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四部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受搬进先贤祠受人膜拜。

    卡缪的创作喜欢以三部曲形式:小说+哲学随笔+剧本。

    哲学思想在於从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诞。萨特(沙特)的自由选择是面对荒诞可采取的手段之一,而卡缪则着重强调苦难之中的幸福。

    卡缪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

    《薛西弗斯神话》和《异乡人》构成了卡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卡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

    书中,薛西弗斯(又译:西叙福斯、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因为荒诞不能告诉我们何谓幸福及不幸;之所以卡缪假设薛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

    反抗才能体现尊严。薛西弗斯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

    卡缪在假设薛西弗斯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像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

    卡缪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其中有一些亦直接作为书名,如《反与正》,《放逐和王国》等。

    卡缪强调的其他还有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抵销,甚至有相辅相成的意思。

    卡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卡缪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

    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戏剧。或是哲理随笔,都看不到逻辑的一贯性,到处都隐含着矛盾,这在别的作家那里。这可能是个致命的弱点,可从卡缪的作品中体现的却是复杂的深刻。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过:和小真理相对的当然是谬误。可是和伟大的真理相对的仍然是伟大的真理。正是在这样对矛盾的正视当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断裂。

    二元对立的两极互相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强大的张力,悖论和歧义性、多义性在此从生,这也成为卡缪难以被定义的地方,其间人道主义一以贯之,然而人道主义本来就是意义含混的词。

    二元对立其实是西方的传统思维习惯,但是传统的二元对立主要是主客关系,善与恶,美与丑等一系列概念,但在卡缪那里,这些传统的理念被抛弃了,善恶美丑问题被诸如流放和王国,阳光和阴影这样的形象所取代。

    甚至在讲述一桩杀人案的《异乡人》中,传统的罪与无辜的问题竟消解於无形之中,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

    卡缪的这些悖论性的理念没有给他找到理论上的出路,却使他的小说和戏剧有了?p>;钊俗矫不定的多义性,成为意义之源?p>;

    在美学的意义上,则是用简单,毫不修饰的语言产生让人困惑的效果,在《异乡人》和《堕落》中最为明显。

    卡缪一贯反对别人给他加上的存在主义的标签,但在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词中依然称他为存在主义者,这说明存在主义绝非捕风作影,实理有固然。

    存在主义包容了各种各样思想的一种思潮,在各种公认的存在主义思想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简单而言,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为个人对於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它反映人在面对世界时所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但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个人处於一种被抛的境地。

    如卡缪《薛西弗斯神话》中说的,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别只在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的工作,吃饭,电车,四小时的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样的节奏周而复始地流逝。

    可是某一天,为什麽的问题浮现在意识中,一切就都从这略带惊奇的厌倦中开始了。

    开始,这是至关重要的。厌倦产生在机械麻木的生活之后,但它开启了意识的运动。

    卡缪的作品中都以存在主义的方式表现了存在主义,故普遍都认为卡缪是存在主义者。

    至於卡缪反对存在主义主要是为了和萨特划清界限,因为当时的舆论界基本上认为所谓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存在主义。

    卡缪与萨特的思想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分歧,尤其是在对待革命、历史以及苏联的态度。其根源在马克思主义;萨特战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卡缪却一贯反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历史主义。

    萨特是个哲学家,更多的被理念所缠绕,抽象得多,卡缪的哲学思想更多来源於感性生活,直接体验,这一点在卡缪的散文里体现的最为明显,他深深热爱的阿尔及利亚对他而言就是这种感性生活的代表,他一生都没有放弃地中海式的生活方式的理想。

    《薛西弗斯神话》和《存在与虚无》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书,这种不同不是表现在观点的分歧上,而是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同样是荒谬,萨特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说明你不可能不荒谬,而卡缪却不强调自由选择,又说我就在这儿,这就是荒谬。

    两者的另一重大区别在於萨特强调行动,而卡缪老在犹疑不定,在他的小说中,除了《鼠疫》外,行动几乎没有什麽意义,特别是《异乡人》中,更为明显。这本书在二战中出版,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本书出得是不是时候的疑问,莫尔索和卡缪亲自投入的抵抗运动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

    卡缪和萨特都反对虚无,宣扬反抗,然而卡缪的反抗和萨特的反抗是不同的,卡缪的反抗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不在於你怎麽做,而在於你怎麽想,有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这种办法使反抗成为一种绝对可能的东西。

    而萨特恰恰相反,不在於你怎麽想,而在於你怎麽做。卡缪的英雄薛西弗斯和萨特的英雄奥莱斯忒是两种不同的英雄。

    而正是在反抗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人几十年的友谊破裂,1951年《反抗者》出版后,卡缪和萨特的矛盾发展到顶点。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

第二十五章 白马非马离坚白;共相异相() 
魔侠反抗者之一浮壶空间─公孙龙

    公孙龙(前320─前250),传说字子秉,中国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

    其主要著作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目前只残留6篇,共一卷,保存在明代《道藏》中。

    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

    《公孙龙子》第一章《跡府》描述其生平事迹。第二章《白马论》提出白马非马,讨论概念之间相等和包含的关係,和现代集合论思想有共通之处。

    第三章《指物论》提出物莫非指,讨论现实世界和主观概念的关係。第四章《通辩论》提出鸡足三,第五章《坚白论》,提出离坚白,讨论的是物体和物体的属性的关係。第六《名实论》。

    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另有孔子的弟子之一,也叫公孙龙,字子石,比孔子小五十三岁。

    传统上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认為,公孙龙是诡辩学的代表,提出了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係,但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割断二者的联繫,是一种形上学的思想体系。

    诸子各家普遍认為公孙龙為诡辩,但似乎又无法在辩论中胜出。《公孙龙子》第一章《跡府》记载了孔子的后代孔穿企图驳倒公孙龙但失败的故事。

    《庄子、天下篇》称公孙龙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荀子、不苟篇》中认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辩才,因為其不符合礼。君子并不是无法反驳坚白离的观点,而是不与之辩论。

    《荀子、正名篇》认為白马非马论是此惑於用名以乱实者也。

    《资治通鉴》中记载邹衍认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於是不和公孙龙辩论。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把公孙龙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认為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於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并不比亚里士多德逊色。

    张远山在著作《寓言的密码》中认為。公孙龙开创了中国的理性学派的先河。但诸子百家都未能理解他的观点。

    《公孙龙子》:《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公孙龙子》14篇。现仅存6篇;其中第一篇《跡府》為后人记述的有关公孙龙的事迹生平。其餘五篇则被公认為公孙龙的作品。

    其中《白马论》所提出的白马非马论,以及《坚白论》所提出的离坚白的两个命题,是公孙龙思想的精华。除去以上两篇。还有《指物论》(讨论事物的概念或名称与事物本身的关係)、《通变论》(讨论运动变化)以及《名实论》(讨论名与实)。

    关於為《公孙龙子》注释的书籍,有宋人谢希深注,清人陈澧的《公孙龙子注》和多种近人的注释。

    白马非马: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它接近於古希腊哲学中的共相问题。《白马论》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战国时一城有令马匹不得出城。

    有一天,赵国平原君的食客公孙龙带著一匹白马正要出城。守门的士兵对他说: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心生一计,企图歪曲白马非马的事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