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恪儿,翕儿,都在这呢?”一个威严的声音传来,我看见太子与紫衣少年都作揖叫道:“父皇。”
顺着明黄长袍往上看,只见那男子面容刚毅,有些严肃,嘴上留着两撇胡子,却看着有些可爱。遂笑了开来。
“这便是萧家闺女?”皇帝上前,仔细打量着我。
“是的,皇上。”原本跟在皇上身后的姐姐立马上前,拉着我的衣袖,“快跪下给皇上行礼。”
不知是不是刚才被白羽箭吓着了,这才反应过来,而刚刚我居然站直着冲皇帝傻笑。。。
立马俯身跪拜,却被皇上拉了起来。“嗯,小姑娘长得倒是伶俐。丫头,刚刚为何而笑?”
想了会,不知道该如何答话,有些紧张地捏着手心。罢了,实话实说吧,“皇上的两撇胡子,很可爱。”
“哈哈哈哈,小丫头,你也很可爱,叫什么名字。”皇上抱起我,笑得开怀。
“梓菀,萧梓菀。”
“嗯,以后便留在宫里,陪太子读书,可好?”
我侧头想了想,这位太子明显很嚣张,且不喜欢自己,陪读不是送命么?可父亲说过,抗旨是要杀头的,怎么办才好?
“那这位哥哥也要伴读么?”我手指向紫衣少年。
感觉我的举动似乎惊着了在场的所有人,紫衣少年也抬眼看着我,眼睛晶莹闪亮,带着诧异与一丝温暖,一时晃动了我的心。
“怎么,刚刚是太子欺负你了?所以不喜欢他?”皇上的问话,我差点就想点头了,可却看见了姐姐有些忧虑的眼睛。
总归姐姐对我很好,遂甜甜一笑,“没有,太子刚还和我一起玩耍呢。不过太子喜欢这个紫衣哥哥,我们三人可以一起读书么?”
“哈哈哈哈,好,好,三人一起读书。”皇上将我放下,走到太子跟前,拍着他的肩膀,“以后多向你大哥学习,别太调皮贪玩了。”
…
回到子宸殿,姐姐领我去了给我安排的房间。很是郁闷,居然在太子隔壁。太子显然也不喜欢这样的安排,冷哼了一声,却不敢反驳自己的母后。
“翕儿,梓菀仅长你一岁,便不需叫小姨了,当做伙伴,平日一块玩吧。”
“知道了。”太子斜撇了我一眼,便不再说话,回到了自己房间去。倒是姐姐领着我进房,似有话要说。
“刚刚梓菀可是受委屈了?太子年纪小,梓菀便多担待些。以后领着太子好好学习。莫要再嬉戏。太子今后是一国之君,姐姐相信梓菀能好好引导他。”
呃。。。不过八岁的小丫头,我能做些什么,将来太子做了皇帝,肯定是个暴君,还不如紫衣哥哥呢。。。突然被这想法吓倒,看着姐姐心事重重的样子,恍惚明白过来,姐姐怕紫衣哥哥夺了太子的东西吧。
“姐姐放心,以后咱三人一块读书,紫衣哥哥学会的,梓菀便不会叫太子落下。”
不知是不是觉着我很懂事,姐姐欣慰地笑开了。“好妹妹,你很聪明,心里都明白着。太子有你陪伴,姐姐也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有个成长过程,大家耐心看下去吧~
看不下去的话,就砸块砖再走吧~
☆、第二章 伴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句话什么意思?夫子让我们背诵,可说的是什么都不清楚,多难背呀。”趁着夫子离开,我撑着头,无奈地看了眼手边的《诗经》。
“那是你蠢笨。”一旁的太子嬉笑着说道,抢过我手边的《诗经》。
我剜了他一眼,也不与他计较,夫子来时,他总归要还书的。陪他读书已经三个月了,他简直就是个小魔王。每次来学堂,桌子里总不时发现蝗虫或蚕蛹。平日课上趁着夫子转身,就爱揪我发丝,可疼了。连课后都不放过,时常拉着自己,躲了太监宫女,去后院荷塘抓鱼,或是上树掏鸟。。。每回都弄得湿嗒嗒或是狼狈不堪地回去。姐姐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总是无奈叹息,却又纵容他。
听老嬷嬷说,太子生母不是姐姐,而是一位红颜薄命的绝代佳人——然昭仪。她在太子三岁时去世了。恰巧姐姐无子女,便央皇上将他抱了来,这些年一直当亲生孩子疼宠着。想着他也如自己般失去母亲,便有丝心疼,也不多和他计较。每次他闯祸,也愿瞒着护着。
“小丫头想什么这般入神?”额头被人轻弹,便看见向延恪温润的面庞,一时红了脸,低声道:“恪哥哥,没什么,只在想那句诗什么意思。”
三人一起读书,太子总爱闹自己,却不大敢惹恪哥哥,以致恪哥哥总是沉默在一旁温书。却没人注意到,我总爱默默地注视他,看他翻书,瞧他写字,盯他作画,听他弹琴。他嘴角总是带着一抹微笑,温暖而恬静,在这浮华宫闱,给她最深的安宁。
