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扑到毛泽东怀里。毛泽东抚摸着她的头发说:“霞,你 肩上的担子也很重,要保重身体。”两人生离死别,有不尽的情话,眼看鸡 叫三遍了,毛泽东拿起雨伞说:“霞,我就走了。”杨开慧开门先看看动静, 才招招手和毛泽东出了屋,把他送到杨家下屋的后山,眼看着毛泽东进了松 林,看不见了,才回到屋里来。毛泽东离开板仓后,即赴安源召开起义准备 会议。会后他去浏阳铜鼓向第一师第三团传达会议精神,部署行动。走了一 上午,他肚子饿了,便踱进浏阳张家坊的一家饭铺里吃早饭。突然几个挨户 团的团丁走进来,用枪指着毛泽东说:“干么子的?”毛泽东掏出路条说:
“老总,我是安源煤矿账房的。”那几个团丁一看路条说:“原来是煤矿采 办张先生,快吃完了走路,共党最近要在这一带暴动。”说着就要离开。不 巧一个横斜眼、腰别盒子枪的家伙进来问道:“么子事?”那几个团丁说: “他是安源煤矿采办张先生,我们查过了没错,让他快走。”那家伙一听是 安源的,顿生疑心,把手一摆说:“不行,把他带到团防局问问。”那几个 团丁连声答应说:“是!队长。”用枪逼着毛泽东跟他们走。
小队长带着几个团丁在前面走,两个团丁押着毛泽东在后面跟着。毛泽 东心里直发紧,他知道押到团防局凶多吉少。急中生智,他看这几个团丁好 对付,枪毙了他,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倒是那个小队长不好对付,便装作 脚痛,一破一跛地故意拉在后面。等到离队长远些了,便拿出几十块钱给两 个团丁说:“两位老总拿去买碗酒喝吧,煤矿上正等着我这笔货,你们就把 我放了吧。”两位团丁见状,嘻笑颜开,向毛泽东使个眼色。毛泽东正要逃 跑,谁料走在前面的队长转过头来大声喝斥:“快跟上来,搞么子名堂!” 两个团丁见状也大声喝道:“快走,快跟上。”毛泽东无奈,只好跟着他们 走。离团防局还有几步了,路边有一道水沟,水沟旁边是一大片茅草灌木。 这时一个团丁跑到后面去小解,另一个团丁草鞋的带子松了,蹲下身系鞋带。 现在不跑还待何时,毛泽东一下子跳过水沟,在茅草里躲了起来。过了片刻, 才听到团丁喊道:“人跑了!”队长远远地喊道:“快搜!”两个团丁走下 水沟,在茅草里搜起来,有好几次他们的脚就要碰到毛泽东了,毛泽东动也 不动。那两个团丁搜了两下喊起来:“队长,我们搜遍了没有,已经跑了。” 队长骂了一声,叫他们跟上来。
等到天黑尽了,毛泽东才从草蓬里跑出来,找到铜鼓的第三团,部署了
暴动事宜。
1927 年 9 月 9 日,秋收暴动开始,部队打下了醴陵、浏阳,但损失也很 大,按原定计划攻打长沙是根本不可能了。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的前敌委员 会上提议,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去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在那里建立根据 地。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后,大家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向江西前进,到达 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时,部队只有一千多人了,毛泽东在三湾改编部队,把 部队编成一个团,在连里建立了共产党支部,随后把部队拉上了罗霄山脉的 中段井冈山。这里原来就有一支农民武装在活动,毛泽东和这支武装的头领 王佐、袁文才协商后,把这支武装合编为一个团。袁文才在井冈山的砻市摆 队迎接毛泽东上山,毛泽东与袁文才的助手一一握手时,竟然发现还有一个 漂亮的姑娘。袁文才看到毛泽东惊诧的神色,忙介绍说:“她叫贺子珍,是 永新县第一美人。别看她是个姑娘,可是威震永新的双枪女将呢。”毛泽东 听了非常欣喜,忙说:“了不起,今后我们一同工作吧。”贺子珍红着脸, 使劲点了下头。
再说杨开慧自毛泽东走后,在家里一面照顾孩子、侍奉老母,一面还要 组织板仓地区的革命斗争。毛泽东走后,没有片纸寄来,她只能从湖南的《民 国日报》上寻找亲人的消息,由此她得知毛泽东已于 1927 年底上了井冈山; 也得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也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成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也得知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也上了井冈山。杨 开慧心里虽感到安慰,但因之也更增加了惆怅。岁月如梭,转瞬又是一年过 去了。这天天气骤阴,朔风阵阵。杨开慧思念毛泽东,顺笔写了一首《偶感 诗》。诗曰:“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
