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我的1957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历我的1957年-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碌礁仕嗳毡ㄉ缯业搅搜羁担友羁的抢锊胖懒四悖辈胖溃阍匆苍诒ㄉ绻ぁ∽鳎Γ丫墙�40年过去了。40年的沧桑,我知道你这大半辈子过得很苦,如今依然孤独 一人,这可不是景超在天之灵愿意看到的啊!
感谢生活,感谢上苍!在我写出本书之前,陈群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了解到景超最后 的日子里的情景,了解到他的遗愿、遗言,并让我知道了在新添墩的两三年里,景超许多为 别人所不了解的生活景况、思想轨迹。我还知道了有一位相知甚深的挚友一直关心他,照顾 他,对他有过许多帮助……
景超为什么没有把我的姓名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告诉陈群?我思索再三,心想我的亲人在辞世 前,一定从几方面作了考虑:
他嘱咐陈群出去后一定要把夹边沟劳教农场对待他们的法西斯暴行统统写出去,把他们所受的苦难统统写出去,他认定了陈群是唯一可以担当此重任之人,是能完成此重任之人。但, ‘长夜漫漫‘,此后各种情况都难以逆料,陈群要完成此重任,说不定会冒杀头的危险。尽管陈群是生活的强者,政治上的事谁又会想到呢,聪明绝顶的陈群并未逃脱堕入右派分子泥 坑的命运,今后还会有怎样的厄运在等待着他,谁也难以预料。他没把我的姓名及各方面的 情况透露给陈群,主要是出于保护我的目的。他知道我作为右派分子今后还要养育拉扯俩孩 子,生活的道路上还有着万千的艰难险阻、坎坷不幸。陈群如果知道了我,一定会上门和我 联系,说出景超生前对他的重托,甚至会把他如何完成此重托的过程和我交谈,向我说 及他们在夹边沟的种种苦况,这就把危险惹到了我的身上。景超只希望我今后能平安无事地 养育俩孩子,再不要有什么政治上的麻烦干扰我们母子的生活。所以,他未把我的任何情况 透露给陈群。
陈群写此书,以景超当时对所处环境的考虑,他认为只能在秘密状态的地下情况中进行,接 触人越少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实力,保护好陈群本人。陈群在秘密状态中写好了此书, 今后发表的机会肯定会有。景超追随中国共产党投奔革命,对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有坚定的信心,他认定酒泉夹边沟农场对劳教分子实施的法西斯暴行,并以长时期的饥饿逼迫他们一个 个走向死亡,这一切都不能代表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总有一天,党会纠正错误,到那时, 这本书就会作为历史的见证,得到公开发表的机会,而成为宝贵的文献。但是,‘长夜漫漫 ‘会有多长,谁也无法预料。为了让陈群独自安全地写好书,陈群忠心耿耿的妻子会全力帮 助他,他还是隐蔽自己,‘人自为战‘,不要和我联系为好。
再说,我对酒泉夹边沟农场的情况知之甚少,陈群同我有了来往,我对他的写作也不可能有 什么帮助,不可能对他提供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以上种种的考虑,我觉得都有些道理。
陈群来到了我的面前,真是一次奇遇。
196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兰州会议作出‘抢救人命‘的重大决策,所有因各种问题送到农场劳动的全体人员,全部回原单位,增加粮食定量,死亡制止了。我就是和高台明水分站 的难友们坐同一列火车,回到兰州,回到甘肃日报社的。
十年浩劫使全国人民遭受浩劫。但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起步了。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之前,中央在同年9月就发布了55号文件贯彻执行,对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划为右派分子 的55万多人进行查证落实。文件明确规定:‘凡不应划右派而被错划了的,应实事求是地予 以改正。‘‘经批准予以改正的人,恢复政治名誉,由改正单位负责分配适当的工作,恢复 原来的工资待遇。‘在这政治暖流的涌动下,全国反右派斗争中定为右派分子的55万多人中 ,有99。98%以上都平反了。中国共产党纠正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尽管许 多人对于坚持‘扩大化‘了的‘‘必要论‘持异议,但景超的‘咱们国家需要再来一次革命 ,把全部右派分子都解放出来‘的遗愿算是实现了。甘肃日报社错划了的11名右派分子已全 部改正。景超在九泉之下,可以含笑瞑目了。
40年来,陈群为生存而拼搏,他也在进行着一部巨著的写作。
