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嘉靖犯大错。
嘉靖说道:“臣准了。”
其他大臣都离开之后,嘉靖与杨廷和在嘉靖的书房之中单独谈话。
“陛下,臣以为江南的消息,是别有用心的人伪造出来的。”杨廷和说道。
“哦?杨先生要为雍王做保吗?”嘉靖说道。
杨廷和怎么肯将身家性命压在雍王不会造反身上,立即辩解道:“雍王此人,谋定而后动。外以霸道,内以仁德,初到东雍之时,紧衣缩食,以养百姓,绝对不会暴虐残民,故这些海盗应该不是东雍主使的。”
嘉靖说道:“如果是真又怎么样?”
杨廷和说道:“即便是,也必须说成不是。江南卫所不堪战之处,陛下已经知道了。如今天下可用之兵,一在九边,一在西南。江南各地,根本没有强兵劲卒镇守。如果雍王入寇,则情况不堪设想,恐怕江南之地,不复为陛下所有了。臣与雍王有夺位之恨,雍王必杀臣而后快,臣又怎么会为雍王说话,但是雍王势力庞大,只可缓图,不可急求啊。”
嘉靖皱起眉头说道:“雍王不过区区一座荒岛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嘉靖本能不相信杨廷和所说的话,什么,朕这个大明皇帝,居然奈何不了区区一个蛮荒之地的藩王?
杨廷和说道:“现在雍王有八营,雍王一营相当大明一卫,近五万之众,可以征南洋各藩国之兵,十万之众。火器犀利,。战船数百艘。独霸海上。”
嘉靖说道:“区区五万之众,有什么好说的。大明何止百万大军,岂会怕了区区五万士卒?”
杨廷和说道:“殿下可知,先帝所依仗的外四家军有多少人吗?不过数万而已。兵在精不在多,大明卫所崩坏,不是一日两日了。大明可战之兵,都在九边,但是蒙古被先帝大败,如今也恢复了几分元气,九边不可轻动。陛下现在无兵可用。”
嘉靖大怒道:“你是说,东雍只有五万,但是能动用,但是孤空有百万之众,却没有几个可以上战场的?”
杨廷和说道:“是。”
嘉靖再也忍不住了,他来回踱步。一挥手将一个花瓶打在地面之上。“啪”的一声,这个花瓶碎成一地。
“难道京营现在也不能用了吗?”
他还记得当初京营的长街激战,难道京营也没有战斗力吗?
杨廷和说道:“京营如何当问御马监与英国公。”
杨廷和岂能不知道现在的京营是什么样子啊?不说被清洗过不知道几遍的京营,还有没有战斗力了,单单是勋贵管辖京营之后,京营绝对没有战斗力了。
在正德登基之前,京营就已经沦落为京中勋贵文官的仆役,修建皇宫,修建府邸,修建城墙,修建寺庙,都是京营的活。但是日常训练却不是。
正德有这样那样的不是,但是有一点却是他们做不到的。
正德将京营,外四家军,东西两厅精兵,当做自己的心尖子。但凡想克扣京营,正德是会杀人的。
但是正德一去,京官,勋贵,就把京营的经费扒到自己的嘴里面了。至于京营那些厮杀汉,他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虽然说,有些能战的军队,不需要花太多钱,但是那都是个例,特例,一般来说,越是能战的军队就越花钱,当然越花钱的军队,不一定能战,也可能是吃空饷的,按照正德时期的军费,京营没有少花钱,但是已经被人生生的瓜分了。
杨廷和不背这个锅。因为正德去位的时候,一场政变,杨廷和为了不被猜忌,所以,将京营交了出来。等闲不去染指。
嘉靖不用去问,听杨廷和的语气,就知道京营的现状一定不好,问杨廷和说道:“如今当怎么收场?”
杨廷和说道:“为雍王开解,证明此事与雍王无关,但又不能太过软弱,让雍王看出端倪来。”、
杨廷和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心中还是觉得,恐怕大明的内情瞒不过东雍,别的不说,雍王本身在军中就有太多的故旧了。当初跟着正德上过战争的军官不少,即便是清洗,也不可能完全清洗干净,宫中就好像是筛子一样,当时正德临死之前的种种,已经传播开来了。
当然,文官都认为正德是病糊涂了,杨廷和所为是当机立断。
但这些武将却不这样想,特别是嘉靖登基之后,随着杨廷和的拨乱反正,武将的地位再次下降了很多。至少大明顶级权贵之中,再也没有武将的份了。而在正德朝,许泰,江彬,那都非常靠前的,这是一个整体的缩影。
当然武将没有这分自觉,但大部分武将同情雍王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他跟着东雍造反不大可能,但是传递一些情报,却是可能的。
第六百六十章日本黑锅二()
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锅二
“说清楚?”嘉靖对杨廷和更加不满了。
他心中暗道:“天下都是你在管的,现在就给朕说这个,既然是身尸餐素位,就不要怪朕不客气了。”
杨廷和说道:“如今,不能说是东雍主使的,恐怕局面不可收拾,也不能说下面的人谎报,报上来的都是江浙一带支撑局面的大臣,会伤重臣之心,此事殿下可以问锦衣卫。”杨廷和此时有几分心灰意冷。暗道:“罢罢罢。既然陛下已经厌了点。我也不强求留在京师了。”
所谓无欲则刚。
杨廷和对权威还有眷恋的时候,他还想修复与嘉靖的关系。但现在死了这一份心,也就没有给嘉靖面子了。
“此事关锦衣卫何事?”嘉靖问道。
杨廷和说道:“栽赃嫁祸,不是锦衣卫的特长吗?”
