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虽然因治世理念不同,经常辩论争吵,但从没有引发武力争斗。始皇大帝之后的大周帝王也乐意看到儒家分裂。这样也利于帝皇的控制。而且两家学派之争,也利于儒家发展和天下治理。不同时期用不同的管理学派,效果是很明显的。此后几千年来,帝皇的主要责任就是根据当时的天下环境,而任用适合的学派来济世天下。
直到四千年前,洪武大帝掌管天下。不可不说洪武大帝乃天下雄主。
洪武大帝是自始皇大帝之后,帝朝圣皇第二个点燃神火的。而且至今为止,帝朝圣皇只有两人点燃神火。就是始皇大帝和洪武大帝。
洪武大帝是位权利愈望及强的君主。
早期时候,洪武大帝也有独揽大权的举动。但被当时朝臣世家抵制。当时在朝的儒家老臣权威甚重,而且得天下气运认可。一直没有给洪武大帝机会。但这样更促使了洪武大帝对权利的渴望。
这些朝臣虽然厉害,但没有洪武大帝能活。几十年后,洪武大帝终于把这些人靠死。开始了独揽朝政的斗争。
洪武大帝首先设立锦衣卫,并认命神级强者纪纲担任其指挥史。这是帝朝有史以来第一位神级强者担任朝中官吏。到目前为止也是最后一位。
锦衣卫成立以来就为圣皇亲军,专门监视朝中大臣和各世家一举一动。而纪纲也是办事能力及强,仅用十多年就把各世家和朝中勋贵大臣的关系派系掌握的一清二楚。可以说洪武大帝这一步棋走的非常高明。
然后,洪武大帝开始逐步收拢权利。对朝中大臣分化瓦解。利用儒家两派之争不断的调整朝中大臣,最后终于控制了朝臣。而儒家两派也由此产生了隔阂。
而纪纲也在这次斗争中扮演了极为阴暗的角色。早先对一些不服管教或对大帝有抵制意见的人进行暗杀或恐吓。而后来,大兴诏狱。如有异议者全部下狱,罗列罪名处死。
洪武大帝的行动终于引起儒家和各世家的反对。各世家准备集体上表,要求大帝撤消锦衣卫。而儒家学子们欲合民怨引动天地气运诛杀纪纲。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引动天下格局的大事,就是魔族入侵忘情川。这次规模之大,不次于当年始皇大帝那时。首先是郑家和上官家告急。然后各大世家的援军也抵御不住。据说当年魔族军队已经打到郑家主家”
大长老接口说道“当时魔族军队已经进入主家,郑家几十万子弟战死,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了”
李秋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魔族入侵立刻把朝中的矛盾转移。帝朝的各势力放弃了争斗,一致对魔族。洪武大帝亲自出征,摔各势力组成的三百万联军救援郑家。
此后人族与魔族在忘情川战了五十多年。先后人族军队达到了千万。而洪武大帝的政治手腕在这次战争中显露无疑。大帝把对他有威慑的势力的军队送上前线。消耗了这些势力的实力。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军队。这一次大战可以说只有一个赢家,就是洪武大帝。
此战后,洪武大帝威名震慑天下。天下均以大帝为共主。大周气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战后,洪武大帝将忠于他的三位臣子分封三个王国,以抵制当时九大世家。
此后洪武大帝朝纲尽揽、独断专行。朝臣稍有不对就被抄家杀头。而锦衣卫更加猖獗,对不服从的异己直接灭杀,不用上报。当时赵王,也就是赵国开国国王的孙子,因得罪了纪纲。直接被纪纲派侦骑抓入上京,也不问罪当即腰斩于闹市。
各世家多派高手强者暗杀纪纲。但纪纲本身就是神级强者,而且锦衣卫高手如云,战力非凡,派去的高手均反被纪纲所杀。
然而洪武大帝终于办了一件错事。在忘情川一战中,他看出第一世家秦家和天机门势力强大。对帝朝有威胁。他先从秦家下手,命纪纲挑唆分裂秦家。这纪纲确实是人才,不到百年就将秦家一脉分裂出来,也就是现在的东海秦家。而且秦家另一脉因这次分裂争斗,伤亡惨重,据说现在只有两名男丁存世。
这一举动终于激怒了秦家,秦家派大能者入上京诛杀了纪纲。并毁了锦衣卫总部。秦家的大能者还准备入皇宫,给洪武大帝一个教训。但由于洪武大帝调气运保护上京,最后秦家大能者吃个小亏。
这次后洪武大帝终于知道秦家和天机门有多强。而天下强者也知道了得气运者天下无敌。
纪纲死后,洪武大帝欲封纪纲后代为世家。但遭到了天下各势力的抵制。最后大帝封纪纲子孙在为候,封地在现今纪县。
此后洪武大帝开始性情暴躁,而且经常有些神经质。常说有人要谋害他。对谁也不信任。而且在皇宫内大兴土木。说要建一大阵,长留天地气运,使他永远不死。直至大帝死后,这大阵也没有修完。而皇宫中多了一个诡异的花园。历代帝王每年正月初一都进去祭祀”
