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战役结束的第三天,在战场巡逻的一支华野部队正在游动,忽然旁 边的小树林里走出几个散兵,其中有一个年纪比较大。哨兵立即把他们带到 连队。指导员问那个年纪大的:“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那位老兵说: “我姓高,是十八军三十三团的军需。”指导员说:“既然是军需,那你肯 定知道第十八军供给系统负责军官的姓名,你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出来吧。” 这位军需伸出白皙的手用钢笔在纸上写了个“高”字就再写不下去了,只是 不断地从棉制服口袋里掏东西吃。一会儿掏出一块牛肉干,一会儿掏出一块 糖。吃完东西,又要水喝,就是写不出一个人名来。指导员说:“想是你一 时记不起来了,回去再想想吧。”指导员不知这位“军需”的底细,但一看 他身上装有牛肉干、巧克力,知道官阶不小,吩咐看守战士优待,又特地调 来一个班,在军需休息的屋里屋外都站上岗。
那位“高军需”被带到一间屋里,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猛然看见地下有
一块砖头,跳下床拿起砖头就往自己额头上砸去,顿时血流满面,倒在地上。 欲知杜聿明命运如何,且看续回。
第十四回 克天津陈长捷成俘 困北平傅宜生起义
话说高军需被俘后,乘看守人员不备,用砖头砸破自己的脑袋,血流满 面地倒在地上。指导员闻讯后,连忙带着军医为他包扎。军医仔细地检查了 他的伤口后说:“不要紧,只是碰破了点皮。”说完给他包扎好伤口。指导 员带着军医出来,听见门外广场上集结着的俘虏们面色惊惶地议论着“总司 令砸破头了!”指导员听了一惊,忙命战士们把高军需带到连部,让他坐下。 指导员说:“你何必这样做呢?我们的政策是优待俘虏。你到底是什么人可 以照实说出来。就算你隐瞒过我们,还能瞒过门外广场上你的部下?”高军 需听了也不作声,又开始掏牛肉干吃,吃了两块不吃了,低声说:“给我一 支笔。”指导员递给他一支钢笔,高军需在纸上写起来:“徐州剿总副司令 兼前进指挥所指挥杜聿明中将。
至此,淮海战役全部结束。是役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共出 动部队六十余万人,历时六十五天,歼灭国民党一个战略指挥所、五个兵团 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共五十五万五千人,击退了由南京方面来 援的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五个兵团司令中,黄伯韬、邱清泉被击毙, 李弥、孙元良只身潜逃,黄维被活捉。军长师长除打死的外,其他的也都被 活捉。
毛泽东接到淮海前线总前委的报告后读了几遍,然后点着一支烟抽起
来。国民党的精锐师团大部被歼,现在只剩下华北的傅作义和陈长捷了,他 们已被平津前线总前委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包围得紧紧的,消灭 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奋斗了二十多年,胜利就在眼前了,毛泽东不但没轻松 感,反而心情有些沉重起来。胜利马上到手了,但下一步的工作更难。四亿 多人口的一个大国穷国的担子马上就要全部压到肩膀上了,毛泽东知道这担 子的重量。
正当毛泽东思忖的时候,周恩来进来了。毛泽东知道有重大军情,站起
来迎接他。周恩来说:“主席,平津前线总前委来了电报,傅作义派周北峰 将军为全权代表到平津前线总前委进行谈判,周北峰将军回去后一直没有消 息。”毛泽东说:“不要急,傅作义反共几十年,一下子要来个 180 度大转 变也不容易。平津前线的打法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现在西北这一头还没 有开打。告诉林彪,立即攻下天津,看傅作义还有什么想头。北平是文化古 城噢,还是和平解放的好。”
林彪接到电令后,立即乘吉普车来到杨柳青的桑园。天津前线司令员刘 亚楼得知林彪已经来到天津,连忙从前沿回来汇报。他指着挂在墙上的大地 图说:“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拥有 200 万人口。市区被子牙河、北 运河、南运河、海河等七八条河流切成许多片断。市区内有许多高大建筑物, 城中心有海光寺、中原公司等高层建筑。天津的城防工事早在日本人占领时 期就开始修建,陈长捷从 1947 年开始又用 10 万人加强工事。现在市区内外 共有 300 多座碉堡,绕城挖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内外两侧都设 有多种工事。烧去了绕城五里宽以内的城郊所有民房,形成了一条宽五里的
环城空阔地带。敌守备兵力有 10 个师共 13 万人??” 林彪听完刘亚楼的介绍,低声说:“你先下去吧。”说完自己端了把椅
