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关东英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关东英烈传-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诰蛘胶荆鹆梢杂行Э刂粕窖墓贰U角白急溉烤托鳎逵戮谒氖埠蛉站嚼础�5月1日,由在乡军人整编的一个守备大队在大队长小山致力的率领下沿着通安公路向恒仁搜索前进,担任诱敌任务的十团一个连在连长周询带领下在拐磨子一带和日军交火,周连长打了日军一个偷袭就迅速撤退。这个连按照王群昌的指令,和日军若即若离,始终保持接触,这对周连长是个考验,他的连既不能让鬼子跟丢了,又不能让鬼子给咬住了。所以,周询连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日军一停下来就要立即抢修工事、掩体,日军一上来打几枪就立即撤退。周询很有脑子,他将三个排分成三组,一组诱敌,一组抓紧时间休息,一组在下一个阻击阵地预先修工事,三个组轮流作业。周询果然惹恼了小山少佐,小山不顾一切的紧紧直追,发誓要将这些胆小的支那人统统消灭。周询一路将日军牵到四师预伏阵地,虎儿岗埋伏的战士们听到前面传来的枪声,人人振奋了精神,握紧手中的枪,机枪手更是聚精会神的瞄准准星,黑洞洞的枪口指向公路。周询他们本来在公路两侧依靠地形引诱敌军,到了预伏阵地一带,他下令队伍顺着公路撤退,骄横的小山大队追到虎儿岗外,副大队长一把拉住小山的手,“大队长,上次运输队就是在这里被支那人消灭的,我们还是小心点。”小山大队长从心底里就看不起中国军队,认为中国军队就是一些胆小鬼,不敢和皇军正面作战。但是副大队长的提醒,他也不能不给个面子,于是下令掷弹筒、机枪对准虎儿岗进行火力侦察,可是对于公路两侧,骄横的日军都没想到,大胆的义勇军战士就埋伏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咣咣咣,哒哒哒”枪炮声响彻山岗,埋伏在虎儿岗的义勇军战士事前得到严格的命令,没有长官的开火命令,无论日军怎样打,都不准开火。日军的炮火在寂静的山岗轰轰回响着,“你看,这里根本就没有支那人。”大队长得意的对副大队长说。副大队长虽然心里总不放心,可毕竟是副职,他还得听大队长的命令。只好不再说话,日军排出作战队形,缓缓向虎儿岗前进,日军的牛皮军靴几乎踩在义勇军战士的头上,等这一个大队1100人全部走进虎儿岗,前锋快要走出山岗了,王群昌站在山顶的战壕里大手一挥,“打”,“哒哒哒,啪啪啪”轻重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密集的子弹织成一道弹幕,贴着地面向日军罩过来,行军的日军纷纷倒下,反应快的日军慌忙卧倒,向着义勇军开枪的方向还击。然而,山顶那一个营的火力当头盖下来,加上公路两侧壕沟里的义勇军火力几乎贴着地面扫过来,日军死伤惨重。小山大队长做梦也没想到,义勇军会在同一个地方又打他的伏击。趴在地上的小山少佐,向四周看看,他的队伍完全被笼罩在义勇军的火力中,人根本就站不起来,一战来身上就会被打穿无数个窟窿。而前后的公路上突然又冒出很多义勇军战士将他们堵死,当先开路的副大队长,他的警觉性比较高,所以义勇军枪一响,他就立即卧倒在地。冷静的观察了一会战场形势,没有其他办法,困在虎儿岗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咬牙冲出去,才有活命的可能。于是他鼓励身边的日军士兵站起来和他一起冲锋,在虎儿岗负责拦头任务的是十团长戴中杰率领的一个营,戴中杰将四挺机枪摆在路边,一道强大的弹幕挡住日军前进的道路,日军副大队长挥舞着军刀冲在最前头,他的单兵作战技能的确出众,在义勇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他还能保存生命,然而,他的好运到头了,当他冲到离义勇军阵地100米的距离时,一排机枪子弹突突的击打在他的身躯,顿时,副大队长的胸口像被打穿的筛子,流出汩汩鲜血,他那粗壮的短腿终于停止了冲击,无神的双眼带着些许不甘倒在异乡的土地上。小山大队长无奈之下,只好将战死的皇军尸体收集起来,堆成工事,然而肉体堆成的工事,只能挡得了一时。随着义勇军战士越来越密集的子弹打在日军尸体上,很快,肉体工事后的鬼子也变成了尸体,他们又被小山大队长重新堆起来。王群昌看看时机差不多了,下令出击。义勇军战士端着刺刀冲上公路,与日军展开白刃战。经过一阵激烈的肉搏,公路上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日本兵了,按照惯例,义勇军战士用刺刀将那些奄奄一息的日本鬼子送回老家。这些日本畜生,不值得俘虏,送他们回老家是对他们最仁慈的礼遇。回首硝烟密布的虎儿岗,看着满地的日军尸体,义勇军战士们兴奋地打扫着战场。这次共缴获掷弹筒六门,榴弹200发,完好的三八枪600支,子弹12万发,歪把子轻机枪六挺,子弹5万发。消息传开,那些所谓的满洲国政府任命的乡保长们纷纷投向抗日政府。根据地的百姓纷纷参加义勇军,到1932年5月底,义勇军总兵力已达到五万余人。


第二十节 整风
更新时间2011…3…31 13:47:53  字数:5382

 第二十节整风
