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 作者:叶知萦(潇湘2012.8.7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静女 作者:叶知萦(潇湘2012.8.7完结)-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提及巫师的话,先前凶悍无比的妇人忽变得无比虔诚,满眼是对巫言的信奉。
  早在明砚朝之前,巫族在蜀人心中,便是令人敬畏的通神之族。明砚朝创朝伊始,巫人便在所有的重大事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比如,创朝时,当时与开明王室毫无血缘关系的明光帝,便是靠着巫族的一句支持赢得了留守蜀民的信任。
  又比如,明光帝时期,那场恐怖严重的瘟疫里,是巫族神女神奇的挽救了成千上万蜀人的性命……
  总之,如今巫族,已是深入蜀人心中。即使觉得有些巫人的行为有点过分,畏于他们的巫族身份,也多不敢计较,仍旧有很多的蜀人盲目的听从巫族的话。
  “你家大兄弟病倒,怕是悲伤过度,加上目睹爹爹惨死,难以承受。小孩子受惊,多是被猛虎吓坏。往南城十里医馆,去请个巫医替他们定定惊,抓几副药调调身子,很快没事。至于说老人家怨气难散,怎会呢?他是舍不得孙儿受难,才舍命相救。难道死后便回头加害自己苦心保护的孙儿?”
  女子耐心的劝引,声音宛若拂面相迎的微风,温和舒服。
  “十里医馆。那里的巫医,都是师从神女,信誉很高。小大姐,你就听这位娘子的话,让小哥妥帖的葬了老人。若是真闹鬼,你们就去找蓝巫族的巫师,他们作法驱邪,比其它巫师实在,灵验。”
  围观的人,开始受温善妇人影响,纷纷热心的劝解,提建议。眼见那泼血大骂的悍妇已逐渐软和了态度,戴毡帽的女子悄悄的转身,退出了人群。
  “老师!”
  
  




☆、010 许诺

  眼尖的看见熟悉的身影已转身淡然离去,杜鹃忍不住扬高声调呼喊了一声。生怕一闪眼,一向来去无踪的老师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只因她的老师,偏好安静,不喜张扬。常常赠人援手,待人心生感激意图报答时,她已悄然离群而去。
  女子闻声,顿步,转头,微笑看着杜鹃快步走来。
  “老师。”
  终于走近,杜鹃欢欣的唤了一声,便伸手挽住了老师的臂弯。
  “你真的回来了?!”
  女子笑得更加灿烂,仿佛在这里遇到杜鹃,是件很开心的事。
  “嗯。”
  “老师,有您这般常常尽心为巫族树立好名声,难怪巫人越加放肆了。”
  每每遇见老师,总是在这样的场合里。每次,杜鹃总忍不住故意的埋怨一句,毫无恶意。只是想起那些借着老师和神女用心塑造的巫族名声到处作恶,她总替老师她们感觉不值。
  “你们父女至今就这么仇恨巫族吗?”
  听多了杜鹃如女儿般的撒娇埋怨,老师也不计较,淡淡一笑,故意打趣。气质相近的师生两人,就这么边说边走,早将身后那群人抛得远远的。
  她们,偶然相识于五年前。一开始,她们是受彼此身上的特质吸引。她喜她的灵慧,她佩她的沉静。
  当彼此晓得,一个是闻名的杜鹃,一个是最接近神女蓝湘的巫医,加上性情的相投,两人交情迅速加深。
  从老师身上,杜鹃不曾刻意学过什么。每每相处,杜鹃总爱静静跟在老师身边,看乐善好施的老师在面对民生疾苦时眉间升起的恻隐;观她在赢得芸芸众生感激记恩时容色的淡然;察她在对待粗鲁无礼野民时胸襟的雍容大度。无需进言讨教什么,只是静静的跟随着,观看着,杜鹃便觉得从老师身上学到许多许多。
  面对老师,杜鹃的心情常常是自在舒畅的。五年来,杜鹃只要想念老师,便不计路程,特意跑去老师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制造相逢的机会,然后跟着老师四处游走。
  殷宇,便是有一年追随老师的脚步在路上认识的。
  通往朱提神山灵巫谷的西城郊外,有一片清幽的竹林,师生两人走到了这里,便找了处干净的地方,坐下。
  女子一直面带微笑的听着杜鹃讲述一年不见的经历和变化。听见杜鹃关心的问及自己的情况时,老师灿烂的眼神顿时暗了暗。
  “老师,您为何伤心?”
  杜鹃心细的捕捉住老师一闪而过的心情,温和的问了一句。
  “没什么,只是为了一句话,耿耿于怀,难以舒解。”
  老师淡淡笑了笑,伸手轻轻的拍了拍心头,仿佛要抚下梗在心头的不快。
  “老师,陛下与神女争执,是真的么?”
  忽然想起离开茶馆前听到的议论,杜鹃敏感的觉得,老师是为相关的事伤怀。
  “昨日才起的事,今日街上便传开了?”
  老师的笑容忽然闪过一丝苦涩,很快,便恢复轻松,淡淡继续:
  “真的,不过那是陛下无心之过。”
  “老师在替神女难过?”
  杜鹃立即了悟,老师是神女的好友。神女许多的事,从来,都是从老师口中了解的。
  “两个都有。陛下向来仁孝,说出这番话,他也很难受。”
  老师善意的替明殷帝说话,毫无一点诋毁和愤怒。可见,常年跟随神女蓝湘的老师,早已把明殷帝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宽容关顾。
  “老师,神女用心教子,结果换来这般的对待,她才是最伤心的那个吧。”
  虽然同情明殷帝,但仰慕了多年的神女,同样令她深深关顾。
  “是很伤心。”
  老师缓缓的说了句,便努力的将梗在心头的难过压下,沉默了一会,才轻声继续:
  “也好。本不该当他的母亲,令他痛苦至此。或许撇清了关系,他方有解脱。是不是母亲,没关系,也不重要。她从不曾想过要得到母亲该有的享受。不曾要求亲爱的孩子必须回报什么。”
  老师淡淡的说着,仿佛是无意中想通了什么,唇角渐渐扬起了一抹静静的微笑,语气变得轻松自在。
  “只是,为什么连你也拒绝了他?陛下在你眼中,不值得眷顾吗?”
  老师平静了心情后,转头认真的看着杜鹃。
  “老师,陛下品性高华,韬隐睿智,理当是救民于难的王者。如果他就是帝,杜鹃小时的后梦,可以不是稚言。杜鹃愿意立在他身旁,助他、扶他、支持他。人生的打算本就不能事事作实。为了他,改变人生的方向,又如何?只是,我爹爹有坚持的理由,杜鹃尊重爹爹的决定。”
  “如今局势,已让陛下陷于劣势;你们父女俩的拒绝,更令他孤立无援,独撑大局。杜鹃,你忍心吗?”
  听出了杜鹃话里的坚定,老师沉重的叹了叹气。
  “明砚朝内聚拢的都是有心复国志士。是老师期望过高,忧虑过度。当今陛下自小就有睿敏美名在外。想必不是别人传说的这般不堪。倘若真有错失,民将不得安生。可是近年来,我朝子民生活尚属安逸,并无怨言载道。可知当今陛下不过是经验尚浅,纵然真有什么令人微言的举动,也是一时的迷乱,调整磨砺过后,当是我朝一代明君。”
  杜鹃温情的安慰着,说出的话合情合理,加上语调温和,让人听得心情舒服。
  “杜鹃,你对他如此自信。甚至能体谅他的苦衷。如若有朝一日,他有难需助,你可否为今日之言做下印证,极己所能扶正他?”
  一时之间,老师的话让杜鹃失了言语。她为老师所作的假设怔了怔,忽然认真的承诺:
  “会的,老师放心。”
  
