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楼词-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素雅叫了黄包车离开了“惜香阁”,离开了素雅的恶梦,向西楼去了…在出了“惜香阁”的大门时,段言许告诉了离秋水一件事:“那一千块大洋,是余小姐叫人送来的。”说完就径直走了。

    顾盼两三载
哪觉人不在
西楼影
已成双
不见少时俏家郎
一夜喃自语
逝遐想
说不尽 女儿愁
谁是谁非空悠悠
也许这其中,余漫月是最为悲怜的。她爱着的男人,爱上了别的女人。然而她自己却为了他们的幸福做了她本不该做的事,就不算是不该吧!至少她不去做也没有人会去怪罪她,也或许伴在离秋水身边的女人会是她。她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傻,竟然亲手打破了自己追寻的幸福。依旧是那句话,最聪明的女人,往往都是最笨的女人。
离秋水与素雅双双上了西楼,夜色渐渐有些明晰,江上的渔火还在江风中摇曳。随着黄包车远去的叮当声,使整个夜色显得格外的宁静。
这是素雅第一次来到西楼,一个她期盼的家。西楼的环境很好,她也很喜欢,离秋水告诉她这里原来是书院,素雅道:“难怪这的一切都透着一股书气。”细看西楼,一面窗打开,对着江面,江上渔火轻盈,渔船就泊在江上。一面窗打开对着古老的水乡朴镇。夜色寂寥清静,隐隐的微亮着数家灯火。一面窗打开对着远山,色调有些清冷幽蓝,弥漫着些许烟雾。一面窗打开,下面就是青石巷……这天晚上,素雅就躺在离秋水的怀中讲诉了她的故事。她本姓彦,原名也还叫做素雅,家住在苏州城里,父亲是个布匹商人,家景也算得上层,至小父亲便请来老师教她读书写字,又找来乐师教她弹琴奏乐。一家人也算得和和美美。谁知有一年布荘失了火,布匹都给烧掉了,不光生意丢了,还赔的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父亲入了狱,在牢中死了,母亲年事老迈,听闻了噩耗也随父亲去了。姐姐被卖到青楼抵了家债,受辱后自缢死了。只剩下素雅自己一个人逃到了乌镇。后来饿昏在路边,被“惜香阁”的老鸨花婆婆救了。花婆婆见是一个单身落难的姑娘,便在素雅昏睡时拟了卖身契约,给按了手印。醒来一问姓名再给题上。姑娘们给素雅洗干净了,不想竟是个美人儿,花婆婆自是欢喜的不得了。竟白白的捡回了棵摇钱树。素雅知道自己身在青楼后誓死要离开,可花婆婆契约在手,到哪也说不上个理呀!素雅死活都不愿接客,也寻过姐姐的路子,可却给人救了。花婆婆想动规矩、使家法,可这好好的一朵花儿要是给打花了脸和身子岂不是可惜了,于是最后只得许了素雅只卖艺不买身的话儿。故事显得悲凉,可依旧是发生了,离秋水本想给素雅换个名字让她忘记过去。但素雅二字,素洁温雅,也不显俗气,再说了,过去的已不会再来,如果忘不掉,只换去一个名字又能忘记什么……
后来的些日子,离秋水便是去报社上班,晚上素雅陪他作画,卖去换了钱,还那些先前的债。又随着段言许去了常宝山的府上,送了些礼品,算是道谢,常宝山当然高兴,坑了人家一千块大洋,如今还来登门道谢。
西楼上红烛摇摇曳曳,窗外细雨霏霏,离秋水正在作画,素雅怀抱琵琶在为离秋水唱着小曲。这环境倒似仙非仙,西楼如梦楼。素雅一曲唱完,走到离秋水的案前见画案上的画竟画的是自己,浅色的旗袍,微盘着发髻,怀中抱着琵琶玉指拨弹,玉身微侧,轻低脸颊,倒是几分愁几分忧。这不禁让离秋水想到初到“惜香阁”遇见素雅,忽然素雅拿起了一支笔,蘸了蘸墨在旁边提了一段词:
红烛摇书卷
娘子琵琶忧
湘雨闻聲细
夜月常照楼
江上渔火清瘦
不知他年与否
离秋水轻轻地抱着素雅告诉她这幅画不卖,就挂在墙上。他们永远会在一起。这是一个承诺,每个人都有过承诺。不同的是,有些只需三五天,有些要三五年,而有些却要用一辈子去实现、去验证。
第二日,他们便在西楼里举行了婚礼,他们并没有通知任何人,暮色的时候他们双双都穿上了红袍,素雅用红纸剪了两张双喜,给贴了起来,红烛摇晃着整个西楼,不知觉透着一股喜气。素雅坐在离秋水为她制的妆台前,浅轻的添颜妆色,其实她不用画已经很美,可哪个女人会在她的婚礼时,不涂点胭脂口红什么的。
离秋水只是静静的看着,可他的心中此时,却想起了另外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余漫月。他无法给她任何的补偿,或者他更不该在这个时候想起她。然而他的心中却始终存满了愧疚。
突然西风吹开了一扇窗扇,离秋水寻声望去,外面竟飘撒着白毛毛的雪绒,已是深冬了。素雅在离秋水的身后轻轻的抱住了他,将脸颊贴在他的肩胛。离秋水的嘴角扬起一丝幸福,然后转过身来在素雅的额头间留下了一个亲吻,再将她拥入怀中,烛火将他们的身影投在了窗纸上,窗外的人看的清清楚楚,就在青石巷上,一辆黄包车,一个车夫,还有一个女人,少时,那个女人便转身上了黄包车,让车夫拉着向青石巷的另一端去了。黄包车的车铃发出一阵清脆的叮当声。离秋水瞬间被这铃声惊动,他希望这只是巧合,但他的心却仍被渐行渐远的车铃声撞击的一阵阵刺痛。