一时间嘉靖气结。
杨廷和说道:“臣告退。”杨廷和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甩手离开了。
嘉靖火冒三丈,他觉得他对杨廷和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了。
嘉靖将陆炳与张璁叫过来。
张璁立即明白了杨廷和的意思,张璁说道:“陛下,杨大人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既然下面报上来的倭寇,自然要按倭寇处理,不过需要加上一罪名,比如离间天家骨肉。”
嘉靖瞬间明白了,就是让日本来背这个黑锅。
嘉靖立即对陆炳说道:“炳哥,你听明白了吗?”
陆炳说道:“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吧。”
陆炳走了之后,嘉靖对张璁说道:“今日杨老匹夫对朕无礼,朕已经忍无可忍了。”
张璁说道:“不知道杨先生做了什么?”
嘉靖将杨廷和的所做所为告诉了张璁。
张璁忽然向嘉靖行了一礼说道:“恭喜陛下。”
嘉靖问道:“何喜之有?”
张璁说道:“杨先生有此作为,证明他有了致仕之心。”张璁对杨廷和的心态很理解,大明文臣都有一点小骄傲,杨廷和对嘉靖的心思揣摩的很透,见嘉靖已经彻底厌烦了自己,也就不想多管了,找个时间上表致仕就行了。他虽然有些贪恋名爵,但也是知道,自己退下来还好,如果让嘉靖逼自己退下来,就不好收拾了。
但是杨廷和对嘉靖很不满意。
如何没有杨廷和,嘉靖哪里来的这个位置,简直居然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也就罢了。毕竟政治上的事情,从来没有道德可讲,但是嘉靖想承位,不承嗣的想法,更让杨廷和打心眼里不满。
嘉靖心中冷笑,但是表面说道:“如果杨某人致仕的话,朕定然令先生接任首辅。”
“臣多谢陛下。”张璁说道。
等张璁走后。
嘉靖将黄锦叫来。问道:“东厂都整顿好吗?”
黄锦说道:“孩儿们都已经料理干净了。”
嘉靖继承皇位之后,陆炳接管锦衣卫,黄锦接管东厂。是嘉靖的左膀右臂。
嘉靖说道:“有一件事情,朕要你去安排。”
“陛下请吩咐。”黄锦说道。
嘉靖说道:“在杨廷和身边安排人手。”、
黄锦说道:“陛下,这件事情,早就在做了,只是收效甚微。”
嘉靖皱起眉头问道:“怎么回事?”
黄锦说道:“陛下,杨廷和用的都是世仆,很少有人能在杨府重要位置扎下根。”
很多文官都是出身大族,他身边带着的仆役,不是世代家生子,就是自己本家兄弟。外人很难插手进去的。
嘉靖说道:“朕不管你怎么安排,朕只想要一个结果,我要杨廷和的死罪。知道吗?”
黄锦大吃一惊,心中震动非常,但是脸上不敢有一丝显露出来,说道:“是。”
嘉靖心中暗道:“杨廷和。你觉得他想退,就能退下的吗?那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嘉靖之所以一定要杨廷和死,就是因为他的不安。杨廷和的拨乱反正,废除了正德时期的种种政策,重现恢复了文臣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士林之中威望卓著。如果没有雍王,嘉靖还敢放杨廷和离开,但是现在特别是杨廷和向嘉靖提醒了雍王的实力之后,嘉靖担心雍王造反的心思更重了。对杨廷和心中也是埋怨非常,觉得当日雍王在北京的时候,就应该将雍王给拿下来,否则又怎么会有今天这么尴尬的局面。
他往深里面一想,又陷入深深的不安之中。
因为杨慎与朱厚煌的关系。
嘉靖逼着杨廷和致仕,而杨慎又与雍王有则特殊关系。如果杨廷和明为致仕,却暗地里与雍王有所联系,他岂不是危险了。
嘉靖想起一个人,就是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的幕僚,因为贪污被赵匡胤给冷落了,他摇身一变又成为赵匡义登基的功臣。北宋的烛光斧影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
嘉靖觉得他不能放杨廷和离开京师。
相比之下,嘉靖觉得死人才能更好的保守秘密。
杨廷和并不知道嘉靖已经有了杀心,他回到杨府,在大门口下了轿,忽然停了下来,看着杨府的大门。
他京师已经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