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档案之九转灵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宝档案之九转灵童-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然也看到了那个在不起眼的地方放置的唐卡。
车田千代小声的惊呼道:“玛哈嘎拉!”
马和也认出来了。
回头看了看车田千代,轻轻地摇了摇头。
示意她不要吱声。
马和走到了那个角落。
张老板赶紧跟了过去。
马和看了看哪里的东西,随便问了几句。
然后似乎是不经意的看到了那副唐卡。
问道:“张老板,这个是什么?”
张老板笑了笑:“这幅是唐卡。
上面画的是佛教的大护法,玛哈嘎拉。
这个护法很凶的,有他在一切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
而且这幅唐卡可是很有来历的。
它是出自大藏寺。
传说在修建大藏寺的时候,从选址,到修建,都得到了玛哈嘎拉帮助。
还有双臂和四臂的玛哈嘎拉像,被合称为‘怙主三兄弟’。
成为了所有西藏寺院中最有名的三尊玛哈嘎拉护法像。
可大藏寺的六臂玛哈嘎拉大护法是最威严,最猛历的。
这幅唐卡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流落出来的。
我看这幅唐卡最少要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
马和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可是眼睛却自己的看着那副唐卡。
那副唐卡胡得很精细,可是因为年代久远,和保存不力。
上面有些脏,在边缘处还有了虫咬的痕迹。
尤其是两边的木头卷轴,更是残破的可以。
马和冷笑一声:“像你说的那么好,应该值点钱。
你就这么放着?
风吹日晒的?”
张老板尴尬的一笑:“呵呵,我也不怎么会保存着东西,兄弟你要是喜欢,开个价?”
马和摇了摇头:“品相差了点,来历也不太明了。
再说我也不是很懂。
算了吧。”
张老板并不放弃:“来历我说的很清楚,是真的。
这样五千你拿去,算是交个朋友。”
马和没有说话,后面的李健站了出来:“什么就五千啊?
就这个破旧的东西。
要是真旧也好,我看八层是做出来的。
不要,不要。”
张老板连忙解释:“这位兄弟不能这么说,什么叫古董。
当然是老旧的东西了。
这样的东西可是越老越值钱的。”
李健撇了撇嘴:“哼,这卖古董的我接触的多了,不就是讲故事。
股市净的好了就能买上个好价钱,我可不听那个。
你就说你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趁这李健和张老板胡说八道插科打诨的时候。
马和又仔细看了看那张唐卡。
唐卡不大,两尺见方。
虽然保护不力,可是上面的颜色依旧新鲜。
一看就知道是矿物染料。
金色的和银色的地方尤为突出,竟然还在熠熠生辉。
应该就是真金真银所制。
马和真是越看越喜欢。
他感觉这张唐卡上的玛哈嘎拉,就和在圣湖边上的凶险洞中看到得玛哈嘎拉一样。
甚至连笔法都差不多。
正在发呆的马和不知道被什么撞了一下。
这才回过神来。
看了看撞自己的是李健,李健小声的说道:“这幅唐卡,你要吗?”
马和点了点头:“要。”
李健也点了点头,把张老板拉到了一边,两个人一顿神侃。
过了一会儿,李健走了过来:“一千五,不能再便宜了。”
马和点了点头:“行,就这些吧。”
走在八角街上,李健还在回帖有看那个古董店。
车田名泽用日语问马和:“那为什么一定要买那个东西,会是真的吗?”
马和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很喜欢。”
车田千代说到:“不会是假的。
我可以感受到那种神气。
那种东西是做不出来的。”
马和看了车田千代一眼,心中很是认同她的感觉。
就感觉好像两个人心有灵犀一样。
对于唐卡马赫从来没有研究过,可是一见到那个东西,就很是喜欢。
就像车田千代所说的一样,可以感受到上面的神气。
几个人又走了一阵,才转到了大昭寺的门前。
门前的人很多。
很多的藏民在门前不大的广场上,虔诚的磕着长头。
他们都来自很远的地方,随身带着暖壶,里面是酥油茶。
磕一阵子,就歇一会儿。
李健拍了拍平措次仁:“平措买他们要磕多少头啊?”
平措摇了摇头:“不知道,几千,几万个个吧。
有很多藏民来自于藏地的伸处,距离这里几千公里。
他么也许这一生就出来过这么一次。
他们每走一步,就磕一个长头。
就这样一步一个头向着他们心中的圣地拉萨走来。
有意这样长时间的磕长头,有些人的手腕和膝盖都磨得出血,甚至露出了骨头。
有的人,就死在这条路上。”
李健不敢相信的看着平措。
可再看看眼前这些虔诚的磕着长头的藏民,又不得不相信。
大昭寺正门口,有一棵闻名于世的唐柳,一千三百多年了,它正是当年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古柳。
直到现在正门前的这一棵唐柳还这样挺立着!
和唐柳并排向北,在同一段围墙之中,还珍藏着著名的唐蕃友好会盟碑。
石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藏汉两种文字记载着吐蕃人和汉唐人结盟友好、和睦共处的誓言。
大昭寺门前的这一块石碑,藏族人民保护了整整一千多年,它一直没有受到损害。
这就是西藏人民的宗教生活。

