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与神话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4:4)。的确,保罗还期待着作为一出宇宙戏剧的世界末日,即基督出现在天上云端、死而复活、最后的审判;但是随着基督的复活,决定性的事件已经发生。 教会是上帝选民和圣徒的信奉末世论的团体;这些人已被释罪而且活着,因为他们信仰基督;而作为第二个亚当的基督废除了死,并且借助于福音书将生命和不朽显现出来(罗,5:12—14;提后,1:10)。

    “死被得

…… 24

    0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胜吞灭“

    (林前,15:54)。因此,保罗能够说,一旦福音被宣布为:“看哪!现在正是悦讷的时候(以赛亚说过的这时刻)

    ;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

    (林后,6:2)。这样,古代先知的期望和诺言就实现了。 被期待为受福时刻的贶赠的圣灵已经给予,未来正是以这种方式被预期的。这种解神话化可以在某一特例中观察到。 在犹太教启示论的期望之中,弥赛亚王国的期望起了作用。 弥赛亚王国可以说是旧世界时代与新时代之间的中间王国。 保罗解释了关于这种弥赛亚的中间王国启示论的神话观念,在中间王国的最后时刻,基督王国交给天父上帝,保罗把这一观念解释为处于基督复活和他的再度出现之间的现时(林前,15:24)

    这意味着,传播福音的现在实际上是早已预期的弥赛亚王国时代。 现在,耶稣是弥赛亚,是主。继保罗之后,约翰以更彻底的方式对末世论进行了解神话化。在约翰看来,耶稣的到来和离去是一个末世论的事件。“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约,3:19)。

    “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个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

    (约,12:31)。对约翰来说,耶稣的复活、圣灵降临日和耶稣的再现都是同一事件,而信教的人已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

    (约,3:18)。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约,3:36)。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时刻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约,5:25)。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活着信我的人,

…… 25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12

    必永远不死“

    (约,1:25—26)。

    和保罗一样,在这一特例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到约翰解神话的努力。 在犹太教的末世论期望之中,我们发现反基督者的形象被完全描述成一种神话的形象,例如,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之中就是如此(帖后,2:7—12)。在保罗那里,错误的导师扮演这神话人物的角色。 神话已被植入历史之中。 在我看来,这些例子表明在新约本身中就已经开始解神话化,因此,我们今天的解神话化的任务是有据可依的。

…… 26

    第三章 基督教的预言和现代世界观

    一

    我们经常听到反对解神话化尝试的意见,认为这种尝试把现代世界观作为解释《圣经》和上帝预言的准绳,认为上帝预言和《圣经》是不得与现代世界观相左的话的。的确,解神话化是以现代世界观为准绳。 解神话化并非笼统地弃绝《圣经》和上帝的预言,而是放弃《圣经》的世界观,这是一种过往时代的世界观,一直保存在基督教义和布道之中。 解神话化是要否定《圣经》和教会信息限定在已被否弃的古代世界观之中。解神话化的努力始于这样一个重要思想:基督教的布道既然依据上帝的要求,并以他的名义来传言上帝的话,那么它就不提供一种或为理性或为牺牲理智的作法所能接受的教理。基督教布道就是宣讲拯救,这种宣讲不针对理论和理性,而仅仅针对作为个体的听众。 保罗以这种方式在上帝面前将自己荐与每一个人的良心(林后,4:2)。解神话化将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信息教诫的功能变得更为清楚,同时它会消除

…… 27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32

    一种谬误的障碍,而使一种真正的屏障,即十字架的道明朗起来。《圣经》的世界观是神话性的,已经接受自然科学方法的塑造而不崇尚神话思维方式的现代人是不能接受它的。 现代人常常使用作为科学成果的技术手段。 在生病时,现代人求助于医生和医学。 在经济事务和政治事务中,他们会利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里的种种成果。 没有人认真考虑超验力量的直接干预。当然,在今天仍残存着某些原始思维和迷信。 但是如果基督教布道仍依赖并顺应这种复兴,那就会导致一种致命的错误。从现代文学中可以了解人的本性,例如托姆斯。 曼、云格尔、王威尔德、欧内斯特。 海明威、威廉。 福克纳、格雷汉姆。 格林和阿尔贝。 加谬的小说,萨特、阿努伊和吉罗杜等人的戏剧。 或者我们不妨读读报纸。 在报纸中,你在哪一版上看到经济的事件是由像上帝、天使或者恶魔这样的超自然力完成的?这类事件往往归因于自然的力量,或者归因于人的善良或邪恶的意愿,或者归因于人的智慧和愚昧。今天的科学已经不同于19世纪的科学,而且,肯定地说,全部的科学成果都是相对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世界观都不是一成不变。 然而,关键不在于科学研究的具体成果和某种世界观的具体内容,而在于世界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 例如,无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或者太阳围绕地球运行,在原理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决定性的区别在于,现代人所理解的宇宙运动是一种服从宇宙法则的运动,而宇宙法则又能被人类理性所发现。 因此,现代人仅仅承认在宇宙合理秩序

