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用相当多的笔墨和深情来描述李广的生平事迹。那么李广之死真的是他自身的弱点造成的吗?谁该为李广之死负责呢?
李广自杀以后那么多人对他很同情,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当时的老百姓知道了以后都哭了,而且我们从后来的中国古代的诗文记载来看,所有的人提到李广之死都是悲痛欲绝,都非常同情李广。我们可以说是汉武帝和卫青两个人联手杀死了李广,如果我们要追究李广之死的话,卫青是执行者,汉武帝是谋划者,卫青是表面上的人,汉武帝是卫青背后的隐形杀手,是杀死了这位抗匈名将的主谋。在这一点上,汉武帝跟卫青都有永远不能洗涮的责任,我们读《史记》,读李广传,读卫青传,你们会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李广无功但是有盛誉,人们对李广赞扬了很多。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最后太史公曰中间写了非常有名的八个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是因为桃树、李树的果实那么甜美,所以人们来采摘桃李就踩出路来了。这叫桃李不言,不自成蹊,可是我们读读卫将军列传看不到这样的赞扬。卫青是有功而无誉,李广是无功而盛誉。尽管是李广难封有李广自身的责任,但是人们从来不去追究李广的责任,对李广非常同情,为什么?本来李广难封是个事实,那么多文人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只有同情的,很少有人指责的,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两个人晋升的台阶不同,李广是行伍出身啊,从一个普通的士兵一直做到将军,卫青是依靠外戚的身份做了将军,在这一点上,人们普遍同情李广这样的将军。还有,李广作为一外将军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官兵一致的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中间记载这样的事情,说遇到没有水的地方,如果士兵们不喝足了水,李广绝不喝第一口水。遇到断粮的时候,士兵们不吃饱,李广绝不吃饭。他是一个能够跟士卒同甘共苦的将军,所以李广的官声非常好,这么一个将军,最后却被逼上了绝路,被汉武帝跟卫青逼得最后自杀而死,所以人们同情李广也是人之常情。汉武帝时期不仅出现了像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名将,而且在汉武帝时期也出现了在政治上治国很有名的人物。因此,我们下面要讲的就是武帝时期治国的人才,请看下集《公孙丞相》。
第18讲公孙丞相
画外音: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共用了十三位丞相,其中三个丞相自杀,三个丞相被杀,所以,在汉武帝朝做官的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庙堂之上处处充满了杀机。所以,在汉武帝朝后期,在汉武帝任命一个大臣做丞相的时候,这位大臣就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叩头求饶,不愿意做丞相,好像做丞相就像上刑场一样。然而公孙弘却非常例外,他在汉武帝朝做了两年副丞相,又做了四年丞相,最后八十多岁老死在丞相的位置上。那么公孙弘凭借什么做上丞相的位置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本事做丞相一直做到死呢?
公孙弘这个人早年家境不好,就是出身很卑贱。公孙弘是淄川国人,他早年不过是监狱里的一个小狱吏,就是一个监狱中间里的一个小的办事员,后来因为犯罪连这个职务也丢了。丢了职务的公孙弘后来就去放猪为生啊,所以公孙弘这个时候的官位叫什么呢?叫猪倌,放猪的。但是公孙弘很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当个公务员被开除了,当个猪倌又没有品位,所以公孙弘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得走读书做官的路,这个时候公孙弘多大了?四十岁。公孙弘四十岁开始读书,读的是《春秋》,而且公孙弘读的是《公羊春秋》,也就是西汉的显学公羊派的《春秋》。这样,公孙弘就开始走上为学之路,公孙弘还有一条,公孙弘是当时淄川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孝子,就是他对他的后母特别孝敬。汉代的皇帝以孝治国,所有的皇帝最后谥号都有一个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讲究以孝治国。公孙弘是一个大孝子,就为公孙弘带来了名气,也带来了人气,所以到了建元元年,这一年,公孙弘已经走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甲子,也就是说这一年公孙弘满六十岁,这个时候命运之神眷顾了公孙弘。这一年有一个什么事件呢?这一年汉武帝刚刚继位,他就向全国下诏书,让全国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当然这个推荐有一个名目,叫做推荐贤良文学。这个贤良文学是一个称呼,简称为贤良,它的全称叫贤良文学,直言敢谏,也就是要选拔人才,敢于向时政、朝政提意见的人,要选拔一些敢于提意见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推荐、公选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才,公孙弘是当时的大孝子,当地的大孝子,所以第一次推选淄川国就把六十岁的公孙弘推荐上来了。因为当时汉朝并没有六十岁退休的制度,也不讲究学历,推选上来以后,公孙弘很幸运,经过公选他入围了。而且汉武帝这一次一下子就任命他做了博士,这一年公孙弘六十岁。
画外音:公孙弘六十岁的时候凭借着自己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和西汉时期的显学《公羊春秋》,终于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那么枯木逢春的公孙弘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吗?他的为官之路会一帆风顺吗?