义勇军兵力发展太过迅速,以至于军装、武器、粮食都成问题,最重要的是兵力增加了,战斗力反而有所下降,主要是经过战火的老兵伤亡较大,而新参军的士兵又没有实战经验。随着义勇军的壮大,成分复杂,军官生活腐败、军队纪律有所松弛等现象逐渐显现出来,杨靖宇找方炜说这些事的时候,方炜已经注意到了这些苗头,军队山头主义、军官任意打骂士兵等军阀作风有抬头的迹象。方炜和苗可秀商量,决定根据地召开一次军政人员扩大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定在营以上级别。在抗日民主政府会议上,苗可秀代表政府总结了前期根据地建设工作,政府的工作成绩和不足;方炜代表军队汇报了前段时间义勇军作战情况,着重表述了军队建设的不足;孙玉凤则代表妇女同志总结妇女工作建设。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上述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苗可秀对这种新型的政府工作感到很惊奇,他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看来,原先他对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认识不足,进一步对方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不明白,方炜为什么会懂那么多,而且事实证明,不论政党,注重百姓的参与,对于义勇军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方炜的信任。
会议讨论很激烈,有的军官不同意官兵平等。方炜就给他们解释,大家都是带兵的人,古语云:兵是将的威,将为兵的胆。你不关心士兵,士兵怎么会为你卖命。你就不怕战场上士兵打你黑枪吗?官兵平等并不是说士兵就可以不听军官的命令,而是指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战术技能上是平等的。我敢说,有的军官打仗还没有士兵灵活,再说了,老话不是说了吗,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可见人多智慧大,军官也不是万能的。古时的将军们尚且能够爱兵如子,难道今天的我们还不如古代的将军们吗。有的表示自己一起出来的弟兄,好指挥。方炜再次耐心解释,既然大家都是抱着打鬼子的目的来参加义勇军,那就都是弟兄,在战场上,你难道能够孤军奋战?打仗毕竟是一个整体的较量,义勇军各个部队都是一个整体,没有彼此,战场上该增援就要无条件增援,该阻击就要阻击,义勇军是东北父老的子弟兵,不是那个军官的私人财产。有的说没有军饷怎么带兵,方炜解释道,我知道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可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是国家和平时期的兵,是在日军铁蹄下抗争的军队。物质条件的确艰苦,可你们想过没有,在义勇军这个大集体里,我们都有一口饭吃,如果不抵抗,被日本人抓去当苦力,别说饷钱,连饭都吃不饱。生命也没有保障,而这一切,是可恨的日本鬼子带给我们的,只要打跑了小鬼子,军饷肯定没有问题。许权中、杨靖宇为方炜的博学和口才所折服,这个人还真是个奇人,他所考虑的一切是那么周到,很多主意不知道他那个脑瓜是怎么提前想到的。他们那里知道,方炜心里惭愧的要死,好多想法都是他剽窃了后世军史、历史学家们研究总结的经验教训。会议一致表决同意,原锦州义勇军军规十一条作为新义勇军的军规,非常时期,军队和地方经费都不足,军饷只能是象征性的,军官要带头坚持朴素的生活,不得任意使唤士兵,所有义勇军各部队的兵员由总部统一调配,各级军官要服从总部调配,政府官员同样按照军队标准领饷等等措施。为了激发义勇军战士的士气,苏曼和汤惠玲拍摄的照片起到了作用,战士们通过观看日军暴行照片,朴素的民族情绪被点燃,各部队战士抱着驱除日寇的目的走到一起,那就是弟兄,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弟兄,山头主义消弭于无形。鉴于日军在占领锦州之后,虽说关东军已增兵至10万人,然而,这区区10万兵力,在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显得那么孤独,日军只能在守住关键战略要地的同时,帮助训练满洲国伪军,大量的守军由伪满军队接防。苗可秀、方炜决定义勇军暂时不做大的行动,集中精力整风,整顿机关作风,整顿军队作风。军队整风运动以师为单位,各师通过开展士兵诉苦,激发对日本人的仇恨;通过官兵互教,提高军官指挥能力,融洽官兵关系;通过大练兵,各部队都提高了战斗力。
在部队和政府机关轰轰烈烈大整风的同时,方炜就在考虑,首先要写一本关于军队作战的指导性书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义勇军要以游击战为主,而这些土匪也好,军校学员也好,都没有正规学过游击战。看来又只好剽窃伟大领袖创建的人民战争和游击战的经验了,说动手就动手,方炜一有空就埋头疾书,司徒静好奇的看他写的东西,一看差点没喷饭,“这是你的理论吗?“司徒静打趣的问道。方炜老脸一红,”去你的,现在被我总结出来就是我的理论,再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