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来替代除却围绕自己的墙壁——借着思想小心的觉察进入其中了解它。它
希望从外界取得什么,然后再封闭自己。逐渐地,心灵变成爱的阻隔。所以不了
解生活、不了解心灵,以及不了解行动所依据的思考方式,我们不可能了解爱是
什么。
/* 101 */ 第四部分:爱与寂寞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2
心灵不也是比较的一种工具吗?你说这比那个好,你比较自己与别人,谁比
较美丽,谁比较智慧。当你说:“我记得一年以前看过那条河,那个时或比较美。”
这就是一种比较。你将自己与别人相比,与一个例子相比,与理想相比。比较性
的判断让心灵变得愚钝,它不能使心灵敏锐,它不能让心灵更具包容力,因为,
当你老是在比较的时候,情况如何呢?你看到夕阳的时候,你立刻与以前的夕阳
相比。你看到一座山是这么的美丽,而你却说:“我在两年前看过一座更美丽的
山。”当你在比较的时候,你不是真的在看着那里的夕阳,你看着它,只是要拿
它去与别的东西比较。所以,比较使你无法看见全部。我看着你,你很好。但是
我说:“我知道一个更好的人、更高贵的人、更愚蠢的人。”当我这么做时,我
不是在看着你。因为我的心灵正在别的事情上,我一点都没有在看你。同样地,
我也不是在看夕阳。要真正地看夕阳,就没有比较;要真正地看你,就不能拿你
与别人比较。只有当我没有比较地看着你的时候,我才能真正了解你。但是,当
我把你与别人相比时,我会:“哦!他是一个很笨的人。”所以,在比较的时候,
愚蠢就出现了。我把你与别人作比较,而在比较时,使得人丧失了尊严。当我没
有比较地看着你时,我只关心你,不是关心别人。这种真正对你的关心——没有
比较,才会带给人尊严。所以,只要心灵在比较,就没有爱,而心灵总是在批判、
比较、衡量、找出弱点的所在。所以,只要有比较,就不会有爱。当父母亲爱他
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他与其他的孩子作比较;他是他们的孩子,而他们也爱
他们的孩子。但是,你想要将自己与更好、更高贵、更富有的事相比,而你就会
让自己更缺乏爱。你总是在乎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当心灵变得愈来愈爱比较、愈
来愈爱占有、愈来愈爱依赖时,就创造出一个模式而深陷其中。所以,就无法从
新鲜的角度看待任何事情。所以,就会毁掉那件事,毁掉生活中的芬芳,而那就
是毁掉爱。
学生:爱是没有止境的吗?爱是基于吸引力才有的吗?克:假如你被一条美
丽的河所吸引,被一个美丽的女人或男人所吸引,那有什么不对?我们试着把它
找出来。你看,当我被一个女人、一个男子、一个孩子或真理所吸引时,我想和
它在一起,我想拥有它,我想认定它是自己的,我说它是我的而不是你的。我被
一个人吸引,我一定会靠近他,我的身体一定也会靠近他的身体。而我做了什么
呢?发生了什么事呢?事实就是:我被一个人吸引了,而我想要亲近那个人,这
是一个事实,而不是理想。而我被吸引了,也想拥有,它也是个事实,这就不会
有爱。我关心的是事实,而不是我应该怎么做。当我拥有某人,我不要他也看着
别人。当我认为他是“我的”的时候,这是爱吗?显然不是。当我在别人身旁筑
起藩篱的时候,就像“我的”,这就没有爱了。事实是,我的心灵一直这么做。
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想看看心灵是如何运作:也许,留意它,心灵就会平静
些。
学生:为什么人会有爱的需求?克:你是指我们为什么要有爱?为什么应该
有爱?我们可以没有它吗?如果你没有这所谓的爱,会发生什么结果?如果你的
父母想出他们爱你的原因,你可能就不会在这里了。他们可能把你丢出去。他们
认为他们爱你,因此想要保护你,想要看你受教育,他们觉得必须给你机会。这
种保护你的感觉,这种要你受教育、你属于他们的感觉,是他们通称的爱。没有
它,会发生什么结果?如果你的父母不爱你,会发生什么结果呢?你会被疏忽,
你会是累赘,你会被排斥,他们会恨你。所以,还好有爱的感觉,也许乌云密布,
也许污秽丑陋,但是仍然有感情,很幸运的是为你和我。否则,你我就无法接受
教育,也将不会存在于世上。
在雷哈特学校与学生谈话。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 102 */ 第四部分:爱与寂寞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1
我们在宗教上、政治上或知识上追随名人,我们只是反复记录的留声机,而
且我们称这种重复为“知识”。我们学习,我们重复,然而我们的生活依然廉价、
庸俗、无聊、丑陋。为什么?
