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婴齐怦然心动。以少胜多的名将,威震天下,这样的字眼对他来说太有杀伤力了。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功的样板就在他的面前,这不是一个摸不着的幻影,而是实实在在的可能。
梁啸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论身份,我比他还要强三分呢。他第一次去西域的时候,身边不到十骑,我现在身边却有四五百骑。他不过是个平民,我却是南越的太子。
我能输给他?
赵婴齐深吸了一口气,胸膛跟着慢慢挺起,整个人像是打足了气一般,多了几分雄壮。他盯着梁啸,一字一句的说道:“君侯,我准备好了。你说吧,该怎么办?”
梁啸莞尔而笑,眼中露出几分释然。他伸手拍拍赵婴齐的肩膀,凑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赵婴齐听了,连连点头,眉开眼笑。他挑起大拇指,连声赞道:“君侯,高,实在是高!”说完,双手抱拳,拱拱手,潇洒地一撩大氅,转过来,昂首挺胸,像一只即将上阵的锦雉,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梁啸看着赵婴齐的背影,悄悄的吐了一口气。
要想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意志是关键。他率领二十骑悍然出击,破阵,夺马,固然是看到余善、景昭轻敌,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被吓坏的南越将士。
这些将士都是养尊处优,没有见过多少战争残酷的禁军,突然见到这么多的敌人。难免慌乱,难免心虚,一旦交战,被鲜血和死亡一刺激。他们很可能就会乱了阵脚,甚至发生溃逃。
视死如归的战士不仅仅需要严格的训练,更需要战场的历练。这些南越将士离真正的勇士还有一段相当远的距离。梁啸等不及,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欺骗他们,也要让他们鼓起勇气,藐视敌人。否则,等待他的只能是兵败身灭。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梁啸激励赵婴齐的话,也是为了激励他自己的心灵鸡汤。说完这句话,他觉得浑身轻松,一直以来纠缠他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余善又如何?天子又如何?狭路相逢,无非亮剑而已。
几棵高大粗壮的石榴树下,赵婴齐集结了什长以上的将领训话。统一思想。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像一根钉子,牢牢的扎在这石榴岭上。谁敢来惹我们,哪怕他是一头犀牛,我们也要扎他一身血。”赵婴齐挥动手臂,神情凶狠。“若有贪生怕死之辈,也休怪老子心狠手辣。老子战死之前,一定先将那些懦夫剥皮抽骨,碎尸万段……”
将领们神色凛然,连大气都不敢出。
“此战成功,诸位就是我南越的栋梁。我保诸位一世荣华富贵。海枯石烂,绝不食言!”
赵婴齐举起两根手指,对天发誓,神情庄重。
将领们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吼道:“愿与殿下共进退!”
梁啸给他的建议很简单,只有两个字:赏罚。赏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罚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撤退只能耻辱的死去。不如英勇向前,光荣的战死在沙场之上,还可以博个身后名,为子孙谋些福利。赵婴齐是太子,他活着,荣华富贵可欺。他如果死了,这些将士都不会有好下场。赵婴齐一开口,将领们就都明白了,话已挑明,后路已断,除了跟着赵婴齐与余善血战到底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一点,相信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分得清其中的轻重。唯一应该考虑的就是怎么战胜余善。这时候,在赵婴齐的示意下,梁啸闪亮登场。
“诸位的勇气和忠诚,令人敬佩。”梁啸拱拱手,环顾四周。“能与诸位并肩作战,是梁某的荣幸。”
将领们哈哈大笑,能得冠军侯一句赞,也是不容易啊。梁啸训练他们骑射的时候,没少骂他们废物。原本不少人还有腹诽之心,现在看到了梁啸的惊人技艺,他们也只能认怂。这时候梁啸赞他们勇气可嘉,对他们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他们大多是秦军后裔,没什么文化,却继承了秦人的悍勇和血性,也沿袭了秦人对军法的服从,对梁啸这个兼有教官和将军的年轻人,他们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余善见识过了骑兵的威力,短期内恐怕不敢再与我们在山谷间决战。只要他的脑子不坏,他肯定会选择强攻山岭。强攻山岭固然会增加伤亡,但与骑兵的冲击力相比,还是更合算。毕竟他们有近六十倍的兵力,再大的伤亡也承受得起。”
梁啸停了下来,看着将领们的脸色。果然,一想到六十倍的兵力差距,他们刚刚被赵婴齐激起的雄心顿时打了折扣,每个人都露出了畏惧之色。赵婴齐有些急了,连连冲着梁啸使眼色,示意他气可鼓,不可泄。
梁啸视而不见,他淡淡的笑着,让这压抑的气氛慢慢发酵。战斗毕竟是很现实的事,勇气要有,但只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勇气,否则,一旦战斗开始,幻象被打破,反而会崩溃得更快。
就在这种压抑快要到极限,压迫得每个人都难以呼吸的时候,梁啸轻笑了一声。这一声笑并不响亮,却透着说不出的轻蔑。南越将领不由得红了脸,尴尬地看着梁啸。
梁啸背着手,在帐内来回转了两圈,又慢慢站住,转身四顾。“诸位听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
众人不解,面面相觑。
“诸位知道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冒险将大营移到石榴岭吗?”
