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3月5日,第352页。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及黄郛遗孀的自传,黄郛是另一个重要的中间人,见沈亦云:《亦云回忆》,第247—290页。
② 关于两起谈判的许多假设性的证据,见韦慕庭和夏连荫编:《文献集》,第389—391页。又见入江昭:《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110、119—121页。
① 郝延平:《19世纪中国的买办:东西方之间的桥梁》,第290页脚注,它引了一个后期的材料,大意是虞洽卿答应由浙江的金融集团给蒋介石一笔6000万的贷款。哈罗德·艾萨克斯:《中国革命的悲剧》,修订本,第114页,书中叙述了黄“代表上海的银行界和商界”访问蒋介石之事。张嘉璈在存档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份未发表的自传中,报道了蒋介石争取中国银行支持他的战役的种种努力。1962年在与作者一次会晤中,索克思详细叙述了他的作用,文字现存于哥伦比亚特藏图书馆。
② 乔丹:《北伐》,第102—105页;《北伐战史》,2,第619—629页;《北伐简史》,第104—108页。切列帕诺夫:《手记》,第227—236页。切列帕诺夫是何应钦的顾问。
③ 孙传芳为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译者。
④ 张宗昌为直鲁联军总司令——译者。
① 有许多关于这次短暂的暴动的史料。主要的有:赵世炎(“施英”):《上海总罢工史》,载《向导周报》,第189期,1927年2月28日,附文件,转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第450—472页;《三次上海暴动》,载《中国问题》,2,第10—11页。《上海来信》,第409—412页;《北华捷报》,1927年2月26日,第317—321页;关于2月份上海市警察局报告,见3月19日,第472页;《中华年鉴,1928年》,第820—823页,转载了《军事部门会议记录》,这是一份共产党文件,在4月6日对北京苏联使馆的搜查中获得。美国国务院893。00/8822,1927年4月9日上海高思快信,《1927年2月上海劳工、学生和鼓动者的运动》,共34页,包括许多详细的事实。次要的记载有:《中国劳工运动史》,2,第637—640页;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1,第276—279页;乔丹:《北伐》,第209—211页(都抱有敌意的偏见)。哈罗德·艾萨克斯:《中国革命的悲剧》,第132—136页;切斯诺:《中国的工人运动》,第354—355页(这两部著作都抱有同情的态度)。
② 这里论述的证据来自《北华捷报》,3月19日,第472页,市政新闻:2月份警察局报告;《军事部门会议记录》,第823页,周同志(可能是周恩来)的报告,日期为3月10日以前,报告声称“红色恐怖已成功地在上海实行。10名以上的罢工破坏者、挑唆者、工厂中反对工人的人已被杀。这个运动对上述的人有清醒的作用……”(数字可能包括2月24日以后的几起处决。)
① 《从容共到清党》,第545页。李云汉根据国民党档案馆的文献,对全会作了详细的叙述,有的文献发表在《革命文献》,16,第2689—2695页。又见蒋永敬:《鲍罗廷》,第46—51页;韦慕庭、夏连荫:《文献集》,第397—400页,主要根据发表于1927年3月8—18日国民党官方喉舌《民国日报》的决议的译文,载美国国务院893。00/8910,美国驻汉口总领事赫德1927年4月6日的快信。
①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第547页。
② 同上书,第548页;蒋永敬:《鲍罗廷》,第50页。
③ 《从容共到清党》,第565—568、594—598、660—662页:张国焘:《中国共共产党的崛起》,第578页;刘立凯、王真:《1919至1927年的中国工人运动》,第55页。切斯诺的《中国的工人运动》(第352页)概括地叙述了这些行动。英国的劳工领袖和1927年来华国际工人代表团成员汤姆·曼于3月19日途经赣州,他在那里得知处决陈赞贤的详细情况。当他在3月25日抵达南昌时,“革命者处于上升之势,但是其他的力量已经取得统治地位”。汤姆·曼:《我在中国之所见》。
① 陈训正:《浙江和上海的夺取》,载《革命文献》,14,第2231—2309页,第2288页有毕倒戈的情况。
① 关于当时几份夺取上海的报道,有:《国闻周报》,1927年3月27日。一篇赵世炎(化名“施英”)的文章和几份总工会的宣言,载《向导周报》,第193期,1927年4月6日,转载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人运动》,第473—490页。《北华捷报》,3月26日,第481—488、515页;4月2日,第16页。美国国务院893。00/8406、8410、8414、8415、8421、8422,上海总领事高思来电,3月19—24日,有几份载《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年,2,第89—91页;和893。000/8906,高思的1927年4月21日的长篇快信:《上海领事馆区的政治形势》,报道了3月21日至4月20日的情况。《上海形势报告》,英国副领事包克本所写,日期为4月15日,载英国外交部405/253,机密,《关于中国的进一步通讯》,13304,1927年4月—6月,第156号,附件2。次要的报道同关于“第二次暴动”的脚注。
