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从小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下笔作文,洋洋洒洒几千言。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看过王安石的文章,夸王安石是位奇才,口吟一首诗赞叹: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意思是说,后来人是无法超越王安石的文学成就的。如此之高的评价出自欧阳修之口,王安石因此而名声大噪。
王安石在二十岁以前,随父到过很多地方:韶关、汴梁、江宁等处,父亲死后在江宁落户,家境很清贫。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出任淮南判官。任期满后,调任鄞县知县。他在鄞县任职期间,修筑堤堰,开掘水塘,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他体察民间疾苦,在饥荒的时候,他将官府征收的谷物借贷给百姓,并向借贷人收取一定的利息。这样,缺粮的百姓可以免受高利贷者的盘剥,官府也可从中得到一定的利息收益,一举两得。所以,任鄞县知县期间,王安石在百姓中的口碑极好。
王安石自己认为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他的能力也得到了人们称赞。后来,他又调到舒州任通判。
王安石踏进官场,对于仕途似乎就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按常规,绝大多数官员争着做京官。王安石似乎是一个异类,他屡次放弃做京官的机会,选择在地方做官。在舒州任上,朝中大臣文彦博极力举荐他,仁宗皇帝也下诏调他进京做官,他借故婉拒了。欧阳修又推荐他为谏官,他又以祖母年事已高,不便赴京为由,再次拒绝做京官。不久,改任常州知州,继而改任提点江东刑狱。
王安石屡次推辞不做京官,他的身上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一种神秘感。有人说他是做作,有人说他不屑于做京官,还有人说他有野心,另有一些人干脆就说王安石是个怪人。
褒也好,贬也罢,王安石的声名鹊起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皇帝正式下诏,召王安石至京师集贤院供职,王安石无法再推辞,才启程进京,次年五月,被任命为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称计省)度支判官。
王安石进京任职不久,针对时弊,将多年来的想法写成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以下简称《言事书》),他在《言事书》中指出,宋王朝内部潜伏很多矛盾和危机,并针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意见和看法,希望能够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
王安石的这份《言事书》,并没有引起仁宗皇帝和执政大臣的重视。仁宗皇帝对《言事书》的内容不置可否,对王安石的文笔却是大大地夸赞了几句,令王安石哭笑不得。
随之,仁宗皇帝命其为起居注。起居注是一个清要的官职,但晋升的机会比较大,王安石多次推辞,不肯受命,朝廷实在没办法,派人将任命书送到王安石的家里,王安石竟然躲在厕所里不见。最后,实在是推辞不掉,才出任起居注。
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升任知制诰,专门替皇帝起草诏书、命令和文告。这一次,王安石并没有推辞,欣然领命。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皇帝去世,英宗赵曙继位。
这一年,王安石的母亲去世。
按当时的规定,朝中大臣无论是谁,只要是父母去世,都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叫做丁忧。除非是皇上认为朝廷实在离不开你这个人,下诏命你不必丁忧,就可以继续留在岗位上工作,这叫做夺情。
王安石的母亲去世,他照例也要丁忧。于是,他借丁忧守制的老规矩,怀着失望的心情,怆然离开京城,辞官回江宁为母守丧去了。
丁忧期间,王安石在江宁开馆授徒,培养了不少人才,有些人成了他后来变法的帮手。
王安石当年所上的《言事书》虽然没有引起仁宗皇帝的重视,但引起了主张改革的士大夫们的广泛关注,使他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大家都把朝廷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王安石的身上。有人曾说:“金陵王安石不做执政大臣,是王安石的不幸,也是朝廷的损失。”朝野上下议论得沸沸扬扬,王安石倒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
王安石在仁宗朝没有得到重用,据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王安石性格很怪,仁宗皇帝似乎不喜欢怪人王安石。
王安石是个怪人,性格执拗,人称“拗相公”,治学虽然严谨,但不修边幅,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的这种恶习是众所周知的。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王安石从来不换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寺院里的澡堂去洗澡,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下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试他是否知道衣裳被换了。王安石洗完澡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们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还有一次,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胖太太不相信,她说王安石从来不择食,怎么突然就爱吃鹿肉丝呢?
大家说,朋友们会餐的时候,王安石什么菜都不吃,就吃那盘鹿肉丝,所以他们才知道王安石有这个嗜好。
胖太太问大家:“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什么地方?”
