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不在羌中,不在河西,也不在大漠。他是在长安,在自己的家中。
这次随卫青出征,他在卫青鞍前马后,血战有功,虽然不够封侯,但卫青没有亏待他,送了一座小院,连同十几个奴婢。昨天晚上,他折腾到很晚才睡,今天早上依然天不亮就醒了,虽然睡不着,但是这种拥被而卧的感觉太好了,他想多躺一会儿。
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年轻俊俏的婢女,年轻柔软的身体让他着迷。
“都尉。”大门被人推开,年约十**的部曲卫安闯了进来,径直走到卫陶身边,将一张纸送到卫陶面前。看到那纸卷,卫陶下意识的坐了起来,伸手就去拿床头的战刀。“有战事?”
卫安诧异的看着他。“都尉,你这是怎么了?”
卫陶光着两条腿坐在床边,愣了半晌,才一拍额头。“我日,我还以为你拿是军令呢。快说,什么事,一大早的打扰老子睡觉。”
“这是今天刚出的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是枚参谋写的。我们几个兄弟听了都觉得说得有理,简直是说到我们心眼里去了。我们想去点个赞,不知道都尉是不是答应。”
卫陶放下战刀,接过报纸,先看到了陈家刀剑的广告。他笑骂了一句,接着往下看。枚皋的文章写得很直白,有的地方甚至还夹杂着几句军中常用的口语,即使卫陶的文化水平仅限于识字也能看明白。
枚皋的主题很明确:天下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儒家、法家,都不重要,也不应该一分为二。法家尚耕战,重军功,只有如此,将士出征才有足够的粮赋,才有精良的武器。如果有功不赏,谁还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连续数月甚至几年枕戈待旦?
但是儒家也不可或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伦之乐,谁不珍惜。为什么要和羌人、匈奴人作战,因为他们不重人伦,同于禽兽,不仅互相残杀,还骚扰我大汉边境,掳我子民。我们攻击他们不仅是想立功,更是保护我们的家人,保护天伦之乐。如果一味崇尚法家,丧失了人性,那才是舍本求末。
卫陶看了,一拍大腿。“说得好,枚参谋不愧是读书人,说出来的话就是有道理。”
“都尉,那我们去点个赞?”
“必须点赞。”卫陶站了起来,一边穿衣一边说道:“我看那几篇废话连篇的大作就不顺眼,只恨自己不会写。既然枚参谋出手了,自然要支持一下。走,我们都点赞去。”
卫安大喜,连忙侍候卫陶穿衣,拥着卫陶出了门。他们来到里门外的公布榜前,大声吆喝着,为枚皋的文章点了赞。完事之后,卫陶还不肯走,又拉着正在看文章的路人,极力推荐枚皋的文章。路人原本有些不爽,听说这是刚刚出征归来的有功将士,又觉得卫陶说得有理,这才转怒为喜,一边向卫陶打听战事细节,一边为枚皋的文章点了赞。
卫陶一个上午都没有离开里门,说得口中干舌燥,嗓子冒烟,却也成功的把枚皋的文章推到了榜首。他意犹未尽,命令卫安守在里门口,继续游说,自己则出门访友出友。
所谓访友,其实就是拉人为枚皋点赞。等他找到那些战友,才发现与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不管认不认识枚皋,只要是出征的将士,几乎都愿意站出来为枚皋点赞加油。
第二天一早,最新的统计结果出炉,枚皋的文章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点赞数是第二名的五倍有余。
然而这还只是开始,一连五天,枚皋写了五篇文章,第一篇文章都引起了出征将士的共鸣,哪怕不论道,只是一篇纪念西征战事的大赋,也能获得点赞一片,迅速上榜,将徐乐等人的文章挤出了前五名。
最大的功臣自然是那些出征归来的将士,特别是那些立了功的世家子弟。
他们远比普通将士清楚这次论道的内幕。回京之后,他们听说了窦婴被抓,梁啸大闹廷尉寺的消息,大有同情之心。以窦婴的身份都差点死在廷尉寺,还有谁是安全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梁啸的勇气,绝大多数人接到诣廷尉的诏书恐怕只有俯首听命的下场。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成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既要保住法家重军功的传统,又不能让文法吏为所欲为。既要支持儒家仁者爱人的理论核心,又不能让朝廷随心所欲的处置大臣,就成了他们不言而喻的共同愿意。儒也好,法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必须反对的,那就是对皇权的无限放大。
法家的法是王法,文法吏唯命是从。尚德的儒家虽然没有那么直接,但是“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推衍结果必然也是如此。几十年来的教训说明,君终究还是排在臣前面的,君有不君的自由,臣却未必有不臣的实力。要想安享富贵,必须有所行动。
为枚皋的文章点赞,为立功将士发声,就是他们的行动。
天子听说了最新结果,非常沮丧。枚皋是新封的长社侯,是他新树起的榜样,他还希望更多的士人追随枚皋的脚步,游历天下,为他的征伐做好前期准备呢。这个时候处置枚皋肯定不合适。更重要的是,枚皋的文章并非空谈道理,他能获得出征将士的一致支持正是因为他言之有物,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处置枚皋容易,但是冷了士人和将士们的心,势必对他的征伐大业产生不利影响。
天子很郁闷,这梁啸的影响还没完全消除掉,枚皋又成了麻烦。比起梁啸,会写文章的枚皋造成的影响更大,延续的时间也必然更长。如果不小心应对,遗祸不浅。
正在这时,天子收到了西域传来的消息:月氏太子阿留苏阵亡,月氏女王年老,请求接质子巴图回国继位。 ——
(未完待续。)
第578章 拒绝()
河西平定,天子志满意得,正准备在河西设郡,直接控制河西走廊,切断匈奴人与羌人的联系,突然接到这个消息,着实有些吃惊。
月氏使者含糊其辞,没有说阿留苏的真正死因,但是随行的汉使说出了真相。
阿留苏是在追捕一伙匈奴马贼时被射杀的。二百步外,一箭穿心!
