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头骨之谜(考古纪实系列报道之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晶头骨之谜(考古纪实系列报道之三)-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岸上长满了棕桐树,即使在沼泽区也有红树生长。内地多山,山上多灌木。伯利兹民族
众多,许多族的人都是在各个艰难的历史时期先后从外地逃来的难民。另外值得一提的
是现如今伯利兹还是海盗的聚集地,这就是有人告诉我们要当心的原因。
到了伯利兹,我们就钻进了一家酒吧。在考尔克小岛上有很多这样的酒吧。坐在酒
吧台后边的老板对他们国家恐怖的历史传说似乎特别津津乐道。他不但知道许多关于海
盗的事儿,而且还能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伯利兹从前是个名符其实的避难所。尽管从非
洲到新大陆的商道离伯利兹很近,但伯利兹海岸的优势却不在此。过去珊瑚暗礁是海上
航船的天敌,很多船只都逃不过这个生死关口。当然要绕过暗礁安全地抵达海岸也不是
不可能的,但你必须对线路了如指掌,而这些除了海盗少有人精通。于是这里就成了海
盗的天下,复杂的地形给海盗们提供了安家落户的优越条件,他们借助暗礁的保护放心
大胆地趁火打劫,而不用担心被海军当局抓获。
多数海盗都熟识当地的玛雅人,甚至还遵从了玛雅人的风俗习惯。最能说明这一点
的是海盗的旗帜,上面的图案是由人头骨和二根交叉的骨头构成。这显而易见是玛雅人
的宗教标志,当然多少也象征着航海时的恐惧。它一方面表明遭到海盗抢劫后的恶果,
另一方面也毫无疑问地体现了他们最初的凶狠用意。
坐在酒吧里边的座位上,我们聊着聊着,不可避免地聊到了藏在地下的宝物。有人
找到过吗?酒吧里的人似乎不太知道有宝物箱被海水冲上岸这回事,但他们说十九世纪
二十年代考古挖掘出一些宝物,其中有一个真的水晶头骨,据说是在已经沉陷了的卢巴
安塔姆城找到的,卢已安塔姆是玛雅名字,意为“落石之城”,就在伯利兹丛林中。听
到这儿,我们个个都目瞪口呆,太难以置信了,真有水晶头骨!要知道在这之前,我们
几乎都把头骨的传说忘了。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我问酒吧老板找到的那个头骨和传说中的头骨是否有关,他说不知道。但也确实知
道有头骨被找到这件事,当时还有一些有关这件事的声明呢。我们猜想,那一定是在头
骨这件事上花了很多时间的人声明看见过或听说过它的存在。据说那个头骨被一轮轮的
光圈笼罩着,盯着看久了就会看见影像。很多人都说他们从头骨那里看到了过去和未来,
头骨甚至还有左右未来的能力。还有人声称他们听到了从头骨里发出来的声音。那声音
听起来就像有人在轻柔地唱着颂歌一样。事实上很多人都听过头骨“说话”或“唱歌”,
因此人们都把它叫作“会说话的头骨”或“会唱歌的头骨”。这和古代传说中说得一模
一样。
看来头骨的来源还真是个谜。酒吧里的人说关于它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
包括有人说是外星人带来的,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可以证明这种说法呢。至于它是
不是传说中的头骨就说不准了。但他听说水晶头骨是世界上最大的宝石,只要一小块儿
就值上百万美元。
作为制片人的我们被这件事迷住了。我们当然清楚“一块真实的水晶头骨”是再好
不过的纪录片题材了。因此我们进一步追问酒吧里的人,是否知道更多的情况:是谁找
到水晶头骨的?在哪里找到的?我们能不能去拍个片子?
