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派的一个法宝,也是主战派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在理论上说明和匈奴为什么要打。对这个问题两派各有不同的解释,韩安国是怎么解释的呢?韩安国说,当年高皇帝之所以不和匈奴打是因为高皇帝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让天下的百姓受苦,打不计个人恩怨,他避开了一个打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说打不过。但是,这个打不过是很难说出口的。你要说开国皇帝无能打不过匈奴,这是很犯忌讳的。这是韩安国的解释。主战派的王恢做了一个另类的阐释,王恢说,高皇帝当年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战争之后,重新让汉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为天下苍生考虑。这个话说出来,王恢这个解释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韩安国一样回避一个问题,回避打不过的问题,他说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让连年战争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无休无止的战斗,所以高皇帝当年这样不打。所以王恢这个解释他很巧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出来另一个问题,说高皇帝当年不打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现在的和亲却带来了匈奴连年的入边骚扰、抢劫,让汉朝的百姓是连年受苦。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为了不让汉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会打。这是王恢的主张。
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怎么打。因为韩安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为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一直的是消极防御。我就守住我的边防,你一来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边,一直是消极防御几十年。现在要打,按韩安国的说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们,这个仗风险很大。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战派和主和派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能够打赢匈奴,如果能够找到打赢匈奴的办法,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打不赢,那么只能继续和亲,那么汉武帝究竟有没有找到打赢匈奴的方案呢?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决策过程呢?
汉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布要对匈奴作战,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对匈奴作战的良策。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的当堂争论,又为汉武帝的决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那么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这一次,汉武帝之所以提出来要和匈奴打,实际上是汉武帝已经得到了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这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是避开了韩安国所谈的深入匈奴腹地,寻找匈奴主力来作战。怎么个打法呢?是“诱敌入边,聚而歼之”。把匈奴的军队引诱到汉朝的边界上来,然后加以围歼。这样既消灭了匈奴的主力,又规避了韩安国所以的种种风险,这个就是汉武帝苦苦等待的那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那么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是怎么样被提出来的呢?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是马邑的一个人。马邑是汉代边郡的一个县,雁门郡的一个县,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县。马邑有一个富商,这个人姓聂,聂耳的聂,叫聂壹。聂壹这个富商他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他是商人嘛,靠贸易,特别是边贸,和谁做生意呢?和匈奴人做生意。他发了。由于长期和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联系,像聂壹这样的边境地区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层有联系,他给王恢提了一个建议。他说自建元六年的和亲以来,匈奴的大单于对汉朝的边境还是比较放心的,假如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给单于一个说法,就是说我可以把马邑县的这个县官,县令给杀了,杀了以后呢我把他的人头挂出来。你看见我挂了人头以后你就带领军队来,你可以把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损失,因为没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抢走,这就是马邑之谋。聂壹就把这个计谋告诉了王恢,王恢把计谋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才让朝臣们讨论要打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大概就是聂壹诱骗单于,单于领兵前来,汉军埋伏在周围,单于进了马邑城,汉军把马邑城围起来,聚而歼之。这就是一个完善的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两目的都达到了,一,消灭了以匈奴大单于为首的匈奴主力;第二,没有风险。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了,十万人进入一个城中,那你岂不瓮中捉鳖吗?所以汉武帝就很欣赏这个方案,这就是汉武帝从建元六年同意和亲以来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结果汉武帝把这个方案说出来以后,大臣们一致同意。这就是马邑之谋,这一仗汉武帝派韩安国作为主帅领着四名大将,其中有历史非常有名的李广,也有王恢,有公孙贺,还有李息,领着这四员大将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汉武帝动用了多少军队啊?三十万。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等着匈奴的十万军队。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匈作战的良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个瓮中捉鳖、诱敌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韩安国所说的对匈作战找不着、打不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据司马迁的分析,这个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点,可以说具有很大的胜算。那么这个作战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汉武帝这对匈作战的第一战最后战果如何呢?
这个计划批准以后,王恢是个具体的执行者,他就派聂壹以边贸的名义深入匈奴,通过他的老关系找到匈奴的单于,跟匈奴的单于讲,我可以把马邑城的县令、县丞全部杀死,然后你得到我的信号以后你带领军队过来,这样马邑城已经是群龙无首,没有人防御了,你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马邑县城。然后这个城里的人口你可以抓走,这个城里的财物你可以整个搬走,而且地匈奴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没有战争,它是一个没有抵抗的抢劫。所以对匈奴来说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匈奴民族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司马迁对于匈奴这个民族有两句评价,叫“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就是讲假如利益存在的话,匈奴这个民族是不考虑礼仪,是不讲仁义的,他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利,这个利有多大。而这次马邑之谋利又大,同时又没有风险,对于匈奴的单于来说他也觉得没有风险,所以单于就带领他的十万大军悄悄地向马邑进发。然后聂壹回到马邑城以后就从死囚牢里面提了一个犯人,把这个判处死刑的犯人提前处决了,然后把这个犯人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这就是一个信号,匈奴的单于得到这个情报以后,知道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胆地带领他的军队一直向马邑进发。但是走到离马邑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发现了一件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单于就感到很奇怪,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怪之”。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虏,抓个舌头来了解情况,然后他就选择了一个边塞,攻击这个边塞,占了这个边塞以后结果这个边塞中间非常不凑巧,有一个武州尉史,这个武州尉史是雁门郡郡守手下的一个下级官吏,他本来是到马邑来视察工作,结果遇到马邑之战,他原来不知道,来到知道马邑之战以后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就临时躲在这个要塞里面。而他躲的这个要塞刚好是被匈奴人攻击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虏,抓到这个俘虏以后,其他的下级士兵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而这个尉史他知道情况,抓到以后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于把这个重大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单于,大单于知道了以后是大惊失色,立即退兵。退了兵之后,他还非常感谢这个尉史,他没有杀这个俘虏,他觉得这个尉史是上天给他派来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他还封了这个尉史,这样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退回去了,马邑之谋就落空了,但是汉朝的军队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大单于的军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地,等到单于的军队撤退以后才知道,再追来不及了。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比较早,这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而且给他事先的任务是攻击匈奴后面的后勤部队,就是辎重、粮草啊。但是王恢知道以后王恢不敢打,王恢只有三万军队,而匈奴单于是十万军队有计划地撤退。如果以三万军队攻击对方的十万军队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王恢权衡了以后觉得冒一点风险,保存这三万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他就没有攻击,就放单于的辎重部队也过去了,这样马邑之战就结束了。
画外音:本来策划很好的马邑之谋,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了对匈作战前功尽弃。最终作为这个计划的制定者王恢在关键时刻为了保存汉朝的三万主力部队,也没有迎头痛击逃跑的匈奴十万大军,致使汉武帝这个计划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正所谓成也王恢,败也王恢,那么主战派王恢事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王恢的极力说服之下,汉武帝才下决心对匈奴开战,并且王恢策划执行的马邑之谋也是非常完善,然而结果却功亏一篑,那么汉武帝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是如何收场的呢?《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王恢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马邑之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泡泡糖,但这个泡泡糖没有吹起来就破灭了,回来以后,汉武帝是万分震怒,非常扫兴。一怒之下,首先是把主战的王恢下了监狱,要处罚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狱,王恢一是觉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杀,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给丞相田汀肴锰锿‘给他说情把这个关节疏通。但田汀醯谜飧鍪虑楹艽螅何涞壅饷捶⑴约嚎峙峦瓿刹涣巳挝瘢蕴锿‘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