公孙弘六十岁做了博士以后,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结果他出使匈奴回来向汉武帝做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报告一上来,汉武帝是龙颜大怒啊,汉武帝非常不高兴,汉武帝为什么不喜欢他?我想那么大概有一点原因,公孙弘这个时候是六十岁,汉武帝这一年多大呢?汉武帝十七岁。是不是有代沟,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是这一次汇报工作汉武帝非常不高兴。公孙弘有一大特点,公孙弘看人看得非常准,他一看皇帝不高兴,等不到皇帝炒他的鱿鱼,他就炒皇帝的鱿鱼,上了一道章表,辞官了。辞官的原因,年龄大,身体不好,这个理由很充分啊,六十岁的人身体不好,皇帝信任你啊,相信啊,所以他就回去了。这是公孙弘第一次入仕,一做官就很不顺。到了元光五年,公孙弘第二次机会又来了,看来这个人啊该出头的时候你拦都拦不住,公孙弘第二次机会又来了,是汉武帝元光五年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公选人才,还是求贤良文学,从这个方面看出来汉武帝求贤若渴的心情,这个时候汉武帝刚刚继位第六年,他是想选拔人才的。当地的淄川国把公孙弘又推选上来了,理由还是一个样,大孝子。公孙弘这个人很精明,被当地政府第二次推选以后,他是坚决推辞。他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我开始做官做得不顺,皇帝都不欣赏我。实际上我揣测公孙弘的心理,他巴不得再去一次呢。只不过这个话碍口说不出来,他其实很想去,推辞了一番,当地政府是极力保荐他,他也最后就堂而皇之第二次来了。这一次来又写了一篇文章递给主考官,主孝官一看就把公孙弘的文章放在最末,就列为最后一名,很不顺。但是这些策文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亲自看,看完以后把最后一名的公孙弘提拔到第一名来。这个第一名当时有一个称呼,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举首,是举手发言的举,首长的首,叫举首。然后,汉武帝召见公孙弘,史书记载公孙弘四个字“状貌甚丽”,就是公孙弘长得很帅,而这个时候公孙弘是多大呢?因为公孙弘是建元元年被推选上来,因为他后来处理得不好就辞职回去了,而这一次第二次他来应举的时候已经是元光五年了,离建元元年过了十年,第一次来是六十岁,第二次来是七十岁,当然公孙弘这个时候不能叫帅哥了,七十岁的人要叫也只能叫帅爷了。但是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喜欢美貌的人,我们刚刚讲过,无论是美貌的男子,无论是美貌的女子,甚至是七十岁美貌的公孙弘他也非常喜欢,所以从古至今,美貌都是一种财富,只要你善于利用,都可以为你带来机遇。这样一来,汉武帝就选中了公孙弘。
画外音:公孙弘能够在六十岁的时候走上政治舞台,无疑他是幸运的,但是更这神奇的是,他能够在丧失这次机会的情况下,在自己七十岁的时候以自己的容貌伟岸再次获得汉武帝的认可,重新登上政治舞台。据《史记》记载,公孙弘于公元前126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公元前124年又被提拔为丞相,并以八十岁的高龄死在丞相位置上。那么公孙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为官之道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呢?
年龄小有年龄小的优势,年龄大有年龄大的优势。中国历史上历来不缺少枯木逢春、老来发迹的例子。大器晚成的人他没有年少轻狂,没有少不更事,年轮的重叠使他们更加珍视机遇,岁月的磨砺使他们事事洞明,人情练达,这反倒成了公孙弘的优势了。所以公孙弘入仕以后走得非常顺,七十岁的公孙弘在为人处事上他有自己的一套处事之道,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条:
第一,公孙弘在和汉武帝交往和处理政事中间,第一特点就是外儒内法。表面上是儒家一套,骨子里是法家一套。我们前面讲过董生献策,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是尊儒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掉,汉武帝尊儒只是挂羊头,汉武帝的骨子里其实是法家。因为法家讲究独裁,讲究zhuanzhi,这是最适合封建帝王的。而公孙弘的经历有什么特点呢?公孙弘早年在监狱里做过事,是监狱里的小办事员,他深深地懂得汉代的法律。他又知道汉武帝要尊儒,所以公孙弘做事他是按法家的那一套来办,但是他一定要引用儒家的那一套理论,给它披上一个儒家的外衣。以儒家的外衣包了一个法家的内涵,这样一来,《史记》记载,公孙弘这样做,“上大悦之”,汉武帝非常欣赏。这就是七十多岁的公孙弘第一个优势,就是他看穿了汉武帝既要儒家的面子,又要法家的里子,面子、里子汉武帝两方面都要,公孙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