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皇后娘娘想见皇上。”徐梦怜道。
刘娥点点头。
“皇上,皇上……”声音更小了些,却显得更加吃力。
刘娥心中一惊,静静地望着这个躺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她也爱赵恒吗,在感情上,而不仅仅是作为妻子理应对丈夫的关爱?
那女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那么迫切的想要见到,或者,她真的爱上他了吧,就算开始没有。赵恒那么好……
可是,这么多年来,她对他从来都是恭敬有加,对众位妃子也皆是宽厚对待,让刘娥觉得她只是要做一个贤妻。若是她真的爱赵恒,这么多年的感情,怎么能够掩饰的滴水不露,让赵恒这个当事人都不曾知晓?
刘娥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为了做好这个皇后,她到底放弃了多少啊!
“皇上,皇上……”声音微若游丝。
刘娥忙转头对徐梦怜道:“妹妹,赶快让人去紫宸殿请皇上过来!”
“好。”徐梦怜答应一声,调头向外面跑去。
刘娥不放心地转回头,看到郭皇后慢慢睁开眼睛,疲劳地看着她。
“皇后娘娘,你觉得怎么样?”刘娥忙问道。
郭皇后吃力地移动了一下目光,向四周看了看,问道:“姐姐,皇上呢?”
刘娥握着她的手安慰道:“皇上马上就来了。”
郭皇后微微一笑,没有力气再说话,轻轻闭上眼睛。不久,她又睁开眼睛,向刘娥问道:“姐姐,皇上来了吗?”
刘娥望了望空空如也的殿门口,心知来不了那么快,但还是安慰道:“皇上就快到了。”
郭皇后吃力地点点头,将眼睛闭起。
大约过了一刻钟,赵恒方才过来,身后跟着气喘吁吁的徐梦怜。刘娥无奈地一笑,这丫头,竟然亲自跑去叫了。
“怎么样了?”对上刘娥的目光,赵恒急切地问道。
刘娥冲他摇摇头,这样的情况,恐怕……
她没有说出来,也无法说出口,只望着他道:“一直叫着皇上,皇上快过来看看吧。”然后,站起身来,将床边那个位置让给他。
“怡儿,朕过来了,你想说什么,就对朕说罢。”赵恒在床边坐下来,拉着她的手,温柔地道。
郭皇后轻轻睁开眼睛,看到赵恒真的在身边,眸子里闪过一丝惊喜,虚弱地笑道:“皇上,臣妾做了一个梦,祐儿……还有禔儿、祗儿,他们来看臣妾了,他们想臣妾了,让臣妾陪他们一起走,臣妾要去照顾孩子了,就不能陪在皇上身边……”
“怡儿,你不能,朕还需要你,再陪朕走一段时间,到时候朕和你一起去陪着孩子。”
郭皇后摇摇头,深情地望着他:“臣妾好累,臣妾没有力气了,臣妾今生最幸运的事,便是能嫁给皇上。皇上真的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过不是百姓们所说的潘姐姐,而是刘姐姐……臣妾是个将死之人,也不想再隐瞒什么,臣妾惟愿来生比刘姐姐更早遇见皇上,那样,皇上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便是臣妾了……”
“怡儿……”赵恒轻轻握着她的手,一滴清泪在眼眶里打转。
郭皇后突然挣开他的手,玉白的手指轻轻探上他的脸:“赵恒……我可以叫你一声赵恒吗?”
赵恒匆忙点点头。
郭皇后笑了,轻抚着他的脸,虚弱的面容上绽放出璀璨如花的笑容。不过那笑很短很短,如昙花一现,然后便消失,同时抚在他脸上的手也松了,不受控制的滑落下来,重重地落在柔软的床榻上,将那被子砸出一个浅浅的凹痕。
“怡儿,怡儿……”意识到不好的事情发生,赵恒痛苦地大声叫道。
然而躺在床上的人儿,已经没有了反应,没有了气息,只是年轻的脸容上带着安详的笑容……
第六十三章 但辞
赵恒与郭皇后虽然没有儿女情长的感情,但是对其品行十分敬重。如今她离开,伤心之余,他决定为她服丧十三天,而通常皇后逝世只是服丧七天。后事皆是按照皇后礼仪办的,谥号为庄穆皇后。
服丧结束,陵寝修好,庄穆皇后的灵柩运回西京安葬,之后,便已入秋了。
本来赵恒有选妃入宫的计划,但是由于郭皇后逝世,被耽搁下了。如今郭皇后已经入土为安,边境一片和平,国内经济发展尚在进步之中,赵恒便擢大臣去挑选适合进宫的女子。
这并不是大举选秀,赵恒不觉得宫里女人太多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人多是非多,他比谁都明白,只是如今他膝下已无一子,为了子嗣问题,不得不选。所选不足十人,都是京城各官员待字闺中的女儿、侄女、孙女,不要求相貌过于出众,只要品行良好,稳重端庄即可。
一切安置妥当,新妃入宫,那已经是第二年的上元节过后了。由于宫里现今位分最高的也才是美人,还有其他几位才人,刚进宫的新妃位分不宜太高,于是便只封为宝林、御女、采女。宰相沈伦的孙女沈君宛年方十五,无论是才华,样貌,还是品行,都尤为出众,便破格封为才人,也算是给宰相面子。
匆匆岁月如水般流走,不觉便到了四月中旬。郭皇后去世已经一年了,如今后宫尚无主位,宫内之事暂且由刘娥代为打理,赵恒便决定要立刘娥为后。