大家说就摆放在王安石的面前。胖太太笑了起来,说:“你们明天把别的菜放在他的面前,看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朋友们果然把鹿肉丝摆放在离他最远的地方,大家都留意王安石吃什么菜,结果,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对于摆在稍远处的鹿肉丝,居然连看都不看一眼。
王安石的奇怪习惯,是否矫揉造作,无法断言,但每逢一个人对某件事做得有些过度,人们总是会怀疑他是沽名钓誉。仁宗皇帝对于王安石,似乎也有这种看法。
有一次,仁宗皇帝赐宴群臣。据说当时有个惯例,就是客人须在池中自己钓鱼为食。在用膳之前,做成小球状的鱼饵放在桌子上的金盘子里,其他人都拿着自己那一份鱼饵垂钓去了,王安石对钓鱼不感兴趣,坐在那里专心思考问题,忘形之间,竟然将盘子里的鱼饵吃光了。第二天,仁宗对宰相们说:“王安石是个伪君子。人也许会误食一粒鱼饵,总不会有人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把那么多鱼饵都吃完了。”正因为这个缘故,仁宗皇帝并不怎么喜欢王安石。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王安石是一个怪人,面相是“眼中多白”,即眼睛白多黑少,按相学上说,这是一个奸臣之相。
英宗朝也曾召用王安石,王安石仍然是推辞不就。
王安石这些怪习惯,再加上他不愿做京官的怪异行为,使他在人们的眼里,成了一个十足的怪人。
第三篇 短命皇帝 第72节:国难思人才
3。国难思人才
赵顼在继位之前,就曾看过王安石那篇《言事书》,对王安石的观点非常赞同,他身边的幕僚韩维也是王安石的朋友和崇拜者,在给他讲解史书时,每当他说好的时候,韩小维总是说:“这不是我的观点,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见解。”这样的话说多了,王安石在赵顼心目的形象就逐渐高大起来,由赞赏变为仰慕。
赵顼继位之后,很想见王安石这个人,于是下诏召王安石进京。
王安石高卧不起,不愿来京。
一天早朝,赵顼有些不解地问几位辅臣,说王安石自先帝朝以来屡召不至,大家说他为人不恭,现在召他进京,又不肯来,到底是有病呢,还是个人有什么要求?
曾公亮说,王安石有宰相之才,他绝不会欺君罔上的,陛下要信任他。
新任参知政事吴奎出班启奏,说他曾经与王安石共过事,这个人刚愎自用,所作所为不可理喻,如果重用他,必定给朝政带来混乱。
赵顼见吴奎贬损王安石,不高兴地说:“你也未免过于诋毁王安石了吧!”
吴奎申辩说:“臣蒙受皇恩,要做到知无不言,完全是出于公心,绝对没有偏见。”
赵顼并不理会吴奎的劝谏,见王安石不肯来京,便下诏命他出任江宁知府。
这一次,王安石没有推辞,欣然奉命赴任。
曾公亮力荐王安石,并非完全出于公心,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原来,曾公亮与另一位元老重臣韩琦素有嫌隙,两人相互嫉恨,互不买账。
韩琦曾在三朝担任宰相与枢密使之职,已有权责太重之势。曾公亮无论是资历还是声望,都远不及韩琦,韩琦为人独断专行,处事根本不与曾公亮商量,曾公亮的宰相之位形同虚设。他心里很不服气,企图找一个帮手结成同盟,动摇韩琦的势力,于是,他向赵顼保荐王安石,说他有宰相之才,荐进京,借以排斥韩琦。
赵顼对韩琦也很不满,因为韩琦自认是三朝元老,倚老卖老,处事独擅专横,不但不与宰臣们商量,就是他这个皇帝,有时似乎也不放在眼里,赵顼心里也很不舒服。学士邵元、中丞王陶,都是赵顼做太子时的旧臣,对韩琦的所作所为也看不顺眼,经常在赵顼身边嘀咕,说韩琦的坏话。
韩琦为官多年,官场经验非常丰富,内外受排挤的局面,他当然看得很清楚,于是,他主动上表,请求辞去宰相之职。
赵顼看了韩琦的请辞书,虽然很想马上就批准了,但考虑到他是三朝元老,如果立即就批准他辞职,面子上似乎有些过不去,便在请辞书上作了批示,除对他的政绩表扬一番外,就是挽留他。
韩琦处理完英宗的丧事后,再次请求辞职。
赵顼并没有立即答复,但下诏调王安石进京,升任翰林学士。
韩琦已经看出赵顼调王安石进京的用意,索性连上奏章请求辞职,每天一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