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并没往陶陶预想的方向发展。
小沈走后第一天,陶陶恭敬地请示二嫂有什么需要做的,二嫂看到陶陶露出了少见的笑容,亲热地说:“暂时没有,你先忙你们渠道的事吧,有需要我再找你。”
平日看惯了二嫂冷若冰霜的嘴脸,陶陶对二嫂突如其来的变化极度不适应,感觉背后一阵阵发冷。
连续两天,二嫂没有分派任何工作给陶陶。
第三天中午,陶陶再次请示二嫂需要做什么,二嫂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哎呀,看我忙得!下星期我要去美国出差,签证还没办,你帮我查一下申请流程和需要准备的资料吧!”
陶陶有点失望,心想这纯粹是二嫂的私事,和工作和业务都搭不上边,但不敢拒绝,于是回到座位开始忙活。
午饭过后,陶陶找到二嫂回明需要准备的签证材料,二嫂直接说自己太忙,让陶陶全权负责。
陶陶早有准备:“介绍信和邀请函我会和行政部联系负责办妥,但办理签证需要一份您的个人简历……”
二嫂垂下眼睑,说:“我待会儿发给你。”
拿到二嫂的简历陶陶压抑不住好奇心窥探起来,二嫂只是某普通大专的工商管理文凭,但工作经验颇为丰富,先后在5家公司就职过,职位从秘书到助理到经理到总监到现在的渠道总经理不一而别,当陶陶看到二嫂就职的第二家公司是西厉时,忽然想起前几天Albert接受电视采访时谈到自己曾经就职于该公司,难道他们以前就是同事?再一看二嫂在西厉的职位是销售总监秘书,而且一干干了三年,那么Albert会不会就是那个销售总监呢?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二嫂和Albert的渊源的确够深,二嫂业绩平平却被Albert这么看重是不是也是因为有这层关系呢?
陶陶无暇多想,迅速准备好二嫂签证需要的一切材料,并把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总结出来一并发给了二嫂,二嫂非常满意。隔天,二嫂找到陶陶,说:“有件事麻烦你办一下。”
陶陶恭顺地回答:“您说好了。”
二嫂笑笑说:“待会儿我儿子约好了和外籍教练学打网球,刚好我先生有事,保姆又不会说英文,你帮忙现场翻译一下吧!”
陶陶正忙着准备新兴渠道明天销售周会上的数据分析,忙得焦头烂额,一听二嫂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心里本能地想拒绝,但陶陶知道拒绝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别说拒绝,就算表现出一点点不情愿都有危险,陶陶只能无奈地决定晚上回来加班整理数据,先忙二嫂的事再说,于是记下了二嫂家里的地址和电话就匆匆出发了。
出了公司,陶陶先去二嫂家里接她8岁的儿子木木,再将木木送到网球中心练习。两个小时的训练期间,洋教练和木木的每一句话陶陶都要负责翻译,空挡还要去给木木卖零食和饮料,结束后将木木亲自送回二嫂家里亲手交给保姆。
从二嫂家出来已经是晚上6点了,陶陶来不及吃晚饭一路飞奔回到公司开始准备开会需要的数据。晚上10点,忙完了数据陶陶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上出租车,没时间处理情绪只盼着快点回家睡觉。
第二天一早,同事们看到陶陶晒得黑黑的脸庞都打趣:“难不成昨天下午打了飞的去三亚了?”
陶陶知道越解释越乱,只得胡乱应对:“帮传统渠道那边忙了点事。”
猫腻(1)(2)
刚巧Michael来电话,将陶陶叫进了办公室。
Michael先是关切地过问:“最近感觉怎么样?同时协助两个渠道还吃得消吗?”
陶陶心想传统渠道那边根本没让自己插手,于是回答:“没问题,传统渠道那边事不多。”
Michael点点头,说:“那就好,记住一点,你只是过去帮忙,不该说的不要多说。”
陶陶清楚这是Michael提醒自己不要被二嫂利用把新兴渠道的情况说出去,随即心想,即使你不提醒我也会谨言慎行的。但同样,二嫂那边的情况也要守口如瓶才好,这样做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何况二嫂再不得人心毕竟也没过分为难过自己。主意已定,陶陶回答:“您放心好了,我会多做事少说话的。”
Michael满意地点头。
连续两个星期,二嫂没有指派任何工作给淘淘,也不让她参加传统渠道的周会月会,陶陶希望借此机会学习传统渠道先进经验的梦想看来要落空了,但陶陶始终想不明白,二嫂既然工作上可以忙得开为什么非要调自己过来?调过来了却不安排正经工作是为哪般?随即又想,二嫂安排的两次工作都是很私人的事,按理说应该是她的心腹去办才对,为什么会找到自己?越想越不得要领,索性不去想了,还是维持原状干好新兴渠道的活儿再说。
一天,二嫂满面笑容地约陶陶吃午饭,陶陶不敢拒绝,只能谨慎地赴宴。二嫂选了一间离公司较远的餐厅,落座点菜后,和陶陶寒暄起来。陶陶摸不准二嫂的脉,也不敢贸然发问,只好配合二嫂的思路仔细周旋。
二嫂聊着聊着,突然发问:“前一阵子你们新兴渠道处理了上海景通的黑洞?”
