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情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佳情侣-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这也许是王昭君当时心情的表白。
“昭君拂玉鞭,上马啼多颊。近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这是真实的写照。既然王昭君出塞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她是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追逐爱情和向往自由是分不开的,也与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封建社会里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那时,人们生活“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的年代,爱情是由别人主栽的,自己渴望的爱情,大多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的。当王昭君挣脱绳索,过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先嫁老单于,后嫁老单于儿子,这在华夏闻所未闻,罕见。人们把自己的幻想与王昭君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寄托。
书写王昭君的故事言语过多,只是想到那个年代的女子,压迫的爱情,甚至是扭曲的爱情,如何不动容。非凭空捏造,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历史的长河洗刷掉多少悲喜,但是不会否认昭君出塞所作出的贡献,因为她当时的人们创造了和平,王昭君将名垂青史!


☆、刘秀和邓绥


光武帝刘秀这人有个毛病,喜好与人争辩,爱用反问句,得理不饶人。他早年在长安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对他都敬而远之,唯有邓禹对他非常认同,后来刘秀巡地河北,困难重重,邓禹杖策北渡,投奔了刘秀,成为刘秀团队的核心成员。后来刘秀派邓禹兵进关中,邓禹采取先政治后军事的策略,人数一度发展到百万之众,后来在形式很好的情况下,邓禹屡失战机,形势变化后,邓禹又强行出战,结果被赤眉军多次击败,手下只剩二十四人。邓禹进行了反思,仗是打败了,征西大将军的印绶也上交了,可反思还是有收获的,他说:“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
汉和帝邓皇后名叫邓绥,是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官拜护羌校尉,母亲姓阴,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堂弟的女儿。邓绥小的时候长得粉妆玉琢,非常懂事,当时邓禹的妻子还在世,对这个孙女非常喜爱。邓绥五岁的时候,太夫人亲自动手为她剪发,此时太夫人年事已高,手笨眼迟,无意中碰上了邓绥的后脑勺,邓绥一句话都不说。后来人们问她,她说:“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邓绥喜欢读书,不喜欢做针线活,六岁读《史记》,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她的见解往往在哥哥们之上,连父亲邓训遇到事情也要和她商量,人们称她为“诸生”,就是好学生的意思。她母亲对她说:“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邓绥不是那种不顾别人感受的人,从此以后,她白天做女红,晚上学经卷,既和大家和睦相处,又不放弃自己的人生志向。
后来父亲邓训去世,邓绥昼夜号哭,像男人一样为父亲守孝三年,哀毁骨立,亲人不识。一天她梦见自己攀援上了天,天上青青荡荡,有个钟乳壮的东西,正感到口渴,就仰面吸允起来了。占梦的人说帝尧和商汤曾经做过类似的梦,这是称王称帝的前兆。相面的也来了,看了邓绥后,说:“此成汤之法也。”邓氏一家大喜过望,不敢对外人提起。叔父邓陔说:“常闻活千人者,子孙有封。兄训为谒者,使修石臼河,岁活数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
汉和帝永元七年,邓绥被选入宫中,第二年晋封贵人,时年十六岁。此时汉和帝刘肇年仅十八岁,他十岁即位,十四岁发动政变,从窦氏外戚手中夺回了权力,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汉和帝原来喜欢的女人是阴氏,是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哥哥的重孙女,和邓绥还沾亲带故,在邓绥被加封为贵人的同时,阴氏被加封为皇后。
阴皇后很聪明,喜好音乐,擅长书法,体态婀娜,光彩照人,很有点娱乐明星的味道。邓绥长得也不差,熟读经书,颇知大体,是个才女。汉和帝毕竟是年轻人,原来喜欢阴皇后是因为一种激情,但激情过后,越来越认为阴皇后做事鲁莽,这个邓贵人规规矩矩,更适合执掌后宫母仪天下。汉和帝多次劝说阴皇后向邓绥学习,这就好比让娱乐明星写博士论文一样,哪有那么简单啊?阴皇后越来越忌恨邓绥,认为汉和帝变心了,全是因为有了这个十恶不赦的邓绥。
邓绥这人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她早就看出阴皇后对自己有意见了,所以就处处小心谨慎,做事一板一眼,尽量善待下人,克己接抚同列,宴会的时候,皇妃们个个盛装打扮,唯独邓绥素衣布服,看见身上有和阴皇后同色的饰物赶紧摘掉。汉和帝接见嫔妃们的时候,邓绥身高七尺二寸,从不敢正坐直立,都是侧着身、猫着腰,等阴皇后说完后自己才敢说。汉和帝也是个有为之君,他越来越喜欢邓绥了。一次邓绥生病(总忍着难免生病),汉和帝特别允许邓绥的娘家人入宫伺候,而且不限时日,但邓绥对汉和帝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汉和帝说:“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此时汉和帝的数个孩子都夭折了,子嗣成了大事,邓绥不妒忌,以大局为重,多次给汉和帝进献才人。汉和帝感慨啊:“修德之劳,乃如是乎!”
