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国江山-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禁军”的战斗力,也可以保证节度使府对地方势力的绝对强势。

    当然,即便是建立禁军,也不能说节度使府就能完全控制军队了,保证地方势力造反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如今的淮南军队被分为节度使亲军、牙外军、外镇兵、州兵,其中亲军、牙外军还好说,因为驻地就在广陵,节度使府完全节制得了,但外镇兵和州兵就不好说了。

    外镇兵理论上也是淮南节度使所有,只不过驻扎在地方,比如说台濛的军队,以前驻扎在海州,如今驻扎在宣州,都是外镇兵。而州兵顾名思义则是属于地方刺史所有的军队,并不直接属于节度使。

    这次内乱中,安仁义、田覠的军队就完完全全是州兵,而朱延寿的军队里面一部分是州兵,一部分是外镇兵,因为距离广陵较远,节度使不能完全掌握。

    而拣选禁军,实际上不过是加强了牙外军和外镇兵的实力,削弱了州兵的实力,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外镇兵上。

    历史上的北宋,即便是将军队划分为禁军和厢军两种,也不过是将相当于州兵性质的厢军给削弱了,但禁军中依然分为三种,一种是天子的亲军,一种驻扎京城,一种驻扎地方,与淮南军如今的划分方式其实并无区别。

    真正让北宋中央掌握全部禁军的手段其实是换防制度。

    宋太祖规定,禁军约半数驻守京城及其附近,半数分戍边境及内地若干重镇;禁军每一年或两年必须换防一次,一则习于劳苦免于怠惰,二则因统帅并不随地易防,从而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

    而如今的淮南军队却没有这种制度,结果就是外镇兵在地方一呆就是很多年,完全变成将领的私人所有了。而驻守广陵的牙外军虽然情况好点,但实际上将领对军队的把控也很严重。

    虽然说换防制度造成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让后世多为诟病,认为这是造成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不过杨渥觉得事情有轻重缓急,换防制度虽然会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但对于解决军队为私人把持的情况效果却非常好,如今的淮南急需解决的是比较严重的军队私有化的问题,而军队战斗力下降的问题却还在次要。

    另外,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马匹数量不足,比如说以文制武等等。杨渥觉得换防的影响力或许并没有那么大,更何况,在北宋初年,赵匡胤时代,禁军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可见宋朝军队战斗力下降还是后世子孙的问题居多。

    所以杨渥打算仿照宋朝制度,将淮南军的主力也一分为二,分别属于驻守广陵的牙外军和驻守地方的外镇兵,而外镇兵和牙外军也每隔三年就换防一次,以免造成将领把持军队的情况。

    当然,这些都是杨渥的初步设想,具体细节上他还要好好想想。

    一旁,见杨渥陷入沉思之中,杨行密也没在意,笑着说道:“好了,关于军队整编的事情,你回头想好了再告诉我。如今为父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青州王师范派了他的弟弟王师鲁来我淮南求援,为父打算派兵走海陆前去救援,不过领兵大将还未决定,你有没有领兵前往的打算?”

    杨渥一听是这件事,连忙摇头道:“父亲,孩儿这一年打仗立功已经不少了,暂时没必要再领兵出征,还是帮助父亲管管淮南文治的好。”

    他与杨行密之间说话也非常随意,有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一般皇帝和太子说话时的严肃小心,这一来是因为杨渥的那些弟弟还年轻,没有竞争对手,二来也是杨行密的性格随和,对自家儿子非常满意。

    杨行密欣慰的点点头道:“不错,你是为父的接班人,将来会成为新的淮南节度使,光是带兵打仗怎么能成?你能想到要多涉及文治,这一点很好。”

    赞了杨渥一句,杨行密又继续问道:“那么让哪位将军带兵前往,你可有建议?”

    杨渥有些疑惑的问道:“父亲为什么非要出兵援助王师范?以孩儿的意见,不要等到年底,王师范就必然会失败,我淮南为何还要出兵呢?反倒是钱镠,此人野心勃勃,又善于用人,深得其百姓的拥戴,可谓根基深厚,是我淮南的劲敌;好在武勇都之乱后其势力遭到重创,加上地方各州多有背叛,如今正是大举进攻,不让钱镠喘息的时机,怎么能舍弃钱镠却出兵青州呢?”

    杨行密看了他一眼,认真的道:“因为信义!在战场上兵不厌诈没有关系,但在其他地方务必要讲究信义。你是我淮南的继承人,就更要重视信义,不能做背信弃义的小人,否则总有你吃亏的时候!”

