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箭神-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真相大白,惊魂未定的众人纷纷散去。

    梁啸和荼牛儿来到邗沟边,荼牛儿脱得赤条条的,跳进邗沟,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洗去一身的臭味。

    “阿啸,你怎么知道胡来会来?”

    “我故意灌他的。”梁啸坐在岸边,仔细回想着刚才的经过,看自己有没有露出什么破绽。“他已经喝了那么多,再灌十几杯下去,怎么可能不胀。”

    “那你怎么知道刺客就在旁边?”

    梁啸笑了。“她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你没注意罢了。”

    “究竟是谁啊?”荼牛儿一头雾水。冯疾最后没说刺客是谁,就让大家散了,荼牛儿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没法从冯疾那儿打听,只好问梁啸了。

    “就是那个叫李蓉清的婢女。”

    “是她?”荼牛儿停了片刻,突然想了起来。“就是你看中的那个?她居然是个刺客?看起来不像啊。”

    “刺客应该长成什么样?”梁啸反问道。

    “呃……刺客嘛,见不得光,当然应该长得丑一点。她眉清目秀,是个蛮标致的小美人,没想到也是刺客。对了,阿啸,你没觉得她有些眼熟吗,我们应该在哪里见过她。”

    梁啸撇了撇嘴。“你还记得那个在邗沟洗澡的女子吗?”

    “原来是她?”荼牛儿想了想,突然恍然大悟。“我说你怎么突然要去见胡来,原来你是看中了她啊。唉,阿啸,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们俩一起看到的,你居然吃独食,也不告诉我一声。”

    梁啸大汗。这也要一起?

    -

    -

第052章 小心思() 
淮南王府。

    刘陵下了车,提起裙摆,雀跃着奔入堂中,娇声道:“父王,女儿回来了。”

    淮南王刘安一手拿着一卷简册,一手提着一只蘸满朱砂的笔,正在认真校对,听到刘陵的声音,眼中浮现出掩饰不住的笑意。他放下书笔,站了起来,绕过摆满简册的书案,迎了上去。

    “哈哈哈,我的女儿回来了,不知道给我带回来什么样的好消息啊?一去便是几个月,想必将江都国的英才都访遍了吧?”

    “虽不中,亦不远矣。”刘陵笑盈盈的说着,对一旁参与校书的门客们颌首致意,又让侍女取来秋千模型,放在刘安面前。“父王,各位贤能,陵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要与诸君商榷。”

    刘安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招呼着门客们聚了过来,要听听刘陵这次出使带回来的问题。刘安是公认的贤王,才学出众。这些亲近的门客同样是一方才俊,都有点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的气势。刘陵虽然聪明,他们却还没有放在眼里。

    他们对刘陵这么热情,不过是出于礼仪,一谈到学术问题,他们就没什么好谦让的了。作为刚刚参与编著一部煌煌巨著的他们来说,天底下还有什么样的问题能难住他们,还是什么东西是他们不知道的?

    成功的挑起了众人的兴趣和傲气之后,刘陵亮出了梁啸的那个问题。

    她知道这些人都是人才,学问渊博,但是她相信这个问题能难住他们。只有难住了他们,才能凸显出梁啸的高明。只有凸显了梁啸的高明,才能让桓远的拒绝显得自然。能教出这么高明的弟子,桓远有足够的资格摆谱,否则,淮南王府的面子往哪里摆,又怎么平衡这些人的心情?

    听完刘陵的问题,绝大部分人都和刘陵一样,根据常识给出了答案。即使是那些有城府一点的,也有些不以为然。这什么问题嘛,拿这样的问题来讨论,太掉价了。

    刘安有些不安。派刘陵出使,他是顶着不小压力的,如果刘陵不能圆满的完成任务,他就有任人唯亲,识人不明的嫌疑,对他的名声有损。

    闻讯赶来的太子刘迁笑眯眯的不说话,看着刘陵怎么解释。对这个能干的妹妹,他也是颇有微词的。

    刘陵不慌不忙,拨动铜制秋千模型,在众人的注视中,开始计时。

    片刻之后,堂上响起一片惊讶的议论声。虽然这个问题只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术,但明显悖于常理的结果却让这些人很没面子。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犯了错,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刘安也很意外,不过他更多的是松了一口气,心情愉快地和门客们讨论起来。

    争论了半日,他们也没讨论出一个结果,只好来问刘陵。刘陵这时却谦虚起来,承认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搞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因为如此,她才要赶回淮南,向诸位贤能请教。

    这时,门客伍被举荐了一个人。在淮南王府数以千计的门客中,有一个叫邓国斌的怪才,据说是墨家子弟,书读得不多,却善于计算,对各种实用技术非常感兴趣。他也许可以解答刘陵的疑问。

    刘安立刻让人把邓国斌叫了来。邓国斌果然大感兴趣,不顾失礼,追着刘陵问关于梁啸的问题,然后抱着秋千模型,喜滋滋的去了。

    刘安把刘陵叫到内室,父女俩坐下,刘安收起了笑容。

    “桓远为何不来?”

