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巨程度不亚于说服日本为中国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技能。日本在 1894 年甲午战争后夺取台湾,使其成为它的殖民
地,自那时以来,它便一直是中国的敌人。1978 年时那些 40 岁以上的中国人还对抗战的苦难记忆犹新;而且 30 年来
中国的宣传机器或学校和单位大喇叭里的广播,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些日本军队的战争暴行。那些有关日本人侵华
期间累累暴行的纪录,是最有效地激发爱国主义的宣传方法。
作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者,邓小平个人不难对国家利益作出冷静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他年轻时曾激烈抨击
日本和其他帝国主义者。但是当他担任要职时,他会依据所看到的国家利益变化而审时度势。对于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国
家不懈地追求自身利益这一点,他不存有任何幻想;并且在与之合作时,他会坚决扞卫中国的利益。但是在 1978 年,
日本和美国警觉到苏联的扩张,都想让中国进一步疏远苏联,这就为邓小平带来了一个可能合作的机会。
对邓小平而言,要说服中国那些充满激情的爱国者,让他们向日本学习,是需要政治勇气与决心的。尼克逊总统
之所以有政治基础来和曾是旧敌的中国发展关系,是因为他已证明了自己是坚定的反共派;同样,邓小平本人是参加过
八年抗战的军人,他一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能够采取大胆的措施改善中日关系。
邓小平在访日之前首先要与日本谈成一个条约,以便为他的访问铺路。毛泽东和田中角荣首相在 1972 年匆忙地
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但此后中日关系一直停滞不前。毛泽东和田中没有处理建立领事馆、通商和促进民间交流等
一系列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在赴日之前,邓小平首先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当邓小平 1977 年夏天恢复工作时,为了签订一个加强中日关系基础的条约而进行的谈判已经拖延多年,其中关
键的症结是日本不愿接受中方将反霸权条款写入其中的要求,该条款规定两国同意不谋求在该地区称霸,也反对任何其
他寻求称霸的国家。'10…1' 中方谈判人员想让日本进一步疏远苏联,他们清楚这个反霸权条款会激怒苏联。1976 年 9 月
一名苏联飞行员驾战机叛逃到北海道,日本人和美国人一起分析了飞机的性能,并且拒绝将其归还苏联,从而导致日苏
关系的恶化。不过,日本是一个贸易国家,当时它在境外进行军事行动的能力有限,所以尽量避免与任何国家全面对抗,
尤其是在 1973 年石油危机以后,它不想跟一个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对抗。
中方最初提议两国政府通过谈判签订一个和平条约,但日方回答说,它已在 1952 年与代表中国政府的蒋介石签
订过《中日和约》。于是中国又提出建议,就像日本和其他许多国家所做的那样,两国签订一个和平友好条约。但是直
到 1977 年这一思路仍未解决问题。田中角荣的继任者三木武夫首相和 1976 年 12 月取代他的福田赳夫首相都作出过
努力,但日本右翼民族主义者拒绝与立场坚定的中方妥协。无论在国内和国外事务上,邓小平都对慢吞吞的民主议事过
程感到不耐烦,他希望迅速解决问题。不过尽管日本人有国内政治的麻烦,他仍然和他们保持着交往。
双方仍在僵持不下时,邓小平于 1977 年 9 月和 10 月分别接待了一些来访的日本政界领袖,中方认为他们对中
国抱有同情,这些人中包括二阶堂进和河野洋平。邓与他们探讨了达成条约的可能性。'10…2'同时,日本国内的各种商业
团体和地方社团热心于增加对华交往,也在游说以更灵活的方式签订这样一份条约。'10…3'前财政大臣福田赳夫是个聪明
的前大藏省官员,曾经提出过由日本向东南亚邻国提供援助的「福田原则」,因而得到其他亚洲领导人的赞扬。福田在
1977 年 11 月 28 日组阁时任命园田直担任外相。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园田直是最有可能与中国签订条约的官员。
'10…4'福田赳夫鼓励园田直与中国外长黄华举行谈判,早日解决阻碍签约的争议。'10…5'
从 1977 年末到 1978 年 7 月中旬,中日双方几乎不间断地举行了数轮有关条约细节的谈判,但反霸权的条款仍
然是主要症结。1978 年 3 月谈判出现了进展的迹象,日本似乎愿意接受一个稍作修改、措辞更为谨慎的说法。'10…6'日
方认为,如果写入一个缓和语气的条款,说明条约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苏联也许能够容忍。