子,骑在椅子上,端详起地图来。警卫员早把一盘炒豆子放在桌子上。林彪 看看地图,抓一把炒豆子嚼着。在他的目光下,这张硕大的军用地图变成了 一座天津城。城的东西两面多为坟地,容易攻击。南北两面多为高大建筑物, 不易攻占。看着看着,他有主意了,召来刘亚楼和攻城部队的东野 1 纵、2 纵、7 纵、8 纵、9 纵的军以上指挥员到指挥部来开会。林彪指着地图说:“从 天津的地形出发,攻击天津的战役部署应该是东西并进,拦腰切断,再分割 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林彪讲完后,刘亚楼又主持讨论,大家又提了一 些补充意见。随后,刘亚楼分配了各纵队的任务和打法,会议散了,各纵队 司令员们坐上吉普车赶回纵队布置任务去了。林彪坐下来写信,信写好后他 交给刘亚楼说:“这封信你让前沿部队送给陈长捷。天津是个工业城市,要 不动枪解放岂不是更好。”
陈长捷本来对自己的城防部署很满意。解放军围城后,他按预定计划打 开了南运河上唐官屯的水闸,使南运河的水灌满护城河,又溢到地势低洼的 东西城部。一时间,解放军的阵地被大水淹没。但解放军也有办法,找到了 这个大水闸,于是洪水很快退光。灌满水的护城河也挡不住解放军,已经有 好多辆解放军的坦克开到了护城河里,看样子是要在坦克上架桥。有好几辆 坦克的司机没有露出水面,这是可想而知的。陈长捷这时才感到害怕,因为 他已经看出,他面对的敌人是一百多万敢于主动献身的战士。因此当他的属 下,六十二军军长林伟待送来林彪写给他的信时,陈长捷一把抓过来,飞快 地扫视了一遍,接着又仔细读起来。只见信上写道:“陈长捷、林伟俦、刘 云瀚将军:我们即将开始天津战役了。郑洞国是榜样,将军如仿效将为人民 立大功,如抵抗只能使自己遭受杀身之祸。希望你们在我们总攻之前,派代 表来谈判。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找到司令部,然后护送你们与我们商谈。林彪、 罗荣桓。”
陈长捷看完了林彪的劝降信,和林伟俦、刘云瀚等人商议了一阵。刘云
瀚说:“这种和谈就好像做买卖。咱们是卖方,人家是买方。咱们得要要价, 不能卖得太便宜了。”陈长捷说:“这个主意好,我来口授复信。你们记一 下吧。林彪、罗荣桓二将军:武器是军人第二生命,放下武器是军人的耻辱。 如果共谋和平,请派代表进城商谈??”陈长捷嘴头子虽硬,但心里一直不 安,生怕林彪看了复信立即攻城,于是在打发走解放军信使的第 3 天,即 1949
年 1 月 9 日就派出四名和谈使者到解放军驻地大南河求见林彪。东野参谋长、
天津前线司令员刘亚楼接见了他们。他声色严厉地说:“我军希望兵不血刃 地解放天津,决不是打不下来,而是希望能把天津这座工业城市完整地交给 人民。请你们四位回去转告陈司令,13 万部队一定要在 11 日以前放下武器。” 和谈使者频频点头。从此使者来往不断。陈长捷觉得解放军一再宽限期限, 原来说好是 11 日是限期,怎么后来又改到了 13 日?这肯定是解放军怕伤亡, 不敢攻城,顿时骄横起来。对第三次出城谈判的代表说:“你们告诉刘亚楼, 我愿意放弃天津和重炮、战车,但解放军得让我带着两个军撤走。”刘亚楼 一听就火了,冷笑两声说:“这就是说,陈司令拒绝和谈。那也好,我就不 信天津这么一座孤城比锦州还难打。”陈长捷的代表走后,刘亚楼赶回杨柳 青,向林彪汇报了和谈的结果。林彪慢声慢气地说:“不要紧,傅作义的代 表今天就要来,让他们转告傅作义,命令陈长捷放下武器。”
再说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自平津决战开始以来,连输几盘。先是他的 嫡系 35 军被华北杨成武兵团、杨得志、罗瑞卿、耿飊兵团及东野入关先头部
队合力围歼于新保安,军长郭景云兵败自杀。继之 104 军在怀来兵败,军长 安春山化装成伙夫只身逃回北平。35 军、104 军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全部 美式装备。这两个军被歼后,傅作义环顾左右,北平城里没有多少自己的嫡 系了,20 多万守军中自己的部队还不到十分之一。只有天津的陈长捷虽然说 不上是嫡系,但抗战时同在山西,是比较可以信赖的一支部队,无论如何要 保住。况且天津城防坚固,只要守住天津,自己就可以向林彪讨价还价。因 此当他的和谈代表邓宝珊、周北峰回来转达林彪的要求后,他马上给陈长捷 拍了一封电报:“只要坚定地守住,就有办法。”傅作义的大女儿傅冬菊是 中共地下党员,已经由北平市委书记刘仁从天津大公报调回北平,专门作傅 作义的工作。傅冬菊找到她的地下党领导人崔月犁汇报了傅作义守天津的电 令。崔月犁安慰她说:“这是预料当中的事,傅先生总是对自己估计过高, 以为咱们打不下天津,让事实来教育他吧。”
1949 年 1 月 14 日清晨,天津城一片浓雾。随着一轮红红的太阳升起。 雾气慢慢散去。天津前线司令部里一片沉寂,大家都在看着手表。差 5 分钟 就到 10 点了。林彪说:“开始吧!”刘亚楼拿起电话大声命令道:“我是天 津前线司令员刘亚楼,我命令攻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