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语言交际的艺术-一言九鼎的奥秘-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情况改变语言的交际形式,使交际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就可达到预期的交
际目的。
3.重复或增加主要信息
(1)重复原来的信息。如无线电对话,一般都把呼号重复一遍:“黄河,
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这样反复一次,给信息多一次发送的机会,

如果第一遍因杂音或者音小接收不到信息,第二遍则可以得到补偿。这样,
可以克服干扰,排除障碍,顺利完成传送信息的任务。

如果第一遍因杂音或者音小接收不到信息,第二遍则可以得到补偿。这样,
可以克服干扰,排除障碍,顺利完成传送信息的任务。
增加次要或辅助的信息,以便强调、突出、衬托主要信息,不致于
在传送中出现误听或误解的情况。例如打长途电话,约人明天上午来车站接
人。你可以这样说:“明天 
11点到北京火车站接我。注意是 
38次车,上午
11点到站。”第一句本来说清了,再补充一个车次,又增加了“上午”,就
是为了抵抗干扰。一是如果时间记不准,还可以用车次来补救;二是怕对方
误认为是晚 
11点,又加了“上午”一词。这些反复地补充说明,就使主要信
息更清楚准确,不致造成误会。
(3)增加音量。有时小声说话听不清,容易造成误听,就改为大声说,
使接收者容易接收信息。
4.重新编码或提起注意
重新编码有这样的特点:
①不是发生在发送信息的阶段,而是发生在传送信息的阶段,也就是说,
在发出一种信息以后(比如,说出一句话),又临时改用另一种话语,这是
在初次发送信息受到障碍后的一次调整。
②它与上面介绍的回避易混的语音不同,而是在整体语义上换另一种说
法,即更换另一种传送信息的形式。比如:你问对方“贵庚几何?”对方反
问:“你说什么呀!我不明白?”这样,信息传递就要中断,你就需要重新
编码,改换一种传递方式:“我是问你今年多大岁数。”这样对方就理解了,
也就是排除故障,信息传送又接通了。
③,不待对方发问,就自己主动地改换一种说法,而不是听不清后的一
问一答。总之,它是传递中途的抗干扰的措施之一。比如,下面两句话:“他
俩现在好着呢,我是说小王与小张两人正在热恋中呢!”显然,前一句话比
较含糊,说明第一次编码考虑不周,可能发现了听话的人有不懂的表情(谁
和谁?好什么呢?),接着又编码做补充说明。这样,已经存在的干扰和障
碍也就消除了,传出的信息也清楚了。
④发送信息前,提请注意。有的重要信息需要发送,唯恐对方不重视,
或者耽误,或没有做好准备听不清,即可采用这种措施。如广播电台重要新
闻开播前,先预告几次:“大家注意,今晚 
8点本台将有重要新闻,请及时
收听。”
三、接收阶段

接收阶段分为两个步骤。

(一)输入信息

以口语为例,说话人发出的语音波通过信道输入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听
觉器官开始活动,向大脑传递听觉神经获得的信息。输入的要求是将话语的
语音形式原原本本地接收过来。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做到:

1.有很强的听觉能力,能辨别语音,灵敏度高,能准确地听取话语。
2.精力集中,捕捉声音,不致听不清楚,老是“打岔”。
(二)解码
解码,主要是指将接收到的对方发出的语音形式还原为语义内容,从而
理解说话人所要传递的信息。
解码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分析、解释的加工过程。如果说输入主要是
生理因素起作用,那么解码主要是心理因素起作用。因为它要由表及里,由


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解码还要伴随其他条件。比如,妻子笑着对
你说:“你坏。”这个词的对应语义是“你很不好。”表示出对你的讨厌、
反感。但是,解码是一个分析、加工、解释的过程,你就要看当时的具体情
景(妻子是笑着打趣的情景下),具体表情(妻子不是厌恶,而是娇嗔),
上下文的联系(前面你刚说过“我知道你喜欢我”),所以这语言形式经过
解码,就成了“你真好,我爱你”的同义语。而这是正确地接收,因为对方
正是要传递这个信息。

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解码还要伴随其他条件。比如,妻子笑着对
你说:“你坏。”这个词的对应语义是“你很不好。”表示出对你的讨厌、
反感。但是,解码是一个分析、加工、解释的过程,你就要看当时的具体情
景(妻子是笑着打趣的情景下),具体表情(妻子不是厌恶,而是娇嗔),
上下文的联系(前面你刚说过“我知道你喜欢我”),所以这语言形式经过
解码,就成了“你真好,我爱你”的同义语。而这是正确地接收,因为对方
正是要传递这个信息。


