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太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岸太远-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杜雯结婚以后过得并不好,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她就与单坤离婚了。

    这事很蹊跷,引起了很多议论。

    有人说杜雯是个石女,没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还有人说单坤生理上有毛病,他结婚以后才发现,是他主动提出与杜雯离婚的。还有人说,杜雯其实并不爱单坤,她心里另有所爱,杜雯跟单坤结婚以前就订好了协议,俩个人只办个结婚登记手续,并不过夫妻生活,所以现在杜雯还是个处女。

    罗杰还听到过另外的议论,说是杜雯为了分得单坤家里的财产,才与单坤办了结婚手续,离婚以后杜雯名下增加了一笔不菲的财产,因为单坤的家里给单坤成家时划出了不少的财产。

    罗杰并不认为杜雯是图什么财产才与单坤结婚的,她不应该是那种低级趣味的人。但是杜雯为什么这么快就离了婚,罗杰不敢去想这里面的原因,他特别害怕杜雯是因为结婚以后才发现婚后的生活远非她想象的那样,她对自己曾经的幻想使她下决心这么快地结束这段婚姻生活。要是这样的话,那他以后还真不好面对杜雯这个女同事了。

    罗杰没敢去向杜雯问这事,杜雯也没有向他说起过这件事,他们之间很多年都没有再提起过这件事。

    外面的传说和议论在不久以后就平淡了,因为罗杰他们厂的引进项目在这个年底又开动了,工作很忙,杜雯和罗杰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去顾及这些个人的事。

    这项引进工程,从杨明的最初构想开始,到吕萌的手里完善成一个合同工厂,经过了八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接近完成。

    但是,即将完成的工程却不是当初的模样。

    由于六四事件的影响,这个工程在停顿了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开始建设,原先的资金预算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上了。外国专家重新返回中国以后,提出了新的工作合同要求,他们的日工资涨了一倍,而且是多名专家一起享受。由于国内的政治形势还不是很平稳,加上北京要举办亚运会,再去跑贷款就会非常艰难。国家总局决定,将这项工程的后半段工艺所涉及到的配套设备,委托给国内的机器制造厂商制造,这样就减少了很可观的外汇支出,而且,已经有北方的一个厂家通过总局表态,他们能够做出与外国进口设备性能一样的产品,他们已经掌握了必要的技术。

    总局接到国家经委的通知,要求在国内已有的技术情况下就不要花外汇去搞引进。这样,罗杰他们厂的这个项目在最后的关头做出了重大的变动。

    想想看吧,这会出现什么局面?

    先进的国际技术配上仿制的国内设备,这就是宝鸡市这样一个重大的引进项目的最后结局。

    这还不是最后的结局。

    在项目完成了全部的建设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在鸣放了庆祝的鞭炮之后,吕萌象征性地推上了起动的电闸,生产线上没有出来理论上的合格产品。

    那外表看上去很美的产品,当时让在场的工人和领导欢呼雀跃,等到质检部门拿出产品检验报告之后,包括吕萌在内的所有领导都傻眼了。

    问题肯定是有的,这需要进一步解决。

    罗杰对这个结局并不感到意外,就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直截了当。他在总局修改预算的时候曾提出过异议,但谁也没办法扭转当时的局面。

    经过长时间的技术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能这样子了,由于工艺流程上的设备不完全配套,所出的产品只能降低等级使用,也就是说,本来打算做出一等品,现在就只能做出二等品了,本来打算将产品出口到国外赚外汇,现在就只能在国内使用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只有按原来的设计重新安装进口设备。

    吕萌这时候有点为难了,怎么办?原先的改革大计就收获这样的结果?怎么说都心有不甘,他还想努力挽救这个工程的命运。他不停地给北京总局打报告,想再拿到一点外汇,那怕是高息贷款,也要把原来的进口设备弄进来。但是,贷款可以拿到,外汇却一点都没有可能解决,因为北京的亚运会马上就要开了,一切都要给亚运会让路。这是政治任务。

    实在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项目最后没有通过验收,就上马投产了。

    产品的市场由厂销售科去做,按工作要求去进行。厂里在这时候抱着侥幸的态度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用人工挑捡出来的样品给外商看,但是没有一家外商愿意进口这样的产品。

    这个项目原先的理论赢利水平就不可能实现了。

    好在这种新产品得到了国家总局的强制推广,罗杰他们厂眼下还没有一下子进入死胡同。

    这时候,厂办公楼里的一位中年女干部在电视机跟前找到罗杰,把罗杰叫出来,对他说:“通过熟人给你在中心医院介绍了一个对象,那边介绍人打来电话,小姑娘现在正在值班,你赶快赶过去吧。”

