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好妈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爱好妈妈-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班,婆婆来了
    张春霞来了,最开心的是程潇阳,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过上顺心的生活了,有妈妈在,可以每天做他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把一个大家庭操持得紧紧有条,家里六七个人吃得好穿得暖,每个月还有节余,全靠的是精打细算。他妈妈的精明在他们街坊中是很有口碑的。而卓然家比他们家收入高儿女少,汪桦本身不会持家,卓然虽然节俭,但不精明,汪桦也没教她怎么打理家务,再加上她是新手妈妈,带孩子没经验,他不放心。他的妈妈张春霞这一辈子亲自带大了四个儿女,四个外孙,儿女外孙的身体都不错,如此一个经验丰富、精明强干、身体又好的老人不利用起来怎么行呢?
可对于卓然来说,跟婆婆一块住实在是被逼无奈,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恢复,本来奶就不好,一累一烦就更没奶了。小齐太年轻,抱着孩子颠来颠去的,把孩子颠蠢了可怎么办?对于小学都没毕业的婆婆,卓然根本就不相信她的那些老旧而迷信的育儿经验。程家除了程潇阳这个唯一的大学生外,几个姐姐们基本上是高中文化水平,侄儿侄女们也没什么出息。要让她来带孙子,只唯愿不带出大问题来就是老天保佑了,别奢望她能给做什么早期教育之类的了。
张春霞来的头几天,大家都还是相当客气的。卓然带着小齐做了几餐饭之后,就有些嫌烦了,她便跟张春霞商量,说晚上程潇阳回家吃饭的时候就汤啊菜的做米饭,平时简单点,炸点肉末黄酱放在冰箱里,中午就下点面条,切根黄瓜,大家吃了了事,她下奶的菜另做,家里还是以孩子为主。话说出来,婆婆公公都很赞同,但吃了两顿炸酱面之后,公婆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卓然看在眼里,就想,公婆是南方人,几十年天天顿顿的米饭吃惯了,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适应环境,改吃面条也确实难为他们。而且卓然看出来了,张春霞家跟卓泉涌家就是不一样,卓泉涌两口子在吃的方面极其马虎,经常是剩饭剩菜一锅煮了做烫饭,或者是下面条。可张春霞他们比较注重吃,每一顿都要荤的素的稀的干的都全了。卓然觉得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她自己家老人的身体状况就明显不如人家老人,程延年都快八十了还一口好牙,每顿要吃两碗饭,汪桦和卓泉涌就早上能多吃点,中午晚上都吃得不多。对于老年人来说,牙好,能吃,是好事。于是卓然跟张春霞说,以后的伙食由他们管得了,他们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这下可正中张春霞的下怀,来了这几天,张春霞早就看不惯了,家里的伙食费由小齐掌握着,每天买了什么也不记帐。这菜金中的猫腻,她以前在食堂做的时候可就深谙其道,儿子辛苦在外头赚钱,媳妇和保姆在家里享受,主人不算计着过日子,保姆在底下每天老鼠搬家似的整点东西走,这日子不越过越败落才怪呢。
自己掌握了菜金,不但能替儿子家节省点,说不定还能挤出些来接济生活困难的女儿呢。张春霞想着美好的未来,就精神十足地带领小齐到菜市场开始了一天的采买,然后用自行车前挂后堆地搬了一大堆的菜回来,用塑料袋分类包好,装在冰箱里。
小齐乘着在主卫洗尿布的时候,偷偷告诉卓然,奶奶买鱼是捡死鱼买的,肚子都烂了。活鱼五块一斤,死鱼四块一斤;奶奶买菜也是买蔫一点的,新鲜的都不买。卓然半信半疑地,她想如果真这样可不好,不说自己产奶要吃好点的,就是平时也需要吃得鲜活才好啊。她打开冰箱门,里头全是一包包的塑料袋,看不出什么好坏来,她也没心思再拆开看,就关上冰箱,回屋逗孩子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条鳊鱼,葱煎的,平时程延年就喜欢吃鱼肚皮上的肉,没有刺,鲜嫩好吃。他冲着鳊鱼的肚子夹了一大块,可放在嘴里嚼了一口就吐了出来,对小齐说:“这鱼怎么是苦的啊?你怎么做的?”
小齐说:“奶奶说的先煎一下再放葱,我是这样做的。”
程延年说:“那就是苦胆破了,没洗干净吧?”
张春霞赶紧夹了一筷子,尝了尝,呵斥她老公说:“哪里是苦的?根本就不苦!别乱说!”