赵婴齐心领神会,笑道:“没错,这石榴岭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有了这么好的地形。别说余善有六十倍的兵力,就算有一百倍,又能如何?”他忽然想起了梁啸西行时与浑邪王战斗的经历,笑得更加开心。“当年冠军侯以十人击败浑邪王四千精锐。还临阵斩杀了浑邪王,就是利用地势之利。”
众人恍然大悟,齐齐地松了一口气。既然梁啸曾经利用地形,以一当百,那六十倍的兵力差距也不足为奇了。余善再厉害。还能比草原上的浑邪王厉害吗?
其实,包括赵婴齐在内,对那一战的真实情况都不怎么了解,他们也不知道浑邪王究竟有多厉害。但是在他们看来,梁啸能以二十骑轻松击溃余善四五百人,有四千骑的浑邪王自然更加厉害,至少要比余善厉害得多,四百倍的兵力差距也比六十倍更夸张。与那一战相比,余善何足道哉。
一张一驰,让南越将领经历了一次从希望到绝望。又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看似又回到了原点,实际上区别甚大。他们此刻就像叠打过的钢刀,去掉了一些杂质之后,变得更有韧性。
梁啸随即给他们安排战术。这些人都曾是接受阵法训练的第一批学员,对阵法的理解比普通将士更深,梁啸一说,他们就基本理解了,频频点头。
梁啸要求他们加强小阵的训练,务必要让小阵中的士卒配合默契。同时再加强小阵之间的互相照应,利用好身边的地形。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伤亡。要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仅要有必胜的意志,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战术。
将领们听得非常认真,一一铭记在心。回到各自的营之后,他们纷纷召集自己的部众,传达精神,鼓舞斗志。既让这些普通士卒意识到战斗的艰苦。又为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做好战斗的准备。
接下来的两天,不用梁啸催促,每一个南越将士都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他们根据划好的防区分配任务,熟悉自己防区内的一草一木,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来去自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迅速到达。
将领们言听计从。
数日之后,余善经过仔细权衡,终于做出了决定,对石榴岭发动了强攻。
朝阳初升,一队队闽越军走出大营,来到石榴岭下布阵。大概是因为几天前被骑兵突袭的阴影过于浓重,闽越军非常谨慎,离石榴岭还有千步之遥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摆下数个千人阵,所有的士卒都手持长矛、盾牌,张弓引弦,严阵以待。
立下警戒阵型之后,其他的将士依次进入阵地。他们沿着大河南岸西行,来到石榴岭的正面,立下中军阵地。前后左右四个方阵护住中军就位,立起一个三四丈高的点将台。余善在一群僚佐的簇拥下登上点将台,威风凛凛的四顾示意,安然入座,僚佐侍立在左右,两个歌伎抱着乐器坐在一旁,军吏侍立台下待命。二十面牛皮大鼓一字排开,鼓吏裸着上身,露出黝黑虬结的肌肉,神情彪悍。
战鼓声中,担负攻击任务的战士进入阵地,十二个闽越步卒千人队分作四面,每面三千人,以千人为单位,成品字形列阵。
总共两万多人,将河谷填得满满当当,中军后阵甚至将阵地延伸到了河南的山坡上。战鼓节奏舒缓,战旗迎风飘扬,杀气腾腾,威武雄壮,似乎仅凭气势就已经胜利了一半。
如果梁啸没有事先提醒南越将士,余善说不定真会得逞。岭上只有五百人,被四五十倍的敌人围住,任何一面至少都有五六倍的敌人,这种震慑力绝非常人可以抵抗。四面被围,无路可退,更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绝望情绪的场景。
正因为事先有所预料,提前做好了准备,南越将士才能保持相对的平静,静静地打量着岭下列阵的敌人,梁啸也才能和赵婴齐谈笑风生。两人举着千里眼,一边观察着岭下的闽越军,一边闲聊。
“只看到余善,没看到景昭的战旗,看来景昭不是死了,就是伤势过重,无法亲临战场指挥。”
赵婴齐点了点头。“余善应该比景昭好对付吧?”
“有些差距。不过,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不管是谁来,都要打得他头破血流,鼻青眼肿。”梁啸放下千里眼,在希娅端来的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轻轻的晃着。“殿下,对你来说,余善就相当于浑邪王,你一战成名的机会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