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俏豢腿饲氲窖缦献松衔弧!
  汉宣帝看到这里,觉得那家失火的人把提建议的客人忘了,这是不足取的。接着,他又读了下去:“茂林徐福三次上书陛下,指出霍家权势太重,应该防止他们走上谋反的邪路上去。如果皇上采纳了徐福的意见,限制了霍家的权力,那么,霍家就没有力量谋叛了,也不致遭到灭族之祸,国家也就没有必要拿出大量的土地和官侯去分封众人。可是,陛下却偏偏不赏徐福,这同遭到火灾的主人独独不请提建议的客人上酒宴一样,是不公平的。这样,以后谁还敢冒着危险上书陛下,去揭露你身边潜伏着的隐患呢?”
  汉宣帝觉得这个上书人说得合情合理,就把徐福召进宫殿予以重赏,还让他当了个郎官。  

何武凭剑判遗产
 
  西汉的时候,沛郡太守何武,某日受理一件遗产继承案。原告是个15岁的少年,被告是他的姐姐、姐夫。
  原来,这少年3岁丧母。父亲是个家产有20余万的大富翁。几年后,父亲病危。他觉得大女儿很不贤惠,女婿又是一个十分贪婪的人,恐怕他们为了争夺财产而祸及儿子的性命,他家已没有其他亲戚,那富翁于是召集族人在场,写下遗书,决定将全部遗产都交给女儿,只留下一支宝剑,说是等儿子长到15 岁时再给他。儿子终于长到了15 岁,已经懂事了。一日,他向姐姐,姐夫要那支宝剑。可是姐姐、姐夫哪里肯给。少年就告到郡府。
  太守何武传来富翁的女儿女婿,并要他们把那把宝剑带来。
  太守在大堂上对原告、被告宣读了一遍富翁的遗嘱,问道:“此遗书是否系伪造?”
  富翁的女儿女婿忙说:“不是伪造。”
  何武道:“既然不是伪造,你等为何还不把宝剑送上来?”
  那两个贪心不足的人很不情愿地递上宝剑。
  何武对左右的官吏说:“你们看,那富翁的女儿女婿连一把室剑都不肯自觉留给自家兄弟,可见是多么心狠贪财啊!那老翁事先是料到的,所以他认为,如果把财产留给儿子,儿子的性命必然难保。只得把财产暂时寄放在女儿女婿那儿。”何武说到这里,扬了扬宝剑又说:“而这把剑,意味着要决断这件事情。他估计,今后女儿女婿必定不肯把剑给他儿子,到那时,儿子长到15岁了,其智力和体力足以保护自己。这样,告到州县,如遇到清正廉明的官员,或许能明白他这番苦心,就可为他的小儿作主。你们看,这老翁考虑得是多么深远啊!”众官吏齐声称是。
  何武最后对老翁的女婿说:“根据你岳父的这番苦心,本州判决把遗产全部判给你的兴子。”
  那女儿、女婿一齐跪在地上求何武重新判决。
  何武说:“你们这两个贪心不足之徒,已经得到10年的好处,难道还不算走运吗?”  

张敞宴请众小偷
 
  汉朝,张敞出任京城的行政长官。当时城内小偷很多,扰得人心惶惶。晚上尽管密窗紧门,但无济于事。就连西域宾客的财物也时常失踪,严重影响了朝廷声誉。皇帝令张敞限期捉拿小偷。
  张敞微服私访,从一些地方乡官那里了解到小偷有头领数人,他们靠不义之财,筑高楼、建亭树、置美器、纳丽妾,尽情享乐。张敞按照线索全部把头领召来。头领们自知罪行深重,个个磕头告饶,情愿把不义之财全部充公。
  张敞捋须微笑道:“你们只要协助官府捉拿众贼,立功自赎,非但既往不咎,而且还可补为小吏。”头领们听罢张敞的话,一个个惊喜不已。这下可是因祸得福,遇难呈样了。可头领又担心一旦小偷们知道自己供出他们,刑满释放后,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张敞说如此,道这般,一番交持,几多谋略,打消了头领的顾虑。
  头领们回到家,马上准备酒宴,各自邀请本门所有小偷聚餐。小偷听说有好酒喝,一个个洗肠涤喉,准时赴宴,无一缺席。觥筹交错,杯盘狼藉,酒酣近醉,小偷吆三喝四,自诩起窃技高超,赃物颇丰。喝到后来,醉态百出。这时,小偷的头领神不知鬼不觉地用红土染在他们的衣襟上。
  喝得醉醺醺的小偷们离开头领家后,即被吏卒们包围起来了。小偷们有的突围逃跑,可到了街上,马上被捉住了。原来,小偷衣襟上染的红土成了明显的标记,他们自己还不知吏卒是如何识破他们的呢。这天,官府共捕到数百人。从此长安市上警鼓稀鸣,市无偷盗。  

