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形容楚军轻利骠锐,这种传统在丹阳兵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这些楚人的后裔在训练上的确是有一套,但是和朱崖新军相比,还是少了一些科学性和系统性,比如他们要求士兵三天三夜不睡觉急行军,也不注意个人卫生和营区卫生。毕炜知道江南是血吸虫病多发区,现在环境恶劣,所以这些士兵大部分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痢疾,沙眼和血吸虫病。
每每在途中看到这些患病的士兵,毕炜定要下来和他们交流一番,到了溧阳,便主动去找到县尉,谈起军队的卫生问题。
“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江东就这样,血吸虫多得很。反正现在又不打仗,他们就这样了。”县尉大人摆摆手。
“其实这些问题很好解决,只要修建水利,完善排水系统,血吸虫自然长不起来,修建水利还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于军人卫生,我们要多加宣传,交给士兵们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告诉他们不要喝生水,饮用水一定要煮沸。军营里面要多打扫。这些都是我们交州人民在产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这些不是我的职权范围,你找县令和太守大人说去。”县尉摆手送客。
“告辞。”
“不送。”
于是毕炜又找到县令老爷,这一任的溧阳县令是个北方人,只想着早日升官回北方,对于江南开发才没有这份心。
“老师,你就不要这样搞了,不如我们自己动手来吧。”孙坚看着也很着急。
“自己动手?”
“是这样的,祖茂的族人有很多在丹阳这边,我们可以找他们帮忙啊。”
“是么,这样一来我倒有了主意。”
毕炜便在溧阳呆了三天,找到祖家人,送上礼物先,随后商量之下,一个在军中当军侯的祖氏族亲表示可以帮毕炜忙,为改善丹阳军人生活训练环境出力。毕炜决定先树个典范,在这位军侯大人的军营中先改变一下,让他们看到好处,吸引其他人来仿效,到时自己再来指导一番,这一下子,自己的人望也就立起来了,以后的工作就更好做了。
掌握丹阳兵这件事情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毕炜决定把副官沈醉也留在这里,由他负责此事。“你要记住,我们首先要树立牌子,还要以友人和教授的的身份出现在大众前。那些当兵的都是头脑简单之辈,我们过去一些很煽情的法子,都可以用啊。”
沈副官暗暗叫苦,这件事情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干完,搞不好还要在丹阳干上一辈子。这下子去中原见识见识的打算也就成了泡影,就连戴雨农那顿龙虾,也不知几时才能吃得上。
然而他口头上不得不说是,毕炜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道:“你好好干,将来会有升迁的机会。在我身边呆了也有两年了,下去历练历练,将来还有更大的担子等着挑呢。”
他这会还能说什么呢,也有老老实实的扎根丹阳郡,为伟大的江南开发尽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特工生涯从此开始,因此注定要留名史册。
朱崖洲,海口浦,新兴的港口是一派喧嚣,在靠近港区的地方,是很多小酒馆,是归航上岸的水手长去之所。这其中就有一家叫洪兴的,一种叫酿春的甘蔗酒特别的纯正,与旁边的东兴酒馆叫苦艾的极品椰子酒号称海口双绝,是那些在海上讨生活人眼中的天堂。
洪兴记的老板叫刘白坠,祖上本是河东人,具老板自己说是他的先祖某一日起来,看着东去的黄河发呆,突然无数想法如河水样在他心中激荡不已,他的先祖便决定一直向南,看看南方的海边有些什么,于是刘家就有了在南海的这一支血脉。
“想当初,听先辈人说,光武帝时期,我家在河东可是大族,家中的仆人不下两万。”老板醉后每每说到,“那个时候,河东谁不要看我家眼色?爱,一代不如一代。”
“哈哈,刘老爷您说得好,说不定您还是皇族血亲呢。”水手们打着哈哈。
今天刘老爷难得的没有喝醉,谁换成是他也不会醉,因为他面前的两个人大有来头。
“我们是军部的,有件事情要请你帮助。”一个人开门见山地说,用手指指琼海的方向。
“噢。”刘老板点点头,原来是那帮家伙,按照他过去的眼光看,军部不过是毕炜私兵的总部罢了,现在他不这样看了,来到朱崖已经六年,现在他会挥动着拳头说“我们的军部”。
“这件事情对你而言有利无害,你不想把生意做得更大吗?”另外一个人说。
“噢。”刘老板点点头,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
“你放心,我们决不会亏待你的。”第一个人说道。
“我知道,可是你们拿什么证明你们的身份?”刘老板终于把问题说了出来。
随即他看见了两块军部的身份铁牌,老板点点头:“你们要我做什么?”