    罗杰一看,见是黄燕,是钟玲的同事。罗杰平时与她接触不多。

    不过罗杰还是十分感谢她的热情。先前已经有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了,罗杰一般不拒绝这些人的好心,他想,通过这种方式,也许可以找到他的爱情。

    罗杰经历过一些这样的场面,通过介绍人的互相牵引,他认识了几个女孩,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分手了,差不多都是女方无法接受他的思想,觉得他的谈吐过于高傲,或许还有一点他的相貌上的问题,或者是他那不怎么注意外形的生活习惯,让女孩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罗杰这个人在平时确实不怎么注意穿衣打扮,他不是那种看上去很得体的人。这要归究于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他没有出生在一个很注重修养的家庭,他从小没有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在他长大以后,他只在出席很重要的场合下才会把自己收拾一下,而往往他收拾以后,看上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还记得吧,他曾穿着球鞋风尘朴朴地去会见他好多年没见面的班长茹婷,要不是茹婷觉得他长大了,看上去有点朝气,估计茹婷一见到他也会有点不好的印象。

    罗杰答应黄燕去见对象,临走的时候他问:“那边说好了吗?”

    黄燕说:“那边在等着呢。你快去吧,别耽误了。”

    罗杰说:“好,我这就去。”

    罗杰正要走,黄燕一把拽住他,问:“你今年多大?”

    罗杰说:“我今年二十七了。”

    黄燕说:“坏了,我给那边说你今年二十四,你没这么大吧?”

    罗杰:“我是六三年出生的,中专毕业到厂里都干了八年了,怎么没这么大?”

    黄燕:“坏了,人家小姑娘才二十出头,这相差也太大了。你去一趟吧,不行以后再说。你记着,先别给人家说你的年龄,你们见面了先谈谈,要是能行,以后再说。不过这回够戗,年龄差太多了。”

    罗杰:“那我去了,我尽量不说,她要问起来,我也不能瞒人家。”

    黄燕:“你赶快去吧,别叫人家等急了。”

    罗杰走了,黄燕在后面看着罗杰的身影,心里说,这回肯定没戏。

    罗杰要见的这个人,就是他日后的妻子林霞。

    罗杰从这一刻开始,生活轨迹发生了转变。也就是说,他遇到了那个终生做他妻子的人。

    一般来说,一个男孩子进入婚姻状态,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有一些大的变化,以往的许多想法和习惯都会有一些改变,有些是明显的,有些不太明显。通常,男人会暴露出来一些长期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这些东西倒不是他平常有意掩盖的东西,而是在长期的孤独生活里积攒下来的惰性的东西,在婚后的生活中,因为有人操心照料了,也就不自觉的流露出来了。

    这是很让人麻烦的事。罗杰当然也不可免俗。

    不过这是后话,在后面的书里有详细的表述。

    罗杰这二十八年的故事,就写到这里为止。

    那些曾经在罗杰生命里出现过的女孩子们,也都和罗杰一样长大成人了,她们过着和罗杰不相干的生活。但是,她们永远地留在罗杰的记忆里,并不断地被罗杰在生命里唤醒,做为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充实着他日后的生命。

    他还有一件大事没做。

    他说过,他要去看望那个永远留在云南边疆的女兵刘莎,就是那个他没来得及见上面、心里已经爱上他的那个可爱的女兵莎莎。

    罗杰在心里早就承认莎莎是他生命里一个很重要的女孩!
外篇
    郭钊和他的那个对象结婚了,结婚以后的郭钊没有多少业余的时间和罗杰在一起搞篆刻了,罗杰也就暂时放松了对篆刻的研习。

    杜雯终于也要和单坤结婚了。

    有一天,杜雯叫住罗杰,说是要与他谈一些问题,让他抽空安排个时间。

    罗杰就在办公室里与杜雯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长谈让罗杰大吃一惊,原来他以为他很善良,他尽可能地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但是这次,由于他对杜雯的态度,让杜雯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绝望,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天下班以后,杜雯和罗杰到厂后门的市场上买了一些下酒的菜,拎了几瓶啤酒回到罗杰的办公室。他们边吃边说话。

    杜雯一上来就告诉罗杰说,她可能最近要结婚了。

    罗杰说:“好呀,祝贺你。”

    杜雯:“这事一点都不值得祝贺。有件事我想问你,你对我有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罗杰:“我和你在一起工作,纯粹就是工作关系,我把你当朋友看,没有产生过那方面的意思。”

    杜雯:“这我知道。但是你有没有感觉到我对你有那个意思?”

    罗杰:“恕我直言,我没有感觉到,我这段时间没这方面的考虑。你能看出来,自从江华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