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八三-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张素琴难得地孩子气地无视他,倒是让薛桂枝有些好笑。

 “去吧,看看九姑婆找你啥事。”

 上次回来之后她就回想了九姑婆的话,觉得她每句话都有深意。自己那时候光顾着害怕,担心自己的孩子,但是没仔细想,也不知为何九姑婆看着张素琴有些惊讶。

 还是走一趟的好。

 妈妈都发了话,张素琴也不好再磨蹭,跟着二傻去了九姑婆的家。

 九姑婆的房子有些旧了,一推门,门上的木板就嘎吱嘎吱的响。也不知九姑婆给了二傻什么好处,喜得他一蹦老高,一路小跑地回了家。

 “九姑婆?”见她只是盯着自己一直看,也不说话,张素琴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唔,来,坐。”九姑婆拍了拍身边的地方,示意她做到炕上来。

 这是代表亲近客气的意思,但张素琴哪里敢坐那,只小心翼翼地坐在炕边,心中惴惴。

 “孩子,我不问你是谁,从哪里来,我只想知道,琴子那孩子好吗?”

 九姑婆语调很慢,声音也算和缓,听得张素琴一惊。九姑婆也不催促,只定定地看着她。

 “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张家妹子与我有恩,我不会让她心爱的孙女不明不白地失踪!”

 张素琴恍然大悟,感情九姑婆以为她的灵魂被人换了芯子,现在是为她担忧呢。

 “我就是张素琴啊。”她说这话的时候特别诚恳,而且一点也不心虚。她是换了芯子没错,但一直都是她自己,这一点她从来不怀疑。

 九姑婆见她的作态不像是说谎,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她能看出张素琴的不同,但具体有什么也说不上来。

 这里的张家妹子指的是张素琴的奶奶,她要比九姑婆小一点,两人关系非常好。早些年,像九姑婆这样的都会被拉出去判罪,也不管你干没干坏事,有没有什么真本事,一律查处。

 九姑婆那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又没个亲戚,只能带着自己的行李往农村逃,谎称自己是死了丈夫的寡妇,城里实在活不下去来这边讨生活。

 两人的友谊就是那时候建立的,至于有恩没恩,张素琴倒是不清楚,毕竟一个当事人已经去世了,而九姑婆跟她也不是那么亲近。

 “你小时候我就看过你的命相,”九姑婆摇了摇头,“命里无子,英年早亡,你奶奶抱着刚满月的你求我给你改命,可是我没那本事,只得给你起个名字压一压……”

 张素琴从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居然是九姑婆起的。她不太明白起名字的学问,只耐心地听着。

 “看不透啊,老婆子我也老了,”她拽过自己的烟盒,里面装着烟丝和烟袋,只见她打开下面的暗格,拿出一张有些泛黄的字条,“这是我一个故人的地址,也不知他搬家了没有,那个老不死的,也不知道还活着不,要是他还在,你跟他说,要他还我个人情。”

 “那,要是……找他后人吗?”张素琴将其中不敬的字眼咽了下去,没敢明说。听九姑婆的话口,这个人年龄比她都大。

 “后人,他哪来的后人?孩子,做我们这行的,一般都带着煞气,也就是命硬,也有着鳏寡孤独的说法,他是独啊。”

 九姑婆眯了眯眼睛,像是回忆,又像是感伤。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也就是说,那位老人无子无女。

 张素琴想到九姑婆,独和寡都占了,心里但是有些同情。

 “去吧,我也累了,得歇一会。”

 她摆了摆手,闭了眼睛躺了下来,也不在理会张素琴。

 行了礼,张素琴带着字条走了。虽然心里还有些疑问,但明显九姑婆不想多说,问也是白问。

 字条看上去有年头了,上面的字迹多少有些模糊,不过大概还是能分辨出。字体刚正有棱角,可见这写字之人也是个正直坚毅的性子。

 住的到是也不远,看着地名像是东平市里。她对城里的事情也不熟,看来只能以后慢慢打听了。

 对于九姑婆的话,张素琴现在是深信不疑了。她给自己批的命都是对的,虽说心底也有些恐惧,但更多的却是重获新生的喜悦。九姑婆说看不透她的命,那是不是说未来的事情将会发生改变呢?

