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审判》,第102—103页。关于受害者的具体数字见第20—21页。对这 次审判的一篇很好的分析(附有摘要)收在戴维·邦纳维亚:《北京裁决:审判“四人帮”》 一书中。关于审判过程的官方的全文本见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 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纪实》;江青的表现可参见第117— 121、194—199、 227—241、 296—302、341—347、 399—414页。
① 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80—18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76、278页。
③ 同上,第282、283页。
④ 邓在这里指的是:在人民解放军士兵们读到邓在接受一位外国记者采访时对毛的有关评论 时,他们表示认可。即:人民军队密切关注着外界舆论对毛的评价。
①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2页。
② 将毛描述成一位悲剧性英雄是对中共在1956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对斯大林的提法的重 复。事实上,这一概念是一种突破。迄今为止,苏联和中国都曾像摩尼教徒一样强调善与恶、 黑与白的简单并列,不允许作模棱两可的区别。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他要么全面洗雪自己 的罪名,要么被指控为一名反动分子或反革命分子,这种对犯了错误的领导人的评价模式对 政治和文学都有相当的意义。
③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41—42页。
④ 同上,第56页。
⑤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48—49页。
① 如果布哈林被允许活下来的话,到斯大林死时,他只有64岁。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时,邓 已74岁了。
① 《邓小平文选》,第29—30、97—98页。
① 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71—172页,多姆斯认为,至于许,他因没 有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或总参谋长而深感愤怒,这也许是他在此时作出这一行为的另一动机。
② 多姆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政治》,第178—182、185页。
③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94页。
① 阎景堂:“中央军委沿革概况”,载朱成甲编:《中共党史研究论文选》(下),第567—587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85页。
① 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有人建议党的九大应宣布为非法,也 有人提出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应被认为已不存在。邓对此非常气愤。可能因为他意识到这种 提法意味着正式承认人民解放军是十年动乱中唯一起作用的革命组织,而且也承认在中共 不存在的时候它仍然存在,在中共没有统治中国的时候它统治着中国。见《邓小平文选》,第 290—291页。
① 关于早期农村改革的各种形式,可见凯思林·哈特福德:“社会主义农业死了;社会主义农 业万岁!:中国农村组织的变迁”,伊丽莎白·J。佩里和克里斯廷·汪编:《毛以后中国的政 治经济改革》,第31—61页。
② 参见特里·西科勒:“近期改革风中的农村市场和交换”,载佩里和汪编的《毛以后中国的政 治经济改革》,第83—109页。
③ 哈特福德提出,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欢迎摧毁公社制;同上,第138—139页。
④ 参见理查德·J。莱瑟姆:“农村改革对基层干部的影响”;同上,第57—73页。
⑤ 这一评论是根据作者本人和其他人在中国的观察和交谈所做。
① 关于进行的一次讨论参见伊丽沙白·J。佩里:“社会骚动:增长中的怨言”,戴约翰·S。梅 杰编:《中国简况(1985)》,第39—41、45—46页。
① 参见乔治·厄本编:《毛主席的奇迹:忠诚文学概要(1966—1970)》,第1—27页。
② 参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172—174、179—181页。其他三项原则是 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
③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同上,第303页。
① 这种困境大致上与西欧民主国家中党的官员的情况有类似之处。在野时期,党作为党的生命力显得突出。因为它是国家中用以发动“阶级斗争”的煽动性工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罢黜 现政府。如果策略是成功的,并且党的领导人成为政府部长,那么党的作用将大大地减弱, 因为它的领导人将集中精力管理国家并保证经济的繁荣。从那时起纯粹的党的官员将起着 次要作用,很少干预政府政策,但同时要求普通党员保持对政府政策的忠诚。
② 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即在胡担任中国共产党主席的短暂时期内,这也 许有某些道理。但在1982年9月的十二大以后,即主席一职被取消,胡专任总书记之后,这 就没有道理了。我使用“形式上”一词,是因为最终的权力当然是在邓手上,不管他名义上 的头衔是什么。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39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强调法治引起了不少问题。关于对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可参见R。兰 德尔·爱德华兹、路易斯·亨金、安德鲁·J。内森:《当代中国的人权》。
