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从现实享乐主义的角度来看,做王要比做皇帝更实惠。除了要向皇帝磕头外,过的日子和皇帝差别也不是太大,日子过得又悠闲。做了皇帝,全国上下的事情都要操心,还得时刻提防着手下人图谋不轨,累的七死八活,纯是一折寿的活呢!

可是,千百年来仍有不计其数的人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去抢这个位子,却又为何?

只因为做了皇帝,就是九五之尊,傲视天下,所有人都得向自己三跪九叩。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圣明之言,钦定之事,不可违逆。天下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别人拥有的东西都是出于我的恩典,就算是要他们去死,都得毕恭毕敬地先叩谢皇恩,之后再上路。金钱美女,荣华富贵,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这种主宰一切的感觉,只有皇帝才能真正享受到。至于高处不胜寒,嘿嘿,倘若到不了高处,还感觉不到寒呢。那都是吃不着葡萄的狐狸的借口!累点、忙点,算啥?自己可以调节嘛,要不养那么多干活拿工资的大臣干哈?

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死了也是不同凡响。那叫驾崩,全国人民都要披麻戴孝当孝子。完了灵位进太庙,后世还要顶礼膜拜。史官也要用“本纪”来记述自己,不可直呼姓名,只能说是“帝”、“上”、“宗”等等,还要冠上诸如“孝钦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这样一大堆美好字眼的谥号。那些区区亲王们,只能是以“列传”的身份进入史书,很有可能还要和一大帮子人挤在一个“列传”里,实在是太憋屈了。

相信李泰同志同样比较过皇帝和亲王的诸多差别。所以,他准备发力一搏,不被亲王的待遇所羁绊,全力向太子宝座发起冲击。

可是,亲王和太子虽说只有一步之隔,但那一步,却又恍如万里那么遥远。

于是,李泰决定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在皇帝爸爸面前先混个好名声。

李泰对自己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决定从最擅长的文学着手。可是在文星璀璨的大唐天空中,如何才能稳定地确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就在李泰为难之时,他的属官,深知李泰“大志”的司马苏勖给他出了个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写书。

李泰自知才能和水平有限,朝中百官多的是饱学之士,写出来的书难以达到预期的震撼性效果,因此对该方案持怀疑态度。

须知好的属下不光要出主意,还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苏勖早在进言之前就已经订好了具体的方案。于是,他主动将话题更深入了一步:“殿下不必为此事忧虑,下官已有一计。”

李泰顿时来了兴趣:“噢,说来听听?”

“殿下,战国末年,吕不韦以一介商人一跃成为了秦国相国,然其早年出身卑贱,没有文韬武略,于大夫群中无有名望。然其以相国之权,万金之富招徕门客,从中选拔人才,终成《吕氏春秋》,流芳百世。殿下目前之权势与财富,比那吕不韦只多不少,何不效仿?书成,则陛下定然大喜,满朝公卿,皆要仰望殿下,心存钦佩。殿下之名,亦可闻达于天下!”

李泰何等聪明,顿时大喜:“好计!司马为我立下大功一件!”

第三十八章 李泰的野心

说干就干。李泰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皇帝爸爸提出申请,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理由是希望能够多与各方高士接触交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为国招集人才。

爸爸李世民素知李泰爱好文学,对这个儿子本就比较偏爱,很痛快地便同意了。

然而建文学馆,可不是准备几间房子,再添置一些文房四宝这么简单。…》小说下栽+wRshU。CoM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