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成功从底层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成功从底层开始-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去一块木板,或者垒起一面墙壁——请用好你的智慧,请时刻坚守自律,竭尽全力地好好建筑吧!因为,人生是不可能抹平重建的,更是无法回头,所以才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项你自己建造的工程。”     
第三部分得失 
    得   失     
    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你要想得到,首先要敢于失去。所以,智慧的人看得失,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是要看到长远,要学会选择,要善于放弃。     
    说到得失,按照人的本意,谁都想得到很多很多,谁也不愿意轻易地失去。可现实生活的逻辑偏偏与人作对: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这就使得人们不能不常常面临着选择。有的人在这种时候,宁肯把目光锁定“失”字,因为他们懂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的道理;说一句通俗的话吧,“杀鸡还要蚀把米”呢。也有人在这种时候,一双眼睛只盯住“得”字,像熊瞎子掰苞米,劈里啪啦,越多越好。所以说,在得失的关口,最能考查一个人的人生智慧。当然,按照常理,这得与失的利弊,人们都讨论几千年了,谁不明白个缓急轻重呢?但是一旦触及,还是有人跳不出这个怪圈,他们面对取舍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总是担心迈出的这一步走空。说穿了,就是心里头想法太多。     
    有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出远门,他带上帐篷、冰镐、雨伞,和好多好多的食物,满满的一大包东西。每天背上它往前赶路累得气喘吁吁,一天下来不过几十里路。有一天,他看到前面的一个老人健步如飞,就大声地喊着上前请教:“为什么我走不快,走不远呢?”老人看了看他的行装,告诉他说:“你背的东西太多了。你应该每天都计划出要走到什么地方,然后按照路程的需要,再决定你这一天拿上什么。这样,你的包袱就会卸下许多,自然会走得从容稳健了。”年轻人点点头,把自己的行装减少了三分之二,果然大有成效。     
    我们现在就有很多人在背着包袱赶路。比如说,有人想走出去开拓个经营点,又担心万一失败,别人会不会小看我,顾虑重重,坐失良机。也有人干着工作屁股没坐热乎呢,一门心思削尖了脑袋算计着当经理。一个人目的性太强,活着肯定很累,也不容易成功。还有,单位要评“先进”了,有人千方百计地活动心眼搞串联,结果还是没评上,失望了,大发脾气。因为这一次你没有得到,一下子便原形毕露,大家看这是不是因小失大啊?其实生活里你追求了就一定成功吗?反正我是不敢打这样的保票。古人言:“人算不如天算。”说起来,这得失还真是有点儿微妙的无法预测的奥秘,因为它始终是一个变化的、曲折的动态过程。所以,智慧的人看得失,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是要看到长远,要学会选择,要善于放弃。     
    我就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富商准备换上刚买的意大利皮鞋,不小心把鞋子从窗口掉出去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富商立即把已经套在脚上的这只鞋子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这时候,富商对身边的旅客解释道:“这双皮鞋花掉了我几千元,但现在对我而言,它已经没有意义了。可是,如果有谁在车下拾到这一双皮鞋,穿在他脚上,不是依然很好吗?!”     
    看看吧,什么是“得”,什么叫“失”,智慧的人首先从放弃中看到了价值。     
    记得,也是一次在电视台作节目,主持人问到我:“你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我回答他:“1989年10月我父亲去世,我都没有来得及赶回家里,看老人家最后一眼。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当时,我要去日本参加国际癌症治疗学术研讨会,但就在这时,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眼瞅着生命捱到了最后的时光。这种情况下,一边是事业的催促,一边是亲人的挽留;孰轻孰重,难舍难分;可是我必须做出抉择。记得临走那天,我特意下厨房给父亲做了四个荷包蛋,一口一口地给老人家喂下去。父亲问我:“你是不是又要出远门?”我告诉他:“我要去日本开会,会议上安排了我的讲演。不过我很快就会赶回来的。”他点点头说:“去吧,你忙的事重要。”但是从父亲的目光里,我看得出他不希望我这个时候离开家的。可是我实在没有办法啊。会后我又从日本直飞北京,正好国家科委要验收我们的科技攻关项目,我是项目的第一发明人,必须由我向国家验收部门做专项报告。就这样,当我七天后赶回家里,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所以,有时候得与失的选择,真的很艰难,也很痛苦。可是,一个敢于舍弃的人,才是最坚强、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否则遇见事情前怕狼后怕虎,这边也想得到,那边也不肯失去——不敢承担风险,只想舒舒服服地得到,结果到头来还不是什么都失去了吗?所以要我说,你要想得到,首先要敢于失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尚且懂得这样辩证地看问题,我们今天的年轻人难道不应该进步许多吗?     
