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翻云覆雨记 作者:悠雨(晋江2013-03-15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妃翻云覆雨记 作者:悠雨(晋江2013-03-15完结)-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豢戳艘谎郏砩习淹匪趸乩础4恿矫跻怯舻谋砬榭梢钥闯觯噬系牟∏榇蟾乓丫浅Q现亍D敲心昴腥擞肭锶粲瓿さ糜屑阜窒嗨疲炅浯笤急惹锶粲甑哪盖撞苁下猿ぜ杆辏木菜撇猓赡芫褪堑背紫唷茉唷�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云儿……」残烛般微弱的声音在寂静的寝宫中显得无比空旷。
  夏静双下意识缩紧身体,躲在蟠龙柱后连大气都不敢出,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耳朵上,仔细辨别那虚弱的声音到底在说什么。还好整个寝宫就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且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上身上,迄今为止还没人发现房间中多了一个人。
  秋若云听见皇上的呼唤后急忙上前一步,低沉地回应道:「父皇……」短短的两个字,仿佛是绞出来的,然后便再也发不出声音。
  夏静双听到后莫名心痛。她曾说,如果自己说出真相后,依旧无法得到他的信任,就会恨他,但现在才知道那只是自欺欺人、虚张声势而已——自己根本不可能恨他。哪怕当初在地牢中他的表情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冷漠得如同冰锥,看到他决然离去的背影时,自己心中那么痛苦。但是当自己重新回到这个世界,发现他这十天生活在抑郁和痛苦之中,忽然忘却了自己所受的伤害,只希望尽一切可能帮他度过这次的难关。
  刚想到这里,又听见皇上的声音空灵地回响:「云儿,朕的时间不多了,有些事已经不能再拖了……」细若游丝的声音几乎只剩下吸气声,大约十米之外的夏静双必须屏住呼吸、专心致志地竖起耳朵,才能听见几个断断续续的字词,然后通过联想在脑海中把整句话补充完整。
  不能再拖的事情?夏静双顿时猜到皇上的意图——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终于要立太子了。
  「元青……」皇上的声音微微抬高了几分。夏静双微微探头,可以看见一只枯槁般的手战巍巍地抬到半空,向秋若云身后不远处的那名中年男人伸去。
  「元青」这个两个字正应了夏静双的猜测,那个男人果然就是「曹元青」。他不仅官拜宰相,而且还是秋若云之母曹氏的亲哥哥,想必是整个靖安王阵营中在朝廷中地位最高的一品大员。如果皇上真的撒手人寰,秋若云继承皇位的话,他必定是位居第一的辅佐大臣,所以他现在才会在场。
  曹元青见皇上向自己伸手,急忙走上前去,握住皇上的手说:「微臣在此,皇上有何吩咐?」
  皇上喘着气说:「让其他人……退下……」
  曹元青马上扭头对宫女们使眼色,宫女们恭恭敬敬地行礼之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寝宫中只剩下曹元青和两名王爷守在龙榻边——当然,还有夏静双,不过暂时还没人发现她的存在。夏静双捂住嘴巴,心脏狂跳不已,全身汗毛都因为紧张而倒立起来。
  这一幕在她查看的史料中并未出现,所以她有一种极强的预感,待会儿肯定有什么事情发生,打破皇上原本的计划。
  没有时间细想,因为她必须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皇上的声音上,如若分心,就会漏听重要的讯息。
  「元青,其实朕……早已立好太子,但却一直未能宣召,实乃迫不得已……」只要句子一长,皇上的声音就会断断续续,仿佛随时都会咽气,就连夏静双听了都觉得揪心,更别提那三名与皇上朝夕相处的近臣和皇子了。「立太子的诏书,就……就在那里……」
  夏静双微微把头向柱子外探出一点,看见皇上又抬起那只枯槁般的手,颤巍巍地悬在半空,指着摆放在龙榻斜后方的一个藤蔓状的烛台。烛台是金制的,雕刻得极其细致复杂,足有一米多高,可同时盛放十五支蜡烛,点燃后想必可以照亮大半个寝宫。但现在因为是白天,所以蜡烛上没有半点火光。
  事实已经很明显了,皇上早就欲立秋若云为太子,甚至连诏书都写好了,但是因为顾虑到秋若风的势力和脾性,一直秘而不宣,等待时机。
  只可惜,他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下去,必须趁自己咽气之前,把秋若云推上皇位。
  曹元青听了皇上的话后,急忙起身,走到烛台边查看。秋若雨也上前帮忙。只剩秋若云一个人留在皇上身边。
  皇上握住秋若云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云儿,你要理解朕的苦衷……」
  秋若云急忙反握住皇上的手,跪在他的床边说:「父皇,儿臣明白。」声音中已经带着几分嘶哑的哭腔,因为他已感受到皇上正在交代最后的遗言。
  父子在沉默中对视了一会儿,皇上虚弱地轻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风儿能征善战,是难得的一名猛将,但是性情暴躁,不宜治国……而你正好相反,虽然从未经过沙场历练,但却心怀仁义,能够令国家长治久安……如果朕还能再多活十年,统一天下,必定将皇位传给你……但是现在大业未成,外有秦燕虎视眈眈,内有银州牧李天锡处心积虑,国家片刻不得安宁,实在不能失去风儿这名猛将……如果你们兄弟和睦,他来开拓疆土,你来巩固江山,我昭明国统一天下之日必不远矣,只可惜……风儿从来不甘心屈居于你之下,你又无心与他相争……而如今朕大限将至,你兄弟二人只能择其一、舍其一……」
