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面试那天,我突然变得犹豫不定,去还是不去?

两个选择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着,纠结着。我仍然没有下决心离开深圳,甚至我觉得我仍然应该留在深圳大展拳脚,因为深圳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而且目前我仍然在和一个美眉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

我不明白她,也迷失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她,也许是刚刚见到她的时候,她那宛如秋水的眼神和飘逸的长发吸引了我。我尝试去接近她,她不置可否,和我在一起玩耍、逛街、吃喝玩乐,可是对感情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年轻的我也同样傻劲十足,我发誓用真情打动她,以至于用尽了所有的聪明才智,动用了所有的资源。

与Intel预约的面试的日子很快到了,我拿不定主意。走还是留,爱情还是事业?选择还是放弃?一向大大咧咧、豪气冲天的我仿佛走钢丝的演员左右摇摆着,挣扎着。我第一次对自己的命运如此拿不定主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过去,不能再等了,我祈求上天,然后拿出了一个硬币抛上天空……

结果是背面向上,我有点失落,但也很坦然地关掉手机钻进了被窝。

被父母寄予极大期望的我,发誓要成就自己事业的我却把命运交给运气,多么可悲!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无数次对自己大吼。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第二天我彻底忘记过去,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工作与面试。

后来,那个美眉曾经尝试再与我交往,可是我发现自己再也没有当初对她的激情。再回首过去,发现一切都已沧海桑田,包括她。我突然想起李商隐的那首诗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Flextronics

既然说到了Flextronics,就顺便说一下我在那里经历过的吧。第一次我爽约后,HR又来电邀请,很直接地说:“看看又没有什么损失,不行再说嘛。”本没有去珠海的打算,可是架不住Flextronics HR三番五次的邀请,便欣然前往了。

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其实外企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很多外企,比如Flextronics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位置相对偏僻、新建厂房、人才流动、订单增加等等)。而且,他们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对应届生来说,只要有英语四级毕业证书就OK,往届生只要稍微有点经验,基本都没有什么问题的。

从深圳坐三个小时汽车到珠海,仿佛一下回到乡下小城,然后从香洲坐公交,花费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斗门,又仿佛从小城一下回到非洲。

Flextronics就坐落于此。我当时的感觉仿佛就是大热天一下掉入冰窖,心想,难怪HR美眉如此热情。

不过,进入Flextronics工业园后,心情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那真不是一般的大啊,园内小草、绿树相得益彰,旁边路上到处是穿着非常时尚的姑娘。进入公司,感觉更加气派,前台旁边放着一台最新款的微软的X…BOX游戏机让人好生心痒。到了Flextronics才知道什么是工作环境:工厂所有的办公室以及通道都是铺着地毯的,柔和的灯光,洁白的墙壁,还有外加摆放整齐的办公用具。

HR简单和我交谈了一下,就把我带给了主管。主管是新加坡人,和我简单聊了一下工作,就开始介绍Flextronics,大意是他们是什么五百强,尊重价值共享,共同发展了,然后就告诉我等待通知上班。果然。我很快就接到了录取通知。

尽管拿到了offer,但我还是有点犹豫,因为我在这边也可以说基本稳定了,可是确实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了,虽然有升迁机会但毕竟是小公司,生在闺中无人知啊。

最后,我终于耐不住大公司的五百强的诱惑。谁不想年轻的时候镀镀金,多学点知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呢?

我想我的选择没有错。Flextronics多少让我有点震撼。

别的不说,就说进入公司之后,首先给安排一个Buddy,他几乎可以告诉我所有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包括工作。简单地说,新人工作上如果出问题,公司首先会找到你的Buddy。

其次,是这里让我接受了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FlextronicsUniversity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是那种培训理念的确不错,这与我们很多本土的公司有天壤之别。当然现在Flextronics流动也很高。

虽然我后来离开了Flextronics,但对它仍然很关心,以至于后来看到Flextronics全球排名一路下滑,几乎要到五百强末了,心里都替它担心。不过最近欣闻Flextronics在大肆扩建,预计2009年全球营业额将达到五百亿美金,心里就又说不出的高兴。

似乎关于Flextronics的事情我还可以说出很多,它确实给了我很多值得一辈子珍藏的财富。

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回头看漫漫人生,优雅地转身,重拾心情继续上路。加油吧,兄弟。


