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扫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王扫北-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俊�
沈万三一听,就知道来者不善,可我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但是看形势不借又不行。怎么办呢?沈万三眼珠转了转,慢条斯理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既然王爷看得起老朽,老朽自当鼎力相助。不知王爷打算借多少呢?”
还没等燕王开口,姚广孝在旁边说话了:“阿弥陀佛。老英雄,我们未来之前就合计过了,由于工程浩大,需费甚多。我们也知道你仗义疏财,急公好义,肯为国家分忧,你呢,有多少钱就拿出来多少钱得了,只要我们大业成就,你也是名垂青史啊!”
姚广孝这一句话好些没把沈万三给气昏了。什么名垂青史,那顶个屁用,你用这一句话就想把我的银子都拿去,那怎么能行呢!他把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一样,在这讨价还价。
姚广孝一看,这些人都是守财奴,光说好听的不行,干脆就刚柔并进。想到这姚广孝把脸往下一沉:“老英雄,你不要推辞了,我看燕王是有道的明君,礼贤下士,两次前来你府拜望,而且有言在先,借钱还要加倍奉还。可是你却推三阻四,不愿开口。我问你,你把那么多钱留给谁用呢?有钱人都不敢在这儿住,你为啥敢在这儿住?是不是你与元人有勾搭,把这笔钱留给元人作军需?如果王爷究起这些事来,问你个叛国投敌,抄家火族,你这银子一两也剩不下,得全数充公,到那时你可悔之晚矣。”
沈万三一听脸都吓成白纸了。心里说这哪是借钱哪!后来他一琢磨,光棍不斗势力,我在他们的统治下,他们真要翻了脸,我还能有个好吗?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王爷,军师,钱都是身外之物,我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国家有了困难,我双手往外一交,还能表一表我爱国的心肠。不过呢,我也有为难的事。”
燕王就问:“老英雄,你把为难之事给我讲讲,只要小王能办到的,定要给你解决。”
沈万三看了看燕王,正色说道:“千岁,此事非你解决不可。实不相瞒,老朽年逾花甲,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凤莲。我也不是当着王爷和军师的面夸我这姑娘,那长得是太好了,论模样,气死月里嫦娥;论才学,比一般的举人还要高得多,知书达理。现今年方二九,到了成亲的年龄。由于我要求条件高,凤莲要求也不低,就这样耽误到如今。老朽早就打定了主意,只要我女儿能找个好女婿,我要把我的全部银两作为陪嫁。如果千岁同意的话,我把姑娘许配给你作王妃,这样既合了我的愿望,我以后也有个依靠,要办成了,我有多少钱拿多少钱,要不答应,对不起,一两银子我也不借,我还得为我女儿留着。”
燕王当时愣住了,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回头看了看姚广孝,军师给作了主了:“阿弥陀佛。老英雄,你说的当真?”“女儿终身大事,岂能开玩笑吗?再说我想要我女儿当王妃,我要说话不算,岂不犯下欺君之罪吗?”“既然如此,老僧从中为媒,就把你女儿许配给燕王千岁。”
朱棣一听,埋怨军师,怎么不和我商量商量就作了主呢?怎么办呢?燕王想了想:“这事并非是我搪塞,不过有件事我要说清楚。我从小聘定中山王徐达的女儿徐金定,那是王妃。你的女儿许配给我,我乐意是乐意,但是只能做侧王妃。你要同意,咱就定下来,不乐意此事就算做罢。”
沈万三一听,还有这么个茬口,侧王妃也行啊。沈万三向燕王告辞,回内宅跟老婆商量,老婆也同意,这事就定下来了。以后应聘之事,不必细表。
沈万三告诉燕王,银子我要作为陪嫁,全部献出,你就准备车辆来拉吧。沈万三的银子在哪放着呢?都埋到地底下了,他放在上面不放心,怕别人抢去呀。这些年的积累,这家真发了大财了。燕王为拉这银子,地下挖了三个坑,这三个坑太大了。没法填,怎么办呢?后来修建北京,把坑里灌了水,三个坑变成了三个海,就是现在的中南海、北海和什刹海。当然这都是传说,沈万三住在西山,怎么能把大批的银子埋到北平城里呢?不过通过这个事证明沈万三是活财神得了。
自从沈万三捐钱之后,燕王有了钱,腰板也硬了,大兴土木,遍请高人,修王府、修街道、修城墙、修长城,兴水利、建驿站、招军队等等,不到三年,燕地人口增加了二百多万,燕军步骑八万多,加上连年丰收,真是仓廪充实,兵精粮足,文修武治,国势日昌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京都南京,现在出了一件大事,就是太子朱标因沉湎酒色,身患绝症,于洪武二十五年一病身亡。太子一死,皇储问题又提出来了,以曹国公、全国兵马大都督李文忠为首,提出立贤,要求立四殿下为太子,但这时候功臣多数都被杀了,李文忠势单力薄;而以马皇后和驸马韩金虎为首的一派,势力十分强大,他们以宗法不可紊乱为名,坚决主张立嫡长孙幼儿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也就同意了。
