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寒气袭人,竟然发生决口?!真是令人诧异。
大新群臣们却与众不同,纷纷向王莽祝贺:“陛下!这就是《河图》上所说的“以土服水”啊!匈奴在北,河水奔灭之,正是匈奴败灭之象啊!”这些无耻之徒为了讨好王莽,真是毫无廉耻,说的都是什么鬼话?真是一派胡言!要真是这样,中原早就被胡人灭了!黄河中游干流岂非从匈奴冲向中原的?好几万年了。
其实,王莽何尝不知这是骗人的?他也真是穷极无聊,好几年没个祥瑞,只好拿这个崩岸灾害当祥瑞了!见群臣都是如此说,他强装笑脸,令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人出兵进击匈奴。这会匈奴人都躲在穹庐里猫冬呢,哪里有敌人的影子?宋弘、任萌却也不敢班师,只好就地住下,在寒风中耐心等着去了。
到了五月,王莽又开始折腾了,这次他的政策更加惊人:停发工资!他宣布:由于国家俸禄制度不健全,上自公爵侯爵,下到小吏,全都停发俸禄!王莽的说辞很动听:“眼下自然灾害频仍,国库空虚,粮食物资不足。我带头减膳,从此也不吃肉了。直到风调雨顺,老百姓过上正常生活为止。希望诸位官员们发扬风格,君臣们上下一心,同心同德,鼓励、促进农业生产,安抚善良的老百姓!”
王莽真是不知人间辛酸是何物,本来大家就够难的了,再停了薪水,这可怎么活啊!
(四)家门不幸
任凭弟兄们哭号连天,王莽也管不了他们的死活,自生自灭去吧。因为王莽家里出事了,他现在要在家里灭火!
天凤五年(西元十八年),王莽的嫡孙、功崇公王宗犯法了。王宗自从父亲王宇被祖父王莽逼死后,心中怀恨。他一直在暗中咒骂这个老混蛋。王宗希望王莽早点伸腿瞪眼,如果老家伙提前报销了,自己说不定还能入主未央宫,过一把皇帝瘾。
未央宫的那个位置实在太诱人了,王宗吃不到猪肉,干脆画张猪像,天天流着幸福的鼻血。王宗私下找了个自认为可靠的画师,让画师画一幅自己穿着皇帝法服的画像,王宗又私刻了三枚皇帝印玺,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王宗自认为事情做的机密,老头子不会发现,哪曾想府中出了内鬼,有人把这事捅给了王莽。王莽听说孙子居然敢如此大逆不道,那还有王宗的好饼吃吗?王莽逼迫孙子自杀谢罪,王宗无路可逃,只好自行了断。
就在王宗出事的同时,王宗的姐姐王妨也被人告发私祷鬼神,图谋不轨。王妨是卫将军王兴的老婆,因为婆母生病,她请了几个巫婆神汉在家中私设祠堂祈祷祭祀。
当时法令严禁巫蛊之术,这些都是绝对不能拿上台面的事情。王妨千算万算以为不能出事,没想到她身边的婢女却想通过揭发此事获得自由,王妨为妨事情败露,杀了婢女灭口。不料这事又被婢女的亲属揭发,这下可麻烦了。
王莽没想到连自己的嫡亲孙女都这么不成体统,气的浑身发抖,王莽让孙女自尽。王妨一样无路可逃,只能和丈夫王兴自杀谢罪。逼死了孙子、孙女,王莽按说该收手了吧?不!王莽还有更狠的呢。
两年后的地皇元年(西元21年)七月,大风摧毁了未央宫前殿(王路堂)。这件看似偶然的事,却触动了隐藏在王莽心中已久的心事。王莽匆忙下诏,封三子王安为新迁王,而皇太子王临迁往洛阳就封,改为统义阳王。
此诏一出,朝野大哗:皇太子王临并没有犯什么错,怎么被贬出京了?皇太子岂是随便能动的?为了巩固国本,大臣们纷纷上奏:“王临以东都洛阳为封国,位居天下正中,应为皇太子。”
王莽到底是读过大书的,他不愧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王莽摆在台面上的理由非常冠冕堂皇:王临自为皇太子以来,久病不起。再说王临身为四皇子,上面还有三皇子王安,所以越次立储,有失伦理。况自立王临以来,阴阳不调,灾异屡见,盗贼蜂起。足以证明朕立储不当,上天示警,朕岂敢有违!王莽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明显是在拿王临当替罪羊,谁还敢再出来胡言乱语,全都装了哑巴。
其实说王莽拿王临当替罪羊,来掩饰自己这些来的乱政,有道理,但不全是如此。外人不知道,王临的突然被废,幕后有着重大的隐情。王临被废的真正的原因是王临企图要下毒毒死父亲王莽!