提到新兴渠道,又是景通黑洞这么敏感地事,陶陶有些警惕地回答:“处理完了,已经赔偿了。”
二嫂眼中精光一闪:“听说他们申请了12万,你们最后赔了6万,什么原因?”
越问越敏感,陶陶心里快速思索着怎么回答能不得罪二嫂同时能保护Michael和自己,于是心生一计,说:“当时我还没入职,只能按照Kay的指示核查Kevin留下的账目,有些旧账目我不太清楚,后来就没有跟进了。”
二嫂似笑非笑地看着陶陶,陶陶被看得心里直打鼓,强撑出一副泰然的样子。
二嫂没继续追问,转了方向:“听说你们一项市场基金少了50万?Kay是怎么管理的?”
陶陶一听又是钱,登时警觉的神经又竖了起来,说:“这个是Kevin和财务部、出货部的沟通有点问题,实际并没少。”
二嫂进一步逼问:“Kevin有问题,但Kay是主管也难逃责任吧?”
陶陶无法接话,只能勉强笑着,期待着二嫂别再抛出什么炸弹性的问题了。
然而二嫂没听见陶陶心里的旁白,直接笑着问:“在Kay手下怎么样?”
陶陶一听头都快炸了,虽然在Kay手下比较郁闷,但不能实话实说,于是敷衍:“还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二嫂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对陶陶说:“陶陶,FB想来宣扬平等和尊重,上下级中间也是如此。如果主管刁难你,或者你觉得不公平,可以向公司相关部门反映,或者找人倾诉一下,有些事不是你硬扛就能解决的。”
要不是陶陶在这一年时间里对二嫂的为人有了一定的了解,还真没准被她这副老大姐过来人的姿态蒙蔽呢,但二嫂越是和蔼可亲陶陶越觉得心里没底,还不如看她趾高气扬的骂人来得痛快。尽管不知道二嫂在打什么牌,但陶陶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何况自己对对方也几乎没什么好感,于是说:“您多虑了,Kay对我很好,工作上给我很多机会锻炼。”说罢自己也觉得心虚。
庆幸的是二嫂没再发问,二人扯开话题继续吃饭。
饭后,陶陶担心自己守口如瓶的态度可能会惹怒二嫂,万一她找借口对付自己可就麻烦了,胆战心惊地过了一个星期,二嫂没有任何举动,一切照旧,时不时扔给陶陶一些私事处理,陶陶悬着的心暂时放下了,心里祈祷传统渠道尽快招到合适的助理,这样自己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猫腻(2)(1)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传统渠道招聘助理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见丝毫眉目。陶陶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只能管好自己的嘴两边的事都不声张,争取平稳过渡。
这天中午,二嫂又约陶陶吃饭,陶陶坐上二嫂的车出了公司。到了餐厅楼下,陶陶远远望见Kay和小琳走进了隔壁一家饭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自己的主管和下属单独吃饭,而自己竟然完全不知情,她们想做什么?联手踢走自己?越想越觉得不是好兆头,这边还要应付不好应付的二嫂,一时间心绪难平。
餐桌上,二嫂拉着陶陶唠了一阵家常,关心了一下陶陶的近况,又看似无意地打听新兴渠道的业务,陶陶始终配合着二嫂谨慎回答,敏感话题都含糊应对,实在躲不过去了就说自己不清楚,推在了Kay的头上,心想二嫂讨厌Kay是众人皆知的,二嫂事后向Kay求证的可能性很小,自己的安全应该暂时没问题。
二嫂对陶陶的闪烁其词并没表现出不满,正当陶陶心里苦苦猜测二嫂的目的时,二嫂诚恳地说:“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我非常欣赏,希望你能来我们渠道发展。”
陶陶错愕,本想着这段时间能快点混过去,现在二嫂却直接拉拢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二嫂接着说:“传统渠道团队的班底是FB 4个渠道中最强的,是公认的精英团队,这你清楚,不是我吹牛。你过来后,将来想往哪方面发展都可以,我会关照相关的经理认真提携,只要你努力,一年后保证能被提升为主管,直接向我汇报工作。”
陶陶难以置信,不明白这个大馅饼怎么会砸在自己头上,但随即恢复了理智,鼓起勇气说:“谢谢您对我的关照,但太突然了,能让我考虑一下吗?”
当天晚上,陶陶又在加班,觉得有点头晕,抬眼一看都九点了,自己晚饭还没吃,于是从抽屉里拿出事先备好的方便面,起身去茶水间接开水。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陶陶被日光灯拉长的影子显得格外落寞。陶陶端着面碗低着头走,忽然发现一道熟悉的阴影慢慢逼近,在自己面前停了下来。
陶陶的心几乎跳到了喉咙,也停下了脚步,缓缓抬起头,看到Jack一袭黑色风衣身后拖着行李箱,显然是刚出差回来。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两人就这么静静地对视着。
不知过了多久,Jack慢慢走近,皮鞋踏在地毯上毫无声息,只有衣服摩擦悉悉索索的声响。陶陶一惊,看着手里的面碗才想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