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师父师姐们双手合十,在木鱼和磬有节奏地敲打下开始梵唱《心经》,那空灵而悠远宁静的声音让众人烦躁不安的心逐渐平静下来。
然后觉明师太带领大家静坐调息,与此同时作为伺茶的五位师姐开始生火烧水。这是侯汤。
然后是几位师父亲自操作的洗杯、投茶、冲水、敬茶。
觉明师太的动作专注,神态安详,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一种高贵而典雅的礼仪之美和禅定帮助人遁入无上智慧的魅力。觉明师太待水烧开后亲手拿起杯子一一清洗,四位师太亦步亦趋地同样操作。然后是投茶冲水。只见觉明师太从竹筒中用茶夹取出茶叶七八芽来分别置于白色的斗笠碗中,举铜壶冲点碗中之茶,先是注入半碗,到面前的五个杯子都倒完半杯后,再巡回注满另半杯的水,这是为了均衡致和的效果。水汽蒸腾,茶香渐渐氤氲了整个房间。
整个气氛安详肃穆,全场的人鸦雀无声,大家都凝神静气地观察着师太们的一举一动,除了铜壶煮水沸腾时发出的咕嘟咕嘟的声音和举壶冲水声,房间里寂静无声,人们都沉浸在这美好安详的氛围中,体会着正念、正定的心境。
觉明师太亲自将四杯茶双手敬奉给面前的四位贵宾,其他四位师太也是亲手为其他人奉上茶来,众人眼见着面前杯子里的茶汤慢慢地晕开变成如翡翠般的色泽,香气开始在鼻尖缭绕,不由地**上泛。一位师姐叮地敲了一下面前的小磬,觉明师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端起面前的茶杯,轻呷一口,众人争相模仿,第一口的茶滚入喉咙余香满口,身心都润泽了,第二口,背部开始发热,脖颈渗出微微的汗来。啊,真是好茶啊!
这茶道最后的闻香、观色、品茶、回味都需要宾客自己体会的。至于是否能够感受到圆通妙觉,就看个人的修行和悟性了。反正禅茶结束后,众人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人们围绕着觉明师太等人,久久不肯离去,有的是谈刚才感受的,有的是请教佛理的,有的是想购买刚才的禅茶的,觉明师太等一一和蔼地答着。
“师太,刚才那感觉真是太美好了,我体会到众位师父内在的感恩和分享的深沉含义。古人说:对佛理的关照与感悟,是离不开茶的。诚不欺我。”施文倩两眼发光,围着师太喋喋不休,觉明师太颔首微笑,称赞她悟性高。施文倩兴致更高了,继续发扬:“禅茶让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觉悟出大道来。真是太好了。此等圆融之心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修行。”看着师太一直保持着肯定的微笑,施文倩越说越激动,突然她想到了一个主意,“师太,我也想学禅茶,要不我邀几个姐妹一起学习,请您来教我们,好不好吧?”
“施主一心向善,善哉,善哉!”
“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我联系好人就与您联系。”在旁边一直骄傲地看着女儿和师太交流的施夫人知道女儿误会了师太的意思,作为一方住持,觉明师太不可能有时间来亲自来教这些小姑娘,却也不点破,任由女儿畅谈。
杜玉清把张婷芳母女送到了门口,回来看到施文倩还霸着师父,根本没有留意到师父已有了疲惫之态,心里不禁有些焦急。她回头张望了一下,监院觉慈师太正在门口送别客人,和蔼可亲地致谢、道别,把茶礼郑重地送到客人手里,充分享受着因为意外收到茶礼的客人们的惊喜和感激。
“里面是刚才的‘三味’禅茶和一些点心,不成敬意。笑纳,笑纳。”
“二师叔,”杜玉清走到她近前低声说:“师父眼前这位是布政使夫人和小姐,她们想庵堂为她们举办一个培训班,专门教杭州府富贵人家的夫人和小姐们进行禅茶修行,您不去看看?”