“计划都在这个袋子里面,你先看着,明天你再作答复。我们明天会回来找你的。”两个人走前,递过去一个丝绸袋子,火漆封的口,上面打着标签:秘密。
老板点点头,待来人走后,打开袋子,仔仔细细的看完了文书。他平静的对自己的店小二说道:“准备一下,我们要去洛阳开店了。”
相隔不到半个街区的军部海口招待所,两个军官正在对话。
军官甲:“不就是找个货真价实的老板做洛阳情报处的门面么,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专找这个喝酒多嘴刘白坠?比他条件好的老板多地去了。”
军官乙:“上面的意思,你管这么多做什么,只管做就是了。”
军官甲:“话是不错,只是以我的口味,觉得东兴记的苦艾酒更好些。”
军官乙:“我倒是喜欢白坠春醪多一些。不过你觉不觉得上峰给本次行动设计的广告语很好么?”
军官甲:“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坠春醪。还真是游侠儿的口吻。”
河东人刘白坠者善于酿酒。六月中时暑赫,刘以罂贮酒,曝于日中。经一旬,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不易醒。京师朝贵出郡者,远相饷餽,逾于千里。以其可至远,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带酒之任。路中夜逢劫盗,盗饮之皆醉,遂备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坠春醪。”(出《伽蓝记》)
第五十九章 广陵炒饭
扬州是一个很有历史沧桑感的地方,从庾信的《芜城赋》到唐诗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十年一觉扬州梦”,到梅岭的忠臣,十日的血腥,八怪的字画,盐商的住宅。运河水流过了太多的繁华和奢靡,深宅中低低的箫管,静静的容颜。直到京浦铁路开通,商贾都迁到沪上,名城才迅速的衰退下去,因河而兴,因河而衰。
提到扬州令人想起两件事物,首先是鹿鼎记,虽说是小说家言,但那个扬州红灯区里走出来的小子呼风唤雨,是在给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其次就是扬州炒饭,其实是很普通的蛋炒饭或是什锦炒饭,但是加上一个扬州的名字,就格外的诱人,风行华人地区。
然而在公元二世纪,以上这些还没有,甚至这里的地形地貌都不大一样,一座红土夯筑的城池高高的坐落在蜀岗之上,俯瞰着旁边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
从瓜州过江后,毕炜一行便来到广陵郡了,这里在西汉时期是王国封地,有名的人物是造反不成的吴王刘濞和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对于前一位人物,自然只是太平时期小民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后一位人物,却在广陵城南有着巨大的祠庙来纪念她。
“我们去怀古吧。”在细君祠外,毕炜兴奋的道。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史称其为“江都公主”。汉武帝为联合乌孙抗击北方强敌匈奴,加封其为公主,于元封六年远嫁乌孙王昆莫一乌孙称国王为昆莫一为右夫人。昆莫死后,从乌孙习俗,复为继位的岑陬之妻。这位远嫁乌孙的细君公主德才兼备,史上记载作了首有名的歌曲来怀念故国,歌云: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实在比那个不知所以的宫女王昭君嫱要值得纪念的多,可是为什么凡夫俗子们只记得莫须有的青冢,而忘却了宗室女刘细君呢?
看完了细君祠,毕炜还是很怀念后来的扬州园林,什么个园,什么何园,什么梁思成设计的謇真纪念堂,乾隆行宫。其他人也很有想法,他们早上从镇江过江,没进城吃中饭就来怀古,要知道朱崖的人们都是提前进入三顿饭时代的,他们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吃两顿饭。
“公子,我们走吧,天快黑了。”其实此时才下午四点多。
“不早了,公子别累着。”其实毕炜精神很好,简直可以用神采飞扬来形容。
“大人,快进城吃饭吧,大家都饿了。”终于有人说了实话。
他们于是就继续沿着路向前走着,离城门不过两里的时候,毕炜再次停下,看着路右边的一座古建:“让我们去怀古吧。”
众人集体晕倒,心中大骂这座古建的主人。还好毕炜体贴下情:“小王,你们先进城,准备住处,我和文台在这里看看。”
孙文台进入一天三顿饭时代不多久,还能撑住,点点头,“你们先进城去吧,我和老师在这里看看。”
两个人进了这座建筑,这里和香火繁盛的细君祠比起来这里冷清多了,在院落的一角发现了一块不起眼的碑,“是小篆,写的是东陵亭啊。下面是什么?简介啊,东陵是谁?”毕炜努力的回想东汉以前的扬州名人。
“君不闻萧相国事乎?淮阴既诛,高皇帝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独召平吊。”自萧森的大殿中转出一个中年人来,一脸的鄙视,好像很看不起毕炜的无知。
“可是传世所谓东陵瓜者?”看来眼前这位中年人气度不凡,自有威严,毕炜也不得不文绉绉的回答。
“然也,召平乃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