他说那块头骨是一个青年女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在考古挖掘过程中找到的。她大
概住在加拿大的什么地方。他说他只知道这么多。后来他又补充说,如果我们真感兴趣,
他愿意安排我们去头骨被挖掘出来的地方去看看。他认识的一个人,恰好认识一个可以
带我们去的人,但要我们花一二个美元才行。
虽然有关水晶头骨的说法听起来有些遥不可及,但似乎真有人发现了一块水晶头骨,
这就已经够扑朔迷离了。于是我们没太讨价还价,我让酒吧里的那个人着手为我们做旅
行的准备了。我们打算第二天就出发前往头骨发掘地。
抱着寻找水晶头骨真相的目的,我们开始了探索的征程。那时我们虽然对它还一无
所知,但我们已下定决心要从现代边缘科学开始,沿着时间的隧道追溯到古老的传统文
化。现在人类对自身演变和行星运动的历史已有了基本设想,我们要用探索之后得出的
结论来验证这些设想。现有的知识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认
识世界。宇宙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思考人类作为个体。作为
社会存在的因由?我们是从何处来的,又将到何处去呢?事后,我们看待世界的整个方
式也许都会因此改变。我们希望到最后能听到震惊于世的预言,从中得知在近来人类居
住的小行星上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也希望土著长老会告诉我们说我们已经拥有“打开未
来之门的钥匙”了,我们“要向全世界宣布这件事”……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出了探索水晶头骨之谜的第一步。

第二章 古城废墟中的发现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身前往卢巴安塔姆城遗址。因为伯利兹海岸线所在水域尽
是些沼泽或暗礁,所以我们只能坐着小机动船婉蜒前行。下了小船以后,我们和当地人
以往一样等了两个小时才坐上四轮机动车。翻过香蕉种植园的防波堤就是一直通往内地
的小路,小路崎岖不平,我们猜想一定是少有机动车走过。路的两旁是庞杂的丛林。一
路上我们经过了玛雅人的村庄。村庄里所谓的房子都是些木篷。整个村子到处都是鸡的
叫声和孩子们的嘻笑声,河边还有几个女人在洗衣服。看到这些,我们简直觉得到了另
外一个世界,那里的人们似乎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每个人都过得那么悠闲自在。
下午一两点钟的光景,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考古遗址。
我们没有想到在这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地方竟然还有一个玛雅导游,他的名字叫卡塔瑞
纳·科尔,他身穿公园管理员穿的制服,脚穿惠灵顿产的皮靴。一见到我们就迎了上来,
热情地用纯正的英语和我们打招呼,他说我们是唯一到这个遥远地方来探险的游客。
卡塔瑞纳领着我们参观了当地遗址。他介绍说一个叫弗烈德雷克·米歇尔一黑吉斯
的英国探测者,曾于1924年首次挖掘过这里。本来他们己将这里清理得干干净净了,但
没料到几十年以后远处的热带丛林疯狂地扩展过来,大有重新占领这片土地之势。尽管
如此,古金字塔的迹象还能依稀可辨。我们发现金字塔上的每个结构当中的每一块石头
都不同于迪卡尔金字塔上的长方形石头。这儿的石头每一块都很独特,近于圆形成曲线
形的石头彼此之间恰好吻合,因此就没有单一的或相同的直线,也没有水平的或垂直的
层面。每个建筑物看上去都有曲线美、流线感,简直就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那些一
凸一凹的部位,一起一伏的,像是在呼气一样。每个地方看上去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以至于建造者们根本没必要使用水泥或其他任何粘合材料。
但不幸的是,现在这些金字塔已经残破不堪了。卡塔瑞纳说,这要归罪于后来十九
世纪三十年代来此的一伙儿探测者。他们为了揭开金字塔内部的奥秘,使用了他们所能
找到的最快捷最现代的技术产品——炸药,这下“落石之城”可名符其实了。
卡塔瑞纳最后说,这个城市已不再是古玛雅文化成就的最好代表了,玛雅文化实际
上要比这先进多了。早在人们所说的石器时代,尽管那时的玛雅人要以农业为生,没有
多少物质财富和技术工具,但他们照样成为了建筑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
他们拥有复杂的象形书写及计数系统,还在城市里建立了宏大的公路独立网络,使州与
州连接起来。因此他们曾夸耀自己拥有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的确他们有高耸的金字塔,
精美的宫殿、庙宇和神寺。所有这些建筑物都是用雕刻过的石头精心装饰而成。每个城
市都有一件与众不同的工艺品建筑,每个建筑都经过了专业的策划、设计和施工。其中
还包括能够观测到太阳、月亮、行星和其他星体的天文台。
玛雅人的政府、政治和管理机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科学性是
由行星和其他星体的运行规律来决定的,而整个宗教遵从的是自然世界的韵律。古玛雅
人信奉万神殿里的神以及超级英雄,认为是他们主宰着一成不变的祭奉和宗教仪式,偶
尔也主持人间祭祀。他们还万分崇尚超人的洞察力和占卜术,热衷于观察天空变化及天
体运动,并且极为重视自身的预见力。借助复杂的历书,他们能够准确地算出日蚀和月
蚀的出没时间。
大约在公元前三百年以后的一千年间,玛雅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随着王朝的力量
不断强大,高贵的王室成员披戴上了精美的官服;牧师们走进王室为帝王出谋献策,当
然还要主持神秘的宗教仪式。直到后来爆发了地方战争,大平盛世才随之湮灭,城市也
顷刻间毁于一旦。公元830年前后,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古典的”玛雅人就已离开
了那些宏伟壮观的城市,玛雅城市也很快被丛林覆盖了,雄伟的建筑也慢慢地荒废了。
就当地人后来提供的证据来看,在玛雅时期从来没有发生过饥荒和洪水,没有染过任何
致命的疾病,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这的确是个奇迹——一个演变了一千年,发
展了一千年的城市,在精神文化和科学艺术达到颠峰之后,却不声不响地消失了,连一
点儿可供解释的东西都没有留下!
事实上没有人真正地知道玛雅人的发源地到底在哪里,因此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从
哪儿得到如此先进的知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