听到这个消息,天子吃惊不已。百步之外射杀对手已经是神箭手的境界。以他最熟悉的两个神箭手李广、梁啸来说,百步之外能一箭命中已属不易,何况是一箭穿心。
这样的境界,恐怕他们也做不到。
汉使接着说明了此人更多的情况。大约一年之前,这个自称天狼的马贼突然出现在草原上,他以高超的箭术迅速拢络了一百多人,都是箭术出众的佣兵和马贼。凭着这些人,他四处劫掠,从不落空。一时之间,西域商人闻狼色变,损失惨重。
李当户、李舒昀接到商人的报告之后,领兵迎战了几次,虽然他们人多势众,武器精良,用强弩射杀了数人,却依然没能抓住为首的天狼。当然了,这些马贼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见识过汉军强弩的厉害之后,他们避开了汉军主力,开始游击,并逐渐转移到了大漠之前,进入月氏人的领地。
阿留苏自恃武勇,听说这些马贼进入自己的领地,二话不说,统兵迎战。结果双方在楼兰一带追击数日,阿留苏不仅没能抓住这伙马贼,反而被天狼一箭射杀。如今月氏人群龙无首,有不少人投降了天狼。天狼现在有上千人,几乎控制了漠南的大部分区域。
李当户、李舒昀手下汉军不过三五百人,即使加上可以信赖的几个部落,人数也非常有限。面对实力猛增的天狼,汉军只能利用强弩的优势据塞而守,要想追击,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几个重要的边塞虽然无恙,商旅却大受影响。如果不及时予以剿灭,恐怕西域的局势有可能出现不可预期的变化。
李当户请求天子下诏,派兵进驻天山南北,加强汉军的实力。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并没有提及梁啸的名字,只是请天子酌情安排射艺高超的勇士前往。
言者有意,听者更有心,李当户刻意回避了梁啸的名字,却让天子听出了深意。即使李当户远在万里之外,也知道朝廷对梁啸多有压制,所以特意不提,以免给梁啸带来麻烦。
想通了这一节,天子多少有些尴尬。毋庸多言,李当户等人虽然善战,但是以他们的能力,绝对不足以两三百人控制西域。之所以能有今天,完全是梁啸一手创下的根基。汉军以五万步骑出征才控制了河西,梁啸当初却是十骑出使西域,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西域,使得大宛、月氏诸国的质子来朝。
如果说之前还不能确定梁啸的功绩究竟有多大,现在可以确定了。没有梁啸,李当户等人连一伙马贼都对付不了,西域已经陷入僵局,如果不能尽快控制住局面,西域有可能得而复失。如此一来,河西就会成为前线。
控制河西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西域通商,如果西域落入他人之手,控制河西的意义就大折打扣。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西域都不能丢。
天子一面考虑应对办法,一面派人召月氏质子巴图入宫,准备安排他回国。
巴图在长安呆了几年,已经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话,如果不看他的相貌,谁也听不出他是月氏人。穿汉服,说汉话,他已经是半个大汉人。最近长安论道,他也在里面掺了一脚,写了一篇文章,虽然用典方面有些不对,但实事求事的说,文笔不比梁啸差多少。
天子见到巴图,着意安抚了几句,又问他回国后的打算。
巴图很直接。臣深受天恩,又亲眼见识了大汉的富庶和强大,绝不敢背弃陛下。不过西域种族众多,月氏只是其中之一,甚至连最强的那个都算不上,生存不易。如果陛下出兵协助,臣自然率领月氏勇士助阵,义不容辞。如果陛下不能出兵,那臣也只能保证自己,保证不了别人。
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大汉如果保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