第六章 外企工资(1)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在第一家公司,我对外企的工资规则了解不够透彻,后来从第一家外企出来后,我逐渐了解了外企的工资规则。

外企的工资有多高?我只能说比你想象的高,经常看到天涯上有网友质疑某某20000元/月工资的帖子。事实上,我以前工程部的高级经理(大陆人)45000元/月,还不含福利。

有一次陪老外面试一个小硕,仅仅是陪同,老外不喜欢别人干涉他的决策。小硕开口8000元/月,那家伙走后,老外脱口一句我终生难忘的话:It’s very very cheap。其实我觉得那个硕士挺不错的,如果他直接开价到15000元/月,那个职位非他莫属,可惜就因为他不明白规则。也许老外比我们更明白便宜无好货。

因此不要老拿中国人的想法衡量美国人,你给不起工资不代表老外给不起,你要知道人家赚的是美金。也许你觉得10000元/月很多,但在老外的眼里估计也就是你眼里的几百元不到。欧美企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或者拥有某个元器件的专利,典型的如Microsoft、HP、Intel等。他们拥有定价的主导权,通俗地说利润高得你不能想象。因此那点工资是毛毛雨啦。

老外(特别是欧美)比较强调价值与责任,用到企业上就是要求企业、员工、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员工)等多方共赢。前段时间APPLE调查富士康的员工福利就是很好的证明。

由于强调企业、员工、供应商共赢,因此外企的员工普遍会有比较好的福利与成长。但是比较以前,中低端职位(普通的工程师、技术员)已经下降得很厉害了。

不过目前高级人才(主管以上),外企(纯粹欧美)缺得厉害,因为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外企向中国转移。以前不敢转移是比较担心中国的政策变化,现在估计比较放心。因此兄弟们,时不我待,抓紧学东西让自己变成高级人才吧。

大部分中国人都多少受到国有企业体系的影响——每到月末,所有人的工资都贴在布告栏上清清楚楚,没有一点隐私可言。甚至不时可以看到一堆人围着工资布告栏品头论足,好不热闹。当然有没有隐性收入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外企则不同。到发工资的时候,每个人领到自己的工资条就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在外企,私下讨论工资是违反规定的,一旦被公司发现,因此丢掉饭碗的事也屡见不鲜。一般没有外企经历的人,对这种情况很难理解。

那么,是不是这个话题就无解了呢?外企的工资体系究竟是怎样,个人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举个例子吧:欧洲D公司要在中国开分厂,需要大批人才。通过筛选最终他们认为A、B、C三位符合他们的要求,也就是D公司想同时录取他们三位。

A目前在台资公司月薪2000元,期望工资4000元;B目前在一家日资公司月薪4000元,期望工资8000元;C目前在一家美资公司月薪6000元,期望工资12000元。正常情况下ABC三位都会被录取,最有可能的结果是,A的录取工资是4000元,B的录取工资是6000元,C的录取工资是10000元。但是大家注意哦,他们到公司后可能做的是同一工种、同一职位。也许这也是外企要求工资保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是A,知道情况后肯定郁闷。但是这又能怪谁呢?你只期望4000元,没有给一个发你10000元/月的理由。遇到这种情况,即使资本家再有钱,也不可能白白给一个没有要求的人吧?

这时,又有人该说了,难道资本家给C10000元/月就不傻了吗?因为他完全可以花4000元/月找另外的人啊。但是事实上,资本家还真不傻,人家就认定C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况且那一点钱对资本家来说毛毛雨了,用我们总经理的话:那点钱对公司来说是nothing。

可能又有人要说,那我以后去外企面试一定要漫天要价。其实,这也是不对的。我的建议是——量力而行,毕竟外企的HR也不是吃干饭的。对自己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位,既不会像上面A那样吃大亏,也不会因要价太高而失去机会。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认定自己的目标与期望,不过多和别人比较,勇往直前不轻易妥协,是最好的选择。

在给自己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猎头、用人部门、HR之间的微妙关系。猎头希望你的工资越多越好这个自不必说,因为他们的提成是和你的工资直接挂钩的,这也就是猎头推荐一般比求职者自己投递简历要求的工资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用人部门则是希望自己招的人在公司规定范围内尽可能高,原因很简单:毕竟是自己招的手下,如果比别的部门同事工资低,被他发现后不好好工作怎么办?当然这方面他们也不好直接说出口;HR当然希望在公司规定范围内将求职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