 虽然她一直致力于改变命运,但谁又知道到了关键的时候,命运是不是又会玩她一把,将她打落原处呢……

 怀着这种心情,张素琴强作镇定地回了家。

 不过令她意外地是,家里来了两个客人。
 
   第 22 章
 两个人长得有三分相似,年纪小的十六七岁,大的那个……额,张素琴恍然,正是半年没见的王子诚。

 自从张家决定养鱼后,王子诚倒是来过两回,不过都被张家大伯娘谭丽燕堵到了,说了半天的话,自此王子诚就尽量少来了。

 也不知今天是为了什么。

 “琴子,回来啦,”王子诚也看见了进门的张素琴,笑着打了招呼,挥手示意自己手上的南瓜子,“快来吃,一会就没了。”

 能不好吃么,还是自己炒的,而且炒的时候放了点香油,那可是好东西。

 不过她也没多说,呵呵笑了两声,客套地跟他交谈,主要是试探他的来意。

 王子诚也没瞒着,爽快地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一起来的少年王子安,给卖了。

 这孩子也读初三,可能是家里遗传好,伙食也好,看着壮实,其实比张素琴还小了一岁。
因为成绩不错,王子安的妈妈,也就是王子诚的二婶,决定将自己的儿子送到省会去读高中,自己娘家也在那,多少能照顾一点。

 可这孩子愣是不同意,逼急眼了直接翘家,投奔了在丰源镇上班的堂哥王子诚。

 这王子诚看着弟弟也愁,劝他回去吧,这败家孩子也不听,说多了他要是走了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不管吧,也不是那回事,这孩子从小跟个小尾巴一样跟着自己,咋能眼睁睁看着他犯倔呢。

 说到这,不得不提提这东平王家。

 王家的老爷子算是个老革命,不过要说家里的功绩,却要从王子诚的太爷爷说起。

 王家原来是清朝的时候被拨到关外的中原子民,世代贫农,在大户人家做佃户,祖辈没出什么名人。但是出了十二个屠夫,六个打铁匠,这在族谱上也有记载。

 王子诚小时候还纳闷为什么家里的族谱什么都写,有点不靠谱的感觉。后来听爷爷说近代家里出过一个秀才,这都是他重新修缮的,王子诚也就释然了。

 太爷爷的父亲,也是个屠户,手上有两把刷子。太爷爷从小孔武有力,后来加入了革命军。扛枪打过日本鬼子,也跟国民党拼过刺刀,算是个老红军了。可惜,时运不济,眼瞅着要过好日子了,撇下老婆孩子自己得病去了。

 这老太爷因为常年在外地打仗,也没多少时间跟老婆相处,家里也就这一个独苗。

 幸好,父老乡亲、战友领导也是照顾,虽算不上烈士家属,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帮助他们的。十八岁,王战毅然决然地参了军,在部队算不上数一数二,也绝对是个尖子了。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爆发的那一年,王战瞒着母亲偷偷上了战场。

 三年后,他得了个一等功,右腿也瘸了。

 无奈,转业回地方,进政府当了官。最后老爷子实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的,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还不好,王家人中虽然也有怕老爷子下来家道中落的,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享享清福。

 王战同老伴高慧丽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

 老大叫王国强,妻子孟秀芬,也就是王子诚的父母,育有一子一女。女孩大些,叫王霞,已经嫁人了。儿子王子诚,也算争气,他现在的成就脱不开家族的影响,但大体上来说还是他自己有本事。

 老二叫王国富,娶得是省会袁家的二女袁敏,二人只有王子安一个孩子。袁家老爷子是王子安太爷爷的老战友,也是因为打仗,孩子出生的也晚,最小的这个闺女直接嫁给了同岁的王国富。虽说辈分上差了,但原来两家人也没什么亲戚,也不妨事。

 最小的女儿王月嫁给了金阳市的公安局局长许红兵,这金阳市虽说经济不如东平市发达,但因地处入海口,也有了兴盛的迹象。许红兵本人也是个有见识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除此之外,王家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当年王战母子落魄时或多或少帮着点的,现在也跟着借了光。

 不过眼下张素琴倒是不知道两人的背景,只觉得应该是家境富裕且有权势的。不过就是有人跟她说这是东平王家的人,她也不清楚这到底是多了不起的门庭。

 说到底,还是上辈子见识不够,也就只研究自己的小门小户小日子了。

 张素琴去九姑婆家坐了一会,又加上来回的费了点时间,现在怎么说也有四点了。看来,王家两兄弟是要在家里留饭了。

 为了防止神出鬼没的大伯娘谭丽燕,张素琴将院门掩上,将二人请进了屋。此时日头西沉,也有了些凉意,二人也没推迟,跟着进了屋。

 王子诚是实在不知道应该带弟弟到哪里散心,所以才来的张家。因想着张家的饭菜,王子诚潜意识里根本没觉得自己还要回镇上来吃饭,所以顺道买了些肉。

 这时候天气也不是很热,他买的比上会还多,让张素琴无语了好一阵。

 不过无奈归无奈,饭还是要做的。

 家里的稻米先前为了凑钱挖塘,卖了不少。平时家里都是吃的玉米面,不过过年买的面粉还有不少。这次可不像上次的面粉,有些发沉,而是新磨出来的,还是薛桂枝的妹妹薛桂兰找人买的,一般可买不到。

 不过这次张素琴也不准备蒸馒头了,这么多肉,干脆做肉酱面好了。

 丰源镇的肉酱面讲究酱稠肉香,面条筋道。

 将客人请到屋里,张素琴和薛桂枝就开始忙活了。听话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