…… 28

    4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范围内可以理解的现象和事件是现实。现代人不承认奇迹,因为这些奇迹不符合这种有规律的秩序。 当一种奇异或惊人的意外事件发生时,他总会不懈地努力寻找合乎理性的缘由,直至他满意为止。《圣经》的古代世界观和现代世界观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即神话方式和科学方式。 今天科学的思维和探索的方法在原理上与它在希腊时期的科学发轫期是一样的。 它从有关本原的问题入手,在本原中,世界被设想为一个统一体,即宇宙是一种系统的秩序和协调。 同时,它也开始于为每个宇宙本原论断找出合理证明和尝试。 这些原理在现代科学之中也是一样的,它们与不断变化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毫无关联,因为这些变化本身产生于一些恒定的法则。毫无疑问,科学的世界观能否领悟到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全部实在性,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们确实有理由怀疑科学世界观能否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后面几章中我们还将讨论这一问题。 但就眼下的目的而言,这样说已经足够:现代人的思维实际上由科学的世界观所塑造,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以此为依据。

    二

    认定《圣经》的古代世界观能被更新,这只是一种热切的期望而已。 正是对《圣经》神话的世界观的完全弃绝和认真的批判,才能凸现出真正的障碍。 这种障碍就是上帝召唤人摆脱对人为的稳靠感的需求。 科学的世界观产生了一种很

…… 29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52

    大的召唤力,即人可以争取控制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人可以认识自然法则,并根据自己的计划和欲望来利用自然世界的力量。 人越来越精确地发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法则,因此也越来越有效地组织公共生活。 正如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的著名的合唱中所说:

    尽管世间奇迹甚多,但最奇妙的莫过于人。

    这样,现代人就处在遗忘两件事的危险中:第一,他的计划和活动并不是由他自己对快乐、安全、功利的欲求引导的,而是取决于对善、真、爱的挑战所作出的顺从反应,取决于顺应人在自私和傲慢之中被遗忘了的上帝的规戒。第二,认为真正的安全来自于人类有效地组织他们个人和社会生活,这只是一种幻想。 其实,世间存在着人不能把握的遭际和命运。 人不能永世长存。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结局不外乎死亡。 历史不断演进,一次又一次地推倒了巴别尔之塔。 世上没有真实的、经久不变的安全,而人们在寻求安全时,易受诱惑的正是这种幻想。这种寻求的缘由何在呢?它是一种悲哀,一种隐秘的忧虑,即当人认为必须为自身谋取稳靠感的那一时刻而搅扰着灵魂深处的那种忧虑。上帝的话感召着人摆脱他的自私和他为自己营建的虚幻的安全感。 上帝的话召唤他皈依超越了世界和科学思维的上帝。 与此同时,上帝的话召唤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 因为人

…… 30

    62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的自我、他的内在生命、他的个人存在也是超出可见世界和理性思维的。 在个人的体验之中,《圣经》能够与人对话,而且在对话之中赋予人一种超逾尘世、摆脱悲哀与忧虑的自由;因为在人忘记彼岸的时候,那一切就要吞没他。 人试图利用科学占有世界,但事实上却是世界主宰了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时代人们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多大,技术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有多严重。 信奉《圣经》、相信上帝的话意味着放弃全部仅在尘世的人类稳靠感,而且克服那种寻求稳靠的尝试所造成的失望——这种尝试永远是徒劳的。这种意义上,信仰是福音的要求和提供的赠礼。 信仰是对福音的回答。 信仰就是放弃人的自居稳靠,随时准备寻求仅仅存在于不可见的彼岸和上帝那里的稳靠。 这就是说,信仰就是在看不到安全的地方找到安全;正如路德所说,信仰是随时准备满怀信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