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翅,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心怀长郁郁,何日复 重逢。”诗刚写完,外面忽然嘈杂起来,她赶紧把诗稿藏到住房后面的砖缝 里,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取出来。直到过了 58 年后,当地政府修缮开慧故居时 才得以发现。众人阅览诗后,深为开慧的坚贞和钟情所感动,个个热泪盈眶。 此乃后话,暂且不题。
再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等人会合后,真是兵强马壮, 又打下了长沙城。杨开慧听到这个消息欣喜万分,以为可以和毛泽东相见了。 不料几天之后,在国民党军队压境之下红军主动撤离了。国民党湖南省省长 何健恼羞成怒,命令警备司令部侦缉队下乡捉拿杨开慧。侦缉队里有一个姓 陈的家伙,老谋深算,挑了一担瓦罐,每天在板仓转来转去。杨开慧眼见不 妙,布置板仓的党员隐蔽,不幸,被这个姓陈的侦缉员发现了。这个家伙立 即跑到团防局,拿出证件,命令团防局八十多名士兵立即出动,直奔板仓, 如狼似虎般地冲进房子,捆绑了杨开慧和帮工孙嫂。这时正是 1930 年 10 月 下旬,天色黑得早,国民党团防区队怕路上碰到埋伏,干脆不走了,直等到 第二天天亮,才推打着杨开慧出了门。杨开慧嘴上流着血,面容安详,她看 看周围的乡亲,高声说:“乡亲们,永别了。开慧平时有对不起大家的地方, 还请鉴谅。”说完昂首走了。
何健听说杨开慧被捕,如获至宝,他拒绝了一些劣绅提出的杀杨开慧以
泄愤的要求,派了长沙一家有影响的报纸的记者去看杨开慧。记者来到陆军 监狱时,只见杨开慧已被酷刑折磨得奄奄一息。那位记者惊呼一声,愤愤地 骂道:“惨无人道,怎么把人打成这个样子。”杨开慧问他:“你是何健派 来的吧,要知道没有他的批准你是进不来的。”记者忙摆手说:“杨先生, 不要误会,鄙人供职的这家报馆你是知道的,是长沙最开明最进步的报纸。 长沙各界人士看在你父亲杨昌济老先生的面上,愿意保你出狱,敝报乃是推 动保释活动的喉舌。现在代表们已经和何健谈妥了,一不要你写悔过书,那 是对人格的侮辱;二不要你交出地下共党的名单。只要你答应一个条件马上 就能出狱。”杨开慧问:“什么条件?”记者说:“发表一个声明,和毛泽 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一口拒绝:“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我对毛泽东 的爱超过我爱自己的生命。”记者听了连连点头:“敬佩,敬佩。杨先生, 你的人格真伟大。但你恐怕还不知道吧,毛泽东已经在前年,也就是公历 1928
年 9 月和一个叫贺子珍的井冈女头领结婚了。”杨开慧听了根本不相信,斥
责记者说:“你胡说。”记者连连摇头说:“杨先生,你别固执了,这是千 真万确的事。听被俘的红军军官说,贺子珍乃永新第一美人,会使双枪,年 仅十九,才貌双全。结婚两年多,已经有孩子了。”杨开慧盯住记者的眼睛, 记者的眼神很坦率安详,不像在撤谎。她心里有点刺痛,但仔细一想也就坦 然了。她对记者说:“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我也很高兴,总算有一个可心的 人照顾他了。至于要我宣布声明同毛泽东脱离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 们是夫妻,更主要是战友,宣布脱离关系就意味着政治上、信仰上的背叛, 是我的人格所绝对不能容忍的。”记者听了,感佩地说:“有其父必有其女, 杨开慧先生,你真不愧是杨昌济的女儿。”说完走了。
半个多月后,也就是 1930 年 11 月 14 日。这天凌晨,一队全副武装的士 兵来到陆军监狱,在十几支火把的照映下,这些士兵个个面目狰狞可怕。看 守长站在院子里,长呼一声,“提杨开慧!”难友们都被惊醒了,扑向木栅
看时,只见杨开慧穿了新做的白布衣,外面罩着蓝旗袍从监房里走出来,八 岁的毛岸英在后面哭叫着“妈妈”,但杨开慧看也不看,她不想让敌人捞取 一点政治上的好处。看守长和监斩官验明正身后,对杨开慧说:“杨先生, 你现在愿意和毛泽东脱离关系还来得及。”杨开慧摇摇头说:“你们就不要 再枉费心机了。头可断,信仰绝不能变。”看守长和监斩官对视了一眼,又 问她:“你还有什么遗言吗?”杨开慧说:“请告诉我的亲属,我死后不要 作俗人之举。”看守长说:“我一定转告杨老太太。”监斩官随即拿起桌上 的文书,大声念道:“判决共党要犯,毛泽东之妻杨氏开慧死刑,立即绑赴 识字岭刑场枪决。”此日下午一点钟,一声枪响,杨开慧英勇就义。
杨开慧被捕时,适值刚组编起来的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月余未 克,刚撤到江西宜春。中央长江局军委负责人周以栗赶到宜春,要毛泽东把 队伍拉去再打长沙。毛泽东面对着上级的命令,格外作难,他何尝不想攻打 长沙,救出开慧,可是客观形势不容许他这么做。其时蒋冯阎中原大战已结 束,白军源源赴援长沙,这时去打长沙,非但不能奏凯,还要付出巨大的伤 亡。为了保住红军这点家底,他忍痛说服了周以栗,提出趁江西空虚,打下 吉安,扩大红色根据地。他对周以栗说:“我的亲爱的夫人杨开慧就关在长 沙城里,我比你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