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仪举起右手,对父亲笑道:“算筹,先生夸我在这方面有天赋。算什么都比他们要快。放假前,他布置了许多功课,儿子正在琢磨那些算法。”
听到他这一番话,钟澄心里咯噔一下。
自从杨氏出家后,这二儿子开头很是闹了几场。后来,也不知是妤儿还是杨氏,临走前跟他说过什么,这孩子慢慢消停下来。跟着他三弟明偲一道,在族学那边跟着族中兄弟们,一起接受蒙学教育。
前段时间,钟他特意跑到先生那儿,打听两儿子的学习情况。
谁知,先生却告诉他,明仪这孩子,实在不是读四书五经走科举的料。反而,不如小他一岁的明偲。后来,他亲自考了他们俩。果然,无论从诵记,还是理解方面,明仪明显不如他的弟弟。不过,这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让他无意中发现一个特长,在算术方面,这孩子倒是有几分天赋。
可是,钟家作为书香门第,走科举是正途。这方面的天赋,拿在商户人家有用。放在他们这种家族,出路实在没有多少。
交待了儿子几句后,钟澄就满脸愁苦地回了屋。谁知,后面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措手不及。几番折腾下来,倒是误打误撞,解决了混乱的局面。
五房的众人一回到祖宅,宋氏就跟其他几房的女眷们打得火热。
虽然,她如今的分位仍是妾室,可五房没正室作当家主母。府内府外的大小事务,全由宋氏在打理。加上她生了两个儿子,更是能挺起腰杆说话。
五房今时不同往日。妙如、明俨的现今的地位,让这一支在钟氏族内,备受瞩目。宋氏的行情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其他几房的妯娌,少不得跟她套套近乎,拉拉关系什么的。
最后,长房当家的三太太牵线,就过继一事,宋氏探问钟谢氏的意思。没想到的是,对方竟一口拒绝了。这让宋氏大失所望,仿佛一夜之间,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三百四十五章抗争
宋氏原先以为,以谢氏名门出身,大楚朝着名才女的身份地位,一旁的人选铁定看不上。而自己大儿子明偲,在族学里大出风头。以钟澄父子在才学上的口碑,钟谢氏若是要过继,铁定会首选五房的子嗣。
明伊刚出世,各方面的条件,都是她选作嗣子的上上之选。
钟二爷出生在钟氏嫡支,是大楚朝少有的神童。若是被他们选中作为嗣子,相公肯定不会让伊儿,以庶出的名头过去的。到时,少不得要抬她的份位。而相公早已下定决心,终生留守此地教书育人,明伊虽过继到了本家。她还是可以时常看到儿子的。
加上钟谢氏跟妙儿、明俨的感情深厚,怕是明伊会成为众人捧在手心疼的娇儿。那两位大的,只会更痛爱这最小的幼弟。这样一来,过继出去对他们母子三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是,她怎么也没料到,谢氏竟然会婉言谢绝。
于是,就在族里为明俨得鼎甲,开祠祭祖的时候,明伊的名字也随着一起,上了五房的族谱。
男人们都进祠堂行祭拜去了。女眷们留在外厅,陪着宋氏说着闲话。
“真替妹妹不值,听说……杨氏生的那两子女,都能记在元配名下当嫡出。你生的那两哥儿,怎么还记作庶出?
“不会吧?听说俨哥儿当初激烈反对过此事。”初一听到这消息,宋氏很是震惊。
“告诉你,这事千真万确管祠堂的,是咱们四房的小叔十爷。听说,当初前任老族长,也反对过这事……”四房的七太太阮氏,避开众人耳目,在宋氏跟前小声说起这事。
“没道理啊相公为何要这样做?你不会诓我的吧?”宋氏还是不信,一脸狐疑地望着对方。
“千真万确,新族长接手时,也曾提出过质疑。只可惜你家老爷,那时在京中没回来。后来,新族长经人提醒,不再追查此事了。说是老族长生前,有过特别交待的……”阮氏一脸神秘地解释道。
宋氏脑中轰地一响,心里早已醋海生波。
原来,他还是忘不了那女人。拖累了他一辈子,害死发妻虐待亲女,都换不回他的理智……想到这里,宋氏恨得咬牙切齿。
当晚回去的时候,她派人悄悄将明俨唤到眼前,将此事告诉了他。
经过几年历练,明俨早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
虽然宋氏说得十分动听,什么为他们的生母感到不值。可一想起宋氏这些年,利用他们兄妹达成目标的那些糟心事,他还是心有余悸。
“多谢姨娘坦言相告,我想那应当只是权宜之计。毕竟不能将人,逐出族里不是?犯错的,不是他们本人。”虽然心里波涛汹涌,明俨还是强压下愤怒,面无表情地轻轻带过。
宋氏愣了一下,好半天才回过味来,脸上有些讪讪的,解释道:“可如果真是那样,相公不怕大姐的魂魄,在地底下不得安宁吗?”
“那还能怎么办?”听见她又拿自己亡母说事,明俨脸上闪过一丝不耐,反将她一军,“姨娘您可愿意,将他俩记在您的名下?还我娘一个清静?”
