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莽王朝-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ㄒ椋Φ蔽瓮跫依衔濞D――成都侯王商掌管城门兵。
在她的建议之下,刘骜同意了,他对于当初没有选择让王谭当辅政大臣,似乎也有点后悔。为了弥补前过,他任命成都侯王商以“特进”的身份总领长安十二门的城门兵,开设幕府,与大将军一样,具有征召选拔官吏的权力。即便如此,王政君仍然觉得不满意,为了使得娘家重振雄风,她必须要在娘家的子弟之中,找出一个栋梁干才,重新支撑起王氏豪门的大厦。终于,在她的视野之中,出现了一个人―――二弟王曼之子王莽。
王鳯病重期间,王莽不辞辛劳地小心伺候,深深感动了王鳯。故而王鳯临死前向朝廷推举王莽。先是做黄门郎,后又升任射声校尉。王莽这一路走来,过的实在不容易。王莽的官位虽然远远比不上淳于长,但他的才学、声誉却是淳于长望尘莫及的。
王莽的优异表现以及美好声誉,就连住在深宫中的姑母王政君也听说了。王莽的出现,使王政君终于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为了维持王鳯留下的基业,王政君有意培养他,屡次在刘骜面前提及这个侄子。王莽的五叔―――成都侯王商见王莽的家境太差,向皇帝奏请分出自己的一部分封邑给王莽。王莽的至交好友戴崇、金涉、陈汤等朝廷红人,也都曾出面为王莽说过好话。可刘骜却是死活不肯答应:老太后一天不答应赵飞燕做皇后,朕就决不松口!看来,他真是王八吃秤锤——铁了心。无论谁来说,他只有一句话:“现在没有合适位置,再等等!”
王政君就是再傻也明白儿子的病害在哪里。她权衡利弊,觉得:顶牛是没有用的。最终,她选择了妥协:以赵飞燕当上皇后为筹码,换取了王莽、淳于长的晋升。最终的结果是,母子们各得其所,勉强算是皆大欢喜。
在提拔王莽的这件事上,足以看出,王政君虽是女流,却也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这次,她不惜以赵飞燕当上皇后为代价,也要要把王莽提拔上来。因为她知道,复兴王家的唯一希望,就在此人身上!从此,王莽与淳于长一道,有了进宫宿卫值班的资格。
王莽进宫宿卫之后,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小心谨慎。随着职务、爵位的不断提升,他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倨傲之气,反倒比以前更加恭敬有礼。他虽然出身寒门,却从不吝惜财物,表现的异常宽容大度。他把自己的车马、衣物、皮裘慷慨地赠与门下的宾客,而自己却家无余财。他在家中搜罗到了很多知名人士,在外界又结交了很多高官显贵以及头面人物。从此,声望鹊起,成了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宾客、朋友们的大力宣传之下,王莽的声望日隆,甚至超过了王商、王根、王立等叔父。
永始二年(西元前十五年)正月初三,首席辅政大臣、大司马、车骑将军、安阳侯王音去世。三月十二日,刘骜下诏,任命王家老五―――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接替王音辅政。又任命红阳侯王立为特进,主管城门兵。
王氏家族虽还占据着辅政地位,但是影响力却大大下降。为了收拾人心,王商上任之后,对王鳯辅政期间含冤而死的前京兆尹王章进行了隐讳的平反,将他的妻子、女儿从流放地合浦召回。虽然皇帝刘骜依旧积习难改,不过,朝廷在王商的主持下,加上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翟方进等人的辅佐,得以照常运转。
王莽此时依旧在宫内担任宿卫工作。这个年轻的政治雏鹰,羽翼尚未丰满,眼下还没有多少发言权。他在默默地观察着朝局的变化,一直在继续力量,在等待着机会……
 
