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甄费奋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甄费奋起-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纳唐坦苁露乒瘢磕昴鼙ǖ剿钦饫锏亩钜膊还且荒甑睦螅换嵊芯咛宓募鄹袷裁吹模由弦惨谎硬换岚颜庑┘鄹袼蹈髯犹劣谀切└骷易樱套由厦挥械亩鳎枰晒旱模羌鄹窀敲挥腥嘶嵩谝猓绱艘焕雌涫邓且丫沟缀屯馔返奈锛弁呀诹耍运担娴氖撬裁荒芟氲剑阃蛩愕模尤换够嵊姓庋目兆印�
    从甄吉这笑话慢慢的传扬开来开始,那简直就是整个京城所有采买管事的噩梦开始的日子,若不是他们没法子搞清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这才让主家一下子精明起来,居然想着查物价了,估计这会儿他们都能想着怎么给甄吉敲闷棍了,就是因为害怕身份问题,被关进去送命,没法子直接出手,估计扎小人的也绝对不会是小数。
    这样隐秘的各家一点一点的扩散着反贪的动作,虽然说表面上这些事儿都处理的很是干净,外头不知情的人那是没有一个知道这些的,可是有一个人却知道的清清楚楚,那个人就是皇帝。
    当他连着看到四五家人家的秘密报告里都开始出现清理各家管事的事儿之后,就开始重视起来,一家两家的,那可以说是各家出了蛀虫,可是若是这出蛀虫的人家范围开始扩大,从文官到武官,从中等人家到世家勋贵,全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就绝对不是什么蛀虫的问题了,而是制度的问题,他第一反应就是查,要把这些人家的采购制度查一遍,看看到底是除了什么事儿,作为一个皇帝,对于制度那绝对是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
    等着将各家的情况都弄清楚了之后,他立马做了一件事儿,那就是让自己的暗卫开始查自己的那些皇商,这些皇商说白了和各家的采买管事其实是一个性质,还偶遇那些内务府的官员,内库的官员,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官职,既然这些人家官宦人家都能出岔子,那么自己这里也就一样不好说了。
    这世上的谁人,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即使这些人没有贪污的事儿,也基本上没有一家是经得起查的,谁家没有点龌蹉事儿对吧,只要是当官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从没有仗势欺人的时候,更不用说这些属于皇帝属臣一样的官员了,虽然官职都不会太高,可这权利其实都不小,油水也多的让人眼红,能坚持住,不被诱惑的那简直就像是圣人一样了。
    这年头没有什么人能说自己是圣人,所以当皇帝看到暗卫送上来的报告之后,差点持戒心肌梗塞,他头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是天下第一号的凯子,是所有人糊弄的对象,不管是什么东西,哪怕是最最寻常的,只要是进宫的,居然就要比外头的物价高上将近二十倍,甚至还有不少东西,居然还是过时货,属于外头店铺都快要卖不出去的货色,虽然这些都是给一些最最低等的粗使太监,宫人用的,他看不到眼里,可是别忘了他们的进价可是按照当季新鲜式样的二十倍进来的。这实在是让皇帝有点想要吐血的冲动了。
    一碗药进了皇帝的肚子,一个药碗摔在了地上,变成了八瓣。满室寂静,连外头值班的太监们都忍不住腿脚开始哆嗦,心下暗暗嘀咕,不知道谁又惹怒了皇帝,不知道谁又闯祸了,要知道皇帝可是好久没有这么摔过东西了。
    “往日里朕真是太仁慈了,去,把这事儿都处理一下。“
    皇帝说着这话的时候,那眼神冷的,那脸色更是在烛火下变得有些狰狞。让整个殿阁都开始发寒了,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从来都是好玩的,当然,这样的事儿,也一样是属于家丑,皇帝也是要脸的,不至于处理的太过张扬,总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冤大头吧,虽然他感觉,其实该知道的人都是早就知道的,只是他怎么也还是要遮上一层遮羞布的,所以很快,宫中出现次品的消息就这么传了出去,紧接着就是内务府开始倒霉了,采购了次品进宫,还让皇帝知道了,看到了这不是倒了血霉是什么,不少相关人等都直接以渎职之罪,抄家罢官了,还有几个直接责任人,也就是往日负责接待皇商,负责验货的官员,油水最多,权利最大的几个被定为欺瞒圣听,藐视皇权的罪名,全家下了大狱。就是好几个皇商也被罚了大笔的银子,有几个还被剥夺了皇商的牌子。
    事情到了这一步,傻子也知道宫里出了大事儿了,只是这样的事儿不是谁都敢打听的,所以一个个权当不知道,反正这是属于内务府的事儿,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有那些个在家里整理过贪腐问题的人家,很有些若有所思,细细的将那些被拉下来的官员一个个整理了一下,立马就是眼睛一亮。