    “女儿不敢断言。”刘陵摇了摇头。“也许是记恨当年的事,也许是因为残疾,自惭形秽,生怕受辱。父王,他已经废了,不可能再统兵,将精力放在了教导弟子上。依女儿之见,不如着意笼络梁啸。”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就算是天才,又能强到哪儿去?”

    “父王,桓远当年做将军的时候,也刚刚弱冠。难道父王还没有吴王的雅量吗?”

    刘安沉吟不语。他想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刘濞当年任命桓远为将遭到了很多老将的反对。他如果任命梁啸为将,只怕阻力更大。因为梁啸一人得罪众多门客,这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选择。

    “陵儿,此事再议吧。天子无子,一旦不讳,我有很大机会顺利的继承皇位,未必需要大动干戈。名将不如名士,这梁啸又是如此年幼,恐怕当不得重任。”

    “父王,天子才十七岁,就算无子,等他不讳,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可能会发生很多事。”

    “天子虽然才十七,可是他迎娶陈皇后却已经有好几年,至今未有消息。”刘迁从外面走了进来,顺手关上了门,笑眯眯的说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先帝诸子中,十七岁还没有子嗣的,可不多呢。”

    刘陵没有吭声,她不愿意与太子发生直接冲突。不管她多么能干,毕竟是个女子,富贵系于父兄,与嗣君发生龌龊绝非明智。何况她也有她的小心思。她并不希望刘迁对梁啸感兴趣,她要将梁啸收入自己的府中,随侍自己左右。

    也不知道这个姣童现在在干什么,胡来有没有找他麻烦。刘陵的心思有些飘忽。

    ……

    胡来遇刺身亡,梁啸终于清静了几天,陪着桓远看完了都试,旁观了一次军事检阅。回到家后,他一边用心练习射艺,一边开始向桓远学习兵法,生活简单而充实。

    桓远给梁啸口授了一部兵法。与梁啸知道的《孙子兵法》大不相同,这部兵法有一大半的篇幅是讲骑兵的应用,特别推崇骑兵的机动性。梁啸很奇怪,据他所知,骑兵的大量应用要在汉武帝讨伐匈奴之后,是天生名将霍去病首倡,而霍去病现在还在他娘怀里喝奶呢,怎么会有人对骑兵如此推崇?

    桓远没说兵法的作者是谁,甚至不愿意过多的讲解,只是让梁啸死记硬背。

    梁啸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背。好在这部兵法并不长,也就两千多字,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背了下来,然后有事没事就开始琢磨这部兵法,希望从遣词造句能够找到一些线索。

    这部兵法和他读过的汉代文章有些不同,里面有不少古字和吴楚俗语,有几分《楚辞》的味道。

    -

    -

第053章 刺客() 
夜色降临,小院里漆黑一片,只有后院的西厢房亮着灯,梁媌坐在织机前,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每晚的劳作。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还要保证梁啸长身体,开销增大,全要靠梁媌这一双手来勉强维持。

    穷学文,富学武。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高手的。

    梁啸跪坐在织机前,看着织梭在经线之间来回穿梭,渐渐的织出繁复的花纹,眼睛眨也不眨。

    经过几个月的苦练,他虽然还没有练出视钱如轮的视力,运动视觉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就连桓远都觉得很意外。他学射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进步这么快的。

    其实,梁啸自己知道,他也许有点天赋,但更多的却是来自刻苦和专注。专注可以让人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潜能。来到这个时代,他除了学射,没有别的出路,甚至没有别的娱乐,只能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射上,进步又怎么可能不快。

    “啪!”灯花跳了一下。

    梁啸眼神一闪,歪着头,看看油灯。陶制的灯盏中,灯油将尽。

    梁啸一动不动,神色平静,身体却从跪坐变成了跽坐,整个人像一张缓缓拉开的弓,随时准备一跃而起。梁媌看了他一眼,眼中有些疑惑。梁啸不动声色的眨眨眼睛,站了起来。

    “阿母,我去取点灯油。”

    梁媌点点头,继续忙碌着。梁啸转身出了门,在门口站了片刻,沿着走廊,向前院走去,到东厢房取了灯油,又来到隔壁的厨房,打开了锅盖,取出了温在灶上的夜宵。

    他们娘俩每天都要忙到半夜,不吃点夜宵,身体跟不上。虽然没什么大鱼大肉,只是一碗米饭,加上一点豆豉,却是他们健康的保证。

    梁啸将饭摆在灶上,又点上一盏灯,却没有拿走,转身出了厨房,轻轻的带上了门。

    “饭在灶上,吃完就走。”梁啸对着空空如也的前院,眼神微缩,声音平静,却自有一分杀气。“以后不要再来了。否则,我认得你,我的弓认不得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