第二节语言要素在交际中的变异形式

第二节语言要素在交际中的变异形式

语言交际过程,包含着交际双方的个人因素和共同的社会因素。其中起
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因素,是双方对交际工具的共同理解,如果双方缺少这种
理解,没有对语言的约定俗成(指对语言的理解是由广大群众通过长期实践,
成为共同认可的社会习惯)作为前提,语言交际就难以进行。但是,这一般
只是静态语言的特点,只是交际中的常式(常态)语言。而实际上交际过程
还包含着个人因素,人们在用共同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因加入了各种复杂因素
(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等),使语言出现变异形式,达到语言交际的非
常特殊的表达目的。这种语言是动态的,是使用中临时出现的,因为不采用
常式,所以是变异形式(即变式)。例如:

小刘麻子:。。处长清闲的时候,可以来跳舞,玩玩牌,喝

喝咖啡。。。

沈处长:好(hāo)!

丁宝:处长,我可以请示一下吗?

沈处长:好(hāo)!

(老舍:《茶馆》)
这里,沈处长有洋人说中国话的味道,把“好”(hǎo)读成“好”(hǎo),
作者利用声调的变异,勾画出了沈处长的性格和灵魂,表现出了他装腔作势
的一副洋奴嘴脸。又如,林黛玉在焚稿断痴情归天时大声喊“宝玉,宝玉,
你好。。”这里的“你好”,成了未说完的表示怨恨的语言形式,这是词汇
意义的变异。再如,1994年春节晚会上大合唱的节目有“亮起来了,中国!”
这是语法的变异。突出、强调了“亮起来”,将主语“中国”倒置到句末。

由此可见,语言变式是指交际过程中,某些个人因素的介入,使语言出
现了不同于常式的变异形式。如果离开了特殊情境,则这种变式的交际功能
就不存在了。

语言变异,在文艺作品中最为常见。刘玉麟写过一篇《风格是常规的变
异》的文章,说:“只有违反标准语常规,并且只有系统地进行违反,人们
才可能利用语言写出诗来。。”(《外国语》,1983年第 
3期)。

郑颐寿先生则从修辞学的角度立论:“以常格变格为纲,来统帅所有修
辞现象,可以建立修辞学的新体系。”这些论述,都是看到了早已大量存在
的语言变异现象及其巨大的交际功能、欣赏功能。

语言变异从现象到理论,到建立一门学科,现在已基本实现。国内出版
过一本《语言变异艺术》的书,作者是叶国泉和罗康宁,这可能是第一本系
统研究语言变异并且具有学科性的专著。作者明确地指出:“《现代汉语》
以常规语言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推行语言规范化;而《语言变异艺术》则
是以作家故意违反语言常规的语言实践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语言变异
的规律、特点和作用,提高人们驾驭语言和活用语言的能力,使人们讲话或
作文具有一种艺术魅力。”(叶国泉:《语言变异艺术》序)

这里需要指明两点:(一)“语言变异艺术”主要以文艺作品的语言为
研究对象,侧重于语言艺术功能的探究;而在语言交际学中讲这个问题,则
主要以日常语言交际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于提高语言交际的实用能力。
(二)为了与常规语言的讲课相应,也为了突出重点,在本章中,我们只讲


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

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

语音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交际内容的外
部载体。

比如:

语言形式

内容——语义

形式——语音 


(一)语音变异的含义与表现

1.语音变异的含义
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发出者应发音准确,以便把信息不折不扣地传送给
对方,尽量避免对方因听不清而造成误解。接收者也应准确无误地听懂对方
的发音,不要造成信息的阻碍、中断和错位。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为了表达的需要,或为了接收方面的某种需要,有意地将某个词语中的个别
音节更换某些声调,使其音值(发音带来的意义)发生变化,这就是语音变
异。

2.语音变异的表现
语音变异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音质、音高、音强、音长。下面分别介
绍。

(1)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有的人声音甜润,清亮,悦耳动听;有的
人声音沙哑,粗糙,呆板。当然前面那种人的音质表达效果就会好些。但音
质也有变体,如中央电视台给唐老鸭配音的演员,发出一种近似鸭子的声音,
这就是音质的变体,因为他平时不这么发音。还有的人模仿某人说话,或在
电话中故意改变音质,都属于音质的变异。
(2)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或叫声调的高低。如“行”,读成“x 
íng”,
表示“可以”,但是,语调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效果。“行。”“行——”、
“行?”三种语调分别表示“可以”、“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