(五)三杀亲子
地皇二年(西元21年)正月,王莽的结发妻子王氏病重,眼看不行了。自从次子王获被丈夫逼着自杀后,她的精神就出现了问题。不久长子王宇又因为平帝外戚一事获罪被杀,儿媳妇产子后也死在牢中,王氏因思念儿子成疾,眼睛给哭瞎了,精神也崩溃了。
王莽还算有点良心,当皇帝后并没有忘记给自己做了一辈子牛马的妻子,加封王氏为皇后,又让太子王临住在她身边照顾。王氏身边有一个贴身女婢,名叫原碧,早在几年前就被王莽勾搭上了床,只是没有名分而已。王临住进皇后宫中后,也看中了原碧,有心勾搭。
王莽年纪大了,加上公务繁忙,很少临幸原碧。原碧青春年少,早已寂寞难耐。又见皇太子王临有心于她,当然有心巴结皇太子,她知道王临能够给她未来,而王莽不能!二人很快就勾搭成奸,做了一对露水夫妻,只不过背着王莽。
时间久了,王临与原碧的奸情在宫里传开。王临担心事发后被王莽治罪,就想让原碧毒死王莽。王临对原碧做出庄严承诺,只要做掉老头子,他登基后就立原碧做皇后。原碧大喜,满口答应。
王临的太子妃是国师公刘歆的二女儿,刘妃跟着父亲学过一些占星术。她告诉王临,她用“天眼看见”,未来某日皇宫中会举行“白衣会”——所有的人都穿着白色丧服!王临大喜,真是天助我也,只要老头子完蛋了,宫里当然是要举丧穿白服的。
王临没想到他老子的鼻子比大象还长,一向多疑的王莽不知从何处听来了风声,王莽觉得王临整日在后宫里乱窜,看上去鬼鬼祟祟,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莽决定先看死王临,他下诏降王临为统义阳王,禁止王临入宫。随后王莽派出大内密探,暗察王临这几年都在宫里干了些什么。王临是皇太子,可是要给王莽传继香火的,难道王莽想死后没人给他送终吗?
当然不是,王莽之所以敢动王临,因为之前说过,王莽当年落难南阳时,曾经生过两个庶出儿子——王兴和王匡,所以王莽不愁没人给他传香火。
再说王临被赶出宫后,因为担心他和原碧准备毒杀王莽的事情泄漏,心情极为紧张。这事要传出去,后果是什么,王临心里很清楚。正在王临抓耳挠腮的时候,突然从宫里传来一个坏消息:他的母亲王皇后病危,大限将到!
王临还算是个孝子,他想进宫看母亲,一吐苦肠。可老爹已经禁止他入宫,王临无奈,只好写了一封信向母亲诉苦。信中痛骂王莽对儿孙狠毒,他的两个哥哥王获和王宇都是在三十岁的时候被逼死了,而王临今年正好三十岁,他担心自己要走上两个哥哥的老路。
信送到宫里后,也不知道王皇后能不能看到这封信,但这封信却意外的让前来探望老妻病情的王莽看到了。王莽看完信后,心里越发怀疑王临背着他做了对他不利的事情,不然王临怎么会有感觉自己要杀他?说实在的,王莽虽然贬了王临,但还没有想到对王临下狠手的打算。
过了几天,大限已到的王皇后撒手西归,王莽脑子里想的依然是王临,他下诏禁止王临入宫奔丧。为了调查王临的清白,王莽随后派人将原碧抓了起来,严刑拷问。原碧熬刑不住,终于供出与王临通奸、谋杀等逆谋。
王莽听完,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没晕倒在地。真是个畜牲啊!老爹待你可不薄,你竟然要毒杀老爹!但王莽之前连杀二子,已经背上了“薄情寡义”的骂名,如果再把原碧这事捅出来,王莽的老脸往哪搁!王莽的女人被儿子勾搭上手,丢人啊!
王莽决定秘密处理此事,他先处决了原碧,然后杀光了所以处理原碧一案的司命、属官,尸体就地掩埋,王莽之所以下此辣手,是担心这些走漏了风声,绿帽子可不是随便戴的。
至于王临,王莽派人送给儿子一副毒药,自己看着办吧。王临知道自己罪孽深重,难逃一死,但他不想喝毒药,而是象个爷们一样,拔剑自刎。
王莽杀人杀红了眼,又盯上了儿媳妇刘氏,王莽传诏给刘歆,痛责刘歆教女不严,要不是刘歆教女儿那些乱七八糟的星历看相术,王临也不至于走到今天。你的女儿管教不严,你当爹的难辞其咎,自己掂量着办吧。刘氏看到公爹到底没有放过自己,为了不至于牵累父亲,刘氏自杀谢罪。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王莽偏喜欢在自家地里刨食绝种,真无法理解王莽哪来的那么大的勇气。王临夫妇被逼自杀后,王莽前四个儿子中只剩下了老三新迁王王安。王安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病病秧秧的,王安听说王临夫妇都死在了老爹手上,他担心自己也难逃一死,生生吓死了。
至此王莽和原配王氏生的四个儿子全部死在了他的手上,但王莽却没有流过一滴眼泪。王莽不在乎死了四个儿子,因为他还有两个更讨他喜欢的儿子,真是“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王莽立刻派人去新都县,将王兴和王匡都接到常安,封王兴为功脩公,王匡为功建公。王莽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大新江山,还是后继有人的!
(六)一触即发
王莽的嫡子们差不多都死光了,但他却也顾不得许多了。如今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平定各地风起云涌的叛乱问题,这事关大新帝国的安危存亡,半点马虎不得。因为王莽为人刻薄,加上他荒谬的各项政策得罪天下人,普天之下,遍地是贼!
不过这时的新朝虽然有崩溃的迹象,但百足之虫,死而未僵,对付这些小毛贼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在天凤三年(西元十六年)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