在阴皇后看来,邓绥这些事全是装的,太能装了,说好话,当好人,拍马屁,为了取而代之,蓄谋已久。后来汉和帝病重,阴皇后对手下人说:“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此时邓绥已经深得宫中下人的支持了,这话立即传到了邓绥耳中。邓绥的思维非常理性,就是一个男人也未必在她之上,她说:“我竭诚尽心以事皇后,竟不为所祐,而当获罪于天。妇人虽无从死之义,然周公身请武王之命,越姬心誓必死之分,上以报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祸,下不令阴氏有人豕之讥。”当时就要饮药而死,侍者赵玉等人谎称皇上病愈,邓绥方才作罢。令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汉和帝真的病愈了。
这次生病给汉和帝一个教训,人生死无常,万一哪天自己一命呜呼,那么阴皇后就会掌权,以她那种娱乐明星的做派,势必给大汉王朝带领灾难,所以时不我待,必须废后。永元十四年,有人密报阴皇后和她的外祖母邓朱用巫蛊诅咒皇帝,汉和帝派自己的亲信中常侍宦官张慎和尚书陈褒共同审理此案,邓朱的两个儿子、阴皇后的三个弟弟被波及,定罪为“祠祭祝诅”,大逆不道。阴皇后被废,阴皇后的父亲自杀,阴皇后的亲属发配,阴氏宗亲全部免官。
这个案子还没有汉武帝巫蛊之祸证据充分呢,巫蛊之祸毕竟还有一个用于栽赃的木头小人作为物证,这个案子什么物证都没有,开始说的是巫蛊害人,后来查的是祠祭祝诅,不过汉和帝的废后之举是非常正确的,阴皇后确实不是母仪天下的料儿。
邓绥可能知道阴皇后被废证据不充分,她曾经为阴皇后求情,后来干脆称病不出。邓绥确实不错,很克制,很有大局观念,阴皇后被废对她来说绝对是好事,但她不能给别人留下话柄。过了一段时间,大臣们提出再立皇后,汉和帝很高兴,说:“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邓贵人德冠后庭,乃可当之。”人一高兴就容易说走嘴了,汉和帝还不如直说我就是想让邓绥当皇后所以废了阴皇后呢!
冬至的时候,邓绥被立为皇后。邓绥的礼节非常到位,辞让三次,然后就位,亲笔写信,表示感谢,水平不高,请大家帮助。邓皇后改革后宫事务,让地方上停止贡献珍丽饰物,只要笔墨纸砚。汉和帝考虑应该为邓氏家族加官进爵,邓皇后多次谦让,认为影响不好,所以邓绥的哥哥邓騭一直到汉和帝死还只是个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汉和帝去世,宫中没有子嗣(相传宫中凶地,子嗣寄养民间),经邓皇后指点才知道汉和帝有个儿子养在民间,只有一百天大,被迎立为皇帝,这就是汉殇帝,邓皇后成了皇太后,临朝称制,执掌大权。
邓绥是一个内心追求和谐的人,她做每件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她又是一个讲究秩序的人,总认为自己这个皇后和皇太后的位子有点来路不正,所以邓太后执政非常敬业。
首先让宫中所有贵人“归园”,也就是养老,仿照官员退休的模式,赏赐车马黄金布帛锦缎,对比较得宠的冯贵人另外赏赐珠宝。邓太后知道别人看着她呢,她要告诉人们她不妒忌,阴皇后被废的事情与她无关。
此时宫中人心浮动,连出两个案子,邓太后亲自审查,她不动刑罚,全靠察言观色情景推理,把两个案子都破了,宫中“莫不叹服,以为圣明。”邓太后力行节俭,大量裁撤宫中事物,所有吃喝玩乐的东西全部停止,连上林中的鹰犬都拍卖了,剩下的东西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汉殇帝不到一年死了,汉安帝即位,邓太后仍然临朝称制。她特别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原来外戚依靠权势多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