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我的读者了。这样吧,以后要改变这个策略,等出版了书,获利之后,再继续上传第151节以后的部份,请读者原谅哟。
Sorry!
多谢greatwang
多谢greatwang。您今天的留言:
“还是要再说一遍,这本书不适合在起点发的,与此站的定位不同。建议发到天涯或新浪或榕树下等网站看看读者的意见。这样的书出实体书很难的,出版社不敢冒这个险。多发几个地方扩大影响面。”很有启发。
你知道么?我是碰运气才来到起点的。我极少上书网,因为今天之前我看过大量的书籍,近来忙于业余写作,孤陋寡闻。能否多介绍几个读者多的友好的书网?
等我再碰一下运气再说。
忆苦思甜
想当年,招工到了县城做执药龟,刚报到,就在商业局接受职业培训。第一课,当然是忆苦思甜,请了一个老售货员做报告。其实老也老不到哪去,50来岁,比现在的我年青吧,当年就比我老多了。
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是控诉老板娘欺负学徒工的恶行:
当时时兴黑胶绸,这种布料很欺负人,新衣穿在身上,会磨得皮肤生痛。老板娘于是强迫学徒穿新衣服,干气力活,直到汗透新衫,在布面留下层层的白盐渍,然后洗干净,再穿就软熟了。
可见,穿新衣是不如旧衣舒服。
说起忆苦思甜,还有一段古:
当年到广州市郊江村抗洪,抢收被水淹的稻谷,农民当然很欢迎这批免费劳工。
然后抽空在黄昏,进行阶级教育,吃忆苦餐。汤是野菜汤,饼是米糠饼。米糠就是谷去壳后,弄成白米时的去掉的米皮,用猪油煎成饼,好吃得很。
众学生你抢我夺,狼吞虎嚥,一下子就扫个精光,还强烈要求再加。
引起校领导的不满,要求用谷糠做忆苦餐。
贫下中农坚决不同意,说:“不行!学生吃谷糖,那我们的禽畜吃什么?”
《新客家人》结束上传
《新客家人》已经上传了150节,共三册,已经上传完毕。
今后将定期上来,收集读者意见,根据有益的意见,进行修改。
相信看过的读者,不会叫上当。当然也有意见的,因为《新客家人》不是写真实的考究性学术著作,是虚拟的,经不起考证。
《三国》、《西游》、《水浒》也经不起考证。当然,《新客家人》不敢跟经典比,那就太狂妄了。
有兴趣的读者,建议重读,重读的感觉,跟初读是不同的。
很感谢读者的支持,更感谢有益的意见。批评是对作者最大的爱护,感觉不顺眼的读者,如果喜欢骂几句,无妨。如果有精华的话,我不会吝惜的。读者肯写书评,本身就是很值得尊敬的劳动。
第57篇 球赛报导
由于XX兄发表了预告;昨晚我终于溜号;从第6…分钟看国足对伊拉克的球赛转播;看到郝海东射进漂亮的地波。1:0
中间几次浏览,发现伊人比国足更斯文。
在第79-92分钟又锁定球赛,发现伊人变得浮躁了,奉送给Z国足两个漂亮的点球。
今晨听路边社消息,其实Z国足也奉送给伊人4个准点球,只是裁判不采信,送不到埠。据说这就是主场之利。
平心而论,又是外籍教练,脾气也不小,有一幕把饮料包摔到地上的愤怒场景,如果回放给郝海东看,只怕这位功臣,也不敢得得戚戚。
不过,就算能出线,奥运和世足的两次满载期望出征,光蛋而归的记忆犹新,Z国球迷怪可怜的,他们不敢想国足拿冠军、或进入四强、甚至赢一场球,他们只希望国足破蛋,给球迷们留一点面子。
当然,在低层次的区域赛,对着弱队,不止是星加坡队,尤其在主场,得胜的猫儿猛似虎。
“Z国足就象一群宠坏了的孩子,老是没出息,老是长不大。可怜Z国的父老乡亲,就象天下所有护犊的家长一样,义无反顾地宠爱自己的孩子。”不断地投入钱,不断地投入宝贵的时间,不断地投入激情。不断地激气,也只敢激死自己。稍为看到一点点进步,就欢喜得不得了。至于能否带来辉煌,这一个虚拟问题的后果,就跟《范进中举》一样,后果很严重。呵呵。
第58篇 古树
南天自有白絮飘
华衣不厌老木萧
古有雷电击林魈
树大根深云霓寥
第59篇 看
东方不亮西方亮,
传图老兄不露相。
两只袋鼠头昂昂,
似望小妹随风降。
第60篇 紫花
传上紫色一枝花
温馨怀念送给她
周游澳洲新海岸
野兔羊毛带回家
第61篇 井岗山
趁XX的《红色之旅》未上来,我也写一点《井岗山》回忆录。那还是1967年的事。
当时我的身上只有30元钱,一背包是一张棉被、几件替换衣服、手巾牙刷,还有身上穿着的一件大棉衣,就敢带七个人,八条汉子,踏上了“长征路”。
井岗山是罗宵山脉的群山中某一座大山的山顶,上面是平的,“山无棱”,呵呵,这个山顶平原,就叫做茨坪,附近有茅坪。旺姓毛的。