小齐含着筷子和卓然对了对眼神,卓然没说话,只吃为自己专门做的炖猪蹄,那条鱼碰都没去碰它。
虽然卓然不好说,但她想这事可必须得说,程潇阳嘱咐过她,别跟他父母发生正面冲突,有什么事情告诉他,通过他来解决。卓然就想等哪天找个时间告诉程潇阳好了。
话还没说出去,卓然又发现张春霞另外的恶习了,她居然面对熟睡的婴儿打呼噜。那天程潇阳要张春霞带着孩子,卓然陪他出去,回来后,卓然看见客厅里没动静,小齐说奶奶在里屋陪孩子睡觉。卓然和程潇阳进了里屋,一看,张春霞的脸离小婴儿的脸不过一个拳头的距离,正呼噜翻天地睡得口水嗒嗒地。
程潇阳看着祖孙两个睡得那样甜,不禁笑了起来。卓然笑不出来,她把婴儿抱开了点,出来对程潇阳说:“让你妈睡觉别离孩子那么近,孩子呼吸的都是她吐出来的废气。”程潇阳也知道那样不卫生,就说:“是,我得跟她说说。”
孩子醒了,嗷嗷叫着要奶喝,卓然怕吵了张春霞睡觉,赶紧抱了婴儿出去,拿手巾把乳头擦了擦,坐在餐桌边上喂奶。正在看电视的程延年站了过来,笑眯眯地过来看着卓然奶孩子,还笑眯眯地说:“喝得好呢,喝得真好。”
卓然觉得有些别扭,她给程潇阳使了个眼色,程潇阳却没有任何反应。卓然只好避开孩子的鼻子,把衣襟尽量搭低一点。
这个时候,卓然真的是无可奈何了,虽然是公公,虽然他只是在看他孙子进食,享受他儿孙绕膝的幸福晚年,但毕竟男女有别,他就不知道回避点吗?更过分的是程潇阳就在眼前,他居然也不说一声。
卓然无可奈何,她还是只有忍着。有得必有失,毕竟老人来了她能够轻松很多,至少能够有时间上网看看了。
张春霞认为,婴儿怎么能不吃开口莲呢?
    张春霞来的时间长了,就发现一个大问题:媳妇没有给孩子吃过开口莲!在他们老家,孩子一生出来就要吃开口莲的,那是一种药材,有些苦,据说吃了以后能让婴儿把胎里带来的毒气早点排出。“毛娃的外婆真是的,连这个都不知道搞。”张春霞一边跟程延年抱怨着一边把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几样宝贝拿了出来。
是一个研钵和几种中药,有乌药、桔壳、槟榔什么的,给孩子磨四磨汤。她端了半碗水,用药材蘸了水在研钵里磨,转眼磨了一小碗,兴冲冲地端到卓然的房间,要给孩子喝。卓然看着那一碗酱乎乎的汤,疑惑地问:“这是什么呀?”张春霞说:“是四磨汤,小孩子喝了好的。”
卓然从书上看的,六个月之内的孩子除了奶外什么都可以不喝,除非是喝配方奶的,可以喝点水。平白无故地喝这玩意有必要吗?
张春霞说:“这东西好咧,我潇阳小时候就喝这个,我家的孩子小时候都喝这个。拿四种药磨了,拌点糖喝,一点都不苦。”
卓然说:“这是干什么的?”
张春霞说:“败毒的啊,小孩子从胎里带了毒气出来,该喝开口莲的,既然没喝,现在喝这个也可以。”
卓然不愿意,卓越给她寄过的几本养孩子的书里头说了,南方有给新生儿喝败毒药的陋习,这是不对的,婴儿的脏器没发育好,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没病的人还不能瞎吃药,况且婴儿呢。她又怕拒绝了张春霞的好心,想想喝一点应该没关系的。她接过碗,看着里面混沌的颜色,又犹豫了,拿孩子的健康去取悦长辈实在不是太好的一件事。
卓然想了想,问:“这几种药磨的时候有比例吗?”
张春霞笑了:“什么比例啊,一样磨一点就行了。这是老方子,喝了几百年,没事的。”
听了这话,卓然更不敢给孩子喝了。她犹豫着,想找个托词给拒绝了。
看媳妇不肯给孩子喝药,张春霞的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自己一头热情地给磨好了端了来,她还不领情。但看在儿子和孙子的面上,张春霞忍了下来,说:“不给毛娃喝也行,那你喝了,从奶上过给他也行。”
卓然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好托词来,看张春霞这么说了,就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一会喝吧,刚喝了鱼汤,肚子涨着呢。”
张春霞放下碗,不情不愿地走了。回去跟程延年说:“我看卓然是嫌我们没文化,不听我的。”
程延年说:“养小孩子要的是经验,要什么文化?她的经验有你多?”
张春霞心灰意懒地收拾着她的四磨汤原料,说:“人家说了,是要科学育儿。”
张春霞与儿媳的较量
    张春霞伤了心,照顾儿媳的热情也低了很多。如果程潇阳不回家吃饭,他们每天就拿肉沫炒点老家带来的酸菜豆角,算是主菜,再炒个青菜做碗汤,或者是到市场上买据说是刚死掉的鱼来煎了吃,偶尔炖一次骨头,还要把炖过的汤舀出大半来放在冰箱里,准备早餐下面条吃,另外再兑凉水进去继续炖。小齐把炖了两遍的汤给卓然看,说:“一点油星子都没有了,他们还让往里头下青菜,清汤寡水的怎么吃啊。”
张春霞有理由,他们老年人不能吃太油腻的,卓然下奶的菜是单做的,不会没营养,至于小齐,有她吃的就不错了,别想挑三拣四的。可卓然的下奶菜不是黄花菜蒸肉就是蒸鱼,多吃几顿就恶心。卓泉灵做的香肠还在阳台上挂着呢,可张春霞他们不爱吃,说放了花椒的,太麻了,卓然虽然早想吃了,但她只能忍住,哺乳期间她绝对不沾咸鱼腊肉,卓然感叹着,为了这个小崽子,她舍弃了那么多的爱好,咖啡、辣椒、熬夜……这两年来,她清心寡欲地把视线锁在了以儿子为轴心的不过十来平米的范围里,成天处于紧张状态,真不知道值不值得。
一天卓然吧嗒着寡淡的嘴巴,抱着毛娃在厨房里游荡,她看着那条被剖好了刮了鳞抽了筋的小鲤鱼,对小齐说:“熬点鱼汤吧,老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