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惠看了信之后感动了很久,但马上就为额娘担心起来,毕竟年纪不小了,还要重掌府务,要不是为了她这个时候本应该正享福呢!
好在空间中的宝葫芦眼看着就要成熟了,想来明年应该就差不多能收获这批二十棵的宝葫芦,到时候送给娘家一些,好歹把阿玛额娘还有哥哥弟弟的身子保养好。
弘晖回来那日康熙果然安排了接风宴,当然主要宴请的是蒙古来的王公,弘晖只是作陪罢了!不过即使这样弘晖回来的时候也已经很晚了,不过再晚澜惠也仍旧等着。
“额娘,您怎么出来了?今晚风大咱们快进屋吧!”弘晖回来后第一时间来到澜惠的正院,就见早已得到消息的澜惠正在外面等他,不由忙说道。
澜惠借着院里的灯笼仔细打量弘晖一番,只见这孩子真的瘦了很多,还黑了不少。澜惠有些心疼,原本多帅气的小伙,现在成了个黑炭一样。不过好在精神头不错,看样子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
她跟弘晖并排向屋内走去,进屋后坐下说道:“看样子事没吃什么大苦头,不过还是要好好补补,赈灾的事最是繁琐,肯定很费脑子。对了,你皇玛法有没有给你安排什么差事?假期给没给?”
弘晖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前朝事正多呢!哪有假期啊!”
澜惠皱着眉心里面有些不悦,把人支到那么远的地方忙了一通,回来还不给放两天假休息一下,真是虐待童工啊!不过她也只敢在心里面腹诽一下罢了!这话说出来要是传出去可就糟糕了,现在这种情势可不容出一点差错。
弘晖毕竟是澜惠身上的一块肉,澜惠的小心思他还是能看出一些的,不由说道:“额娘放心,儿子虽是又接了差事,不过这回没有那么复杂了,儿子的本事您还不知道吗?办起来很快的。”
澜惠无奈的点了点头,康熙是最大的boss,她就是有意见也说不了,腹诽那些没用的还不如想想怎么给儿子补补呢!
两母子又说了会别的,澜惠见弘晖接下来还要忙,就没拿三包子上课的事烦他,先让娘家送来的先生教着吧!也不差这几天。
接下来的日子澜惠带着佳琦开始忙着怎么给弘晖补身子,而四阿哥的书信又到了。
“行了,先下去休息会吧!”澜惠手中摆弄着四阿哥给她送来的信,并没有打开看,而是先对着送信的人问了一些四阿哥在广州的情况,当听到一切都好时才微微放下心来,并叫送信的奴才先下去休息了。
人一走澜惠才把信从信封内抽出来,突然她惊讶的‘咦’了一声,原来这封信并不是以以往言简意赅的风格了,里面竟洋洋洒洒一大篇字,光是页数就有好多,她说刚才摸着信封的时候怎么感觉里面厚厚的呢!澜惠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看字体,见正是四阿哥的笔迹,她还是有些不信得看了一下信封,上面写着‘福晋亲启’,还真是给她的。
澜惠瞬间对这封信感兴趣起来,她定睛看去,结果边看脸色边变化不停,一会黑一会白一会又红的。这番变化叫站在屋内的珊瑚惊讶的不行,竟对四阿哥写的内容好奇起来。
看完后澜惠呼了一口气,半晌才笑着感叹道:“这人……”
原来澜惠上次简短的回信还真叫四阿哥上心了,四阿哥不知道为什么澜惠只回了三个字,特地把送信的奴才叫过去问了一遍,听那个奴才说澜惠问了很多四阿哥在广州的情况,但面上并未看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他又问了家里的情况,听着一切都好,不由疑惑起来。
四阿哥是书法方面的行家,从澜惠那三个字中感受到一番怨念和气愤,总觉得自家澜儿应该是生气似的。
之后他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自己哪里惹到澜惠了,他拿出澜惠送给他的第一封家书,上面可是絮絮叨叨的写了好多,哪像第二封只有三个字?咦?四阿哥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第一封后半部分澜惠有委婉的提出他的信太短之意,他这才明白缘由,所以第三封信写的那是相当长了。
康熙的探子也是无处不在的,四阿哥并不敢在信上写什么重要的事,他想了很久才决定把日常无关政事的事,类似于每天的天气如何、平时穿了什么衣裳、在广州吃的膳食都是什么之类的琐事不厌其烦的写给了澜惠。这封信真的是超长,四阿哥琢磨着澜惠总不会再生气了吧?
面对这样的四阿哥,澜惠还能有什么气呢?她像欣赏宝贝一样又看了两遍手中的信,这才笑呵呵的走到书案前开始写回信。回信中澜惠写了很多家里的琐事,孩子们的,她自己的,以为怕康熙有手段能看到这封信,澜惠还十分郁闷的写了一些后院女人们自娱自乐的内容,当然,这些事笔墨十分少,澜惠能把她们写到信里面已经很大方了。
就这样时间在四阿哥寄‘日记’,澜惠给四阿哥回‘琐事’中悄然而过,已经到了十一月份了。四阿哥在早春万物复苏的时候启程去的广州,到了临冬雪花纷飞的时候才回了京城。他和澜惠一分开有大半年没见了。
其实四阿哥早就应该回来了,他本来是负责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签署条约才去的广州,经过了两个多月唇枪舌战的讨论,最后终于订下了条约的内容。像之前那些‘悬英国旗的舢板驶过关口不予检查,海员衣袋不受搜查’之类的条款,四阿哥代表大清坚决予以否认。
谁知道他们带来的都是什么东西,不检查怎么能行?不仅要检查还要细细的查一点不露的查,读过‘现代安检’条例还有‘海关相关律法’的四阿哥,又怎么能让那些洋人钻了这种空子?