当赵恒把这个想法与刘娥提起的时候,刘娥没有拒绝。虽然她并没有心心念念的惦记着后位,但是在不害人,不违背任何原则的情况下,能当皇后,当然还是不错的。她觉得,那样她便可以更多一些机会帮助赵恒治理国家了。
不过,对于朝中那些大臣,刘娥还是有些担忧。前些年建议赵恒改革的那件事,让她在外面的名声并不好,许多大臣大概都认为她是*君主的妖姬吧,如今又来了一位祖父是宰相的沈才人,他们为了讨好宰相大人,当然更加反对她。
当刘娥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后,赵恒也觉得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思虑了一段时间之后,赵恒决定为刘娥培植势力。
给后妃培植势力,无疑就是为她拉拢大臣作为亲戚,于刘娥来说,自然应该是刘姓大臣最为合适。于是,赵恒的第一个目标便定为龙图阁直学士刘烨。
刘烨为人十分刚直,另加对刘娥印象极为不好,在赵恒试探着提出这样的意向时,想都不想,便断然拒绝了。
赵恒知其是个人才,又敬重他的品性,就算被拒绝,也舍不得将其贬斥出京,无奈之下,只好暂且作罢,让他回去。
刘烨是个刚直的人,不好拉拢,赵恒总结出经验,便尽量避开此类人。于是,他将第二个目标定为名不见经传的现今开封府府尹刘综。
这天,下了早朝之后,赵恒特意将刘综留下来,待到所有大臣都散去后,貌似闲聊的与他说道:“卿与后宫关系很近,朕打算给卿压压担子,让卿担任新的职务,这件事情卿知道吗?”
刘综一听立刻变了脸色,心知皇上要为刘美人拉拢他。皇上有意立刘美人为后,若她真的被立为皇后,做了她的亲戚无疑就成了国戚,自然是好。可是,如今宰相沈伦势力庞大,沈伦党都要求立沈才人为后。这于刘美人来说是一个劲敌,皇上都未必能做得了决定,他要是贸然站在刘美人这边,无疑会成为朝中众矢之的。权衡了一下,觉得不能贸然认亲,便故意用家乡话秦腔回答:“臣本是河中府人,出身贫寒,没有什么亲戚在宫里。”
刘娥是蜀地人,自然与秦腔搭不上关系,刘综这样做,无疑就是不想给他这个面子。赵恒当时虽然放他走了,但是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不久之后,便随便找了个罪名将刘综外放到庐州做知州。刘综不是个人才,他没必要在他这里惜才、隐忍。
刘综被贬一事在朝中引来极大反响,许多大臣都认为是刘娥攀亲不成,恼羞成怒,蛊惑皇上将刘综外放,更加认定她是一个红颜祸水,不配母仪天下。
对于外面的传言,刘娥虽然不能亲见,但还是听到一些。不过,她不阻止赵恒为她继续攀亲。
刘娥心里清楚,赵恒执意要立她为后,不仅仅是因为与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沈才人为后。沈才人是宰相沈伦的孙女,沈伦在朝中本来就有极大的威望,若是沈才人做了皇后,朝中便会出现强大的后党势力,必然成为威胁到他皇权的外戚。
心中有数,但刘娥并不揭穿。她不认为赵恒这样做有错,这些年来,他已经为国家操碎了心,她不想再看到他为难,便尽量配合他。
赵恒费尽心思,攀亲之事仍然没有进展。刘娥知道如今朝中大臣别说不看好她,就算对她没意见,也不会愿意为她得罪沈伦,攀亲的事,根本无望。
刘娥觉得还是自己的亲人最为可靠,另外不想看到赵恒再为攀亲之事忧虑,便请求给刘美加封官职。
赵恒自然是不会拒绝,接着便雷厉风行的调刘美进京,给了他一个不小的官职。本来他还打算加封张耆,来为他们多争取一份力量,奈何张耆如今身体不佳,已经卧病在床大半年之久,便只好赏赐些药物金银作为慰问。
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月,赵恒再也忍耐不住,决定要在上朝的时候公布他要立刘娥为后的决定。
“不得已的时候,就演一出双簧罢。”聚绣殿内,刘娥想了想,这样说道。
赵恒思索了片刻,无奈地道:“也只好这样,只是委屈你了。”
刘娥为他把龙袍穿戴整齐,从容地笑道:“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怎样都不会觉得太委屈了,只要我们都能好好的,得偿所愿,相守到老就好。”
赵恒点点头,轻轻拉起她的手:“如此,就走罢。”
刘娥与赵恒一起来到承明殿,前来上朝的大臣们早已到齐。最前排站着的正是位高权重的首席宰相沈伦。
赵恒让刘娥留在侧殿内等候,自己一人来到承明殿中央的龙椅上坐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恒一坐下,大殿内的数百位大臣立刻撩起朝服跪在地上,高声齐呼。
浩大的声势让刘娥听得极为振奋,心想,大概当年武则天上朝的时候也是这样吧,一代女皇,让所有男人都臣服于脚下,真是潇洒。
这时,赵恒摆摆手道:“众卿家快快平身。”
“多谢皇上。”又是一阵高声齐呼,刘娥再往外看时,那些各色官袍的大臣们已经起身了,整齐地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