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赵顼正在批阅《资治通鉴》,正好蒲宗孟进见奏事,赵顼拍拍书说,如今天下人才寥落,幸得还有一个司马光。
蒲宗孟对司马光心存嫉妒,随口回答说,人才多半被司马光的邪说引坏了,陛下怎么反而这么说呢?
赵顼正在兴头上,听了此话很生气,逼视着蒲宗孟说:“你不喜欢司马光,是吧?朕以前曾命他到枢密院任职,他固辞不受,满朝文武,放着高官不做的,惟司马光一人,谁能比得上他?”
蒲宗孟碰了个大钉子,满面羞惭,默默退出。
次日早朝,赵顼罢免蒲宗孟,用王安礼为尚书左丞,李清臣为尚书右丞,调吕公著知扬州。
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初,赵顼患病,高太后命人求神拜佛,祭奠宗庙,然而,赵顼病情不但未见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大臣们乱作一团。王珪等人开始劝赵顼早立太子。赵顼似乎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无奈地点头同意了。
赵顼有十四个儿子,有八个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所存的六个儿子,年龄最大的延安郡王赵佣只有十岁。而两个同母所生弟弟岐王赵颢三十六岁、嘉王赵頵三十岁,论声望、凭地位,讲出身,都有资格做皇帝。岐王是昌王改封,嘉王即乐安郡王改封。
员外郎邢恕想立异邀功,想在岐王赵颢、嘉王赵頵两王中选定一个皇位继承人,他去征询蔡确的意见。
蔡确犹豫了半天说:“太后的意见如何?”
邢恕信心十足地说:“岐王、嘉王都是高太后所生,母子的感情当然比隔一代的深厚,在她的儿子中立一个做皇帝,高兴都来不及,能不同意吗?”
蔡确想了想说:“还是先奏知太后,有了旨意再说吧!”
邢恕满怀信心地去拜访高太后的侄儿高公绘兄弟,寒暄过后,邢恕对高氏兄弟说,延安郡王年纪太小,岐王、嘉王都很贤明,他们都可以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高公绘听了邢恕之言,脸色大变,不客气地说:“这是皇家的事,我怎么能插嘴,你这不是要害我高家吗!”说罢,立即起身送客。
邢恕碰了一个钉子,无奈之下,只得败兴而归。
邢恕和蔡确见阴谋不能得逞,只得另想他法。
朝中大臣对册立太子一事蠢蠢欲动,两位亲王也极为关注,他们到宫中探视皇上病情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躺在病床上的赵顼似乎觉察到两个弟弟的意图,但也只能“怒目视之”。两位亲王并常以请安为名,进宫谒见高太后,试图探听或议论立储之事。
高太后出身尊贵,她的曾祖父是宋初名将高琼,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妈是仁宗皇帝的曹皇后,曹皇后视为己出,自小收养在宫里,与英宗皇帝是青梅竹马。后来,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主持了两人的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之说。高太后经历了仁宗、英宗、赵顼三朝中发生的仁宗立储、英宗濮议风波和赵顼朝的熙宁、元丰年间的变法,算得上是见多识广,政治经验非常丰富。
两位亲王的一举一动,并没有逃过高太后的眼睛。她见两个儿子居心叵测,立即有了警觉,当日,岐、嘉两王进宫探视赵顼病情,高太后冷着脸对两个亲王说:“从今天起,暂时关闭宫门,你们就不要进宫来,因为皇太子还没有立定,难保臣下没有立异的想法,免得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引避嫌疑为好。”
两位亲王知道太后说话的分量,受命之后,匆匆退出,各自回到王邸,闭门谢客,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高太后禁止两位亲王出入赵顼的寝宫,实际上是要他们断了念头,同时,她也加快了立储的步伐,暗中安排人赶制了一件十岁孩子穿的皇袍,以备不时之需。
高太后在宫中做好了准备,邢恕、蔡确两人也没有闲着,两人密议,决定拥立赵佣,夺册立之功。
邢恕和蔡确议定约请王珪一同进宫探视赵顼的病情,暗中却派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侧,只要王珪稍有异议,便把他杀掉。岂料人算不如天算,蔡确、邢恕布置停当后再约王珪时,王珪早已进宫去了。
三月初一,王珪进宫受赵顼顾命,草诏遗诏,册立延安郡王赵佣为皇太子,赐名赵煦,高太后代理军国大事,垂帘听政。
五天之后,赵顼驾崩。
赵顼一生追求自己的理想,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希望重建强盛的国家,再造汉唐盛世。当他的梦想破灭之后,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赵顼在位十八年,改元二次,享寿三十七岁,后归葬永裕陵,庙号神宗。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