①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10页。
第五章① 对美开放
在毛泽东时代的遗产中,对美开放可说是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毛执政27年间所采取的主动外交行动中,中美和解最能表明他欲确立中国在世界上大国地位的决心。就近期意义而言,中美关系的恢复完全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在国际上的隔离、孤立处境;而其长远意义则是结束了中美间外交长达2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如果没有中美关系的恢复,北京在70年代和80年代登上国际舞台将是很困难的,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从1968年开始出现中美和解的迹象起,毛就对和解的进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认为中国与西方接近是出于战略上的需要,他对中国长期加入现行国际体制是极其不情愿的。战略与政治上的需要使中国同资本主义世界和好,特别是要与美国及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主要对手日本和解。由于心理上和政治上的原因,毛难得承认他所采取的行动是虚弱无力所致,甚至不承认中国及其宿敌同样在谋求和解。因而毛从未充分认清中国与外部世界广泛联系的重要性。毛的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他去世;所以他一直支持其文化大革命的盟友进行反对那些比较愿意使中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参与国际事务的领导人的斗争。
由于那些力图执行毛的外交政策指示的领导人忙于解决中国内政的一些危急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一波三折极不顺利。国际局势的动荡也干扰了中国的外交进程,致使中国虽然卸掉了以前外交政策所积累下来的沉重包袱(特别是与越南的关系),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与美国和日本的长远关系问题。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中国领导人更迭的影响;领导人的更迭屡屡妨碍了中国许多重大的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由于中央没有明确一贯的外交政策指示,70年代大部分时间内中美关系在飘忽不定中发展。只是到了70年代末,客观的需要和邓小平在国内政治上的复出才使近10年前便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得以圆满结束。
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似乎不是双方精心计划的产物,而是中美政治制度不断斗争和经常对抗的结果。当毛主席、周恩来总理及其后的邓小平试图恢复自中国内战以来即近乎中断的中美关系时,头几年只是试探性的,极其脆弱。由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设计者是少数高层领导人,因此较易取得最初的突破,但同时也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变得极易停滞不前,或发生逆转。毛的日益衰老,周恩来健康状况的不断恶化,加上尼克松总统政治地位的脆弱,使早日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变得更加困难。毛泽东与周恩来都未能见到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的实现;理查德·尼克松则因一些与此没有关系的事件而被迫下台,眼看着吉米·卡特夺去了自己巨大外交胜利的荣耀。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两次被毛赶下政治舞台的邓小平与20世纪意识形态最强烈、长期以来主张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一起制订了双方安全目标并非一致的中美关系的原则。
是何原因促使中国要与美国恢复关系?北京领导人是怎样争论这一政策的?出于何种愿望有关领导人才主张建立中美友好关系的?这些愿望是否已实现?中美和解的进程对中国后来看待外部世界有什么影响?这些变化对中国内政有什么影响?最后一个问题,向西方开放是否标志着中国真的与过去作了历史性的告别?抑或仅仅是出于国家安全的不会持久的紧急需要才这样做的?在谈论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简述一下该时期制定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对政策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① 本文中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反映兰德公司及其任何一个政府资助单位的看法。
政治进程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对美开放反映了长期以来的战略发展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北京的安全考虑。下述三点变化特别重要:(1)由于美军在越南的数量逐渐减少,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也相应缩减;(2)与此同时,苏联加紧在亚洲部署常规部队和核力量,直接威胁着中国的安全;(3)尼克松政府公开宣布不参与苏联强压中国的图谋,这是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与领土完整的一种心照不宣但极为重要的承认。北京不可能忽视如此重大的战略发展变化。在此情况下,摆脱文化大革命的那种孤立、仇外状态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然而,地缘政治学的逻辑并不能完全解释北京的反应,还必须考虑到负责中国外交政策的个人和机构所起的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