    幸福在岁月上滴淌,在这个年代中流失。。。。日本军的侵华运动,越来越是猖獗,先后侵占了多个城市,烧杀抢掠。乌镇是中国历史上最悠远的水乡人家,到处是古迹,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一支日本军队驻扎在了乌镇。人声躁动,没有一刻使人安稳,他们并没有进行屠杀,或许不是每个日本军人都是人们想象中或是听闻中的那样残暴,也或许他们有着他们的想法例如阴谋之类的。可不管怎么说侵略者永远会受到人们的歧视,受到反抗,因为他们践踏的是我们的国土。
这个时候最能激扬人们斗志的当然要属报纸,该舍选什么样的文字武器,当然要看报社的编辑。新政报社在连天加夜的赶着印刷报纸,宣誓对侵略者的不满。如此大释宣扬对一群军人的反抗对于他们而言,这是必是一种挑衅,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当然是拿新政报社开刀。上至社长下至成员无一幸免,都被关进了日本军驻扎地的大牢。当然离秋水也在内,新政报社也给封了。
离秋水刚刚才新婚两个多月而已,这会却蹲进了日本军在乌镇的军区大牢。余漫月的消息较为灵通,先是有些不信,便去了新政报社,报社果然是让日本人给封了。又匆匆的去了西楼。
素雅未曾见过余漫月,也不曾晓得便问道小姐是来找谁的,她看着余漫月,她觉得她很美,有一种说不出的女人味。有时候不只是男人才会注意到漂亮的女人,女人同样有时也会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一个女人。余漫月虽也是第一次目睹素雅的面目,可早些已就知道她就是素雅了。便道秋水回来了吗?样子有些焦急,素雅道他去报社了没回来,你找他有事吗?余漫月一听离秋水并不在家这下可坏了,便又急匆匆的下楼,离开了西楼。素雅感到有些奇怪,刚才余漫月问秋水回来了么?她就感到奇怪,因为她觉得这个她并不认识的女人,好像和离秋水很熟,因为一个女人很在意别的女人对自己男人的称呼。后来她见余漫月神情焦虑,像是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她还发觉她很关心离秋水。
余漫月把这件事告诉了段言许,又一块去了常宝山家中,可常宝山却并不在家,两人等了许久才见常宝山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一问之下,离秋水果然是被日本人抓起来了,这使余漫月更为担心,便求常宝山,希望他能将离秋水从日本人那里救出来,毕竟常宝山是这一带警卫厅的厅长,常宝山叹了口气道“如今咱们脚下虽然踩着的还是中国人的土地可头上却顶的是日本人的枪口”说完又无奈的摇了摇头,段言许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可行了吗?”常宝山道:“除非他肯说自己不是新政报社的编辑,再给日本人送些礼说不定还可一试”然而余漫月却说,“秋水绝对不肯这样做,”几人沉默了许久,最后只得松松的散去,再想别的办法。
暮色已经拉了下来,素雅的心越来越感到不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她的心中碰撞着,最后她一个人去了新政报社,到了报社后,看见被封锁的大门,心就更加的不安了。她喃喃的自语道秋水出事了?不可能,不会的。。。。秋水不会出事的。。。。。不会的。。。。。寒风吹的有些刺骨,冻的发昏的乌鸦,在老树上嘎嘎的乱叫,这叫声再一次将素雅的心叫得混乱。
一支巡逻的日本兵就在附近走动,见到单身的姑娘时,所有人的心中都生了邪念,十几个日本兵嘴里说着些稀里糊涂的日语,渐渐的逼近了素雅,素雅自己已经感到自己在害怕,想跑却早已被十几个日本兵围了起来,正在此时,又是一支日本兵走了过来,为首的人穿着正统的军官服,腰上配有指挥刀和手枪,像是个有军衔的,他见十几个士兵围着一个女人便走了上去,问问是怎么回事,那十几个日本兵一见那个人的肩章都赶忙行了军礼,日本军官看了看素雅,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姑娘,又看到了素雅那充满了恐惧和害怕的眼神,他先是给了那十几个士兵的带队的一记耳光,然后缓步上前拾起了被那十几个日本兵从素雅身上扯去的棉披,替素雅披在身上,他用一口算不上流利的中国话向素雅介绍了他自己,他叫左川复姓京田是一名日本军官,左川又问素雅为什么这么晚还会在这里?素雅见他的样子很诚恳并不像先前的那些日本兵,便对他说了。左川一听,便知晓了原由,左川让人找来了两辆黄包车,自己将素雅送了回去
走时他从胸前口袋取下一支钢笔递给了素雅,告诉她明天到日本驻扎军区去找他,他会想办法让她见到离秋水,还有就是一定要记住他的名字,京田左川。
京田左川自己也搞不懂,自己作为一个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