大长老也随着说道“洪武大帝确实善于谋划。当时郑家黑衣卫有五万子弟。洪武大帝因忌讳黑衣卫战力,命纪纲将黑衣卫引入魔族的包围。那一战魔族几十万大军包围黑衣卫,最后仅有不到两千人突围出来。这两千人就是郑家现在黑衣卫的种子。自此郑家再也没有组建起超过万人的黑衣卫大军。
纪纲当时以为自己做的隐秘,但没有想到郑家先祖早已知道他的计划。但郑家军队是为保护郑家的领地,即使真的有埋伏也是义无返顾。
忘情川大战后,郑家在帝朝低掉做事,韬光养晦。而洪武大帝也要保留郑家在西南线抵御魔军。更何况郑家再也没有组建起黑衣卫来,洪武大帝已经对郑家放心。所以在后来的几百年内,郑家没有受到帝朝政治波动的危害。”
李秋水继续说道“洪武大帝死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重孙子建文帝。但建文帝已经老迈,没有两年就死了。此后连续四界帝王都没有在位多长时间。洪武大帝这近千年的帝王生涯,虽然靠死了自己所有的对手,但也把自己后代给靠毁了。
第84章 儒家学派之争(二)()
连续几代帝王不能长期在位,皇家的威望终于没落了。后来上京发生了一件大事。朝臣、世家、王国、勋贵集体请上皇去帝号,改称王。这是帝朝各派势力对皇室的一种试探。也是洪武大帝死后,权利回归朝臣的表现。大帝之后,没有一位是强势的圣皇出现。
这次上请的结果是,圣皇在称号上是去帝称王,但口头上或朝臣礼仪上依然称帝。皇室的权利终于被分解了。
此后的圣皇也组建了锦衣卫,但一直没有达到纪纲那时的力量。而纪纲死后,手下锦衣卫随纪纲子孙归隐纪县。而纪家又称为锦衣世家。”
六长老道“锦衣世家依然保留着当年锦衣卫的训练和条例。虽然规模远远没有以前大,但在情报和暗杀方面确是帝朝内最强大的。锦衣世家的实力在帝朝勋贵中是最强的。当时封侯时候,幸好没有给纪家建军的权利,否则纪家力量不比一些世家王国实力低。”
李秋水道“锦衣卫的可怕一直印在在帝朝各势力脑海中。三千年来,各势力一直封锁纪家。生怕纪家重入朝堂。而且帝朝历代大臣也是防止再出现纪纲类的人物,所以对皇室的任命一直加以控制。自此后帝朝安稳了许多。
但一百多年前,皇室出现了一次王位之争。当时圣皇周哀王欲立自己的小儿子为太子,废掉当时的太子。本来太子之位是皇室自己家的事,朝臣都不干预。但不知怎么传出消息,哀王的小儿子的母亲姓纪,是纪县纪家人。
这一消息传出立刻引起轰动。整个朝臣叩宫请愿。内容是太子没有失德,为了帝朝稳固、气运稳定而不可废太子。此事争了几年,最后朝臣终于获胜。哀王的小儿子被封到洛阳为洛阳王,也就是现在洛阳王的祖父。
哀王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小儿子,就赐给了小儿子玺印。并授予小儿子建军权、立朝堂和文道的权利。洛阳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自己的小朝廷来管理。就相当于一个王国。然而就是这个权利让洛阳王开始分走帝朝的天下气运。
此后一百多年里。帝朝王室男丁或病死或不能生育或爆死非命。直至现在,整个帝朝除了几位王爷外,周姓皇室子弟所剩无几。能继承气运的周氏血脉只有太子和洛阳王一家人。所有人都认为洛阳王一脉得到了纪家的支持。为洛阳王最后得到大统而清理掉对手。
而且洛阳王三代人在封地内兴文道。与董仲书传下的一脉交好,在领地内为此一脉建立书院。而上代洛阳王花五十年时间,在洛阳城东洛水悬崖上建石窟,将董仲书一脉以来五万多大儒石像刻于其上。而董仲书像在众像中间,高百丈。常有帝朝气运聚集其上,引帝朝气运入洛阳。
此后董仲书一脉以洛阳为根据地,传播经义。而梅绛雪入世的时候,董仲书一脉子弟又策划了梅绛雪遇麻衣公子之事。最后终于将儒家千年来最优秀的弟子拉如洛阳王一脉。
自此,这皇室的气运之争,变成了太子与洛阳王一脉之争。荀子一脉与董仲书一脉之争。朝臣与纪家之争。而且现在看来已经有演变成天下各大势力之争了。”
李秋水说完,众人没有知声。
良久,申元问林有道“先生,天机门准备介入吗?”
林有沉思一会说道“我只是天机门外门弟子。不可妄揣门中决策。但这次我出行前求见八长老,八长老早已将这副画准备好了。而且劝我亲自来,说会有一翻机缘与我。想来是见到十三长老了。”
申元说道“具体这气运之争,我等不好确定。麻衣公子素有贤名,而太子一方又是好友亲朋。而且这气运事关系天下苍生,未来如何不能现在就定夺。我等只能先观看一段时间。但我既然答应了收下太子,只能尽力调教,但愿能改变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