第193章 回到原点() 
“父亲,信义固然重要,但我淮南与青州就好比两个不同的国家,各有各自的利益。当初与王师范接下盟约,不过是为了安他的心,让他放心大胆的起兵攻打朱全忠,以为我淮南平定内乱争取时间。如今王师范正节节败退,就为了当初一个盟约,而将我淮南将士派到一场最终注定会失败的战争中去,这根本不值的啊!”杨渥有些急了。

    信义这东西,在这个时代,除了杨行密和李克用或许还会重视一下外,其他藩镇基本都是无视,尤其是朱全忠和王建,这两人撕毁盟约翻脸比翻书还快,根本没有信义可言。

    即便是在后世,那些有盟约的国家之间也经常出现翻脸的情况。

    “好了,不管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为父总是和王师范达成了盟约,如今我淮南既然能抽出余力,怎么能弃盟约于不顾呢?此事你无需多言,只要说说你对领兵将领有什么建议?”杨行密摆摆手,止住杨渥的话语道。

    杨渥听了顿时知道杨行密已经下定决心,于是不再多言。

    他也知道自己父亲对信义二字的看重,更何况他知道从海路运兵肯定运送不了多少兵力,以淮南的兵力,即便出兵青州,剩下的军力也足够发起对钱镠的进攻。

    “既然如此,那孩儿觉得可以派王茂章将军领兵前去。”杨渥道。

    历史上的王茂章便是在援助王师范的战争中一举名扬天下,被朱全忠看到后称赞为“若能得此人,天下就不够我平定的了”。

    所以让杨渥推荐领兵将领他自然会想到王茂章。

    “王茂章?”

    “是的,孩儿觉得王将军骁勇善战,足够担当此重任!”

    杨行密点点头道:“那就是此人了,为父也很看好他。”

    “父亲,那么钱镠呢?孩儿听说此人正在越州和明州大肆招募新兵,有恢复实力的可能。孩儿觉得应该趁着钱镠的新军还没训练好之前,先行发兵消灭他!”杨渥又建议道。

    “钱镠根基深厚,比田覠还要强大,没那么容易彻底消灭。”杨行密摇头道。

    “那至少也要先将杭州、睦州夺取下来,让钱镠的镇海节度使变成虚职才行。”

    没有了杭州、睦州,钱镠就只剩下镇东节度使下设的几个州,而其中实际上能被钱镠控制的只有越州、明州、台州和婺州。而这四个州里面,除了越州,也就是后世的绍兴比较发达外,其余三个州在这个时代还是不毛之地,根本供养不了多少军队。

    所以杨渥觉得只要攻占杭州,钱镠的实力就会下降近一半。

    谁知杨行密再一次摇头道:“如今可没有武勇都拖他的后退,而且杭州乃是钱镠的根基,我们若是想要夺取杭州,钱镠肯定会与我淮南拼命。这样一来,我淮南至少要出动五万以上的大军才有可能。而这几年来淮南连连大规模用兵,钱粮都有些耗尽,要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动兵还有些困难,所以还是先缓缓吧。”

    “攻破宣州不是缴获了大量的钱粮吗?难道还不够我淮南使用?”杨渥疑惑道。

    宣州富庶可不是吹的,杨渥攻破宣州光缴获的粮食就有八十万石,钱四十多万贯,按理说这些钱粮足够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再加上如今已经是六月份,等到秋收后,又能收上来一批赋税,进攻钱镠应该也没问题才是。

    “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如果不是宣州缴获的钱粮,广陵的粮仓只怕早就空了。即便秋收后还会有新的赋税,但那时候朱全忠只怕也彻底打败了王师范,那么接下来他会不会对我淮南用兵呢?而且,即便他朱全忠不打算南下,但我淮南如果大举进攻钱镠,朱全忠难道会坐视不管吗?所以,在朱全忠的主力没有被牵制住之前,进攻钱镠并不可取。”

    杨渥听了不由失望,只听杨行密继续道:“对了,钱镠已经派遣顾全武为使者,带着他的第六个儿子钱传璙前来向我求亲,那孩子为父已经见过了,很不错,为父已经决定将你妹妹杨雯嫁给他。所以今后他便是你的妹夫了,有空你可以见见他。”

    杨渥听了大惊,当初得知他姐姐杨静死于安仁义之手时,他心中悲痛,过了很多天才从悲伤中走出来。

    而他本以为随着他的搅合,使得历史上武勇都之乱时本来应该发生的钱镠与杨行密联姻的事情泡了汤,没想到历史转了一圈后居然又回到了原点,钱镠还是派了他的儿子钱传璙前来求婚,而杨行密也像历史上那样答应了。

    不过按照如今的情况看,钱镠派自家儿子前来,应该有让钱传璙作为质子的意思在里面,以帮助钱镠争取时间,避免立即遭到淮南的进攻。

    而杨行密考虑到淮南的实际情况,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这次联姻,双方都知道不可能长久,等到时机成熟,双方肯定会再次交兵。

    “好的,有时间,孩儿一定回去见见他。”杨渥点头答应道。

    他的心中却嘀咕着:“钱镠与父亲的联姻还是发生了,而虽然淮南的内乱因为我的缘故而提前了半年多,但王茂章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