觉慈师太闻言,眼睛一亮,转头快步朝觉明师太那里走去,脚步生风。“善哉,善哉,禅茶的修行主要是培养精洁、涤烦、致和的修养功夫,施主们若是一心向善,我等贫尼自然愿意提供方便法门。”
施文倩的笑脸转向觉慈师太,“太好了,我希望到时候茶室就这样布置,整洁朴素,让人体会到虚空的大雅之美。”
觉慈师太微笑赞同。施文倩越说越开心,“嗯,茶具倒不要太讲究,大雅若大俗。”
即使再疼爱女儿,施夫人也不禁为施文倩这些孩子气总说不到点子上的话有些羞赧了,作为在官场贵妇中应酬了多年的人精她从来是务实不务虚的,她微笑地说:“既然我家姑娘想和师太们结缘,今后就请师父们多关照了。”然后她给自己身边的郑嬷嬷使了一个眼色,郑嬷嬷自然领会了她的意思,拉着觉慈师太去谈布施供养三宝的事情。
施家母女自然有人陪着去一旁喝茶吃点心歇息去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结善缘()
杜玉清扶着觉明师太回到寮房,师太面色苍白背后已经湿透了,但她只是休息片刻,在传喜小师妹的服侍下换上干净的里衣和常服后,又招呼杜三夫人等几位亲近的客人进来喝茶。觉明师太和杜三夫人的熟悉完全是因为师太认下了杜玉清这个俗家弟子后两人开始了交往,杜三夫人是个虔诚信佛的,又是一个善良心慈的人,两人虽然交流的次数不多却颇为投缘。
除了杜夫人,在座还有两位杜玉清不认识的气质高贵的夫人,经过觉明师太介绍中才知道她们也都是虔诚的信徒,也是师太的老朋友。一位是来自金陵南京的江夫人,一位是来自苏州的秦夫人,她身边还跟着一位二十多岁年轻的妇人,是她的二儿媳妇,娘家姓吴,叫兰芬,她人不漂亮,但皮肤很白,有一双细长的小眼睛,给杜玉清的感觉是她很精明,她总是能适时地帮忙或插话衬托气氛,这份细致和体贴就让杜玉清动容。
觉明师太身边的小师妹传喜,这次为众人奉上的只是普通的茶,同时端上来的还有两味茶点,临近中午,大家都有些饿了,在师太的招呼之下也都不客气地动了手。咦,这素饼怎么这么好吃?!表皮酥脆,馅料香甜细腻,几人大感意外,不由地都交口称誉起来。很快的,每个人面前由两个不同口味的半圆拼成一个圆饼都被大家消灭光了。听说给她们的茶礼也有一盒素饼,另外还有一点刚才席上的禅茶,两位夫人都喜不自禁地谢了。
也许是因为面对老朋友,觉明师太显然精神格外放松,兴致也很高,冲着传喜叫道:“不是还有福饼吗,也给端上来。”转头对客人说,“这福饼因为做的少,传喜看我爱吃平时啊都轻易不肯拿出来。”传喜用食盒端上来的是四块胖乎乎圆润可爱的像包子一样的点心,外表裹着一层白粉,底下垫着两片竹叶,红色的漆盒、绿色的垫衬、白色的点心,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一共只有四个显然是不够分的,觉明师太对吴兰芬说:“对不住了,秦二媳妇,只有四块,今天你就为你婆婆长长面子,发扬一下敬老的美德。”众人笑了。吴兰芬自然有眼色,赶忙笑着说:“这是师太您抬爱我,我平时一直还愁没机会表现呢,这下婆婆总算知道了我的孝心了。”众人就笑。
秦夫人也笑着说:“我知道你这心机深厚伶牙俐齿的,总在时不时地提醒我你的孝心,不就是惦记着我那些好东西吗?回去就赏给你一根银簪子。要不是知道师太这里的东西是好的,我才不让你占这个便宜呢。”众人又笑。
吴兰芳做出一副怎么被您发现了的窘迫和无奈,让众人简直笑得不可遏制。
杜玉清十分佩服这个吴兰芬,她不仅懂得观颜查色,还能伏低做小为婆婆凑趣,是个人精。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三个层次,不仅在于对事物是否有认识,更重要的是认识之后是否有行动,行动之后还能否做得心甘情愿尽善尽美。拿这件事来说抬轿子的活不是人人都愿意去做的,而吴兰芬不仅去做了,还做的让人觉得舒服愉快,这就非常难得了。
杜三夫人笑着说:“秦夫人您是有福的,眼前有这么孝顺的媳妇服侍,是我也爱的,秦二媳妇我这块给你,我倒是常吃的。”
秦夫人和吴兰芬都要客气地推脱,被觉明师太劝住了,她说:“杜夫人不是客气,她真是常吃的,这些素点心都是我这弟子给捣鼓出来的。”
客人们客气地对玉清赞了两句,倒也不诧异,闺阁小姐会做几种点心不是件稀罕事。但入口之后却让她们感意外,同刚才酥脆的外表不同,这福饼的表皮绵软而筋斗,里馅香软滑嫩,吃着嘴里真是滋味无穷。江夫人吃完后赞不绝口,“啊,真是精细的好点心。杜小姐,我可倚老卖老厚着脸皮说了啊,你可要告诉我们是怎样做的,回去后好教家里的厨子也学着做,年纪大了,就喜欢吃这样软乎些的东西。”
吴兰芬在一旁乖顺地点头附和,心里万分同意,不止婆婆她们喜欢,她也喜欢呢,她也想知道方法回去后也要学着做。既可满足自己口福还能孝顺婆婆,岂不是两全其美?
秦夫人对杜三夫人赞许地说道:“我看这孩子一定是个心静的孩子,以后您就放心吧,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这人哪其实资质都是差不多的,但一个人最后是否能成为优秀的人就是看他能否心静,能否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做事也是这样,能否把这最后的一成一如既往精细地完成,实际就是一半的差距,是平凡还是卓越的大差别。”
众人对这番话都非常赞同,也让杜玉清对秦夫人刮目相看,这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人。这样的人必定也是个不凡的人。
杜三夫人和杜玉清连忙谦虚地连称谬赞了。
觉明师太看了杜玉清一眼,也笑着说:“我也觉的这孩子好,别看她年纪小,却很有佛缘和悟性,不仅为了养育慈幼园的孩子们搞了一个素饼工坊,连今天的答谢禅茶会都是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