(三)天子捉奸

年轻时的王莽,是一个思想纯洁的青年。刚入宫当差时,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在心中萌生了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的理想。他虽然读过不少书,可谓满腹经纶。但是,搞政治玩弄权术,不仅需要天分,更重要的是需要经验。古往今来,凡是未被对手揍得鼻青脸肿乃至九死一生的人,绝对成不了事。
王莽毫无经验,完全是个新手。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明白。他知道,无论是皇帝刘骜,还是皇太后王政君,都与自己不熟。相对来说,姑母王政君算是他的唯一“靠山”。自打入宫做了事,他一心想讨得姑母的欢心,也好令自己平步青云。可是,他很快就发现,姑母最喜欢的后辈并非是他,而是那个聪明伶俐、能说会道的淳于长。
淳于长现在可不得了,此人真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无论是在宫里还是朝中,都有人给他帮腔鼓吹。其实原因很简单,淳于长的姨娘王政君与母亲王侠君姐妹情深,多年来关系极好,岂能不对他青眼有加?再加上淳于长的家历世豪富,一掷千金,大把的金银抛出去,谁人不向他摇尾献媚? 
看到这些,王莽心中犹如打翻了百味瓶,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忌妒,又是失望。他知道,自己现在要什么没什么,而淳于长却是要啥有啥。他拿什么跟人家比?如今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努力工作,奋发图强!除了如此而外,还有什么办法?
自从永始元年(西元前十六年)夏入宫之后,王莽的官衙就一直在未央宫门口附近的偏殿。每日里,他早出晚归,勤勤恳恳,工作态度无可挑剔。工作量虽然很大,王莽却并不觉得有多么辛苦:这点活,比起当年在大将军府上,轻松了不止多少,该知足了!
几天过去了,几个月过去了,王莽慢慢也就习惯了。于是,他在这枯燥而繁琐的工作中消磨着青春年华,打发着无聊的光阴。
百无聊赖之间,王莽突然发觉宫里好像有些异样。他很敏感,觉察到了一个异常奇怪的现象:几个月来,几乎每天都有牛车从他门前经过。每次都是晚上偷偷摸摸地进来,天不明就悄悄地溜走。瞧瞧那御车者的打扮,好像有些眼熟。经过数日的观察,王莽总算想起来了:天哪!那是皇后宫里的人!
没错!这些摸黑来又摸黑去的人,正是新任皇后赵飞燕的属下。赵飞燕如今不是春风得意么?却为何做事如此遮遮掩掩?难道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
原来,赵飞燕虽然做了皇后,日子却过的并不开心。自从她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宝座之后,终于堂堂正正地住进了椒房东宫。妹妹赵合德虽然被封的名号不高,只是一个普通昭仪而已,却被刘骜请进了昭阳西宫。如此安排的意图很明显,刘骜是为了来往方便。起初,赵氏姐妹二人共同伺候着,姐妹俩极尽奉承之能事,昼夜承欢,刘骜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可是,再好的事情总有做腻味的时候。随着刘骜对赵氏姐妹性情的了解,他的情趣也慢慢地变了。赵飞燕、赵合德虽然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姐妹,性格差异却很大。赵飞燕性格火爆,直来直去。如此火爆的性格,短期相处倒是觉得不错,可是长此以往谁受得了?尤其是在册封其为皇后那段时间,赵飞燕仗恃着刘骜离不开她,没少给皇帝脸色看。赵合德倒是温婉可人,柔顺含蓄,时常给刘骜宽心。
慢慢地,刘骜渐渐对皇后赵飞燕感到厌烦,回宫之后总是一头扎进赵合德的寝宫,很少去赵飞燕处过夜。此后,居然发展到只去赵合德处,对赵飞燕连看都不想再看一眼。赵飞燕是何等人?她性如烈火,岂能受得了这口气?从此,她与妹妹合德翻了脸,两人再也不说话,断绝了往来。

在孤寂的漫漫长夜中,赵飞燕满腹惆怅:“照这么下去,千辛万苦抢来的皇后位子,总有一天会被合德那个小蹄子夺去!”想到这里,她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以色事君,岂能久乎!”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大不了,老娘找男人睡觉去!”想到这里,她有些得意。不过,在心中还是对妹妹合德耿耿于怀:“死丫头,走着瞧吧!到时候,老姐无论生出什么鱼子虾儿,皇帝都得承认这是龙种!别忘了,你老姐可是皇后!”
打定了主意,赵飞燕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她吩咐左右的心腹,偷偷到外面去物色“面首”。由于事出仓促,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侍从们就从市井中拉了一些无赖少年,冒充是宫里送杂货的,用牛车送进宫里。为了遮人耳目,他们大都是晚上进来,天不明就匆匆送出。可是,不知为何,赵飞燕虽然找了很多精壮少年交媾,却一直无法令自己的肚子鼓起来。心急之下,她加大了找人的频率,试图“广种薄收”,实现快速生子的愿望。
这些怪事频繁发生,引起了王莽的高度关注。他是个精明人,这些鬼蜮伎俩岂能瞒得过他?终于,他明白了事情得全部真相。此刻,他吓得心惊肉跳,心中有些犯愁:“这么大的事,我该不该报告?如果要上奏,是报告皇太后呢?还是直接禀奏皇上?”思忖了好些日子,他想明白了:淳于长比我精明多了,我王巨君能看出的事,他肯定也看的出来。他都不说,我趟这趟浑水做什么?赵飞燕气焰熏天,岂能轻易得罪?弄不好的话,岂止是要引火烧身,只怕要掉脑袋!最终,王莽决定:闭口不言,静观其变!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些无赖恶少得了天大的便宜,岂能不四处吹牛?赵飞燕的这些丑事,很快在长安城里传开了。而赵飞燕却因求子心切,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她见在市井子弟们身上无效,又开始从在宫里打杂的官员们中物色人选。这时,大臣陈崇之子在宫中宿卫,被赵飞燕看中了。在赵飞燕的挑逗勾引之下,陈公子经受不住诱惑,终于爬上了皇后的床。陈公子生得容貌俊秀,深得赵飞燕喜爱,二人来往日密。起初,二人只是晚间幽会媾和。到后来,二人居然发展到百日行事,耳鬓斯摩,肆无忌惮。
一日午间,赵飞燕与陈公子正在内室颠鸾倒鳯、欲仙欲死之际,突然左右心腹宫人闯入,惊恐万分地大叫:“皇后殿下!不好了!不好了!皇上驾到!”赵飞燕与陈公子都是赤身裸体,毫无准备,闻言吓得魂飞天外,不知所措。赵飞燕急道:“若不想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