  




☆、011 欢乐友朋(上)

  北城明里间一古朴幽深、置荒已久的大宅后院里,一抹清雅的身影静静立在院中。她出神的回忆着往事,满目感慨,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温馨快乐、亲人环绕的小时候。
  吱呀一声,半掩的院门被轻轻推开,一颗灵俏的脑袋探了探,随即一抹俏白飘了进来,自在的踱步而来。来人好奇的东张西望,满意的打量着入目所视的建筑架构后,便充满夸赞道:
  “青青草,古朴清幽,好雅致的大宅,我一进来就不舍得出去了。难怪你这么多年来一直念念不忘。”
  “你怎么来了?”
  听到熟悉的声音,杜鹃回神望向来者,有点意外。
  刚才跟着老师离开人群时,不见青青,杜鹃便认定她是回家了。因为刚才众人围观的附近,就是十家所在。这个时候,青青应是在家与兄嫂团聚。
  “因为你在啊。”
  青青眨眨眼,俏皮的说。
  “你没回家?”
  杜鹃有点吃惊。
  “嘻。有啊。十里安跟他家那个阿惠坐在门边数瓜子,推托着不做饭。数到单数的,不服气,顺手抓起一颗扔到嘴里。双数的那个辩不赢,也学着磕走一颗。你一颗我一颗,不把瓜子嗑完,怕是谁也不罢休。”
  “你怕被抓去做饭?”
  杜鹃忽然微笑的逗弄青青一句。
  “做饭?我很乐意呢!顺手抓把沙子下锅,吃崩他们的牙,多好玩!”
  青青轻俏清亮的声音,充满了玩趣。
  “你的阿拉神灯没找到吧。”
  侧头好奇地瞅了瞅杜鹃身后大门敞开的房间,青青忽然揶揄一句。
  “真的不见了。”
  杜鹃无比失望的转过了身,满怀思念的看进房间,目光停留在一案桌上,愣愣的看着空旷无物的桌面。多年前,娘亲最爱在这案桌旁读书、刺绣、刻画……
  当年那盏美丽的花灯,最后放置的地方,也是这里。娘说,那盏灯,有她的故乡。娘还说,让爹爹带着她回家。只是,灯没做好,娘就走了,留下一盏半画花灯陪着自己。
  那时,年幼的她守在灯旁整整一个下午,等着娘回家。结果,等来的是一群陌生的人,沉默的带着她进了王宫,看到了永远沉睡的娘亲,看到了久盼不归的爹爹。
  之后一番变化,爹爹牵着她走出宫门后,承受太多的她,不知何时,依靠在爹爹肩膀上的自己早已疲惫睡着。爹爹说,她沉沉的睡了一日一夜。醒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带着娘离开了古城,在前往砚南郡的途中。
  等到安定下来,她帮着柳叔清理搬来的物件时,才惊觉娘亲留下的那盏花灯竟然没有带来。得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