我,在生死两茫茫中,仿佛听到了景超在冥冥之中的召唤,所以,在10年前我提起了笔,开始了本书的写作。追忆往事,使我清泪如注,笔尖上流着滴滴鲜血。但是,这一段沉重的历 史,我经历其中,我心灵的创伤,感情的遭际,非平常人所能想见。我把这一切如实地描述 奉献给读者,是为了以我特殊的经历,让读者对这段沉重的历史有个较为深刻真切的感受。 警示后人,使这样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是我最大的愿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作为人民的 普通一员,我愿意在前进的历史中,以这本书作出我小小的奉献。
我万万没有想到,8月18日我和陈群的相见,竟是永诀。我把他讲述的以上的内容写完以后 ,想请他过一下目,在8月30日打电话请他再来一趟,他回答说:‘我老伴病危,来不了。 ‘这样,我只好将此事先搁置下来。10月25日,我估计周大姐辞世已多日了,想请他看一下 文稿,或者我上门,或者请他来。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他女儿,我说:‘我找老陈。‘她说:‘你找他有什么事吗?我爸爸他去世了。‘我大吃一惊,问:‘不是你妈妈病 得很重吗?你爸爸他怎么去世了?‘那边女儿哭着说:‘我妈妈是9月2号去世的,我爸爸51天 后也去世了,是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的。‘我和陈群的4个儿女都没见过面,在电话上我向她作着自我介绍,哽咽不已。我向她说起景超就是死在酒泉夹边沟农场,是她爸爸埋葬的。 女儿哭着说:‘我爸爸算是幸运的,多活了近40年,他最近还去了一趟夹边沟,回来后说, 他要为夹边沟农场的冤魂们写书。他的灵感来了,他要调整一下情绪,好好写书。‘说到这 里,我想起陈群在8月18日见面时说过的话,在明水分站时,他身体尚好,曾埋葬了许多死难者,埋一个死难者给两个馍,他当时就靠埋葬死难者活着回到兰州。他说:‘我是踏着难友们的尸体回到兰州,回到自己家里的。‘言下不胜凄楚。为了众多的冤魂,他重访夹边沟 ,正想调整情绪大干一场,却倏尔离去,他的遗愿已无法实现了。我和他相识一年,他几次 说到他和景超的‘生死友谊‘,他向我讲述到他和景超之间交往的故事,我万分珍贵。我还 想在本书出版后有了闲暇,我们再多多交往,对于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会有许多话题要絮 叨。我认为他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共同经历过的苦难,会使我们成为挚友,就是在写作问题 上,我们也会有许多可探讨的地方。但是,这一切都已灰飞烟灭……
中午、晚上,我和他的儿子、儿媳又通话两次,问及他辞世前后的一些情况。10月21日,他 从酒泉夹边沟农场回来,一路劳顿,但情绪亢奋,说他将要为冤魂们大写特写了。当晚洗了 澡就睡了。
第二天(22日),子女们都去上班了。下午2时余,他感到心脏不适,手发抖,准备去医院, 没出门就倒下了。小保姆给急救中心及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打电话,但是,等医院来人 后,他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陈群曾说过,在夹边沟农场新添墩站,管教干部赵来苟曾将他 吊了4个小时,他的心脏病正是那次被吊种下的病根。40年过去了,当时种下的病根最终还 是夺去了他的生命,他不到70岁就撒手人寰,终年68岁。
我的案头放着陈群赠送的《美育基础知识》一书,此书为陈群在1991年编写,同年8月由兰 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年8月18日,《中国教育报》第四版头条发表消息,题目是:《一本书推动甘肃中专美育蓬勃发展》。消息介绍,《美育基础知识》出版后,推动甘肃在1991 年秋季在全省中专学校开设了美育课。‘由于教材冲着中专生感兴趣的热点展开,一发到学 生手里就引发出种种共鸣,几个月内,全省校园沸腾了。‘‘省内许多中专都突破了原定开 设美育班级的计划,一再扩大范围,使得兰大出版社不得不在1991年8月至12月四次重印《 美育基础知识》,才基本满足了各类中专的要求。‘消息还指出:‘全国有910所中专、中 师采用甘肃省编《美育基础知识》作为教材。‘消息最后说:‘一本书推动了甘肃中专美育 蓬勃发展,正未有穷期。‘陈群执笔编写的这本书,还得到著名美学家蒋孔阳的高度 赞誉。几年前,陈群曾受聘于深圳市教育局,每年去深圳讲学,培训深圳市中专的美学教师 。
此外,陈群说,他当时任职省商业学校,还写过一本《商业应用文》,由北京的商业出版社 出版。此书也是教材,他没有送给我,我没见到,故无法作出评论。
1961年1月,陈群是和我同乘一列火车从高台明水回到兰州的。在右派分子问题未改正前,他一直在单位上干炊事员及食堂管理员之类杂七杂八的工作,浪费了宝贵的时光。右派问题 改正后,他振作精神,教书干出了突出成绩,连续编写教材,在全国发行出版,这都非一般 人所能做到。他的突然逝世,不仅使家人悲痛欲绝,也是教育战线的一大损失。
原甘肃省教委副主任马培芳送给他的挽联写道:‘教苑老兵坎坷人生谈笑昨日今归去业绩永留人间,挚友长兄才华横溢辛勤耕耘五十载人格惠及后生。‘这是对他坎坷一生的写照,也 是对他拼搏奋斗一生伟大人格的最高赞誉。安息吧,难友!写到这里,我不禁清泪涌流,你 真是走得太匆忙太匆忙了啊!这换了的人间,尚需要你来奉献,你壮志未酬人离去,怎不叫 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