问:我们的生活中缺乏仁慈的真正动力,而我们寻求以组织化的慈悲和强制
的正义来填满空虚。我们的生活只有性。你能在这令人厌倦的主题上指点些迷津
吗?克:对这个问题加以解释的是: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生活是空虚的,而我
们也不懂爱——我们知道感觉,我们知道宣传,我们知道性的需求,但是没有爱。
而如何转化这种空虚,没有烟如何找到火焰?当然,这就是问题所在,不是吗?
所以,让我们一起找出事情的真相。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虽然我们非常活跃,
虽然我们写书、看电影,虽然我们玩乐、做爱、上班,然而我们的生活是空虚、
无聊的,只是些例行公事而已。为什么我们的关系廉价、庸俗、空虚,而且不重
要?我们非常了解自己的生活,知道我们的存在只有很微小的意义;我们引用学
过的语句和思想——某某说了什么,什么大圣者、近代的圣人,或那些古圣先贤
说了什么。我们在宗教上、政治上或知识上追随名人,我们只是反复记录的留声
机,而且我们称这种重复为“知识”。我们学习,我们重复,然而我们的生活依
然廉价、庸俗、无聊、丑陋。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认为心灵这么
重要?为什么心灵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重要?——心灵就是观念、思想、合理化、
评量、平衡和计算的能力?我们为什么认为心灵如此重要?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
须变得有感情、多愁善感和滥情的。我们了解这种空虚,我们了解这种沉重的挫
折感。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这种肤浅、负面的感觉?的确,只有当我们在人
际关系中清醒地探讨它的时候,我们才能了解它。在我们的关系中到底发生了什
么状况?我们的关系不是一种自我孤立吗?每一种心灵活动不是一种保护、寻求
安全或孤立的过程吗?这种思考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集体的、隔离的过程吗?
我们生活的每个活动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过程吗?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它的
存在。家庭已经变成一种自我孤立的过程,它已被孤立了,它必须在反对中存在。
所以,我们所有的活动导致自我孤立,这样就产生了空虚感;而因为空虚,我们
用收音机、喧哗、谈天、闲扯、阅读、知识的获得、尊荣、金钱和社会地位等等
来填补。但是这些都是孤立的过程,因此它们只会增强孤立。所以,对大部分的
人而言,生活是一种孤立、否认、抗拒、顺从模式的过程;很自然地,在这样的
过程中没有生活,也因此有了孤寂感和挫折感。的确,爱一个人就是要与他沟通,
不只在某一特定的程度,而是全面地,但是我们并不了解这样的爱。我们只知道
爱是种感觉——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成就,而这又
是再一次的孤立过程。我们在各方面的生活带来孤立,它是思想和感情上自我封
闭的动力,我们偶尔才会和别人沟通。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个重大的问题。现
在,我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就是——高尚、拥有、空虚——而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去
超越它。我们如何超越寂寞、空虚和内在的贫乏?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超越。
大部分的人都满意于自己,要寻找新的事物是很麻烦的,所以我们宁愿保持现状
——这是真正的困难所在。我们有太多安全保障;我们的满意来自筑城墙,偶尔
在墙外耳语;有时候来个地震、来个革命和干扰,但很快地就加以扑灭。所以,
大部分的人并不真想要超越自我封闭的过程;我们只在找寻一个替代品,在不同
模式中相同的事物。我们的不满是非常肤浅的,我们要新的事物以满足自己,新
的安全、新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是再一次的孤立。我们正寻求的,不是在超
越孤立,而是强化孤立,让它得以永存,不被干扰。只有很少的人想要超越和探
究我们所谓的空虚寂寞。那些为旧的寻求替代品的人会因发现新的安全而满意,
但是很明显地有些人会想要超越那一点,就让我们与他们一同前进吧!
/* 103 */ 第四部分:爱与寂寞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2
现在,要想超越寂寞和空虚,就必须了解心灵的全部过程。我们所称的寂寞
空虚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空虚,如何知道寂寞?你是由什么标准判定的?当你
说寂寞空虚时,是用什么标准?你只能用旧有的标准。你说“空虚”,你给它个
名字,而且你认为你已经了解它。对事物的命名不正是妨碍了解吗?大部分的人
知道我们正在逃避的寂寞是指什么。大部分的人也注意到这种内在的贫乏和不足。
它不是失败的反应,这是事实,借着为它命名,我们不能排除它——它就在那里。
现在,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内容,我们如何知道它的本质?命名之后你就了解它了
吗?喊了我的名字就了解我吗?你只有观察我、和我沟通,才能了解我,但是只
是叫着我的名字,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