② 《北华捷报》,1927年4月26日,第108页,登载一名中国人的“孜孜不倦的调查”,他报道4名中国人被杀;《革命文献》,14,第2381—2382页,提到国民党第4师张辉瓒将军4月5日的电传报告,他报告有5或6个人被杀;右岸军总司令部政治部领导李世璋4月5日的电传报告,谈到有1名军官、23名士兵和15名平民被杀。
① 外国目击者的报道,载《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年》,2,第146—163页;英国外交部,中国第4号(1927年),《关于1927年3月24、25日南京事件的文件》,卷36,第2953号;《中华年鉴,1928年》,第723—736页《南京暴行》;艾丽斯·蒂斯代尔·霍巴特:《南京城内》,第117—124页。其他报道载博格:《美国政策和中国革命,1925—1928年》,第290—317页。入江昭:《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126—133页。
② 《革命文献》,14,第2379页有程潜的发表于《东方杂志》(24。7〔4月10日〕第128—129页)的报告;第2378—2383页有其他的报告;入江昭的《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128—129页有森冈的报告。入江认为,杨杰的声明可能是捏造的。美国领事戴伟士认为张辉瓒指挥的第4师(第2军)士兵应对攻击负责。《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年》,2,第158页。
① 入江昭的《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130—133页)详细叙述了币原的政策及他给其在华官员的指示,根据日本外务省文件。威尔逊的《英国和国民党》(第575—591页)根据英国外交部和内阁的文件,描述了英国的反应。美国的政策在以下的书籍中有报道:《关于美国外交关系的文件》,1927年,2,第164—236页;博格:《美国政策和中国革命》,第296—317页。
① 根据政治会议1927年4月1日的会议记录,存国民党档案馆。蒋永敬:《鲍罗廷》,第124—126页,全文引了鲍罗廷向政治会议提的建议。武汉对南京事件的反应在威尔逊的《英国和国民党》(第562—575页)中有详细的分析。
② H。欧文·查普曼:《1926—1927年的中国的革命》,第72页。查普曼是当时在汉口的澳大利亚传教士医生。蒋永敬:《鲍罗廷》,第138—139页。美国国务院893。00/8555、/8608、/8609,罗赫德电报,汉口,4月3、4和6日,以及8952号快信,1927年4月14日;《北华捷报》,4月9日,第53、55页;4月16日,第112页,根据一封汉口来信。
① 《北华捷报》,4月2日,第6、16、19、37和3页;美国国务院893。00/8506,电报,高思,上海,3月27日下午6时。
① 《北华捷报》,4月2日,第2、9和18页。
② 《北华捷报》,4月2日,第7、20页;《密勒氏评论周报》,4月9日。资助蒋的确切金额不详,但西方的报道提出的数字是300万、700万和1500万,根据艾萨克斯的《中国革命的悲剧》,第151—152页和第350页注27的材料。4月8日,总领事高思得知当地的银行家已给蒋提供了300万元,但坚持除非从国民党中清除共产党员,否则他们就不再给他支持。美国国务院893。00B/276。
③ 入江昭:《帝国主义:探求远东新秩序》,第130—131页及脚注。《北华捷报》,4月2日,第13页,社论的日期是3月28日。
① 《革命文献》,17,第3086—3093页(名单在第3091—3092页);《从容共到清党》,第611—614页;蒋永敬:《鲍罗廷》,第158—160页。
① 《从容共到清党》,第615—617页。蒋介石的电报载《革命文献》,16,第2797—2798页;《北华捷报》,4月9日,第52页,有摘要。
② 《革命文献》,16,第2798—2800页;郭华伦:《中共史论》,1,第424—426页有英译文;摘录载《北华捷报》,4月9日,第74页。根据汪精卫后来的记载,陈独秀写了一个声明,反驳吴、蔡和李向汪精卫提出的对共产党的指责。见《汪精卫先生最近演说集》第126页,1927年11月5日的演说。陈独秀本人后来称它是一个“可耻的”声明,谴责它对当时共产国际的政策所持的立场。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1929年12月10日,译文载《中国历史研究》,3。3(1970年春),第231页。
① 《从容共到清党》,第617—619页,附与会者的名单。新添的人包括李济深将军、白崇禧将军;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柏文蔚、宋子文和甘乃光。甘是常委,被认为是左派。汪的回忆见他的11月5日的演说,上引著作第123—125页。吴稚晖对汪的立场写了一篇很尖锐的批评文章:《书汪精卫先生铣电后》,载《稚晖文存》,第1集,第1—14页。
② 《从容共到清党》第6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