布尔人自己而是属于葡萄牙人的。

    这条铁路是由荷兰一家银行和德国梅克伦堡境内的一家小银行共同投资兴建的,1888年开工,由于资金紧张,工程时断时续,一直难以通车。而且这一阶段,德兰士瓦共和国的财政十分紧张,整年拉着饥荒过日子,根本没法对铁路建设施以援手。

    到1892年初的时候,由于财力不足,铁路实在是修不下去了。于是,狡猾的罗德斯又一次冒出来,他表示可以借钱给这家荷兰-德意志公司以继续修建铁路,但代价是克鲁格必须允许开普铁路延伸到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

    要知道,当初就是为了摆脱英国人的控制布尔人才向北方迁徙,1881年独立后克鲁格多次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关税同盟的建议,并阻止开普铁路向德兰士瓦境内延伸。

    为此,英国以高昂的过境关税试图使布尔人屈服,但是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坚强而虔诚的卡尔文教徒,英国政府的目的终究没有达到。

    眼看着最后的希望也要破灭,克鲁格多方奔走寻求资金支持,但是在英国政府的授意下,南非的资本家们虽手握重金却也不敢在这个盈利前景大好的项目上投资。

    此时罗德斯已经是南非开普殖民地的总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迫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统一将开普铁路延伸到比勒陀利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控制这个布尔人国家,并让更多的英国公民移居到约翰内斯堡。

    历史上,克鲁格最终答应了罗德斯的条件,由此造成了德兰士瓦在经济上进一步依附于开普殖民地,同时大量英国人涌入约翰内斯堡的双重后果。这使得三年后的“詹姆斯远征”成为可能。

    不过本位面,由于亨舍尔的到来,铁路所需的资金被贴现公司轻松化解。亨舍尔在担任阿非利加金矿公司董事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在贴现公司的职务。作为威廉的私人代表,汉泽曼也是极想和他继续保持密切关系的。

    贴现公司在1892年一年之内分两笔,向负责修路的荷兰-德意志公司提供了50万英镑的借款。

    为此,亨舍尔不仅遭到金矿的另外两名大股东贝恩和维尔纳的不满——他们也是受罗德斯所托——而且之后更是遭到了有计划的暗杀。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他的马车受阻停下,两名枪手向他的车厢**出足以把他打成骰子的十几发子弹,好在他的马车足够宽敞,他用折叠的椅子挡住了大部分子弹,然后掏出手枪下车还击,打死其中一人,另外一个逃跑。

    他被击中了两发子弹,一发在左臂,一发在臀部,由于马车车厢使用了很厚的橡木板,所以子弹造成的伤势被降低了。随后,亨舍尔靠着身强体壮和及时施救总算逃过这一劫。

    不过经此一事,他和罗德斯之间这天大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若干年后,当罗德斯身败名裂之时,大概会为雇佣杀手刺杀亨舍尔感到后悔的。

    由于一年多来亨舍尔在写给威廉的信中从没有提到此事,所以威廉对此是好不知情的。

    在9月底的这封信中,亨舍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觉得约翰内斯堡的英国人越来越多,总数6万名白人中,英国人要占到95%以上。考虑到这座储量巨大的金矿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会是全世界重要的黄金来源地,因此他希望威廉派遣更多的德国人至此,一方面可以加强自己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德国对德兰士瓦的影响。

    此外,他还认为马普托的地位十分重要,“如有可能,帝国应全力获得这一海湾。最坏也应该使该地脱离葡萄牙的掌控,交由当地的黑人或者混血人的酋长领有。”

    亨舍尔的意见正合威廉的心意。

    从1893年10月起,一批批膀大腰圆的德国退伍军人或十几人,或五六人结伙前往德兰士瓦淘金。

    快到年底的时候,一次“意外事件”再次改变了历史轨迹。在一次平定祖鲁人的叛乱中,本应在战斗中获胜并被视为民族英雄的葡萄牙青年军官平托意外阵亡,葡军遭到惨败。

    此役,200名葡萄牙殖民军或死或降无一逃脱,这是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全部正规军。

    随后,已经和葡萄牙签署了保护协议的葡属莫桑比克境内的大小酋长们纷纷撕毁协议,并宣布自立。其中,马普托处在了一位名叫马贵斯的酋长的统治下,此人的祖先乃是葡萄牙在当地最早的一批定居者中的一员,其家族通过不断的和当地人混血,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个世纪。