这件事情刚刚结束,燕王在北平整军经武、修筑城廓、扩招军队的消息传遍了各地,齐王、鲁王无不高兴,马皇后闻知是大发雷霆。她原本想害燕王一死,没想到把他逼好了,连夜间她把韩金虎、马兰召集到深宫大内,指着他们的鼻子一顿臭骂,把他们骂得狗血喷头,两个人吓得直冒虚汗。马皇后骂足骂够了,韩金虎抖衣服跪倒磕头:“国母息怒,听小臣回禀。当初朱棣离京之时,臣与国舅曾定下四条妙计,意欲置他于死地,一是不供粮草,二是途中截杀,三是请君入瓮,四是黄河岸围歼。不料事有变化,都被他侥幸躲过。为今之计,臣以为朱棣的羽毛尚未丰满,我们应及早下手,免留后患。”“以卿之见呢?”“以臣愚见,第一,采用釜底抽薪之法,以朝廷名义给北平派去都指挥使,可让臣手下大将王信担任,以控制兵权。另外,对投奔朱棣的文武官员,许以高官厚禄,离间其上下关系。这样,朱棣失去兵权,再能众叛亲离,便可不攻自破。这第二吗,恕臣不敢直言。”“说吧,事到现在,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谢国母。现在元朝的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仍然不时向南侵犯。我们不妨派一专使,去见脱金龙,让他出兵攻打北平,他只要一出兵,我们再里外夹击,朱棣腹背受敌,是必败无疑了。”
马皇后一听,这事关系重大,朝廷要真这么干,叫老百姓知道了会是什么舆论。皇上能答应吗?但她又一想,现在皇上有病,不是我说了算吗?先瞒着皇上,以后再讲。马皇后沉吟多时,这才对韩金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非比一般,你要绝对保密。为了以防万一,不要由朝廷出面,以你私人名义派代表与脱金龙联系一下,看发展而定。”韩金虎心领神会,连连应允。他们又密议一会儿,这才告退出宫。
马皇后回到寝宫,越想心里越没底,越想心里越害怕。这几年元勋宿将被我杀了那么多,他们的亲朋故友,门下旧部,谁不恨我呀,倘若朱棣把大旗一挑,这些人都会前去投奔。假若南京再有人内应,变生肘腋,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想到这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忽然她又想起两个人来,头一个就是燕王的母亲瓮贵妃。瓮贵妃虽然胆小怕事,但她是一面旗帜呀,现在朱棣成了气候,瓮贵妃说话就有了分量,就会有人往她那儿靠,我必须想办法尽快把她除掉。第二个,她想起了曹国公李文忠。因为李文忠是皇上的亲外甥,所以在几次大狱中都没有被马皇后杀掉。但是马皇后对李文忠并不放心,因为李文忠和那些开国功臣关系密切,对屠杀功臣常发怨言,特别太子死后,他又竭力提议立朱棣为太子,马皇后对他是恨入骨髓。况且现在他掌管着大都督府,明初的大都督府负责全国军队的选迁、调遣,大都督就是天下的兵马大元帅。马皇后就怕他和朱棣拉起手来。这个祸根也必须拔掉。这两个人先害谁呢?瓮贵妃势力小,先从她下手,然后再趁机会杀掉李文忠。
马皇后打定主意,说干就干。她吩咐一声:“来人哪!”宫女急忙过来:“参见国母。”“吩咐御膳房准备一桌上好的酒菜,你再去把瓮娘娘给我请来,我有事跟她商议。”“是。”宫女准备去了。
瓮娘娘这会儿正面对宫灯掉眼泪呢。为啥呀,她想儿子呢。自从儿子离京之后,转眼几年了,连一封书信也没见到,也不知道儿子现在的情况如何,母子连心吗,她能不忧虑吗?瓮贵妃呆坐在桌边正想心事,宫女向她禀报,说皇后请她到长寿殿赴宴,有要事相商。瓮贵妃闻言就是一愣,赶紧把眼泪擦干,心说这叫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她明白,马皇后心狠手辣,对自己,对朱棣,常常怀恨在心,今日突然请我,一定没有好事。瓮贵妃的心当时就缩紧了。但是也不敢不去呀,人家掌管内宫,谁敢不听啊!况且现在皇上有病,由皇后代摄朝政,手握生杀大权,谁敢不听啊。瓮贵妃赶紧叫宫女帮助自己化了妆,穿好服装,乘风辇赶奔长寿殿。
瓮贵妃来到门前下风辇,轻移莲步往里就走,来到了长寿殿。往屋内一看,灯烛辉煌。马皇后居中而坐,满脸笑容。瓮贵妃一见心里乱跳,浑身汗毛都奓;起来了,她还得强打精神。往前紧走几步,跪倒身形:“国母在上,臣妾参见国母千岁千千岁!”“哟,妹妹,你怎么那么客气呀,自家姐妹,还磕什么头呢?来呀,快把瓮贵妃搀起来,这边落座。”瓮贵妃又磕了个头,这才坐下,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
马皇后拉着瓮贵妃的手,十分亲昵地说道:“妹妹,虽说皇上嫔妃成群,可还得数咱姐俩的感情最近,无话不谈哪。在战争的年月,你含辛茹苦,扶佐皇上,历尽风险,给皇上生男育女,姐姐我每当想起此事,心里就疼你。妹子,今天晚上没有别人,就咱们两个叙叙旧,我还特意为你准备下一桌丰盛的酒席,这些也都是你爱吃的,以略表我的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