1978 年 7 月 21 日,在邓小平引导下正式谈判开始,双方举行了第一轮会谈。整个谈判总共进行了 14 轮。在
随后的几轮谈判中,双方交换了若干次条约的修改稿。8 月初的时候在北京的日方谈判人员已经充分相信,中国会在缓
和条款语气上作出让步,于是园田直亲赴北京加入了谈判。后来据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副局长东乡和彦说,邓小平显然已
经作出「政治决定」,当黄华外长接受了日方的措辞时,「我们非常高兴,我在桌子下面和我的上司紧紧握了一下手」。
采用缓和语气的反霸权条款措辞如下:「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各方同第三国关系的立场。」'10…7' 该条约于 8 月 12 日在北
京由黄华和园田直签署。'10…8'
经过八个多月的谈判后,邓小平为何突然决定打破外交僵局,同意日本把语气缓和的条款写入条约?一方面是由
于邓确实急于搞现代化,但当时与越南发生冲突的前景也使加速谈判变得更为迫切。此前两周的 7 月 3 日,中国政府宣
布从越南撤回全部中国顾问。当时邓小平感到越南很有可能入侵柬埔寨,此事一旦发生,中国就要被迫作出反应。为了
不让苏联插手,邓小平希望尽快加强与日本和美国这两个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出所料,苏联因这一条约而对日本感
到不快,但是因为有缓和语气的条款,苏联容忍了它。'10…9'
这个和平友好条约并不需要中国高层领导人亲临日本参加签订仪式。不过对田中角荣 1972 年的访华,本应有一
位中国高层领导人回访,但六年来还没有哪位中国领导人访问过日本。现在很清楚,邓小平准备出访这个岛国了。
邓小平的成功访日:1978 年 10 月 19…29 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60 年里,有三位访问过日本的外国政要给日本民众留下了具有震撼力的印象,并从根
本上改变了他们看待对方国家的方式。在 60 年代初,甘乃迪总统的弟弟罗拔?甘乃迪(Robert Kennedy)与日本的
学生和普通民众团体进行了坦诚活跃的公开对话,这在日本民众有关外国领导人的经验中是前所未有的。罗拔?甘乃迪
朝气蓬勃,胸怀年轻人的理想主义精神,真诚地希望服务于全世界的人道主义事业,对他人的观点表现出十分的尊重。
他的访问加深了日本人对民主含义的理解,增进了日本对美国人的好感。'10…10'
30 年后的 1998 年,另一个外国政要枣南韩总统金大中枣向 1973 年救过他性命的日本人表达谢意,给日
本民众留下了同样难忘的印象。南韩中央情报局曾在东京绑架了金大中,把他放在一条小船上试图将他淹死,多亏一支
勇敢的救援队他才获救。金大中试图克服南韩人对日本的敌意,他满怀真诚地用日语演讲,韩日两国不应当往回看,只
应向前看,走向和平与友好的未来。他这一番话感动了日本的听众,在随后几个月日本和南韩的民意测验中,两国国民
对于对方都表现出更加正面的态度。
在这两次激动人心的访问之间,邓小平 1978 年的访日之行在日本人民中间同样引起了震撼性的反响。在中国与
这个相邻岛国 2;200 年的交往史中,邓小平是第一个踏上日本国土的中国领导人,也是第一个拜会日本天皇的人。'10…11'
邓小平说,尽管有 20 世纪那段不幸的历史,但两国有过两千年的友好交往,他愿意向前看,使两国走向友好交往的未
来。这让日本人大受感动。他们知道日本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多大灾难,非常想表达他们的歉意,伸出友谊之手。邓小
平带着和解的精神而来,也带来了两国人民可以共同生活在和平友好新时代的希望。很多人觉得,二战结束三十多年后,
疗伤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邓小平访日期间,很多日本人对日本曾经给中国造成的灾难表达了歉意,日本政要也发誓绝不再让这种悲剧重演。
邓小平接受了他们的道歉,并没有要求他们详述那些暴行。对于很多不同领域的日本人来说,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既
是对日本人过去的行为表示忏悔,也是为中国的繁荣作贡献的方式,这种帮助本身就可以增加两国和平相处的机会。
邓小平访日时,几乎所有日本家庭都已经有了电视,他们的领导人代表国家向邓小平道歉时,民众也能感同身受。
在中国虽然电视机尚不普及,邓小平访问日本工厂时拍摄的电影和照片,也能让中国民众看到日本人对邓小平的热情欢
迎。此外,人们从影像中看到的那些新技术,也证实了中国其实还多么落后。
邓小平曾在 1974 年和 1975 年负责接待外国高层领导人,当时他所会见的日本客人,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通过与日本代表团的个人交往,他知道各个阶层的日本人都对中国文化抱有好感。日本东道主一再向邓小平说,他们要
感谢中国,它是日本文化枣佛教、文字、艺术、建筑枣的源泉,这在被日本人视为传统日本的中心的奈良和京都尤
其如此。在日本的十天访问中,邓小平会见了各行各业的人:政府领导人、执政党和反对党成员、大企业代表、不同社
区的普通公民和媒体人员。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