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仪天下 作者:毓澜(新浪2012-06-04完结)-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帮不了她一丝一毫,即便贵为天子也不能改变生命的无常,便只有安慰,让她宽心。许久,他抬手拍拍她的肩膀,轻轻道:“不会了,放心,不会了。”
抬眸对上他沉静的目光,刘娥心里稍感安慰,犹豫了片刻,低声道:“赵恒,等我走了,你再走,好不好?”
没想到她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赵恒微微一怔,下意识地问道:“为什么?”
刘娥道:“月儿不想再失去了,不想看到自己最爱的人离自己而去,再也见不到。”
赵恒轻轻垂下眼睑,望着她紧紧攥住他衣襟的手,沉吟了片刻,道:“月儿,你知道吗,恒也是很怕失去的。”
刘娥望着他,用力地摇摇头,恳切地道:“恒是个男人,比月儿坚强,月儿很少向恒提过要求,成全月儿这一次,好么?”
赵恒犹豫了片刻,艰难地道:“好,恒答应你,答应你。”
说着,他慢慢起身,拉起她的手,慢慢向殿外走去。
刘娥随着他的脚步走着,不解地道:“这是要去哪里?”
赵恒淡淡一笑,阴影之中,一双漆黑的眼眸很是生动:“在都还在的日子里,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也好让日后有个念想。”
说罢,他带刘娥出去,不让任何人跟着,一路小跑来到位于皇宫边缘位置的玉带湖。
现下是夏日中旬,正值热的时候,不过晚上微微有些风,吹得湖面波光粼粼,倒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湖边拴着一只斗篷小船,这晚虽有月光,但湖边花木丛生,打下重叠阴影,看得不是特别清晰。
刘娥打量了一下周边景色,由于这里比较偏远,平时倒是不常来,没想到这里的夜晚竟然如此之好。
刘娥微微屈身踩上小船,回头向赵恒问道:“这条船能通到哪里?”
赵恒也走上船来,解开拴在岸边的纤绳,拿起双桨轻轻划动,却问道:“想去哪里?”
刘娥偏头一笑:“当然是最好的地方!”
赵恒低笑道:“,好,那便去最好的地方。”
偏远的地方,并无多少人烟,周边除了不断的虫鸣与阵阵风声之外,便再也没有其它声音。刘娥整顿衣裙,在船上坐了下来,不再说话,微微闭上眼睛,感受这飘荡在水面上的美好。
不知何时,突然感觉周围亮了起来,她慢慢睁开眼睛,意外的瞧见湖面上飘着许多盏河灯,上面烛光闪闪烁烁,璀璨夺目。
回头向后看去,却发现他们已经离开岸边好远,连那条弯曲的洞桥都穿过了。
刘娥问道:“这便是皇上说得最美好的地方么?”
赵恒轻轻转过头来,漆黑的眼眸映着点点烛光,很是明亮动人,他静静地望着她,反问道:“月儿认为不是么?”
刘娥摇摇头,笑道:“果真是最美好的地方,月儿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她还记得,刚来到京城的那个上元夜,便是与赵恒在一起,看到河面上,那阑珊夺目的大片大片的河灯。
赵恒将手里的双桨扔到水里,在她身边坐下来,道:“这样,还会担心世事无常吗?”
从容淡静的面容上浮出璀璨如灯火的笑容,即便年龄大了,美却不曾折损丝毫,刘娥轻轻倚在赵恒的肩上,道:“世事无常本就无法改变,既然担心也没用,为什么还要担心?从容面对就是了。”
刘娥没有说,如今这份从容来自于他,在这之前,她真的已经从容不起来了。过了一阵子,她又道:“皇上倒是洒脱的很,直接将桨丢在湖里,今晚怕是要露宿在这湖面上了。”
赵恒低声轻笑,却不说什么,他伸出手去,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他也没有说实话,便是带她来这里,制造这样的惊喜,不是为了让她释怀,而是让她永远把自己放在心上。她说世事无常,何尝不是呢,这段时日他已逐渐感觉身子不再如以往那般健朗,病症算不上,处理起事务来,却已有些力不从心,只不过,一直刻意隐瞒着。对于那些飘浮在湖面的河灯,却是连看都不再多看一眼,那不过是换得她感动的工具罢了,如今目的达到,谁还去管它。

————————————
注:
①未亡人:见《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元顺面谏曰:“《礼》,妇人夫没自称未亡人,首去珠玉,衣不文采。”