第二十八章 大昭寺

马和只是轻轻地说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李健看了看马和,马和也看了看李健:“看什么啊!你不会理解的。
不过也许以后会的。
走吧,进去看看。”
可是李健却没有动,马和拉了拉李健,李健还是没有动。
说道:“和和,你看那个杆子。”
马也看到了一根很高,很高的杆子,杆子的下面是无数的经幡,上面也飘动着经幡。
李健喃喃的说道:“这个好像和我在圣湖看到的那根高杆是一样。真的。”
马和看了看李健:“真的吗?”
李健失魂落魄的点了点头。
车田千代说道:“也很正常,他既然来过拉萨,自然会来朝拜觉悟佛。
我们还是进去看看吧。”
马和拉着李健,向大昭寺走去。
李健还是一副傻傻的样子,喃喃的自语道:“真他妈神了,我还以为他们扯淡呢,没想到真能看见。
拉姆纳错圣湖真是神了。”
马和摇了摇头:“这小子,才反应过来,看你信不信。”
几个人走进了大昭寺内。
大昭寺内虽然人头攒动,可是并不吵杂。
人们很有秩序的往里面走。
几个人走过一个大天井的院子。
二楼上面挂着八吉祥的帷幔。
平措次仁指着院子中间的一个白色大花盆,里面是五颜六色的小花。
虽然不大,可是颜色鲜艳,倔强的开放着。

平措说道:“这就是格桑花,高原的有名的格桑花。”
几个人都听过格桑花的大名,可是都没有见过。
没想到就是这样平凡而艳丽的小花。
车田千代蹲在了花盆边上,惊叹道:“好美。好美的小花啊。”
大家都觉得很漂亮。
看了一阵。
几个人向寺内走去。
扎西不在,平措次仁充当了解说员,平措边走边说道:“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我们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
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
说着平措走到了前面,带着几个人一直走了进去。
几个人一走进去,就闻到了酥油和藏香的味道。
那味道很重,刚刚进去,几个人都有点不习惯。
寺庙里面的光线并不明朗,只是个处跳动的酥油灯和蜡烛的光亮。
一种宗教的神秘感在几个人的心中飘荡。
平措用不大的声音介绍到:“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
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
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
清朝时,大昭寺曾被称为‘伊克昭庙’。”
李健皱了皱眉头:“这羊也能干这样的活?
真想看看。”
平措笑了笑,继续说道:“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
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马和点了点头:“怪不得外面的街道,叫做八廓街。这便是由来了。”
每走几步,就会有供奉的神佛。
几个人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
平措虽然没有当过喇嘛,可是对于大昭寺却很是熟悉,介绍到:“入大殿左右各有两尊巨大的佛像。
左侧为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
右侧是未来佛。
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是关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画,它生动形象地绘出了公元7世纪时的早期布达拉宫的样子,以及当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
要了解大昭寺,要了解7世纪时的拉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就一定要先看这幅壁画。
从左向右依顺时针旋转游览。
第一间小殿,里面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为弘扬黄教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世**和一世**都位于八大弟子之列。
黄教六大寺庙,甘丹寺为宗喀巴本人亲建,哲蚌寺、色拉、扎什伦布寺均为其弟子所建。
一座白塔矗立在西墙与北墙拐角之处,据说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从卧塘湖中所显现出来的。
南侧第一间小殿,端坐着八大‘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药师佛。
紧挨小殿,是手置耳侧,瘦骨嶙峋的白教创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
再行数步,小殿内置三世佛。
转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