    我这里再讲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有一家旅店的服务生正准备关门。这时候走进来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正为找不到住处而发愁。不巧的是,这家旅店也没有床位了。可是看到客人又冷又乏的样子,年轻人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外,于是将自己的铺位让给他们住下,年轻人则在大厅睡了一宿地铺。第二天早上,客人坚持按房价支付给他个人房费。他拒绝了,他说:“我只是把自己的房间借给你们住,这不属于营业范畴。”     
    那对夫妇临走时交口称赞地对年轻人说:“好样的,你有足够的能力,将来当一家大酒店老板。”     
    年轻人憨厚地笑了。     
    几年之后,年轻人突然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信件,信正是出自那对夫妇之手,随信还附有一张前往纽约的机票。这对夫妇在信中告诉他:他们专门为年轻人在纽约建造了一家大酒店,邀请他经营管理。年轻人因为没有计较一夜房费的得失,举手之劳,便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成功机会。     
    这回大家看得更清楚了吧:失去就是得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年轻人在得失面前,有时候难免斤斤计较,但是斤斤计较,只会使人变得心胸狭隘和自私自利,扼杀人的创造力和责任心。有一句话说得好:“无私才能无畏。”我希望大家在得失面前,不是自己的不要强求,属于自己的把它看好管好。人一定不要贪婪了。贪婪是什么?贪婪往往是埋葬自己才华的墓地。     
    说有一个地主就特别贪婪,有一天他对族长说:“请你再多分给我一些土地吧!”族长说了:“你还想要多少呢?”地主一看有门,赶紧说:“越多越好呗!”族长答应了:“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能跑多远,这跑到的地方都属于你了。不过你可要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这里啊。”地主听了后特别高兴,带上一个木桩,箭一般的跑得飞快飞快的,到了下午实在跑不动的时候,他才把木桩立在那里了。可是在太阳落山之前他还要跑回来啊,因为族长有话在先,要不这跑出来的地便不能成为他的。他于是又拼命地往回跑,眼瞅着就要跑到目的地了,他这时候已经累得摔倒在地上,当时就没命了。     
    所以说,在得失的关口,不光是考查你的人生智慧,它也是在检验你的道德水准。     
    谦   虚     
    越是学识浅薄的人,越是自我感觉良好。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一个人骄傲地昂头走路,恰恰走的是下坡路;一个人想要走上坡路呢,就必须学会低头,弯着腰使劲地向上攀登。     
    现在有很多人不愿意讲谦虚了,他们说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还是要谦谦君子的讲谦虚,岂不是对自信的贬低,说不准要丢掉多少机会呢。还有的人起步的时候挺谦虚的,低头走路,勤学好问;可是刚刚做出些成绩,腰板“绷的”一下弹起来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变得仰面朝天,目中无人。这样的人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在一所有名的大学,有一位学生问教授:“教授,我什么时候才能取得学位?”教授回答他:“在你觉得无所不知的时候,学校给你学士学位;在你认为自己只是略有所知的时候,学校授予你硕士学位;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一无所知时,你将会拿到博士学位。”讲的是什么道理呢?越是学识浅薄的人,越是自我感觉良好。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一个人骄傲地昂头走路,恰恰走的是下坡路;一个人想要走上坡路呢,就必须学会低头,弯着腰使劲地向上攀登。     
    坦率地讲,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谦虚的人。我有这样的体会,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讲,你有时候要交个人,还得送点儿小礼物;可是谦虚最省钱,你只要对人家流露出应有的尊重和尊敬,人家就愿意来帮助你。所以说谦虚是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记得我们去年想在上海郊区买块土地建医院,一时没有头绪。这时候有一位大学教授,看完《雪飘无声》这本书后很受感动,想约个时间见见我。他来到我办公室的时候,我赶紧迎上前把他让在沙发上坐好,我没有退回到办公桌的位置,而是顺手扯过把椅子,面对面地坐下了。就这么一个细节,他觉得我这个人很谦虚,很朴实,没有一点儿名人的架子,他就说了:“在上海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请不要客气。”我们后来又接触了几回,我提到了买地的困难,他果然帮忙,帮助我们找到许多关系,全力以赴地促成了这件事。所以我真心觉得,人这一生,有很多机运常常是靠别人成就的,我们因此应常常怀一份感恩之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出心中的感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