    看看他们的官职,看看最后的处罚方式,他们怎么还能看不明白,只怕是皇帝也和自家一样,发现了那些个事儿了,而皇宫里的事儿绝对比他们家的事儿要大,这是一定的,他们一家子人才能采买多少,皇宫里又该是有多少?整个皇宫,从上到下,每天的开销只怕都要比的上他们这样的人家一年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些人的眼睛一下子就放到了这些被抄家的人身上,开始各展神通的去打听这些人家的家产问题了。
    他们有这样的举动其实很正常,因为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些抄家得来的东西,皇宫里头除了那些选出来,特别珍贵的那物件,其他基本上是不要的,藏那么多东西没处花,那也是一种浪费,更别说这抄家是属于朝廷的收入,是属于国库的,即使如今是家天下,这内外,公私的事儿上,也需要注意一些不是。而户部,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没有银子实惠。所以这些往日里被当做很不错的物件的东西,最终的去向就是放出来,卖给各家官宦们。甚至为了能把东西尽早的放出来,换线,这价格上也多半会压的很低,甚至有可能达到五成的地步,如此一来,那简直就是直接在给大家放实惠,谁不想捡便宜对吧。
    特别是那些田地庄子,这京城官员多,世家多,大户更多,如此一来,周边的土地实在是很紧张的,如此一来,这些个土地就成为了每一次抄家之后发卖的热门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在那里盯着,想给自家多添置些家产呢,就是那些铺子也很有市场,各家都不嫌多,有些位置好的,甚至有可能几家竞争起来。反倒是那些个古籍书画什么的,那只有那些文人才会感兴趣,而一些家具,摆设,是那些寻常官宦的最爱,添置这样的东西,可以让没有什么底蕴的人家多几件拿得出手的,或者是摆出来长脸的东西。剩下的古董,金玉之类的,就是属于可有可无的了,每一次这样的事儿,最终这些都是卖的最不好的,因为这样的东西,各家都不缺,最终很多就流向了一些古董铺子。
    这一次眼见着一下子抄家这么多人家,京城自知没有什么关联,自觉很安全的官员们,一个个自然眼珠子就放到了这些实际利益上。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人家皇帝也学精明了,在吃过亏,知道自己总是当冤大头之后,他很想把这些官员们也拿出来放放血,添补一下自己的损失。好在这些人家抄家后,抄出来的银子实在是不少,一下子让户部发了一笔横财,这才让皇帝稍稍心里平衡了一下,不然说不得他还要想着怎么把这些东西的价格往上涨一涨呢。要真是这样,那么那什么后宫妃嫔省亲的大戏,估摸着就要提早四十年举行了。
    不过即使这样,皇帝也不准备继续吃亏了,为了能让自己更精明些,让自己能顺势看清楚,这些官员的家底,看清楚这些官员对自己的忠心,清廉程度,皇帝先让人去打听了所有物件的行情,然后开始准备集思广益,想法子怎么把东西卖上一个好价钱。
    这可真是为难死了那些被皇帝拉去开小会的大臣们了,虽然说能有这样开小会的待遇,这说明了自家是值得皇帝信任的,是值得骄傲的事儿,可是他们都是专精做官的本事的人,对于做生意什么的,实在是不精通,这又能出什么主意?他们连自家的事儿都不一定管的好不。
    不过即使他们再不懂,在皇帝面前也不能说,更不能没有一点建议,不然岂不是告诉皇帝他们都是水货?那以后他们还要不要混了?失了圣心想要再得回来,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所以这些大臣们那真是皱着眉头,揪着心,脑子开动的飞快,在那里不断的想着一个又一个他们认为可行的法子。
    最终还是有人给出了合理的建议,专业的事情,那就让专业人员来操办,比如请京城最最有名的古董老字号的东家过来,请他说说有什么法子。
    对于这个东家来说,做了一辈子商人,这是他们祖宗十八代最最荣耀的时刻了,居然有机会见到各位朝中重臣,是的是重臣,皇帝是不会见这个老家伙的,不是他不想第一时间听听这个老头的建议,也不是对着商人有什么歧视,二十他需要考虑到朝中士族人的感情,要是他有半点看中商户的意思,那妥妥的会引起强大的反弹,士农工商,这可是千百年定下的规矩等级,不是随意就能推翻的。就是这些重臣们出面也已经是了不得的礼遇了。估计御史们都能为了这个喷上他好几天的口水。
    好在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人家真给了好建议,那就是拍卖,给出一个底价,然后直接让这些想要买的人自己相互提价。如此一来朝廷什么贪财的名声都没有不说,各家还都能满意,接受,甚至还能顾忌到整个京城所有的人家,官员,甚至像是最热门的田地庄子,直接可以分成千亩的,百亩的好几种,然后分开来拍卖,不但能获得更高的利益,还能让那些原本没有机会的底层官员也能买到好田地,也算是另类的进行了一次新的土地划分。不至于多的更多,少的更少。而这有了竞争,想来最终的成交价格,不会低于原价的九成,甚至是十成十。这倒不是拍卖不会火,而是因为各家都是秉承着捡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