向延恪笑着回道:“这句话意思是,‘想起我离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路途泥泞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说的是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的哀戚。”
“打仗很苦么?”突地想起了在山西的小姑姑,难怪小姑姑总是郁郁寡欢,是姑父出征很少在家的缘故吧。
“男子汉上阵杀敌是种荣耀,等我长大,也是要带兵打仗,保家卫国的!”一旁沉默的太子突然说道。我不禁想笑,这个无法无天的天之骄子,上战场?怎么可能。
“哈哈哈哈,翕儿有志气,不愧是我向家的子孙。”听见大笑声,我回头一看,走进的是北康王,太子的叔叔。不过十六岁,却早早有了封地,只等满了十八,便要离京的。本是住在宫外北康王府,因为太后病重,只得他一个亲生儿子,所以最近频繁进宫。
北康王眉目英挺,姿容姣好,自有一股风流。且待人和善,为人爽朗,不似皇上的严肃。看着一侧的向延恪,他长大后,是像他父皇多些还是像这位叔叔?不过那位太子殿下,将来肯定像不来皇上的深沉内敛。
“皇叔来了,快教翕儿射箭吧,这些‘之乎者也'就要把侄儿逼疯了。”太子上前,拉着北康王衣袖央求。
“好。皇叔可要好好检察,这段时间翕儿可有好好练箭。”说完走过来冲我笑了笑,“菀儿长高了,来,随康哥哥一道去毓阳宫。母后最近常念叨你。”
“皇叔,为何梓菀叫你哥哥?不要!这样我比她辈分小!”太子在一旁嘟囔着嘴。我不禁想笑,这小孩子,好喜欢充大,遂调侃道:“我本就长你一辈的,我可是你小姨。”
“切!不要!明明就和我一般大!你都叫大哥恪哥哥的,却老把我当外甥!哼!”说完气冲冲地想往外走。
我笑着冲他背影喊道:“谁和你一般大,我比你大上一岁的!小太子!”
我话音刚落,本是缓步前行的太子突地跑了起来,一眨眼便不见人影了。这跑步的速度,真快!
“翕儿小孩脾气,不用去理他。我保证过会儿他还得黏上你。”北康王说完抱着我去了毓阳宫。
…
“梓菀来了?到哀家这来,让哀家好生看看。”当今太后、北康王生母,亦是我的亲姑姑。这位姑姑不似小姑姑般与我亲厚,我进宫后,统共不过见了她两回。而她身侧站着的,是长公主向平昭。
我对长公主不甚了解,但也常听姐姐提起。北康王行过礼后,我亦规矩跪下,“梓菀给太后请安,给长公主请安。”。
太后让丫头搀起我上前,坐在太后床边,太后久病,面容苍白,满头华发丛生,但从轮廓,不难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她右手抚上我的脸,“长得像姑姑年轻的时候,这段时间在宫里可还习惯?”
我有些想笑,姐姐说我像她,这回姑姑又如是说,莫非萧家人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却也只是恭敬答道:“大家对梓菀很好的,不过有些想家。”
“哈哈哈,念家好,念家好,哀家当初进宫时,也很是想家。梓菀平日没事,便可随你姐姐来看看哀家。看见你们,便想起年轻时在娘家的日子。”
“梓菀晓得了,临进宫时,父亲交待了,这宫里属姑姑和姐姐最亲。”低眉顺目,永远容易讨得人欢心。
“呵呵,梓菀倒是懂事。”说完又见她对一旁的宁平昭说道:“平昭也念家,这隔三差五的便往宫里头跑,也不管规矩了。”
长公主有些红了眼眶,“夫君战死沙场,平昭又能如何?日日守着空荡的上官府邸,不过只能独自垂泪罢了。”越说越伤心,竟嘤嘤滴哭起来。
总归是亲生女儿,太后一时也是难过,握着长公主的手叹息:“苦了昭儿!你公公年纪也大了,须得你好生照料,一大家子,确实累得慌。要不,将瑾之边放到哀家身边教养吧。”
“亏得母后上心,可母后身子也不好,莫让瑾之给累出病来。”
我站在一旁看着,都不知如何答言,突地听见北康王道:“要不将瑾之放皇嫂那。有梓菀和太子一起,倒有照应。”
太后听了,犹豫会道:“也好,回头哀家同梓衿说说。对了,梓菀最近陪着太子读书,也用心些,有什么麻烦的,都来和姑姑讲。”说着将一只玉镯套在我手上,“出嫁时,你爷爷送姑姑的嫁妆,如今给你了。连你姐姐,姑姑都没舍得送。”
看着手腕上略大的手镯,好似一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