宋氏先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几分惊喜,踌躇半晌才吞吞吐吐说出,早就想说的一句话:“可是可以,不过,向来只有抬高身份记名的,哪有将嫡出往下记的?”
她之所以来找明俨,无非是想借对方之手,逼钟澄将其扶正。这样,杨氏所出的两位,要想保持嫡出身份,就得有个正房太太。
明俨此时也很纳闷,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将干脆宋氏扶正?省得她整天心有不甘。整天挑拨离间。直到许多年以后,当他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后,才体会到钟澄这样做的深意。
见没能挑起明俨的怒气,宋氏一想到,眼前这位年后马上又要离开,说不定他回京后,就会娶上新媳妇。五房有名正言顺的当家主妇了,她被扶正的希望就更渺茫。想到此处,宋氏仿佛被人架在火炉上烤。
直到正月初二,姑奶奶们回到娘家。钟家兄弟姐妹间,经她轻轻一挑拨,终于来了一次爆发。
起因是在饭桌上,妤如从宋氏口里得知:自从大哥回来后,她亲弟都不能上桌了。听到这话,她顿时火冒三丈。也不管是否还有外人在(两家姑爷),在宴席冲着明俨就发了彪。
“听说,大哥是陛下亲点的榜眼,进驻翰林院任编修。成了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妹妹不才,小时候虽也被爹爹亲自教导,无奈那时贪玩,学艺不精。趁着今日回娘家,在这里,特意请教大哥一个成语——不知‘兄友弟恭’作何解释。”
明俨愕然,他进钟府生活以来,跟这二妹接触的并不多。后来,她匆匆嫁了人,两人更没多少交集了。没想到今天,她竟能如此言词犀利地,当场让他下不来台。
到是对她刮目相看了。
明俨微微颔首,朝三弟一笑,嘱咐道:“你去将这成语,解释给你二姐听。”
从小在大哥身后当跟屁虫,明偲得令,老实地按他理解的意思,照实说了。
“听说二弟自大哥归家后,他就不能上桌吃饭了,不知大哥可知此事。”看妤如的架式,仿佛非得在饭桌上,彻底撸个明白似的。
“稍有耳闻,为此我还问过爹爹,可他说生病什么的。想来,二弟有自己的心思。为兄正在纳闷呢?为何自家兄长归家,他也不出来拜见,连基本的礼数都忘了。”明俨微笑,反将了对方一军,“二妹不妨好好教教他,这‘兄友弟恭’的意思。”
“你……”妤如倏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指着明俨,被他这番巧言令色,当场气得说不出话来。
明俨微微一笑,转身对妤如的夫婿彭明道:“二姑爷可真会教妻手指着兄长、朝廷命官,真呼你啊我的。你岳母没教好她不怪你,可现在她是出嫁女,还跑来娘家指手划脚,目无尊长……”
本来,彭家二老听说,儿媳的大哥中了榜眼,衣锦还乡回家过年。想让妤如回娘家,缓和一下跟兄长的关系,谁知……
其实,彭家当初之所以非妤如不娶,彭明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有次他到家中铺子上查帐,遇见到杨氏母女。当时,妤如蒙着面幕,他是看不见真容的。谁知此时老天也帮他,一阵风吹起,让这少年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经他找人辗转一打听,才得知是钟探花的嫡女,他当场就熄了火,再也没做那白日梦了。
谁知后来峰回路转,钟府接连传出不利杨氏的流言。让妤如在书香世家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他好不容易说服父母,彭太太托船上认识的宋氏,牵线搭桥,攀上了这门亲事。
彭家二老,本以为流言传过一阵,自然就会销声匿迹了。没料到,后来却愈演愈烈。他们的亲家母,已经深陷泥塘。这时,彭掌柜才醒悟过来,做了一桩亏本的买卖,在那儿后悔不迭。不过,他也没别的法子,这儿媳的生母虽然失势,可她父亲却是一般人敢随便得罪的。
而且,他们的儿子彭明,迷恋这新媳妇。彭家二老只得暂时打消其它念头。
彭明既然是商户之子,自然玩不来读书人文绉绉的那一套。见大舅兄逼问到他头上,连忙一拱手,赔罪道:“娘子也是护弟心切……希望舅兄海涵。”
明俨见好就收,懒得与女流之辈,再逞口舌之能。见彭明都替她道歉了,他也没再作纠缠。
可是,这一幕让钟府的大家长钟澄,看得十分纠心。次日,在祖坟那儿给已逝的亲人上香时,他特意跟儿子谈起此事。
将其他人打发回去,钟澄将明俨单独留下,在父母的墓前开始教子。
“如今你是官身了,行事做人都得谨言慎行。昨日饭桌上的场景,极易被人抓住大做文章。私底下传出去,人家会说你没度量,若是行为不检让御史抓住,公开弹劾会说你不孝不悌。”钟澄一脸担忧。
“不孝不悌?”明俨好不容易压下心头的怒火,“父亲您到底想说什么?教教儿子,该如何对着杀母仇人之女之孙,做到孝悌有加?”
自从得知,父亲背着他,将杨氏所出的子女,还是记在了林氏名下。他辛苦地忍了好几天。今天在祖父母和林氏墓前,他终是忍不住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