第七十八章  逝去

也许是折腾了一天,太累了吧,刘娥倚在赵恒的怀里,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第二天,睁开惺忪的睡眼,刘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松软的大床上。阳光透过木格子花窗,在床尾的幕帘上洒下一片光斑。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是如她所想象的那般,飘摇在玉带湖的湖面上?
刘娥慢慢起身,慢慢调转目光,向四周看去,却发现自己正躺在紫宸殿的龙床上。
这时候赵恒已经不在了,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阳光,刘娥也知道此时正是上朝的时间。她只是有些奇怪,昨晚赵恒明明把船桨扔在了玉带湖里,他是怎么把船划上岸的,又是怎么把她带到紫宸殿而让她一无所觉。紫宸殿与玉带湖相隔那么远。
不过,她来不及多想什么,觅云便从外面走进来,笑盈盈地为她穿衣、洗漱、梳妆。
这里是紫宸殿,而不是奉华宫,刘娥有些不解觅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向她问道:“觅云,你怎么会在这儿?”
觅云笑道:“皇上身边的郑公公过去告诉奴婢的,让奴婢前来伺候娘娘梳洗。”
“嗯。”刘娥轻轻应一声,心里感觉暖暖的。
这时,小郑子端着早膳进来,放在殿内的黄梨木桌上,道:“娘娘,皇上专程让人为娘娘准备的早膳,娘娘快些趁热用了吧。”
刘娥微笑着让他放下,在桌旁坐下来,问道:“昨个儿皇上什么时候带本宫回来的?”
小郑子道:“大约子时了,皇上没舍得叫醒娘娘,便从玉带湖一路把娘娘抱回来了。”
刘娥点点头,拿起筷子,想到昨晚湖面上那闪烁的烛光,以及所谓的世事无常,轻轻一笑,觉得有赵恒在,就算世事无常,也总让人觉得安心。
用过早膳,刘娥先去杨锦华的云锦殿看了受益,见他正在老师的教导下专心读书,方才放心地回了奉华宫。
雷允恭似乎特意在宫门口等候,看到刘娥回来,忙迎上来道:“娘娘,方才孙太医来过,得知娘娘不在,便回了太医院。”
刘娥心知他是过来禀告刘美的病情,便向雷允恭问道:“孙太医有没有说什么?”
雷允恭摇摇头道:“孙太医得知娘娘不在,就回去了,没有说什么。”
刘娥道:“小允子,你去太医院走一趟吧,让孙太医务必马上过来,说本宫有话要问他。”
刘娥回到正殿,拿起案几上的书卷没翻看多久,孙太医便过来了,跪在刘娥面前道:“臣拜见皇后娘娘。”
刘娥摆摆手让他起来,道:“孙太医无需多礼。”念他一把年纪不容易,便让觅云搬来一把椅子给他坐下。
“臣谢过娘娘,”孙太医向刘娥道谢之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苍老的面容上出现忧虑之色,有些犹豫地道,“刘大人……”
刘娥忙道:“哥哥病情怎么样,孙太医但说无妨。”
孙太医缓慢地摇了摇头:“是臣无能,没有能力医好刘大人的病。”
刘娥见他一脸凝重的样子,顿时觉得事情不太好,忙问道:“哥哥他到底得了什么病?”
孙太医踟蹰了片刻,道:“刘大人不让臣告诉娘娘,但臣觉得不该隐瞒娘娘,刘大人他……其实根本不是得了什么病,而是伤……”
“伤?”
孙太医点点头:“刘大人早些年在外地曾负过箭伤,伤势比较严重,当时又没有彻底医好,是以留下咳嗽的毛病。”
“负过箭伤?本宫怎么从未听说?”刘娥问道,“多少年了?”
孙太医道:“十多年了。”
刘娥突然想起十多年前刘美在西北领兵的时候,几乎很少有家书送来,难道就是在那个时候负的伤?
西北的条件那么差,贫穷落后,干旱少雨,是以身上的伤没有彻底医治好,还留下了咳疾。刘娥心里顿时明白,那么长时间不来家书,就是怕她担心。
刘娥此时最为关心的还是刘美的身体情况,便不再多想,向孙太医问道:“真的没有医好的可能了么?”
孙太医沉重地道:“刘大人伤病多年,彻底医好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想办法尽可能的延迟他的生命。”
“这么严重……”刘娥敛起目光,心底微微泛痛。她开始以为他只是一点儿小毛病,让孙太医医治一下就能好了,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许久,她努力压下心底的疼痛,问道:“还能延迟多久?”
孙太医捋着花白的胡须,想了想,道:“多则一年两年,少则……几个月……”
啪的一声,手里的书卷重重地落在了雕花地板上,刘娥眼眸中闪过一丝悲恸之色,喃喃地道:“几个月,几个月……”
这个消息比得知其他人的死讯还要让她难过,那种悲恸之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李太后去世的时候没有,郭皇后去世的时候没有,张耆去世的时候没有,宋冰儿去世的时候没有……刘娥才发现,在她心里,刘美与别人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来,不仅是表面的兄妹,她的内心早已把他当成了至亲的亲人,可以与母亲、赵恒一样,在她心中无可替代的亲人。
孙太医起身捡起地上的书卷,放在刘娥身旁的桌案上,道:“皇后娘娘不要太过忧心,臣一定会竭尽全力为刘大人医治的。”
刘娥微微点了点头,道:“有劳孙太医了。”然后让觅云送孙太医离开。
她心里好难过,必须要冷静一下,才不至于如此心痛的厉害。至于刘美受伤的事情,她觉得赵恒不可能不知道,大概是在瞒着她。
孙太医走后不久,雷允恭便过来禀告,说丁谓来了,请求见她。
刘娥心知此时已经下朝了,但刘美的病情让她十分难过,此时无心见他,便让雷允恭告诉他,她一定会尽力在皇上面前举荐他,让他先行离开。
下午城儿来的时候,刘娥也没有去见他,只让人把他带到紫宸殿见赵恒,自己则一个人坐在殿内的案几前,不让任何人伺候,望着阳光打在殿内颤动的光斑,静静地发呆。
心里怪罪赵恒没有把刘美当年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