不仅这方面,还有船只入港需要交纳的各种税收,四阿哥作为掌握大清钱袋子户部的掌权阿哥,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知道远洋贸易获利极丰,自然不放过这个搂钱的机会。特地上书康熙要专门制定国际贸易的税法条例,总不能让这些商人的税跟农民的一样吧?再说还是外国商人,不坑他坑谁啊?
这事虽是对国家有利,但因为牵扯太广,如今收外国商人的税毫不手软,谁知道什么时候大清商人的税也涨呢?所以此事面临的压力比四阿哥和英国签合约时大多了。
四阿哥坐镇广州,基本上隔上两天就是一封折子送到康熙面前,有的时候一天一封,这头他刚在广州写完,那头的信还没送到京城呢?
康熙对这件事也很重视,他今年的身体越发差了,右手有段时间连写字都困难,本来想安安稳稳的过上两年,谁知道这个自己看中的四儿子决心这么大,用‘折海’战术好悬没把他淹了,现在朝中基本上每日都要讨论一番四阿哥上书的新税法。
凡是改革的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不过康熙也拿坚持的四阿哥没办法,派出了好几拨官员最后都能被四阿哥劝服,回朝后都是说着新税法的好处。所以康熙也无奈了,想着国库内的银子越发见少,最终力排众议还是支持了自己的儿子。
不过康熙还是把想要继续留在广州完善税法后续安排的四阿哥招了回来,他可是不敢让这个儿子再在广州待了,事可真多啊!有时候康熙都不得不承认年轻人那股子闯劲,想起来真像他年轻时的样子。
第三百七十三章 出城迎接
“额娘,阿玛还要多久才能到城门啊?”弘历这会正坐在澜惠腿上,小肉手拄着下巴向车窗外一眼不瞬的望去。
弘昼和弘皓则依偎在澜惠身边,新奇的看着城门口各式各样的人群。
“快了,再有半个时辰吧!”澜惠看了一下手中的怀表说道。
原来上午接到四阿哥即将到达京城消息的弘晖和弘昀刚要到城门口迎接,就见三包子堵住了门口说什么也要同去,理由还十分光明正大,无非就是怎么怎么想四阿哥想要早点见到之类的原因。
弘晖和弘昀本不想同意,没想到澜惠也突然有兴趣出城去看看,所以只好安排了马车侍卫,由着额娘带着三个弟弟胡闹了。
果然过了半个时辰,远远的就发现沙石路上扬起一片灰尘,一个很长的车队慢慢的向城门前进。澜惠隔着能够单方向看到外面情景的特制车帘,利用她那出色的目力在车队前寻找着四阿哥的身影。
很快澜惠就找到了,那个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身穿亲王朝服的威风凛凛的四阿哥。四阿哥的肤色不可避免的晒黑了,毕竟广州的太阳可是狠毒的。看着他紧紧抿着的薄唇,挺直的后背,澜惠突然有一种心被填满的感觉。
他回来了!这次分别足足有半年多的时间,澜惠自从跟四阿哥定情后从没有分开过这么久,即使后几个月两人频频通信,但心底的思念之情也十分难熬。
而见到四阿哥真的回来后,澜惠才发现生活了这么多年,她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男人了。
虽然在四阿哥走后她能很快适应没有他在的日子,并且“不露声色”的主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可是午夜梦回时总是辗转难眠,难免想着只要他在京城,在这个共同生活的府邸里,即使忙的见不着面也比天南地北各守一方要强多了。
澜惠的嘴角不知不觉向上翘起,眼睛朦胧着向四阿哥直直望去。四阿哥仿佛也感觉到澜惠的目光,狭长的双眼四处扫视着,最后定格在澜惠所在的马车上。澜惠能明显看到四阿哥的薄唇正在向上翘起,她深呼吸两口气,抚平手上微微的颤抖,让自己平静下来后掀开车帘一角和远处的四阿哥静静的对视着。
只见四阿哥在看见澜惠的瞬间薄唇就绽放了一个迷人的笑容,那笑容险些晃花了澜惠的双眼,澜惠竟在这时候还有精力腹诽着:这人笑的这么迷人,纯粹是勾引小姑娘呢!
果然耳尖的澜惠听到城门口很多进出的百姓议论着。
“哇,那是谁的车队,好长啊!”
“你是外地来的吧?那人都不认得,没看着他身上穿着亲王朝服吗?那是赴广州谈判的雍亲王爷,看没看见迎过去那两匹马上的年轻人?
“是啊!俺是从山东过来的,迎过去的那两个英俊的年轻人是谁啊?大叔您跟俺说说,让俺以后也有个谈资。”
“嘿嘿!那两个就是雍亲王的儿子了,都是贝子爵位嘞!地位高贵、英俊多才、温文有礼,可是京城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