所以当年,秋收起义,乌合之众只想吃大户,抢老财,遭各地土豪劣绅的民团抵抗,抢到钱的就跑了,抢不到钱的也要散了,MZD于是把残余带上山,原意也就是做山大王。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白色世界中东窜西突,头头撞着黑,人数越来越少,最后分两部,一部叶帅恩来为头,到革命圣地广州,汇合张太雷、彭湃,搞广州起义。另一路朱老总、彭总、陈毅、林彪为头,到井岗山《朱毛会师》,求一个喘息的机会。
三湾会师后,部队整编为三个团,实际上按人数是三个连,军事首长是朱总为头,彭总为副,下辖三个团分别是陈毅、聂荣臻、林彪三部。
井岗山只有五个与外界的通道,通道的咽喉处叫做哨口,所以有五大哨口。最险的是朱砂冲哨口,只要弹药足够,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任你千军万马,只能单行、蛇行、一枪可以穿几个。
最缓的是黄洋界哨口,可以容数十人横排登山,黄洋界历来是攻井岗山的唯一哨口,也是守方全力防范的地方。当然也是守方突围的唯一出口。
一次,两团外拓(实际上就是筹粮招兵),三省民团从黄洋界攻山,危急之际,红军抬出一门迫击炮,总共三颗炮弹,第一炮打飞了,第二炮臭火了,第三炮,击中对方指挥部,把前线总指挥的那个旅长伤了,敌当即退兵。这就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导敌军宵遁”的来历。
后来,当全军集中井岗山,开大会庆祝,连续庆祝几天,半夜里敌从某一哨口摸上来,人数众多武器精良,占了井岗山,“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井岗山连石头都烧红了,破坏得一塌糊涂。
林彪带敢死队,硬从黄洋界下冲,所向披麾。黄公略殿后,殿后部队伤亡惨重。部队过三湾,入江西瑞金。从此开出一个新天地。
事后27。5个布尔什维克称“井岗山只能出山大王,土包子”,后来,再也没有成为红军眷顾的地方了。
第62篇 车屋
一日;忽发奇想:购一私家车;复购一别墅;再携太座四围走;即晋升神仙;必也辞而不受。
太座曰:以子之能;可购一车之轮;可购一别墅之方寸草皮;可在家附近四围走;恕不奉陪。
今见XX之家;有屋;有车;亦可四围走;有山;有水;有家庭温馨;还有密树凉蓬;健康休闲何其全也?!
第63篇 梦中情人
年青时,男孩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冲动:窕窈淑女,君子好逑。
见美女而心动,发乎情,止乎义,这一个梦中情人,那一个也是梦中情人,自己知道,人家可不知道,一点感觉都没有。
44年过去了,中间同学聚会,见过几次面,有说有笑,梦中情,从来不敢说过。
熊哥昨天一篇《二姐》,突然勾起心事,打了个电话,她正在回广州的途中,约到《名人餐厅》见面,我说,有一位学弟,一直认您为梦中情人,赏个脸,接见一下,行么?
谁呀?我认识吗?这么搞笑,应该认识,可能不认识,什么意思?都是母校的名人哪。
她原来是母校的DancingQueen,说半个学校的男生喜欢她,肯定太夸张,在台上一个720度旋转,迷倒几百人,不算过份吧。
腰那么细,胸膛那么高,腿那么长,还能踮起脚尖,踢起来的腿,蹦得那么直。笑容那么灿烂。《红卫兵战歌》的女主角,厉害吧。当然,这些只存在于记忆中,现在完全不是那个样子,起码腰粗了。
见了面,对他没有记忆,当然对我的记忆还是很清楚,可是我们讲的,几十年前的往事,对她来说,全部是新闻。
当时的她,那么单纯,人生的追求,就是玩,人们之间的是是非非,完全没有兴趣。我说,我承认,您也是我的梦中情人,她笑着说:“那你不早说?”
敢吗?那么清纯,连走近三步都不敢,还说!
那时演《东方红》,一男一女跳藏舞,我和一位女生唱《MZD派人来》,我不肯。于是化装师说:“报告,HMZ不肯上台,不肯化装!”她走过来,指着鼻子:“就你唱男声!”我乖乖地任人摆弄,涂脂抹粉,穿上藏服,演那个角色了。
那次我把纸条塞进嘴里去,旁边眼瞪瞪地看着的,就是她。
“你们讲的事,一点印象都没有。”不等于没有发生过,是吧?跟舞蹈无关的事,您怎么会放在心上?
这样吧,在广州多逗留一天,后天晚上,到我的地头玩一晚,约上当年学校最出名的第一位学生党员,还有您任辅导员的那个乖乖女,聊天唱唱歌,怎么样?
就这么定了,难得有缘,难得都讲真话,回忆总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多回忆,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