薛宣割黄绢断案
 
  西汉时,有个人带了一匹微黄的绢去集市上卖。不想行至半途下起雨来。所处之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竟无避雨之地,只得把绢展开来遮雨。
  雨越下越大,他直发急。正在此时,远处奔来一人,浑身冷得发抖,衣服全湿透了,请求到绢下避雨。举绢者答应。过了一会,雨止天晴,卖绢者正欲背绢赶路,却被后到之人一把拉住,说绢是他的。卖绢者大怒,于是争执起来。两人各不相让,竟大打出手。路人纷纷劝架,他俩仍争执不下。
  此时,正巧郡太守薛宣坐轿经过,看热闹者见郡太守驾到,纷纷让道。那两人也停止了争吵。
  薛太守问明缘由后说:“你们各有其理。那绢上可有记号?”
  二人回答皆同。
  薛太守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既然你们都道绢属于自己,又都不肯放弃。本官作个判决,不知你们可有异议?”两人点头同意。薛太守当即命手下拿出宝剑,将那匹绢一分为二说:“各人一半,免得再争。”
  两人离去后,薛太守马上派人悄悄跟踪,听他俩说些什么。
  盯梢的人一直跟到集市,只见一人碰到同村人便满脸愤恨地诉说了刚才的遭遇,大骂郡太守是糊涂官。还有一人手拿半匹绢喜洋洋地叫卖,价钱喊得特别便宜。盯梢者立即报告太守。薛太守命令将两人喊来。赖绢者见此,知已购露,只得老实承认,将绢交出,并得到应有的惩处。  

孙宝充称一见数
 
  汉朝时,百姓十分喜爱吃一种叫作油炸馓子的面食,其细条相连成环形,极易断碎。由于该食香酥可口,做此生意的挑担货郎大街小巷到处可见。
  一天,有位叫张五的货郎,挑着卖剩的馓子回家,行至一小弄口,冷不丁被里面审出的一个小伙子撞翻在地,馓子全部落地而碎,无法再卖。张五急红了眼,一把拉住小伙子要他赔偿。
  小伙子开始不肯,可围观的人都说他的不是,自知理亏,只得认倒霉。他看了看地上的碎馓子说:“这里有多少枚?”
  张五由于刚才小伙子的蛮横无理,心头尚恨,决计敲他一下,回答说:“300 枚。”
  小伙子一听不信,只肯赔50枚的钱。张五不同意,说撞碎多少赔多少。
  两人谈不拢,又争吵起来。围观者越来越多,可也无法判断究竟该赔多少为好,因为馓子全碎了,根本搞不清有多少。
  此时,正逢新任京兆尹的孙宝充途经此处,问清原因后,对张五和小伙子道:“张五卖馓子乃小本经营,被小伙子你无意撞碎,赔偿理所当然。可究竟赔多少亦要实事求是。”
  孙宝充问张五究竟被撞碎多少油馓子,张五心中生怯,自知刚才开口数目较大,便改口说是200 枚。
  孙宝充看了看地上的碎馓子笑道:“你一会儿说300 枚,一会儿说200枚,自己也搞不确切。这样吧,今天我来调停判断吧。”
  众人不解,看孙宝充如何处理此事。孙宝充不慌不忙地命人到街上买来一枚油馓子,当众称出分量,然后再叫人把撞碎的油馓子全部捧起放入称盘,分量称出后又把那一枚完整油馓子的分量加以折算,当即准确得出了原来张五被撞的馓子数量了。张五红着脸接过小伙子掏出的赔银,连声道谢而去。  

赤眉军豆子诱敌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施行暴政,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西汉皇族刘秀伺机混入农民起义军队伍。公元25 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不久,他开始对付农民起义军。。
  公元27年正月,东汉梁侯邓禹带领车骑将军邓弘包围了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袭击赤眉军,企图一举围剿而净。
  日近黄昏,双方人马在旷野厮杀。东汉派宋的精兵强将实在太多了。赤眉军寡不敌众,再硬拼下去,这支部队势必全军覆没。
  三声收兵锣响过,赤眉军人马迅速撤退回城。
  烛光摇曳。赤眉军的首领们在挑灯研究对策。一忽儿,巡逻军官上气不接下气冲进,喜形于色急急汇报:“官军邓弘部下的好多粮草,被我们戳获,他们快成了一群‘饿煞鬼’啦!”
  听到这话,大伙乐了。一位谋士马上拍掌大笑:“咦,何不来个豆子诱饥兵妙计!”他如此这般把妙计细细道来。。
  第二天,曙色刚露。赤眉军忽然大开城门,纷纷败退。他们丢下好多车辆,像是因人心慌乱无暇顾及的样子。所有的车里都装满了上,仅在表面蒙上了一层豆子,只等“鱼儿”上钩。
  邓弘的士兵饿着肚子追上来,见到一车车豆子排列在眼前,腹内部给诱惑得咕咕直叫。这批饥兵再没心思追赶赤眉军,纷纷围上车子,你争我夺,顿时叫骂声、扭打声四起,阵容大乱。赤眉军见敌人中计,立即高声呼喊,回军反击,打败了邓弘军。  

耿弇佯攻巨里城
 
  公元29 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耿弇受光武帝刘秀的命令,去征讨东部割据势力张步。耿弇首先要消灭的敌人是张步的部将费邑。
  费邑老谋深算,用兵一向谨慎。他屯兵历下拒敌,历下城池坚固,守备强实,易守难攻。如果要想强攻取胜的话,肯定是行不通的。耿弇召集部将商议作战谋略。
  “将军,对费邑我们只有引蛇出洞,然后加以围歼。”一部将说: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引蛇出洞呢?”
  “可以用围魏救赵的战法,我军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