    消息传到里斯本,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轩然大波,战争的叫嚣从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人群中传出,不绝于耳。本已在政治内斗中变得风雨飘摇、衰败不堪的葡萄牙王国竟然因此而空前团结起来。

    不过,威廉决心要做的事情,一个小小的葡萄牙是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事情终究要放到其背后的保护者——大英帝国在欧洲的谈判桌上加以解决。
第一百四十九章 冲突
    1892年初,随着智利战争的结束,马克西米连伯爵从智利议会手中接过了安托法加斯塔省的主权。

    这片世界上最干旱的荒漠在当时是一个充满财富的聚宝盆,只不过财富暂时和德国人无缘。

    作为英国硝石资本家的代表,智利议会政府在向胡胡伊的德国人求援的时候,依然不忘保护其主子的利益。

    根据双方最后达成的协议,马克西米连伯爵获得安托法加斯塔后,不得随意提高该省硝石出口税,该省享有和智利的自由贸易权。如果说这两项要求并不过分,也算人之常情的话,那么最后一条要求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协议的最后一条规定,各硝石企业在所属矿区内拥有独立的司法权。这俨然是国中之国的做派,如果把马克西米连比作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么这些硝石企业就是一个个独立的自由城市。

    当时,虽然马克西米连极力反对此条款,不过驻智利公使隆巴迪为了迅速签署协议便顾不得那么多了,在他看来,硝石矿带来的财富是次要的,德国在太平洋沿岸拥有一片海岸才是主要的。

    所以,当德国人开始管理这片土地后,一切的一切都延续了几十年来的老样子:有人的地方就是硝石矿区,不是硝石矿区的地方就没有人。德国殖民局派去的首任安托法加斯塔总督几乎找不到他要管的人在哪儿。

    安托法加斯塔最大的硝石矿老板名叫诺斯,他不仅拥有该地区40%的硝石矿产,而且还在安托法加斯塔以北的玻利维亚新省份拥有同样数量的硝石矿。

    诺斯现年50多岁,他大概在1860年代从英格兰远渡重洋来到智利冒险,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在瓦尔帕莱索上岸时,他身上那件污秽不堪的旧西装口袋里只有十个英镑。可三十年后,他在伦敦自已那座豪华宅第里款待的都是亲王、公爵、名声显赫的政治家和大企业家一类的人物。诺斯给自己封了一个上校的头衔,还加入了保守党和肯特的共济会教派。多尔切斯特勋爵、丘吉尔勋爵和斯托克彼尔侯爵等人都赏脸来参加他举办的奢华舞会。舞会上他化装成亨利八世跳舞。与此同时,在他那遥远的硝石王国里,智利工人星期天也不能休息,每天劳动长达十六小时。他们的工资用代金牌支付,而且在企业开的杂货店里买东西时,代金牌的面值几乎只等于原价的一半。

    智利内战期间,诺斯和其他大硝石矿主们拿出重金支持代表其利益的议会政府。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欧战的爆发使得议会军攻势受阻,当玻利维亚军队加入总统一方后,形势更是急转直下。

    在此种情况下,议会政府不得不求助于胡胡伊的德国殖民政府,诺斯虽然很害怕将自己的产业置于一个强大的欧洲国家管辖之下,但是形势比人强。

    他曾希望议会政府把北部两省都割让给玻利维亚,以换取后者的停战承诺,不过玻利维亚和巴尔马赛达总统的约定也是割让北方两省,因此在没有更多好处的情况下,玻利维亚自然不愿做出背叛盟友的事情。至于割让更多的地盘,那就要动到议会派大地主们自己的利益了,显然没得商量。

    不过诺斯没有放弃,他相信这世界上没有钱办不成的事。

    他派遣亲信携带十万英镑的现钞秘密前往玻利维亚首都苏克雷打通关节,不过他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或者说他万万没有想到,让渡司法权的事情德国人也会一口答应下来,毫不讨价还价。

    当白纸黑字的协议签署后,德国人在安托法加斯塔省的统治便是木已成舟难以无法改变的现实了。

    好在协议的最后一条关于司法独立的规定如此重要,它可以极大程度上保护了诺斯等人的统治权利不被削弱。

    按照德国人内部的协议,安托法加斯塔省被合并入胡胡伊殖民政府的管辖地,不过马克西米连伯爵依然保有该地区领主的头衔。

    当帝国殖民局的官员从遥远的柏林赶赴安托法加斯塔,那些英国的矿老板们不得不收起高人一等的姿态。虽然敌视,但却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