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秋若风的封地本不是青州,而是与青州毗邻的苍州。一年前,老靖安王去世后,与青州交界的秦燕缕缕侵犯边境,秋若雨虽然勉强能够应对,但也只是「勉强」而已。秦燕不但不知收敛,反而越来越嚣张。最后皇上派秋若风去给秦燕一点教训,结果他果然不负圣意,把秦燕「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想必有了这次的教训后,秦燕在一段时间之内,不敢再来骚扰青州了。
秋若云和秋若雨从小一起在靖安王府长大,所以他俩虽然是堂兄弟,但是关系却比秋若云和秋若风这一对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更加亲密。因为秋若云与秋若风之间深有隔阂,所以秋若雨与秋若风的关系也十分疏远。不过这次多亏有秋若风出手相助,才守护了青州的安宁,再加上青州与苍州相邻,如果日后秦燕再来侵犯青州,说不定还要求助于秋若风,所以秋若雨对秋若风的态度比以前稍微恭敬了一点。
但是,秋若风与靖安王毕竟是两个阵营的人,而且秋若云又正逗留在靖安王府,秋若风当然不愿久留。得知秋若风离开后,秋若云和夏静双都深深地出了一口气。哪怕他在靖安王府多住一秒钟,这两个人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秋若风离开后,靖安王府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不过此时离秋若云和秋若雨两兄弟预定上京的日子也不远了。集市重新开张,夏静双约杨青青和悦心一起去给秋若风买「桂花莲藕糕」(实则是去采购未来古董的)。
因为夏静双工钱有限,而且青州的「物价」比她想象中稍高一点,所以最后只买了几只精致的瓷碗和一些珠宝首饰。首饰都是在青州最大的首饰店、杨家经营的「珠翠堂」采购的,杨青青给了她非常优惠的折扣,她开心得合不拢嘴,小市民本性暴露无遗。此外,杨青青还购入了一套上京面圣时穿的盛装。这次她要随两名王爷和夏静双一起去京城,献上杨府的传世璧给皇上贺寿,所以服饰方面自然马虎不得。
杨青青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青州城,这次一出门就是去京城,据她说她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了。夏静双瞧见她的眼珠果然微微泛红,而且眼皮底下还有浅浅的黑影,笑她说:「不就是去见皇上么,又不是去见妖怪,看你怕成什么样了。去京城路途遥远,不趁现在还在家里的时候多睡几天好觉,以后在路上更加睡不好了。」杨青青听她拿「妖怪」比皇上,吓得急忙捂住她的嘴,又是挤眼又是教训。夏静双知道自己失言,只能一脸苦笑,「哦哦哦」地敷衍过去。
逛了一天街,夏静双心满意足地返回靖安王府秋若云住的小院,把「桂花莲藕糕」恭恭敬敬地献给秋若云。而且还依照约定,给冬子带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回来。大得就像半个小皮球一样,冬子本来不饿,但是被夏静双硬逼着吞了下去,结果撑得直打饱嗝。
秋若云已经把寿礼修整好了,装在一个镶金雕龙的木匣中,交给秋若雨保管。秋若雨的美酒也早已备好,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再休息几天就正式出发。
从集市回来的那天晚上,夏静双趁着夜深人静,非常兴奋地在自己住的房间外挖了一个三四米深的大坑,把今天采购到的瓷器和珠宝全都埋下去。挖坑埋坑都是她的老本行,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全部搞定了。完工后,她站在坑边拍了拍手,对自己说:「太好了,等我以后回到21世纪在把你们全都挖出来,到时候就发大财了。呃,不过……」这时突然想起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回到21世纪后,自己到哪里去找这个坑呢?
很快,夏静双得出一个结论:必须要有地图才行,不然就等于白费功夫。
不过这点小事没有难倒她,她从小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知道害怕。小时候把小双的八音盒弄坏了,三更半夜跑去花山上的小庙求菩萨的时候也是这样。夏静双心想,古代不比现代方便,大街上可没有卖地图的地方。但是这里是王府,靖安王既然是守护青州城的王爷,地图好歹应该有一张吧?