  这席话徐徐说来,听似平常,但是背后却蕴藏了彻骨之痛。已经知悉昭明从开国到覆灭所有历史的夏静双必须紧紧地捂住嘴巴,才能忍住不哭出来。
  是啊,如果他俩兄弟和睦相处、携手御敌、逐鹿中原——昭明的历史必将改写。
  如果太祖再多活十年,由他协调两兄弟之间的关系,统一南方之后再挥军北上,说不定秋若风最后一战惨败殒命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
  「云儿……」皇上深深吸气的声音传入夏静双的耳中,顿时令夏静双更加紧张。短暂的沉默后,皇上一改刚才那副虚弱萎靡的样子,回光返照般突然恢复了皇上应有的威仪,用浑厚沉重的声音,慎重地说出最后一句话:「登基之后,不要顾念旧情,宜早日除去你大哥——毋遗后患!」
  「……」夏静双轻轻地闭上眼睛,眼眶已经湿润了。她可以感受到,皇上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才说出最后这句话。
  两个都是他的亲生儿子,都继承了他的血统。论年纪,秋若风比秋若云年长;论战功,秋若风更是当仁不让。
  但是当他俩之中只能二选其一时,皇上最终的选择却是秋若云。
  正是因为这样,秋若风才会嫉恨秋若云。秋若风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始终无法得到皇上的垂爱。他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庸庸碌碌、只懂琴棋书画的秋若云,比他这个为国杀敌、屡建奇功的人更讨皇上欢心,比他更有资格成为皇帝——他的不甘心最后化为了对秋若云的仇恨。
  「父皇……」秋若云哽咽得无法言语。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朕也于心不忍,风儿若死……昭明必将腹背受敌,朝中尚有海夔安这员大将可用……如果连他都不能抵御秦燕,你不可再与秦燕争锋……就像当初凉国李天锡投靠昭明一样,你也投靠秦燕,暂且对秦燕俯首称臣吧……秦燕统一南方之后,必将集中精力北征中原王朝。你可暗中在南方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不过这个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短则五六年,长则十余年……待秦燕入主中原、局势尚不稳定之际,你再趁机重新独立,光复昭明……」
  字字句句,都能听出他的用心良苦。他并非单纯只让秋若云继承皇位、把秋若云暴露于内忧外患之中就撒手不管,而是为秋若云设计好了未来几十年要走的道路——慈父之心,可见一斑。就连夏静双都为之动容,感动得胸口微微胀痛。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皇上对秋若风过于冷酷。人之初,性本善。秋若风的的残暴真的是天生的么?抑或是因为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性格的阴暗面被放大,想要寻找地方发泄,所以才变得嗜杀成性。
  听了皇上的话后,秋若云没有任何回应。并非无话可说,而是说不出来。夏静双猜,他肯定已经哭了。
  不知何时,曹元青和秋若雨已经从烛台的空心支柱中取出了一道圣旨,不声不响地跪在秋若云身后,神色凝重地一起听皇上交代遗言。
  良久的沉默之后,秋若云终于收拾好情绪,哽咽着问:「父皇,为什么不传位给大哥?他一定可以替您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
  皇上冷漠地笑道:「就算他真能一统天下,也只是祸害苍生罢了。与其让他日后留下千古骂名,尸体挖出来被后世屠戮,不如由我秋家的人自己动手。」稍微顿了顿,然后用洞悉一切的语气,低缓说道,「况且,一旦他登基称帝,他第一件事必定就是杀了你,以除后患……如果朕立他为太子,与朕交给他一把刀,让他杀你有什么区别?如今只不过是把这把刀交到你的手上罢了……如果你们兄弟两人能像我与光雄(老靖安王)一样,朕又何必做一名屠子之父……」
  听到这里,夏静双的胸口更加禁窒。皇上猜得太对了,他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历史上秋若云就是死在秋若风手上!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伴随着惊恐的嚷叫由远而近:「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糟了!夏静双身体僵硬,处于高度警惕状态。事态的发展正应了她刚才的预感——必定会发生什么事,打破皇上立太子的计划。
  按照时间推测,这个人肯定是来报告平南王煽动禁军闹事的,皇上听到消息后当场就被气死。不久之后,平南王就会带人冲进来,一刀杀了秋若云!                    
  作者有话要说:一回来就赶上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了。下一章夏静双就要开始实行她的计划了哦。


☆、051 扭转命运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秋若雨第一个站起来,转身对急吼吼冲进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