思及此,夏静双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趁夜潜入靖安王的书房,找到地图,再偷偷将地图描摹一份藏起来,日后带回现代去。
夏静双在靖安王府也住了好几日了,当天陪杨青青参观王府的时候,去过一次书房。于是夏静双巧妙地避开巡夜的侍卫,循着记忆中的路线,很快就找到了书房。把后窗打开一条缝隙,悄无声息地跳进去,开始小心翼翼地到处翻找。
她很快就在一卷文书中找到了她想要的青州地图,不过那好像是一张军事地图,上面标记着驻兵的地点和人数。夏静双看到这张地图非常完整,不仅画出了青州城内的所有街道,而且还有郊外的驿道。她没有多想,马上就找来纸笔,把地图铺在书桌上,把整张图描摹了下来。完工后,把纸折好,塞进腰带里,再神不知鬼不觉地后窗翻出去,迅速回到自己的房间。
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夏静双把地图藏好后,躺在床上回忆整个过程,暗自庆幸自己的运气太好了,感谢老天保佑。
但是,不久之后她就会知道,老天根本没有保佑她。她今晚的所作所为,为未来的某件事埋下了祸根。
#
八月八日,上京的日子终于到了。
靖安王和杨府两队人马加起来大约有五六十人。因为路途遥远,所以所有人不是坐马车就是骑马,没有步行的。这让夏静双送了一口气,出发前她还担心自己这个身份低微的「小丫鬟」必须靠双脚走到京城去呢。夏静双虽然是伺候秋若云的,但是两位王爷担心杨青青路上孤单,便让叽里呱啦话很多的夏静双去与她作伴。夏静双自然高兴,体力活她不爱做,但是陪人唠嗑却是她的强项。一路上有了她的陪伴,杨青青的紧张的心情也缓解了不少。
三天后来到白州,这里是秋若雨的姐姐——秋若雪的封地。秋若雪早已等候多时,翌日便与他们一起前往京城。于是队伍又壮大了一点,达到七十来人。
最后在八月中旬的时候,一行人终于顺利抵达京城。
那天的天气格外明媚,京城的街道热闹得人山人海,四处都可以听见小贩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和行人们的说话声。
夏静双忍不住掀开窗帘向外张望,属于京城的气息扑面而来。热闹、富足、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一切形容城市兴盛的词汇放到这里都十分贴切。就连杨青青都忘记了紧张,与夏静双一起挤在窗口,欣赏目不暇接的繁华街景。
京城中的人大多都见过世面,经常有机会目睹天子马车经过的盛况,所以他们一眼看出夏静双他们那行人是皇室的车马,马上如退潮般退到路旁,让出一条中央大道供马车通行。不过他们并没有像当初秋若风回到青州时那样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而是既好奇又兴奋地挤在路边,争相目睹华丽威严的车队经过。
看到大家都对自己投来崇敬钦慕的目光,夏静双顿时觉得自己的身价高了不少——虽然只是一个伺候人的小丫鬟。
在京城中大约行进了两刻钟,周围的人群渐渐少了,已经离开了市中心。后来车队又驶入一条有几十名侍卫列成两队保护的巷子,四周便顿时清静下来。虽然是巷子,但是道路却格外宽敞,最主要的线路可以容得下三辆马车齐头并进。转入岔路之后稍微狭窄一点,但是地面都铺着上好的石板,周围的围墙和高耸的建筑物也都透出皇室贵族特有的庄严气氛。不仅是杨青青,就连夏静双都开始紧张起来。
最后,马车停在一个挂着「祁文王府」匾额的大宅前。与气派的靖安王府不同,这里显得比较朴素,门口没有披甲戴盔的侍卫把守。不过打扫得十分干净,几乎片尘不染。从马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夏静双甚至有点不敢落脚,总有一种想先脱鞋再走进去的冲动。
门口大约有二十多名仆人和丫鬟跪在地上恭迎,这大概便是祁文王府的全体人马了,自然不能与几百人的靖安王府相提并论。不过加上马队的七十多人,想必近期之内这里将非常热闹。
秋若雨、秋若雪、杨青青都将暂住于此,几名乖巧的小丫鬟分别带他们前往各自落脚的院落。夏静双陪了杨青青一会儿,便被冬子叫走了。别看冬子年纪轻,但是在王府中似乎是一个小头目,大部分侍从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地低头行礼。夏静双顿时对冬子刮目相看,想起以前自己老爱欺负他,不由有点紧张起来,生怕冬子公报私仇,利用职权为难自己。不过事实证明夏静双这么想完全是小人之心,冬子非但没有为难她,还亲切地带她熟悉了一下王府的各个地方。
从今以后,夏静双便是祁文王府的丫鬟了,当然必须了解自家王府的设施。吃晚饭的时候,冬子把全王府所有侍从召集到一起,正式向大家介绍了夏静双。夏静双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身份是秋若云的「贴身侍婢」,几乎与冬子是同一个等级的,不由令她有些惊讶,比她先前想象的烧水做饭的丫鬟好多了。
晚饭后,冬子又带夏静双来到她住的地方。既然是「贴身侍婢」,住的地方自然也与主子秋若云很近,只相隔一个小花园,依旧与冬子是一个院子的不同房间,就像当初在杨府的逸香居时一样。夏静双和冬子一起去给秋若云问了晚安,秋若云怜惜他们车马劳顿,让他们早点回房休息,没有让他们伺候。
不知道为什么,夏静双总觉得秋若云的表情似乎有些暗淡,一点也没有「终于回家了」的幸福感。
那天晚上,夏静双睡得迷迷糊糊的,忽然听见窗外飘进了悠悠的琴声。那琴声听上去很远、很轻,就像薄纱似的,乘着夜风,缓缓地飘入房间,在夏静双的耳边萦绕不去。夏静双缓缓睁开眼睛,坐在床上,竖起耳朵仔细辨别琴声传来的方向——似乎是从王府外面传来的。
就在离靖安王府大约五十米远的地方,三层高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